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音阶
洞箫的音阶虽然分有:五孔、六孔、七孔、八孔等,在音律上有分为传统音律与现代音律两种,日本尺八与国乐箫都已经是十二律制音阶,只有南管箫维持传统模式。
五孔是日本尺八形式,其自然开孔音阶为五声音阶:6 1 2 3 5 6,全按与全放重叠音阶,需要半音阶由俯仰口风控制,或按半孔,差孔等指法控制。
六孔箫是传统古制,早期为匀孔开制,是典型七律制(北管),或扩大八度音的七律与十二律折衷型态(南管),目前在洞管演奏中,因为琵琶关系,已偏向十二律化,尤其大陆官方也已改成十二律制,只有台湾维持传统方式,而且并不统一,笔者个人归纳各馆阁折衷后订为453hz的略高50音分的基音,并维持六孔,第二孔开略高,使倍思音与琵琶相近,且在叉孔指法的四空六音准也维持不偏高,其而相对音都比照琵琶的十二律关系,在实用上与琵琶相当吻合音律,为老一辈弦友所称道。
七孔有日式七孔或中式七孔,日式七孔为五孔的延伸,增加两个半音孔在高于筒音半音的#6与高第三孔半音的4。中式七孔是将折衷(骑墙音)的第二孔以各半音的两孔取代,构成十二律音阶(一孔被两孔取代)。
八孔箫音孔是在中式七孔之后再加一孔于第四孔与地五孔间,让半音阶出现,以利于筒音为mi时的do音不需叉孔指法与俯仰控制,也更有力于其他调式的转换与超高音的吹奏叉孔。
八孔以外有人开以九孔,多了左手小指的音孔,在上下手衔接空间处,以利更多十二律转调应用。
五 装饰音
装饰音的应用可分为历音、颤音及倚音等,在主旋律音阶之间,或之前加以润饰音,以让旋律更圆融,或让音符必较明显等用途。
历音可分为上历音与下历音,与吹笛一样,以高点或低点迅速升降到主音,营造主旋律引导效果,倚音也是有上有下,在音符与音符间加入过渡音可加高也可加低,上行下行不同的倚音,来圆融旋律。
传统吹箫少用吐音,吐音是可以练一下基础,帮助口风之控制能力练习,在音符的强化上,洞箫有独特的快速颤音装饰于主音符之前,或利用打音来区段同音符的衔接,这样快速颤音有单指颤音也有双指颤音,其效果各有特色,但这样的应用不能太多,太多会显得旋律复杂。
南管箫在润饰音上有独特的箫法规则与弹性变化空间,在唱曲时候引腔度曲(引空伴powa字)。例如引腔起音可以由高往低,由低往高,小三度或大二度,三阶段引进,或跳跃方式,例如起音是士,可以颤一音然后落入士,可以一六士,六一士,工六士等等。过度音也一样容许不同的曲线连结,但是所有的弹性变化需要在熟悉南管曲牌大韵(旋律模式)后,才能灵巧运用,不能乱无章法。因为箫的旋律需要根据琵琶指法来做旋律段落与润饰模式,也就是箫的换气点与润饰模式是有规则可循,与琵琶指法有关,这是南管很重要的精神所在。只知道音符与节拍,不懂琵琶指法与箫的关系,会造成旋律模式混乱,变失去严谨南管的"和"的境界,这是一般译谱后会发生的现象。
南管的润腔音的加高加低音符,很多地方是容许自己发挥的,若有人唱曲,多半顺其唱曲者模式,有明确规则者,例如凡前的去倒,一定是加高绕行,点甲后有轮,点甲需折声,并在轮前甲音之后加一润饰高音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六 颤音
颤音的应用有连续颤音与短暂颤音,连续颤音在南管应用很多,用于引腔之起音与过渡旋律时增加花俏感。短暂颤音应用于音符之开始,让音阶清楚之用。另外在灵活应用上可以有两指颤音方式,两指颤音法在日本尺八本曲中特定应用到,个人偶而会穿插应用于适当的旋律中,增添活泼气氛,用得太多反而造成复杂音符。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颤音的技法在于手指灵活的变化,快速颤动,上方手指可以应用颤抖方式增加绵密感。开孔距离之高低对颤音效果也有差异。
进阶篇
一变化音高
箫声的自然音阶是在音孔的开放与关闭的控制,但是很重要的对音高的细微弹性变化是吹箫者的阶技艺,这是一种无限细度的变化,不是有量化刻度的。
变化音高是一种口风气息与洞箫吹口的相对角度变化,以让箫声音高可以高低变化。变化音高的应用除了技术的技巧外,还必须具备有对音感的灵敏度,才能有效控制变化量。
音准调整
利用变化音高可以用来适应箫声音高与别人的配合,例如洞箫本身偏高或偏低,利用气息的俯仰,让箫声合乎音准。俯吹角度让箫音降低,仰吹可以升高音准。
俯仰变化量在高低八度的影响效果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不同音孔也有不同的变化量,近吹口变化量大,因此拿捏尽在听觉。
洞箫俯仰变化音高在物理现象上,重点并不是在吹口角度的改变,而是吹口开口率的变化,开口率越低,其管径补偿距离加大,因此音高降低。开口率加大时补偿距离缩短,频率升高。
特殊音应用
在音孔没有的半音阶,利用俯仰口风变化音高,以达旋律需要,是日本尺八最常用的方式,这样的应用在吹奏中,需要突然变化口风角度,一次到定点,而后迅速返回,这是需要熟练的技巧。
波动音
最常用的俯仰控制是在长音的波动上,这样的变化音高量可大可小,而且变化速度也音乐曲节奏感而有所不同,变化量的大小与波动速度的变化,可以产生很好的搭配方式。
在物理原理上,气息与吹口角度变化音高是俯仰关系,有人以倾斜口风吹箫,其口风在变化音高上是斜度变化,因此看起来好像摇头,其实是约45度角的变化模式。
二 花舌
花舌的应用与笛子的技法一样,同样的效果在洞箫上,有另一种以喉咙的震动方式,达到类似花舌的效果,在日本尺八上较多人应用。
花舌的应用只在箫的特殊演奏曲中用到,南管箫的花舌应用只在"百鸟归巢"中模拟鸟叫声时。
花舌在于舌头轻抵上颚,气息经过时舌尖快速自然律动。可以平常练习,不需有箫,等熟练舌头滚动后才练习吹箫时应用,重点在于熟练花舌后,练习花舌时气息需要维持良好口风,还有花舌律动可以因舌尖前后而改变速度与震幅,可以让花舌很细致或明显突出。
三 气冲音
气冲音是在吹箫气息上做突然加大流量气息,使箫气声强烈又明显,做能量上的力度表现与情绪的变化,尤其以日本尺八应用最多。
气冲声以唐式口最明显,U型效果次之,V型因为箫声本身气声少,因此相对不明显。
在实际吹奏上,气冲声的出现,口风角度是稍稍偏内,为气息突然加大时,口风会往外散开,因此容易让箫声减弱,气冲声需要的是强烈气息,而不能散开,因此在实际练习上,需要拿捏维持气束,容许加大,但不能化角度,因此在出气的喉咙中是有点窍门很难形容,就是在力道上,用力点在喉笼内部,而不是嘴唇上,透过舌头向前导引,让口腔的气束更集中,让出气角度与口风导角一致,效果更强烈。
配合气冲音,在音阶上有时可以吹出主音与泛音的结合,这在气流与口风的控制上需要更巧妙的控制,先适应不用气动音时,拿捏口风与气息,让泛音与主音可以混合出现,这样的箫声有和弦效果音。
四 残响效果
残响效果主要应用在于箫声的尾音,或俐落的阶段声,箫声突然中断,突出洞箫本身的残响声。
残响的应用在南管用得比较多,例如八骏马的每个乐章尾段的工工口工口工工工... 马蹄声的的效果有按孔余韵的残响声,极为特别。最常用的是终止(丢)前的引上孔收尾的残响最为常用,也最为明显,可谓响如宏钟,其效果也是箫声残响,为引上孔强音急速煞收,其残声俐落而有力。
也有残响声是在吹声结束后,放孔让箫有开放孔的残响声。这样的残响声音量比较小,但对细微的气氛有独特的效果。
在实际操作上,引上孔收音的动作是在吹气已经停止,瞬间与气停同时开孔,要拿捏速度的准确性,残响效果只在配合恰巧时才出现。
在尺八本曲上,常听到日本吹法是引下孔收音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是让尾声力道维持。或说箫声在尾音的处理上是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不只是常见的渐弱方式而已。南管箫声吹渐弱音的曲子反而比较少。
五 长音处理
洞箫的吹奏在长音的处理上,是重要的基础功夫,也是箫声成熟度的展现重点。长音的处理方式有腹吟、强弱、音色、俯仰高低音等变化方式。
腹吟
最常用的长音处理是透过气息强弱控制,让箫音波动,这样的波动在吹箫上最忌讳固定高速度震动,听起来好像箫声发抖,让人难受,这是吹笛子者多数人的习惯吹法。箫声著重情感的传递,速度是随心所欲,或隐或现,或快或慢,或强或弱,变化存乎一心,不能千篇一律。
强弱
南管箫一般是不用腹吟音,著重在强弱音的变化,"初如行云流水,中间纤细如丝,收尾响如宏钟",南管箫的美学类似书法艺术,以沈稳力道为最,不重花巧。在南管音乐中,箫声需要更成熟练达的功夫,因为曲子缓慢,难度高高在于缓慢的曲子中的沈稳与驾驭能力,忌讳轻浮急躁,需要扎实的基础功夫,绝不是应变技巧的灵活性,而是内敛沈稳的基础,与心性涵养有绝对关系。
音色
在好的箫上,可以利用口风的控制让箫声产生变化音色,就是箫声可以纯净,也可以带有共鸣谐音,这样的效果是人与箫的两方面配合,箫的物理特性若不够条件,吹不出谐波共鸣,条件够好的箫,若不是口风上的控制自如,一样出现不了这样的音色。
长音在音色上的变化,先是以纯箫声出现,然后变化共鸣,然后渐弱收为纯音,或谐波直接收尾,在配合腹吟音的变化,容许个人弹性发挥。
俯仰
长音处理利用俯仰口风来让箫音波动,是类似弦乐器的吟揉效果,它的波动是音高的波动,不是只有强弱的波动,因此其效果有其独特之处,配合速度上的变化,在缓慢波动上,效果尤其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