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指法原理的理解。目前绝大多数的古琴培训只是简单介绍指法的要领,要求学员进行模仿。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谓之错,但还不全面。对于成人学员,针对其理解能力较强的实际,需要将指法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将指法的发力原理和变化形式解读示范清楚。通常的,成人的模仿能力可能略逊于少年儿童,加之内生蛮力日久,往往更不容易放松,更不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自我纠正。而一旦知其所以然,在自己练习时,就可以比对着原理直接从根儿上找毛病,而非就动作而动作,避免越错越巩固、越巩固越错的恶性循环。这需要帮助学员建立“合理”和“不合理”的评判标准。对指法原理的学习,我不太推荐“对”和“错”的判断标准,因为两者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有时很难区分清楚,特别对初学者而言更是如此。而合理与否的评判标准似乎更为恰当,对于成年人也更为适合。譬如最基本的指法“挑”,起初只是简单的定义为“食指向外弹去”,几百年来逐渐增加定义的说明文字,但其更多的具体要求则是近几十年来的解读,要领越来越丰富,标准越来越明晰,这对于学习掌握指法固然有好处,但也容易让人产生思维定式。你能说单纯用大指推送之力就是对的?斜向下45°就是对的?弹琴其实是肢体的一个综合性的运动状态,发力也应综合的来看待,而不是仅仅手上的某块肌肉做伸缩运动。综合性的问题是以机体自然运动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的,即将指法纳入机体运动的整体来考虑的一种思路。“采遗轩”微信公众号上有我基于《万峰阁指法閟笺》所作的笔记按语,对指法的源流演变、发力要领以及手势图谱进行了汇总整理,可供初学者参考。
其二,弹奏技巧的掌握。这里所说的弹奏技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大体包括坐姿、手势、指法、调息、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说古琴初学者比较重视指法的训练,而容易忽略坐姿、手势以及弹琴规范的学习,而古代琴谱中对此是很重视的。我常看到有的人弹琴时坐的比较近,两肘位于肋部几乎紧靠身体,这种坐姿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只能靠两只手来弹琴,腕部以上根本无从发力。琴弦虽然要靠手指来弹响,但声音质量的优劣却是靠发力方式来调整的。所以,要注意琴容坐姿的实时调整,养成在弹琴前和弹琴过程中时刻检查纠正的习惯。我根据吴门的要领,逐渐总结出“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正腰扎足,沉肩坠肘,绷臂顺腕,空掌活指”的口诀,其理与太极相通,总的原则是便于气和劲的传导。而对初学者的基本要求可归纳为如下几条:头要中正,不能前俯后仰,百会穴如有牵引向上。目随指走,头随目转。背要挺直,胸要略含,两肩要放松,自然下沉。腰不能前凹后凸,腹要收,使腰能自由转动,发挥轴的作用。臀部不要全部坐在凳子上,否则两脚会无根。两脚分开大体与肩同宽,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丁字形,犹如搭弓射箭势。要求两脚与臀部形成三个支撑点,均衡受力。两臂放松,自然下垂,双腋不能夹紧也不能外扩,以肘部自然下坠为度,右肘可略抬高。双手自然平放在琴弦上,调整座椅高度使肘部略高于腕部,肘部与中指成一直线,并与琴弦垂直,此时右手中指应置于一徽左右,如偏离则需调整坐的位置。胸部离琴桌三拳左右(因人而异),务使肘部略出身体之外,以便于活动。手腕要顺,手掌不得与小臂形成各个方位的夹角。两手手心都要空,保持放松状态,如握物状。掌指之间要练松活,各个关节要打开,逐渐做到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初学者会将曲子弹的支离破碎。这除了指法不熟练的原因之外,还由于对曲子的旋律不够熟悉。建议在上手弹曲子之前,先把曲子听熟至能随口完整哼唱的程度,然后再弹就不至于全无节奏可言了。至于调息,其实在哼唱曲子的时候就已经潜意识的在训练了,切不可过分刻意于呼吸。
其三,琴史琴论的学习。如果仅仅专注于指法和琴曲的练习,终难臻于上乘。所以,从一开始就要强迫自己多读一些琴史琴论的著作,虽然这很枯燥而且艰难。比如传说古琴是伏羲发明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古琴的产生和发展究竟是怎样的历程?琴派的产生都源于哪些因素?社会制度和哲学流派对古琴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都属于一个琴人所应加以思索的问题。古人善于总结,也有愿意刊行著作的癖好,这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便利。明清以后大量的琴谱,以及散见于各类书籍中的琴论,都是我们学习的首选教材,可以利用零星的时间进行阅读,起初不求系统,广为涉猎为好,待弹琴日久则可以专攻。
其四,基本乐理的了解。学习音乐必须懂些乐理知识,哪怕只是简单的乐理基础。近些年来,在琴友当中存在一认识误区,即学习古琴不必学习西方乐理,对此我不能苟同。须知乐理无分中西,只是各自的表述方式不同而已。西方有1、2、3、4、5、6、7,中国有宫、商、角、征、羽,名字不同,然非二物。弹琴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各种调式,其根基便是乐理。我接触过一些琴友,习琴时老师不教调式原理即如何自己完成调弦,只教用调音器调成降b调等等,这实于基本乐理有所缺失。对初学者而言,掌握声音的特性、律吕基础、各调式中各弦之间的音高关系、如何不借助调音器完成调弦、各条琴弦上音位的分布规律等基础知识即可,借调、转调等律学问题可随学习进度逐步了解掌握,并不急需。《琴学备要》的下册中有音律章节,但只涉及五声,不涉及律吕,可作为入门读物。陈敏子《琴律发微》、王坦《琴旨》、曹庭栋《琴学》、祝凤喈《与古斋琴谱》、缪天瑞《律学》都是琴律学的入门教材。西方乐理基础方面的教材,也可以参看。至于和弦、大小调之类的基于西方乐器的乐理知识,则可不涉及。
其五,音乐素养的提高。这是初学者极容易忽视的,因大多感觉太过模糊,遥不可及。然落实到具体方面,则有途径而循之。譬如西乐中最为基础的视唱练耳练习,虽然古琴无法进行完全的视奏,但对耳朵的训练还是必须的。据研究,人耳对音高的细微差别的分辨力是与生俱来的,很难通过后天来提高。然而根据我的教学实践,通过唱音高的方法则可以有效提高判断音高区别的能力。再比如人的五音不全虽是天生,但通过练习提高耳朵对声音和旋律的敏感度,也并非无法实现。西乐的基本单位是“小节”,但琴曲的结构是积句成段,积段成篇的,在某种程度上与诗词歌赋相类,也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性。这就要求在听琴曲或是弹琴曲中,要逐步建立并巩固这个概念。此外,还要不断了解不同门派的风格特点,不同旋律的情感特征、不同调式的音乐色彩、不同琴曲的内涵曲意等等,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而这些都属于起码的音乐素养。
总之,古琴是一件易学难精的乐器,它的基本指法相对于琵琶等其他乐器来说并不复杂,普通资质的初学者经过几个月的练习,都能学会几首简单的曲目,甚至一两年内就能弹奏十级的大曲。但是,想要弹好,就不是技法的熟练与否所能决定的了。更为关键的是综合素养的强有力支撑。自古以来,文人修习古琴绝不以会弹的曲目多寡为追求,更关注的是以琴达意,通过古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而这,正是所谓琴人和演奏家的根本区别。所以,在明确了自己的认识之后,应该再明确自己的目的,是想要成为像古代文人那样的琴人,还是成为可以登台的演奏者?明确了自己学习古琴的目的,便可以按照需求来灵活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教师也可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通常来说,习琴的目的可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业(考试)需求,一类是纯业余爱好。从业(考试)需求类又包括:作为特长为了升学加分的,打算报考音乐专业的,打算开馆或者授徒的。纯业余爱好类又包括:少年儿童为增加艺术爱好的,成年人为愉悦自我、修身养性的,为装点门面、附庸风雅的,喜欢学术研究的。如果对技术层面的标准化有要求,或是对音乐理论有兴趣,那音乐学院的系统培训是可靠而有效的。如果不求技术多么精湛,也不求学会多少曲目,只希望了解古琴的人文内涵,那民间的传承方式更加适合。然而,目前的状况是,民间的传承,要么是掺杂了学院的方法,要么是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已经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关于习琴所要经历的过程,因目的不同而不同。饶宗颐先生将习琴的过程分为“技、艺、学、道”这四个阶段,或者说层次,可谓精当。当然,这是出于对一名真正琴人的要求,标准是相当之高的。倘若只是闲暇时的自娱自乐,自然另当别论。
“技”的阶段,主要是基本指法的掌握,琴曲弹奏的精熟度,要求弹的好听,符合音乐的一般规律。
“艺”的阶段,主要是琴曲情感的表达,以及作为一门艺术所要求具备的能力。
“学”的阶段,主要是理论的研究和学识、修养的积累。
“道”的阶段,主要是将琴作为修身养性的工具,人的主观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
“怎么学”的问题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天赋秉性,抱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不同的学习过程,不同的学习过程决定了不同的学习内容,而不同的学习内容又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就是下面要讲到的方法论的问题。
应当讲,古琴的学习同其他学科门类的学习一样,必然历经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其中包含若干的质变和量变。也就是说,在习琴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的“瓶颈期”,越过去就会得到很大提升,越不过去就可能半途而废。所以,首先要以正确的心态看待习琴过程中的悲伤和喜悦。
在整个习琴过程中,理论的指导意义颇为重要,但很少有初学者意识到这一点。客观上,对于每个人来说理论的作用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在无意的状态下,其作用甚微。认识来自实践,并指导实践。同样,琴学理论来自前人的弹奏实践,并指导后人的弹奏实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长时间的弹奏实践,必然需要总结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来进一步指导实践。而这种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方法,即琴学中的规律性。单就在艺术领域而言,中国的先人们便说有“道”的存在。广义的“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乃是指宇宙混沌之中存在的万物之源,道生一乃至万物。狭义的“道”是指具体某项事物中所存在的一般性规律,从这个层面来讲,可归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我们常讲的书道、茶道等等,皆可归于此类。古琴属于艺术的一种,当然也可以说其中蕴含着“道”,也即古琴的操弄之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古琴弹奏实践中,我越来越体会到,剖析原理非常重要,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不断质疑和不断释惑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对于快速掌握弹琴的要领至关重要,也是学习古琴的根本方法。现在绝大多数老师只教怎么弹,而不说为什么这么弹,甚至对于起码的琴容坐姿都不要求,导致学生弹了许久的琴都不知道应如何发力,甚至弹不一会儿就感到腰酸背痛,这些都是古琴教学所应避免的误区。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体会到指法发力的原理其实说来也不难,就是按照“松静自然”的总要求,采用最舒服、最简便、最省力的方法来弹琴。比如我借鉴梅花易数“体”和“用”的方法,把指法发力的原理称为“体”,把各门派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用”,其间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势”加以连接贯通,形成了“体---势---用”的发力、传导、使用过程结构,也是自己学习和运用指法的理论和方法。此举并非独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只是综合了多种方法把古人的理念加以实践,便于自己学习而已。说这些也是为了说明在学琴过程中理论指导的重要性,虽然不那么立竿见影,甚至有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倾向,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