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戏曲>戏曲知识>

带你涨戏曲知识(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24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带你涨戏曲知识(2)高清电子版乐谱歌词图片是器乐学习网于2024年01月24日 12:25:41更新分享的戏曲知识;资源收录于戏曲知识栏目中;器乐学习网免费分享带你涨戏曲知识(2)简谱与五线谱歌谱图片,欢迎在线免费下载;器乐学习网无需注册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各类乐器学习资源及乐谱。

曲剧

是主要流传于河南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净行的虎音和“炸音”唱法富有特色。 优秀剧目:《许状元祭塔》《杨八姐闹酒店》

豫剧

1

评弹

2

潮剧

3

藏戏

4

汉剧

旧称楚调,民国时期定名汉剧,俗称“二黄”。汉剧是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距今约有300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湖南、陕西南部、四川和广东部分地区。声腔以西皮、二黃为主,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曲调。高亢激越,爽朗流畅。

优秀剧目:《兴汉图》《宇宙锋》

湘剧

是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感情表达细致多样、极其富有表现力。 优秀剧目:《琵琶记》《白兔记》

花鼓戏

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在建国后,湖南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戏曲风格热情洋溢,富有韵律,同时配合音乐,动作流畅。

优秀曲目:《打铜锣》《补锅》

潮剧

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宇、潮曲,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州地区,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中国十大剧种之一。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为大家所喜爱。 优秀剧目:《辞郎洲》、《柴房会》

梨园戏

是福建省的汉族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由于使用泉州方言歌唱,融合部分汉族民间音乐,形成了独特的梨园戏南曲唱腔。

优秀剧目:《王魁》《赵贞女》

粤剧

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汉族戏曲之一。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优秀剧目:《帝女花》《三笑姻缘》

歌仔戏

是福建的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歌仔戏是由福建漳州地区的“歌仔”,结合车鼓小戏之身段与地方歌谣小调发展而成。“歌仔”原为说唱艺术,自明代以降即流传于漳州地区。 优秀剧目:《刘秀复国》《八仙过海》

花鼓戏

皮影戏

川剧

琼剧

又称琼州剧、海南戏,是中国海南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因此流行地城亦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琼剧武功属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枪,也有杂技表演。

优秀剧目:《古城会》《单刀会》

川剧

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优秀剧目:《白蛇传.金山寺》《彩楼记》

黔剧

是流行于贵州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于1953年发展而成的,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黔剧唱腔用贵州方言演唱,以贵阳官话及黔西话为代表,其声、韵、调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按尾字平仄偶句押脚韵的规律,形成严格的上下句式。

优秀剧目:《秦娘美》《张秀眉》

藏戏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优秀剧目:《文成公主》《诺桑法王》

楚剧

旧称哦呵腔,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一带。 优秀剧目:《思凡》《赶斋》

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解放后发展遍及中国。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基本句式为“二、二、三”的七字句,为保证演唱的明快,一般句子最后为三个字。左手击打两块相同的铜板(鴛鸯板)作为伴奏乐器。 优秀曲目:《东岳庙》《景阳岗》

秦腔

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泰。秦腔又称乱弹,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桃子”。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两种声腔组成。苦音腔是秦腔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 优秀剧目:《春秋笔》《八义图》

二人台

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因为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用晋语演唱,语感极强。 优秀剧目:《走西口》《打樱桃》

汉调二黄

也称陕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解放初期,为与皮黄系统各剧种通用名称相统一,在安康地区又有“陕西汉剧”之称。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雄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

优秀剧目:《征北海》《进妹喜》

傩戏

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汉族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戏是汉族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 优秀剧目:《孟姜女》《庞氏女》

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是发源于河北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主要乐器,除了演唱者左手挟铜板,右手击鼓外,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由于伴奏及曲调简单,演出。声情并茂,质朴无华。 优秀曲目:《杨家将》、《薛刚反唐》

曲子戏

曲子戏是流行于中国西北五省区的汉族民间小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汉族民间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特点是主题集中,短小精悍,短者在台上演出仅十几分钟。

优秀剧目:《顶花砖》《当皮袄》

二人转

它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属于汉族走唱类曲艺曲种。是北方地区汉族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边说边唱,载歌载舞。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 优秀剧目:《大西厢》《回杯记》

耍孩儿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山西大同地区流行剧种之一,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音调旋律欢快活泼,婉转嘹亮。

优秀剧目:《狮子洞》、《刘家庄分家》

高甲戏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最初源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伴奏乐器以管乐、唢呐为主,此外还配有横笛、二弦、三弦等。打击乐器及其打击方法与京剧相同,丑旦戏或轻松场面加用双铃、响盏等。 优秀剧目:《宋江杀惜》《武松杀嫂》

北路梆子

又名“上路戏",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结合当地的民歌小调,形成”咳咳腔”等自成一体的唱法,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质朴淳厚、豪爽大方的性格。

优秀剧目:《九件衣》《杨八姐游春》

花开花落

又是一年

晋剧 《打金枝》昆曲 《牡丹亭》

漫瀚剧

漫瀚剧产生在内蒙古,是在二人台基础上创建的一个新兴地方戏曲剧种,因唱腔音乐吸收了西部地区蒙古族民歌漫瀚调的成份而定名。漫瀚剧的音乐声腔以二人台声腔为基础,已设计了“口调”、“楼调”等新的曲调。 优秀剧目:《契丹女》《丰州滩传奇》

邕剧

广西汉族地方戏曲之一。表演风格古朴、粗扩,其文戏表演细腻,注重人物内心感情的抒发。武打则粗犷激昂,表演夸张、泼辣,讲究硬桥实马,拳、刀、枪、叉、棍、牒各有套路,与其他剧种迥异,而许多身段、造型等都源于桂西南一带的民间舞姿、武技,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壮族的雄浑粗扩的民族风格。因用邕州官话演唱而称为邕剧,是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 优秀剧目:《五台会兄》《西河会妻》

滇剧

滇剧是云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于明末至乾隆年间传入云南逐渐发展形成的,流行于云南九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具有民族乡土特色。 优秀剧目:《狸猫换太子》《七侠五义》

赣剧

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的汉族戏曲剧种。所用方言为赣语。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赣剧的发展对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优秀剧目:《青梅会》《古城会》

陇剧

陇剧原名陇东道情,是甘肃省独有汉族戏曲艺术。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讲求真实,重视从生活出发,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陇剧表演动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侧身造型。 代表曲目:《旌表记》《草原初春》

其余戏剧,便不一一列举,仅是以上几类,变化万千,足以称为经典。

相关文章 推荐

昆曲[荆钗记·见娘]
人气:216
其他唱谱
昆曲[荆钗记·见娘]
神州万众学京剧(京歌)
人气:134
京剧唱谱
神州万众学京剧(京歌)
粤曲《桃花处外开》简谱
人气:217
其他唱谱
粤曲《桃花处外开》简谱
上党梆子[咱赵家原本是书香门庭/赵树理/选段]简谱
人气:184
地方戏谱
上党梆子[咱赵家原本是书香门庭/赵树理/选段]简谱
扬剧曲牌《知心客/宋江闹院》简谱
人气:79
地方戏谱
扬剧曲牌《知心客/宋江闹院》简谱
泗州戏《拿的起来放的下/金凤还巢/选段》简谱
人气:93
地方戏谱
泗州戏《拿的起来放的下/金凤还巢/选段》简谱
豫剧简谱[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春秋配选段
人气:748
豫剧唱谱
豫剧简谱[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春秋配选段
京剧简谱[京剧群曲汇编 朱奴儿 2首]
人气:229
京剧唱谱
京剧简谱[京剧群曲汇编 朱奴儿 2首]
天堂的回音《姜亦珊:亦彩绽放(京剧张派选段)(4CD)》
人气:115
戏曲知识
天堂的回音《姜亦珊:亦彩绽放(京剧张派选段)(4CD)》
京剧简谱[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主要唱段/怒火烧/第八场 雷刚、郑老万、李石坚
人气:273
京剧唱谱
京剧简谱[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主要唱段/怒火烧/第八场 雷刚、郑老万、李石坚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锁麟囊》选段、伴奏谱
人气:483
京剧唱谱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锁麟囊》选段、伴奏谱
评剧简谱[十三姐女花容]十三姐/十三姐/旦/唱段
人气:117
评剧唱谱
评剧简谱[十三姐女花容]十三姐/十三姐/旦/唱段

大家都在看

唱念做打都是啥?

唱念做打都是啥?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互为补充,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

戏曲知识 139 阅读

学京剧好多年,读了这篇文章才知道正确的发声方法

学京剧好多年,读了这篇文章才知道正确的发声方法

(一)、什么是京剧唱法的正确发声 怎样发声才是京剧演唱的正确方法呢? 笔者认为, 京剧唱法的正确发声方法应是在运用丹田气的状态下,根据唱者自身的生理条件,贴住上腭吸着唱,唱出在自己口...

戏曲知识 86 阅读

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

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

大凡京剧爱好者,无一不知梅兰芳京剧艺术,即便圈外之人,也略知一、二,可见其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梅派艺术享有雍容华贵、端庄凝重、意境和美、深沉含蓄之盛誉,而其众多脍炙人口...

戏曲知识 84 阅读

《野猪林》若非仁兄从天降(唱词注音)

《野猪林》若非仁兄从天降(唱词注音)

尖团字上口字标注唱词 ( 标注说明: 蓝 :上口字; 红 :尖字;部分 小辙音 /多音字) 若非仁兄从天降 以顺口动听尊重原唱为原则,选择尖团上口 鲁达(白):贤弟! (林白):仁兄! 林冲:【二黄摇板...

戏曲知识 1380 阅读

戏曲演出是与观众共同完成的,如果观众没看懂,观演关系就不成立

戏曲演出是与观众共同完成的,如果观众没看懂,观演关系就不成立

戏剧需要建立起观演关系才能够成立,其中观众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观众没看懂,那么这样的观演关系就不成立,创作者期待的与观众对话的情境更是无从谈起。如何让独特的自我表达为...

戏曲知识 159 阅读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四)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四)

四、戏曲表演 (二)表演特性 1、综合性 唱:是戏曲演出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根据不同的剧种,采用不同的音乐形式。 念:是戏曲演出中对人物间的对白或独白的...

戏曲知识 73 阅读

戏曲管理者要成为抗压者,抵挡伤害戏曲、伤害剧种的操作

戏曲管理者要成为抗压者,抵挡伤害戏曲、伤害剧种的操作

为实现戏曲守正创新、繁荣发展,我们在艺术形态的蜕变、艺术形式的探索上不遗余力,在戏曲生态环境的治理上想方设法,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但在一些领域,尚未完全达到...

戏曲知识 122 阅读

民国前期秦腔名旦 刘箴俗 简介

民国前期秦腔名旦 刘箴俗 简介

刘箴俗(19031924)民国前期秦腔旦角中一颗闪亮的明星。陕西户县人,自幼家贫,随父亲去西安卖羊血为生,民国二年(1913)报考易俗社,被蒋卜王社长以不堪入目而拒收,恰逢创始人孙仁玉...

戏曲知识 193 阅读

《保定老调》艺术特点及历史溯源简介,保定老调代表曲目与主要流派

《保定老调》艺术特点及历史溯源简介,保定老调代表曲目与主要流派

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初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清道光、咸丰年间已具戏曲雏形。早期老调行当...

戏曲知识 248 阅读

李利宏:从《香魂女》到《常香玉》——戏曲现代戏创作点滴

李利宏:从《香魂女》到《常香玉》——戏曲现代戏创作点滴

从《香魂女》到《常香玉》戏曲现代戏创作点滴 李利宏/文 要谈戏曲现代戏,我首先得从豫剧《香魂女》开始说起,因为这也是我和戏曲的初恋。 现代豫剧《香魂女》的创作、启动是在1999年冬...

戏曲知识 143 阅读

当初的京剧舞台并不那么严肃

当初的京剧舞台并不那么严肃

常宝霆白全福的相声《诸葛亮遇险》讲的是一位不懂艺术的剧团领导为了平衡各个演员的关系在舞台上胡乱安排角色的故事。这种对艺术不严肃的事情在现在的舞台上是无论如何不会发生的。...

戏曲知识 193 阅读

上海、江苏、山东、湖北、云南京剧院院长共议京剧高质量发展路径

上海、江苏、山东、湖北、云南京剧院院长共议京剧高质量发展路径

推动现实题材创作 促进京剧高质量发展 全国京剧院团主要负责人建言献策 张帆 上海京剧院院长 对于现实题材的创作,上海京剧院坚持以京剧小戏为突破口,如以复兴号动车组首发司机甄选为...

戏曲知识 142 阅读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中国...

戏曲知识 94 阅读

经典戏曲是如何守护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

经典戏曲是如何守护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

为什么一些戏曲剧目能够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得到古今人们的高度赞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雌伏、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戏...

戏曲知识 69 阅读

戏迷也分流派?您属于哪一派呢?

戏迷也分流派?您属于哪一派呢?

伶人唱戏向来分行当流派。受此启发,笔者以为京城戏迷似也可分派。权以清末民初戏迷为例,略作剖别,试分之如下,博方家一哂。 01耳派 只带耳朵进戏园,坐那儿基本不睁眼,就听唱念是...

戏曲知识 13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