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筒
唢呐的哨筒, 一般也叫鸭毛筒。之所以叫做鸭毛筒, 是因为哨筒选材于鸭子翅膀上最硬且又粗又光滑的羽毛杆, 之所以选用它, 是因为它的质量比鸡毛好, 不仅硬和光滑, 而且其杆内的孔畅通、光滑, 通气好。要求上下一样粗, 长短在1 寸左右, 一般的唢呐匠都要有备用的鸭毛筒, 少则1、2 棵,多则3、5 棵不等。鸭毛筒的下部要插入小管上部的孔内, 其上部要套上哨子。鸭毛筒的粗细一般要与小管的上孔相宜, 粗了插不进去, 细了则松动、摇晃, 一旦如此, 就要在小管的上孔口垫进一小节草或其它东西, 否则, 吹奏既不方便, 又影响吹奏效果。唢呐的哨筒, 主要起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它将哨子中发出的声音通过自己, 传送给小管、大管乃至唢呐杆。哨筒在唢呐的部件中作为声音的中介, 特别是在声音传输孔从小到大地递进中的作用, 尤为重要。
堵气盘
为了在吹奏唢呐时省力和省气, 让气更多地灌进哨子里吹响哨子, 必须在小管与鸭毛筒结合部放上一个堵气盘。堵气盘多由很薄的木板制作, 也有用骨片或牛角制成的, 但很少。一般为圆形, 其直径在1 寸左右。堵气盘正中央要钻一个小孔, 孔的大小要正好能插入鸭毛筒, 可以稍有宽余, 但不能大余小管上部的外直径。否则, 堵气盘就会往小管下面滑, 失去堵气盘的堵气作用。吹唢呐需要不断地用气, 一晚不停地吹, 时间长了, 人的双唇会疲倦、麻木并无法闭合而把气强行吹入哨子中, 此时, 堵气盘就能弥补双唇疲倦之不足, 将嘴唇闭合不好而漏气的地方堵住, 让人口中有限的气都能通过哨子吹入唢呐之中, 这样, 既不浪费呼出的气流, 又能使吹奏的唢呐曲谱流水似地不间断, 使人们听起来感到悦耳、心情舒畅。
小管
所谓小管, 也是相对唢呐的大管而言。它是由长约2 厘米的细小竹管做成, 小管选的竹管要比大管选用的竹管更细其下部要插进大管的上部, 其上部再接哨筒。小管用的竹管也要直要干, 与大管的结合也要紧, 也不能松动, 更不能漏气。小管在唢呐部件中的作用, 主要是声音传输孔从小到大地递进。让哨筒传出的声音通过自己, 传给大管。没有小管作中介, 哨筒就因细小而无法有机地和大管衔接在一起, 大管也无法把哨筒传出的声音接过来再传送给唢呐杆。因此, 小管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大管
唢呐的大管, 主要是相对唢呐的小管而言。它是由长约1 寸的细小竹管做成, 其下部伸进唢呐杆上部的通气孔, 上部再接小管。竹管一般要选很直并已干透了的细竹管, 管内要光滑, 其伸进唢呐杆的部分与唢呐杆上空的结合要紧, 不仅不能松动, 而且还不能让它漏气。大管的作用也和小管一样,是小管管孔从小到大的递增, 大管的加入, 使声音传输孔更加接近唢呐杆的声音传输孔。没有大管,小管无法与唢呐杆衔接, 小管传出的声音唢呐杆就无法接收。可见, 唢呐部件中没有大管不行。
唢呐杆
以彝族地区常用的唢呐为例, 彝族唢呐大师们历来使用的唢呐几乎全部用木头做成, 唢呐杆主要取材于漆树, 选材时不能选老漆树, 一定有选刚长一两岁并且长得很直的嫩漆树, 取材的时间要选在冬天, 用老百姓的话说, 时间要定在树木下水之后(秋后) , 上水之前(春前) , 只有这段时间选用的木材不容易裂口和变形。把选中的嫩漆树砍回家之后, 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让其慢慢地干透。然后将其取来去掉树皮, 用刀或其它利器将其刮光滑, 具体要求是整个棍体要圆, 上头稍细, 下头稍粗,刮到自己满意为止, 最后再按自己需要的型号和规格、尺码截成半成品, 此时, 可以钻孔了。钻孔先钻通气孔, 通气孔要由下往上钻。由于没有现代化的钻孔工具, 民间历来靠铁匠打制的铁钎来钻孔,这种铁钎头要尖细, 往下慢慢地变粗, 钎身要圆, 把铁钎放在炉火中烧红后, 即取出用手捏住后面不红不烫的部分, 把钎间对准唢呐杆下头横截面的中心使劲往里烙, 这就是地方土语常说的“烙唢呐”。
通气孔要下大上小, 整个孔要圆要光滑。通气孔制做完成之后, 便开始钻音孔。唢呐杆的音孔正面是7 个, 背面是1 个。正面的音孔一般(以小号唢呐的小唢呐为例) 要距上头边两指左右, 距下头的边4 指左右定孔点, 然后用同等的孔距挨个地烙钻, 钻孔的工具仍然是土制的铁钎, 每个音孔都要一般大, 如所有音孔大小不一, 那么, 这根唢呐杆就报废了。背面的音孔位置要钻在正面音孔上边的第1、2 个孔的居中位置, 孔的大小要和正面的孔一样, 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如此, 唢呐杆就制做成功了。唢呐杆在唢呐部件中的作用最重要。特别是唢呐曲谱要通过唢呐杆上音孔的闭合变化来体现。没有这种唢呐杆上的音孔的闭合变化, 那么, 哨子吹出的声音在通过一系列的声音传输孔之后, 尽管声音扩大了, 但还是原声原调, 没有高低升降, 没有抑扬顿挫, 更不会有什么曲谱了。因此, 没有唢呐杆就没有唢呐的存在。
唢呐盘
唢呐盘, 地方汉语也叫唢呐盘盘。也用木头做成, 主要取材于梧桐树。选材时不能选树太粗, 也不能选树太细, 要根据自己所设计的唢呐盘的大小来选树材的大小。取材的时间也要选在冬天, 也要把梧桐树放在家里阴干之后才能制做。唢呐盘象个喇叭, 实际上它就是唢呐的扩音器, 盘口(下面)宽大, 盘头(上面) 窄小, 盘头上的孔要刚好能套住唢呐杆的下部1 寸左右, 并且不会往下掉, 也不能松动。要想松动或把唢呐盘与唢呐杆分离开, 只有把唢呐杆往下压, 或者把唢呐盘往上提。唢呐盘体厚一般约为0. 5 厘米。唢呐的外壳上部要起一圈宽1 寸左右的浅坎, 中部要起一圈宽约0. 8 厘米左右、高约0. 5 厘米左右的圆背型盘腰。唢呐盘的制做首先还是用烧红从下至上于盘口横截面正中直烙, 通孔到盘头正中之后, 再用小刀、圆凿、刨刀等工具慢慢地将孔扩大, 直至形成唢呐盘, 然后再用刮器将其内外刮光滑, 刮到满意为止。若遇比较讲究的制做者, 唢呐盘盘口(下部) 还会制做出微翘的边沿, 以增加唢呐外型的美感。唢呐盘, 实质上就是唢呐的扩大器或共鸣器, 没有唢呐盘, 通过唢呐杆发出的声音就不洪亮。其作用就象人的口腔一样, 为发音器发出的声音作共鸣。有了洪亮的声音, 才会使唢呐曲谱的演奏在各种庆典活动中起到烘托欢乐或悲哀气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