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呀音转,一曲未了,一调又起,看的不是波澜惊动,是那得以流传千年的传奇。人间总道戏子最无情,看过了千百场的恩怨情仇,对待情怨自是有自己一番见道。 乌江旁的霸王与虞姬、公堂上的包拯、带军的穆桂英、化蝶的梁祝……如今仍是耳熟能详。生旦净木丑,唱念做打,步步皆架势。 可恨我见识浅薄,不得诉说更多,既然如此,不再废话,便来介绍些更多的戏剧。
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代乾隆年间,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入北京,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通过不断融合形成京剧。 优秀剧目:《空城计》、《霸王别姬》
晋剧
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风格。
评剧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逐步完善,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 优秀剧目:《花为媒》《泰香莲》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光绪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椰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河北柳子拥有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 优秀剧目:《蝴蝶杯》《秦香莲》
京剧
评剧
《赵锦棠》
河北梆子
《喜荣归》
吕剧
呂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由琴书演变而来。吕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语言淳朴生动,唱腔优美悦耳,音乐语汇丰富多彩。 优秀剧目:《李二嫂改嫁》《借年》
昆曲
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 优秀剧目:《鸣凤记》、《牡丹亭》
越剧
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浙江,发祥于上海,流传于世界,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 优秀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女拜寿》
沪剧
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吴语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它既擅于叙事,也长于抒情。 优秀剧目:《罗汉钱》《芦荡火种》
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源于安徽的采茶调。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
优秀剧目:《天仙配》《女驸马》
评弹
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评话和弹词均以说表细腻见长,吴依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
优秀剧目:《张文祥刺马》《十美图》
秦腔
游西湖
黄梅戏
天仙配
越剧
《梁祝》
豫剧
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在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发展而来。唱词吐宇清,神态秀气,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优秀剧目:《三上轿》《三拂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