以上共计一百多张唐、宋、元、明、清传世古琴,占全国馆、所藏琴的五分之一(据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统计,全国馆、所藏传世古琴大约450-500张左右)。其中经髹饰修复后的浙博所藏名琴“彩鳯鸣岐”在2018年1月19日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完美亮相。
现将自己积数十年的琴学研究、操缦、斵琴、修复、髹饰古琴的经历、经验与到会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交流。
馆藏古琴保护的第一步是修复,古代琴家在传世古琴的修复方面有着十分细致周密的记录,如《琴曲集成》(新版第廿八册第239页)。清陈世骥《琴学初津》所载“旧琴修补磨㪇法”中提到:“……但修补旧传古琴而有上好断纹者尤宜格外细心修理,切勿损其无伤之处。若真正败落不堪而无从下指按弹者,只可削尽重修,尤须择其坚固之处,而留存古意方妙”。
历代以来,在琴学浩瀚的传统籍录中,像“修弦法”、“制琴法”、“制弦法”、“髹饰法”,甚至“胶合法”,“漆胎制度”……,都有着极其周详、缜密、精微的详细记载。在人类弦乐器的修复科目上,也只有中国的古琴具备着这样系统完整的修复制度。
浙江省博物馆:“彩鳯鸣岐”
翻阅琴书、谱藉等大量辑录,可以清晰的看到历代以来,能对琴进行“修复”、“髹饰”、乃至“斵制”、“制弦”、“修弦”的大琴家比比皆是,如蔡邕、嵇康、沈括、苏轼……,包括大量琴书着作者中亦有不少深谙髹饰、修复的大家。这种琴家髹饰、修复的志趣,历代以来几乎形成了一种风习。
在千百年的中国琴学中,琴人、琴家以及大量睿智的士族文人,直接参与古琴修复的这个传统,应该说也是大量唐、宋、元、明、清传世古琴,能得以留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悉心潜思,在中国历史上,凡中国传统文化兴盛,被朝野上下重视的时期,几乎都是这个民族兴盛、国家富强的时代,古琴亦然。
根据目前国内馆、所、院校的藏琴状况看,损坏程度不等,需要修复的历代传世古琴的数量,应该说相当不少。传世古琴的一般规律是:年代愈久声音愈好,愈珍贵的琴往往修复愈麻烦,在修复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状况,甚至意想不到的严重问题。
因为超过了百年的传世古琴,它的病症往往有着纵横交错的联系(如内外伤的表现情况,历代修复的残存物的正、副作用的表现情况,极其丰富的信息遗存等等),若作业方案选择不合理,则还会出现那种修一损百的现象,修外伤而导致严重内伤的事件;修内伤不当,又往往会导致音声品质的变化;修琴面断纹还极容易造成弦路的凸陷,给操弄弹奏带来很麻烦的弦面杂音。在修复作业过程中,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奇怪问题都可能出现。
传世古琴的修复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有着多种知识、学科交叉作业的工作性质。所以对修复工作的主持者或技术总负责人提出了全面的素质要求,不仅要其具备丰富、深厚的斵琴与修复经历、经验,更要有较扎实的琴学功底,同时还必须要具备相当的文博知识,熟悉和掌握文物的修复等规则。
在修复过程中,必须参阅、执行历代琴学籍录中,关于髹饰、修复的大量专论、专着。须秉持严肃、严谨、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文物修复原则,笔者认为还要努力做到“修旧如故”。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文物,尊重前辈先贤的智慧,尊重和执行前辈先贤在髹饰、修复中已被历史验证过的诸项“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