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洞箫>洞箫教程>

箫技法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3-1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洞箫亦名尺八 ,是流传自中国的古老乐器,目前尚存最古老的尺八在日本(正仓院),是唐代所制。尺八为古音律基音”黄钟”律管九寸之两倍一尺八寸,故名尺八。

  一尺八寸是多长?台湾的洞箫尺寸(台尺)与古鲁班尺同,一尺约30公分(30.303 cm),尺八约54.5公分。当今日本尺八也相同。不过目前保存于日本的唐制尺八,其尺寸却没这么长,有34.35cm、38.5cm、36.1cm、35.2cm、39.3cm、40.9cm,材质有玉尺八,竹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等等。

  根据记载,唐代度量有大尺(鲁班尺)与小尺(律尺)两种,尺八可能采用律尺(小尺),一尺约23公分,因此唐尺八接近41公分。当今标准洞箫的长度,沿自宋尺八,与流传到日本的普化尺八一样长度。但开孔却与唐尺八同,音孔前五后一。

  洞箫是南管重要乐器,南管若以洞箫主奏的乐制又名”洞管”。音调分类如四空管,五空管也以洞箫开孔音阶命名,五空管为开洞箫第五孔为六音,四空管为开第四孔为六音。

  洞箫音孔有六(前五后一),凤眼有二,计开八孔﹔严格的规格,十目九节为其制式,三目开眼(凤眼),五目开音(音孔),一目两孔,十目开窍(吹口)。合乎尺八长度内,有十目九节很难,竹节位置合乎音孔音准更难,因此良箫难逢。不少制箫者,对于精密的南管用箫找不到适合竹材,乃使用衔接方式,锯断再接,使竹节合乎需要长度,因此有”十箫九接”之话﹔亦有竹节作假之法,将原竹节削平,另做适当竹节﹔上漆者多有此嫌。

  另有普遍于中国北方的箫,采用紫竹等管壁较薄,内径较小(1.8cm以内),吹口屏封,长度80——90公分左右,用于江南丝竹乐等,亦称洞箫者。另有更小内径,用于与古琴合奏之小音量箫称之琴箫。亦有贵州玉屏箫,也是更细小之吹管。这些都具有屏封吹口的箫,通称”北箫”,都是轻亮音色,与古洞箫的浑厚圆润特色相去甚远,有别于通称的洞箫,承袭古风的洞箫只好称做”南洞箫”或”南箫”了。

  从洞箫性能的探讨,音律计算的尺寸等等,我深入洞箫物理现象的领域,也发现箫声之所以受人喜爱,其实与人耳的感度特性有关系﹔人耳对声波频率的敏感度最平坦的区域是在400hz-2.5khz间,低于400是递减的(敏锐性差),3-5k是上升,到接近5K是过敏的(刺耳),这个平坦区域刚刚好是箫声的表现区域,从低音的AD大箫(筒音低音A是442hz)到标准DG箫的高音域(筒音第三八度d是2439hz),正好涵盖这一段人耳最舒服的音域范围,难怪它听来很顺耳,尤其在低音部更引人入静。

  基础篇

  一 姿势

  持箫姿势原则顺人体自然,双手持箫按孔一般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南管古老方式刚好相反,何者在上独自练箫无妨,对将学八孔箫或兼吹笛则有关,乐团中习惯相同会方便些。因为八孔箫的最下孔是开在稍侧面,换手就需重开孔,吹笛是横吹,就有左右问题。按孔手指以最轻松能盖满音孔为原则,下方的手最好稍稍斜度向上,根据最下孔以指脸盖孔,依序上来越高手指更接近指中盖孔,将有助于按孔的灵活度。也有助于大型箫的吹奏。

  为维持换气的顺畅,身体要维持挺直腰杆,不管是坐姿或立姿或慢步间吹奏,维持直立的腰身,以利呼吸换气自然平顺,若是坐姿时切忌躺住椅背及跷脚,必须坐于前方椅子三分之一处,以利身体自然垂直,不必过度紧绷,轻松直立便是。

  双肩也必须放松,随乐曲而姿体语言而无妨,切莫高耸双肩,增加身体无谓的负荷。双臂随著按箫的手指而自然垂于两方,箫与身体成约45度角,若南管则略仰于45度,南管箫有凤箫之名,吹箫者双臂象其凤翼。

  二 换气

  吹箫首重换气方式,因为若换气不适当会影响身体健康,民间传说吹箫致吐血的故事,笔者认为有可能。若方法错误,又是忧郁性格而寄情箫声,吹箫会有持续性停不住的情形,不觉中长时间对健康会是慢性的大损害。

  一般人呼吸都以胸部的肺部呼吸,吹箫或其他吹管乐器,含歌唱,都需要练习含腹部的呼吸,胸部呼吸的容量有限,吹箫容易疲劳与头晕,一方面是会有气不够的感觉,对肺部也会有损害。吹箫以腹部呼吸为先,就是深呼吸及下腹的呼吸方式为首,胸腹同时使用为辅,的呼吸方式,一般的吹奏都以下腹部作为换气空间,必要的长乐句段落需要一气呵成时需胸腹同时使用。

  腹式呼吸在打坐或练功都有用到,在吹箫的练习上,可以透过哈气法练习,就是练习在镜子前哈气,可以看到雾气的现象就是腹部哈出来的气,熟练了哈气的换气方式,用来吹箫练习时,先吹筒音,将洞箫尾端接近镜子,吹出箫声后,镜子也会有雾气,那就是腹部的气出来了,用镜子来检验自己的方法有没正确,是笔者个人的体验方式,可谓简单确实。当已经能将腹部之气呼出,要吸进腹部乃简易自然之事,因为那里空间已经被挤压没气了,只要一吸便深入腹部,因此先有正确的呼气法也是方式之一。

  确定自然的腹式呼吸,可请旁人注意吹箫时的身体变化,吹箫时肚子是慢慢消下去,吸气时腹部是凸出,而不是只有胸部在变化。

  至于吸气是由鼻子吸气或嘴巴吸气,若是自己练箫修身养性,以鼻子吸气是最好方式,若为演奏或录音,则需要练习鼻口同时进气的功夫,迅速又减少换气声音。

  大部分的人吹箫都会有喉咙的异声,这情形有些人即使非吹管乐器,例如拉胡琴也会有,都是身体没有完全放松,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自己吹箫的用力点,多余的紧张尽量消除,就像高耸的双肩一班。

  三 口风

  洞箫音色的关键性影响在口风,口风气息的控制是吹箫最重要且最基础的技巧,吹箫的功力在这上面可以看出来,因为口风与气息的控制能力演变的技巧很多,例如强弱音的控制,箫声音色的改变,乃至循环换气都与口风有关,笔者个人认为在口风控制上,每支箫多少都需要经过适应期,以达到驾驭自如,在经验上,每次吹箫也都有口风的适应期,尤其隔一阵子没吹箫,一开始吹就需要经过口风适应期,大约十分钟到半小时。

  听老一辈南管弦友提到古人练箫,为了检查自己的箫声音质,对著大缸,让大缸的共鸣扩大箫声,让吹箫口风控制能掌握最佳箫音音色。南管对箫的要求箫音要浓,就是要够厚实,尤其低音要浑厚,同一支箫可以吹出纤细的雅箫声,也可以吹出浑厚的浓箫声,完全在口风的控制上。

  口风的控制得宜,吹箫可以省力,不浪费气息于不必要的地方,因此让循环换气变得可能,这也是让吹箫不会很累的方法。一般人初学吹箫,往往使力过度,箫声不但不纯净,还吹得头昏脑胀,上气接不著下气。若觉得吹箫很累人就是口风控制不佳。

  以嘴唇来分,口风可以分为松紧嘴唇两种,若以箫吹口与吹气角度可以分顺气,俯切与仰切型。上嘴唇必须变化上下与下嘴唇的前后配合,可以变化气束的强弱与角度。

  扁平气束

   唐箫吹口研究

  吹唐式吹口在口风控制上需要让出气扁平,吹高音更扁细,让气束压力强,而不是加大力气吹出来,而是嘴唇控制松紧,低音时下嘴唇稍后,让上嘴唇相对在前,口风松,箫音就低浓。

  唐式吹口著重在平扁口风,角度适中后,透过俯仰角度可以变化音高,约大二度范围。日本有某流派以偏一边的的嘴唇吹箫,使用单边嘴唇的直线性,对扁平口风更有利,其波动俯仰时类似摇头方式,以约45度角俯仰,群箫吹奏时,长音的摇头族甚是壮观!

  唐式吹口在俯仰变化上,对音高影响很大,音孔间而且差异不同,其影响同一音阶的高低八度音,在俯吹时近吹口的音孔,会造成高八度比低八度高很多,就是俯吹时对低八度的影响大,降低很多,高八度却降得少。这在吹口特性上需要注意音准的控制。

  圆气束

  吹南管箫的口风属于椭圆气束,尤其高音时,变得细窄时可以是小音量的高音,也可以是大音量的高音,完全是口风对气息的控制。

  相对V型(鸡嘴)的吹口形式,圆气束更有力于发挥,在角度上也容许范围大,不会向唐式吹口,角度不正确,吹不出声音,V形角度对口风的纵轴适应范围大一些,因此在吹南管长音控制上比较容易,且在箫音上气声少,相对有幽静的感觉。

  早期台湾的箫都是半鸡鸭的UV混合方式,有点尖又有点弧度,这样的箫声是典型台湾箫味,这样的口风也是椭圆气束方式,箫声听起来有点甜味。

  总的说来,气息拿捏到最佳时,箫声在共鸣最佳点,把气用在适当的地方而不浪费,音量随心所欲能控制,就是最佳口风。

  口风控制与八度音阶

  洞箫吹奏音阶约有三个八度音,音孔只有一组八度音,八度音阶的变化在于口风的松紧与气息的强弱变化。基本上高音需要的气息强,口风要细紧,低音要松口风要弱的气息。根据这个原理若吹高音需要更大力气,在实际上是口风缩小,让气流加大,并不是维持原来口风加大力气吹气,这样会很累,方法是错误的。

  口风在控制气流上做宽松的变化,实际操作上是在上下嘴唇的配合,下嘴唇有前后变化,也有上下变化,来配合不同音阶所需要的气流。

  良好的控制口风与气息可以让高音也可以很小声,让低音也可以很大声,初学者容易是吹高音很大声,吹低音阶变得小声,这就是还需加强的地方。

  口风控制的音色变化

  透过口风控制来变化箫声音色,是吹箫重要的功力,也是一支箫的性能评价之一。这样的效果在台湾或国乐领域中比较被忽略,在日本尺八上尤其著重这样的音色,箫友们以"共鸣"来形容此音色,笔者修过【音响工学】,对音频效果可谓专长之一,透过频谱分析与声音波形检测,很容易可以发现音色的变化情形,透过仪表可以检测出箫的共鸣好坏与吹箫者口风控制能力。

  所谓共鸣声出现在箫音出现多次倍频谐波的震幅,它是一种共振频率的出现,就好像竹笛贴了笛膜的声音,也让笛声出现不同倍频的谐波,让笛声不是纯正弦波,这样的现象在箫声的低音域尤其明显,南管箫的品味就是浓音,箫声很浓,就是在低音中出现谐波。

  笔者曾经在洞箫音律论文中,比较不同洞箫吹口形式的音色与波谱关系,在这里再略加区分:吹口的不同在谐波上是属于高频谐波,就是比较尖锐的气声,而与共鸣声的谐波属于与主波相邻的半频与倍频震幅。唐式的共鸣声,听起来有"雾雾"的感觉,而UV型吹口的共鸣声听起来有明亮又厚实之感。

  口风样本一唐式吹口平音与共鸣(雾声)比较,口风与吹口切面转换

  口风样本二V形吹口雅音与浓音比较,口风与吹口切面转换

  样品音录制音量音质不经任何调整,提供客观参考,经过64k压缩

相关文章 推荐

箫技法
人气:145
洞箫教程
箫技法
传统吹箫技法,口风示例
人气:113
洞箫教程
传统吹箫技法,口风示例

大家都在看

洞箫乐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简谱

洞箫乐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简谱

洞箫乐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简谱...

洞箫曲谱 244 阅读

尺八传承历史介绍

尺八传承历史介绍

早在东汉时期,尺八的前身羌笛就已流传于民间。到了隋代和唐,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

洞箫百科 205 阅读

洞箫乐谱【花之梦】简谱

洞箫乐谱【花之梦】简谱

洞箫乐谱【花之梦】简谱...

洞箫曲谱 149 阅读

洞箫乐曲【音阶琶音练习】箫六级考级曲目简谱

洞箫乐曲【音阶琶音练习】箫六级考级曲目简谱

洞箫乐曲【音阶琶音练习】箫六级考级曲目简谱...

洞箫曲谱 212 阅读

洞箫乐曲【威尼斯狂欢节】简谱

洞箫乐曲【威尼斯狂欢节】简谱

洞箫乐曲【威尼斯狂欢节】简谱...

洞箫曲谱 156 阅读

丸子尺八基础知识教学

丸子尺八基础知识教学

前言 说在开头,我不是尺八老师,而是一个学习尺八尚不足一年的,不那么初学的初学者。 在我接触尺八之初,我通过各种网络途径都无法搜索到足够系统的可以引领新人入门...

洞箫教程 236 阅读

王次恒洞箫教学《赠音训练》视频

王次恒洞箫教学《赠音训练》视频

王次恒洞箫教学《赠音训练》视频...

洞箫视频教学 189 阅读

洞箫乐曲【黄河边的故事】简谱

洞箫乐曲【黄河边的故事】简谱

洞箫乐曲【黄河边的故事】简谱...

洞箫曲谱 173 阅读

洞箫乐曲【摘棉花】简谱

洞箫乐曲【摘棉花】简谱

洞箫乐曲【摘棉花】简谱...

洞箫曲谱 71 阅读

张维良箫教学《箫的气震音练习2条》视频

张维良箫教学《箫的气震音练习2条》视频

张维良箫教学《箫的气震音练习2条》视频...

洞箫视频教学 126 阅读

洞箫乐曲【中华民谣】简谱

洞箫乐曲【中华民谣】简谱

洞箫乐曲【中华民谣】简谱...

洞箫曲谱 172 阅读

洞箫乐曲【关山月 易加义改编版】简谱

洞箫乐曲【关山月 易加义改编版】简谱

洞箫乐曲【关山月 易加义改编版】简谱...

洞箫曲谱 245 阅读

洞箫乐曲【喜庆丰收 选自京剧龙江颂】简谱

洞箫乐曲【喜庆丰收 选自京剧龙江颂】简谱

洞箫乐曲【喜庆丰收 选自京剧龙江颂】简谱...

洞箫曲谱 113 阅读

洞箫乐曲【骑着马儿上北京】简谱

洞箫乐曲【骑着马儿上北京】简谱

洞箫乐曲【骑着马儿上北京】简谱...

洞箫曲谱 162 阅读

箫谱《潇湘水云》独奏曲目

箫谱《潇湘水云》独奏曲目

箫谱《潇湘水云》独奏曲目...

洞箫曲谱 89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