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陶埙>埙百科>

美文:埙里乾坤(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4-21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假设埙是别国的古物,对它的研究就只能靠考古学,哪国也没有中国这样久远、连续而丰富的历史记载。西方传来的考古学就靠遗址发掘,难得参考文献。中国的清朝,“考据学”大师辈出,他们的求实精神跟现代考古学没有两样,不过“考”的对象是“故纸堆”罢了。他们个个是文字学家,掌握了很厉害的新手段。

  从“焦”看出了饮食史,这叫文字学的研究方法。欧洲上古洞穴岩画中的猎人拈弓搭箭,跟汉字“夷”描绘的拉大弓有什么两样?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古今一贯的象形文字,它跟古今语音的对应,也弄得一清二楚。陈寅恪先生管汉字叫化石,说“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29)。汉字包含的远古信息是“文化人类学”的无尽宝库,可惜洋学者们还没认识到它的巨大价值。从文字化石中循着蛛丝马迹细心探求,就能解开埙的由来这个疑谜。

  xun(埙)是现代读音。宋朝以前的汉语还没有“x”这个辅音。埙要等我来捉摸,多亏了我的籍贯。老家较古的方言中还没有退化出“舌面辅音”x(还有j、q),而是清楚地分为舌尖s、舌根h两类。xun要么念s-iun,要么念h-iun。埙本来读h-iun(英语he、win连读),声调是“阳平”。这个音节在汉语中只有一个“熏”字。幸而是唯一的,天不绝人,否则就没法论证了。埙是个出现较晚的简化字,原字是“壎”,土字旁是后加的。人们笑话“生字读半边”是半文盲,忽略了偏旁。学问深了才知道偏旁往往可以忽略。汉字的发展有个规律:形声的半边有更重要的表义功能。茎、径、颈三个字,形声部分都表示一根直线,男根叫阴“茎”。乐器名称的“壎”,跟薰、醺等字一样,都是“熏”派生的。

  “熏”至今是个常用词儿,比方说“厨房里烟熏火燎”。汉代的《说文解字》记载着每个字的字形由来,它对埙字的解释,历代学者没人提过异议。熏的篆字是,黑字上加“单艸头”的屮字,解释是“火烟上出”。屮是描绘烟气上升的形状;这跟蒸字的情况类似。蒸的草头跟草没关系,是描绘水蒸气上升之状的。的单草头显示的正是细烟从小孔中逸出的形象。至于那个黑字,注释说:“烟所到处,成黑色之象。”再查“黑”字,篆字是,解释是“火所熏之色也”。黑由、炎两个字构成,“”就是烟囱的囱,就象埙的破孔。

  熏是现象也是动作。《诗经》描写过用烟熏房屋中的老鼠(30)。后世更有熏鱼熏鸡,熏成了美食料理的手段。还有“熏陶”这个词儿,提示着埙跟陶器的关系,更值得捉摸。

  “埙”的读音跟“嘘”非常接近。我家乡话中嘘念hü,双唇比念“呼”时扁细,正是吹吹埙的口形。这让人从埙的文字由来进一步想到xun的语音演变。还有“虚”表示空心…。

  埙的由来,书里的现代说法是为摹仿鸟兽叫声、引诱猎物而做的。鸟鸣巧舌如簧,岂是笨拙的埙模仿得了的?但我倒很赞赏这种说法,至少能提出一种假说。

  六歌:时间隧道的古怪喧嚣

  要想复原出远古生活的真实场景,就该有声有色。还得设法弄清埙的古怪声响。

  中央音乐学院的张维良教授是中国管乐研究会会长,我在荧屏上多次看到他儒雅的形象。张艺谋决定用埙给电影《菊豆》伴奏后,就找到了他,从作曲开始包办。也许由于《菊豆》的成功,张教授对埙研究得更深,曾在一个电视片中专门介绍,我当然看得比谁都认真。他说埙的声音有三个特点:第一,最容易吹响;第二,声音“非常凄凉悲伤”;这第三嘛,我有更深奥的联想,这里先不说。乐器的进化当然是从简单到复杂,游牧民族的号角只能发出单音。范仲淹描写边塞的宋词说“四面边声连角起”,宋朝的辞典才收入“角”,说它是“羌胡”民族的“军器”(30)。牛角号子这么简单的玩意儿,中国愣是没有,这也印证了我们的祖先没经过肉食充足的游牧生活。

  西方音乐史说,人类最早的乐器是四千年前的骨笛,始见于瑞士。这个问题,天津的业余研究者刘士钺先生倒是个权威,我拜访过这位精通多国外语的残疾人。他得知中国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骨笛,就对照西方文献,撰写论文把笛子的历史提早了三千年。联合国UNESCO音乐委员会曾邀请他出国交流。我想也许西方早就有了骨笛,而吃了缺乏文献的亏。

  根据失传的古史《世本》的片段记载,中国原有笛类乐器“篪”,出现在埙之后。古书中谈到原始乐器,总是埙篪并提。《诗经》说兄弟合奏,哥哥吹埙,弟弟吹篪(31),还说埙、篪的声响天生和谐,能体现哥俩好。这个典故流行很广,杜甫就用过(32)。唐诗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那时篪已被“羌笛”取代而失传了。还有胡琴和琵琶的引进,岂不都显示着外来乐器早就占了优势?

  埙、篪音响和谐,有什么共同之处?古书说“篪声悲”,象孩子啼哭(33)。孔夫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埙跟篪又有何不同?古书用一个“浊”字形容埙的音色,进一步的解释是“喧喧然”。还有一种“大埙”名叫“嘂”,这个怪字比“叫”多三个口,也当“叫”讲。四个口也是个部首,这个部中的“嚣”字,跟埙的“喧”大有关系。四个口表示“众口”(349):整个部落孩子哭大人叫,那喧嚣就有惊天动地之势,加上“凄凉悲伤”的感情色调,“喧喧然”就该是“呼天抢地”了。

  听啊,那吃尽了蚌蛤的人群陷入困境,求生无路,呼天不应…他们是我的祖先。

  写这篇东西我得步步查书,从喧字查到嚣,我忽然感到有点儿发瘮。仿佛我脱了壳的孤魂不由自主地飘过“濒死体验”的“时间隧道”,又被老爱因斯坦拽着穿过了广义相对论所谓“弯曲时空”的“虫洞”,倒退一万年,回到几百代老祖先的野鬼们身边。

  我的母亲给我讲她的老母身受饥饿的惨状时不禁大哭,我也曾随着哭。我们中国人没有上帝,世世代代骨血相连,苦难相续。每遇凶年,白骨蔽野。心非铁石,怎能不同此一哭?呜呼,哀哉!

  七歌:“反哺”的乌鸦

  “呜呼”,是大哭之声的最早的录音,始见于古老的《书经》(35),记录的是传说中的夏朝,先民面对群体生命失去依托而大放悲声。

  “呜呼,哀哉!”则是《左传》中痛哭死者的录音(36),后世这四个字用在千万篇祭文的结尾,实际也是众人失声痛哭的开始。你可以拿它开玩笑,但不可不知其中有着世代祖先们的泪雨滂沱。

  大放悲声是怎样的声音?只能是裂开大嘴的“啊——啊”。“A”的录音,怎么会变成“呜呼”中的“U”?这是古汉语语音探究中的千古疑谜。我知道多数读者决不愿在这上面伤脑筋。但人是爱动脑筋的动物,他懒得动您不懒得,中国人懒得,外国人不懒得。研究古汉语语音成就最突出的是个瑞典人,汉名叫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他根据诗歌压韵的原理,拿《诗经》当材料,愣把上古的韵母体系复原了出来。

  当然中国的音韵学家更了不起。清朝涌现的一批中,最有名的是教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那位顾炎武老先生。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则总其大成。他们一致认定,《诗经》时代汉语还没有U这个元音,后世以“啊”为韵的,都跟乌、乎一起归入“鱼”韵(37)。比方说《诗经·北风》这首古代民歌中,乌鸦的“乌”和语气词“邪”都押着A韵(38)。前边说的华、瓠跟葫、壶等字的相通,也是印证。

  原始部众绝望的哀号,就象大群乌鸦“啊——啊”的叫声。《山海经》说很多鸟的名子就是“自叫”(38),“乌”这个鸟名就是这么来的。你会说用“啊”记录埙的音响太不准确,怎奈古音中没有别的可用。今天不管让谁找个字表示埙的音响,没有不用“呜”的。发U音的乐器,后来有了洞箫。我不说“箫”,因为上古它指的是排箫,声音象笙。洞箫是汉朝才出现的,声音悲凉惆怅。苏东坡感人的《赤壁赋》描写秋夜泛舟,说“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如泣如诉”。“呜”这个形声字,间接也来自乌鸦的叫声。埙跟箫听起来有些相近。“呜呜然”跟乌鸦的“啊啊然”对不上号。上古汉语里没有U音,而到苏东坡的年代就发得那么准确,那么中国人是怎么学会发U音的?是不是跟埙、箫的影响有关系?古书说埙的声音“浊”,让人想到英语中的“浊音”要求发音器官整体共鸣。这就接上了上文的伏笔、张维良先生所说埙的第三个特点。乐器分弦乐、管乐两大类,弦要弹、拉,管要吹。埙属于哪类?有点麻烦。算管吧是个圆球,不算吧也要吹。张先生说,埙的发声原理跟一般管乐器不同,气不是从管口出来,而是在球腔里转一圈,又从上端的吹孔吹跑了出来。我听他说到这里,就想起山西出土过没有音孔只有吹孔的古埙(40),兴奋到仿佛我的心房变成了喧嚣的埙。洞箫的管腔有阻隔,不象笛子那样从管口出气儿。失传的篪也一样。洞箫只能抒发被唐宋社会文明驯化了的个人的哀怨。古书的“大埙”之说,实物难以想象,埙怎么能大?我怀疑指的是众埙齐鸣。“大埙”呼天抢地的群体叫嚣,是人的文化原动力跟生存逆境拼死冲撞发出的最强音。音乐评论家李皖先生说,埙的声音让人想到“远古太初”和“古人所面对的天地图景”(41)。吹奏之气的回溯,跟时间的回溯相应。

  回过头来说乌鸦。白居易诗曰“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无数古书提到“乌能反哺”,是“孝鸟”(42),古人深信不疑,而鸟类学家却一无所知,岂不可怪?中国伦理最重视“反哺”之孝。伦理属于哲学。吹埙的气体反转出来,让我想到老子的哲学名言:“反者,道之动”。

  无往不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埙的发声不就体现着这个规律吗?

  八歌:“味”即“道”食为“天”

  侦探和考古总要扩大线索,我们的文字学考古也一样。埙、箫都是“吹”的,吹字跟“炊”(蒸)同出于哈欠的“欠”字,篆字描绘着口中喷汽。

  《说文解字》中还有一个怪字,解释是“管、埙之乐”。怪字下部的象排箫,上边的炊字引起我的注意,把埙跟甑(蒸锅)联系了起来。一个埙,一个甑,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对大怪物,同属仰韶文化。

  文化史权威汤因比(A.Toynbee)的著名原理说,民族生存的逆民族生存的逆境最能激发文明的创造力43。甑的发明可算最好的例证。神农选中的主食是粟,粟粒细小,不能用熟悉的炮法弄熟,逼得先民发明了陶鼎。巴比仑很早也有盛水的陶罐,但中国独有的三条腿的鼎,可是用来烧火煮粥的。缺少森林就得节约柴草,所以又把鼎的三条腿都改进成空口袋,这种怪物叫“鬲”。古书说黄帝“煮谷为粥,炊谷为饭”(44),用鬲煮的稀粥不解饱,给它加上箅子、盖子,就成了蒸饭的甑。洋文把甑翻成steam-er,steam-er也就是蒸汽机。

  埙的饥饿之声奏响后,中国人的饮食生活被迫偏离开了人类共同的阳关道,走上了粟食的歧路,历尽曲折,苦尽甘来才到达“美食王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45),试想要不是饿蓝了眼,何至如此?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被游牧者冲散的文化。凭什么?我在一部学术专著中提出了假说:最早务农的部落碰上了特殊环境,围在几个游牧民族之间。要保护收成不被掠夺,就凭靠人多势众,以柔克刚。这样便养成了两个文化基因:繁生、聚居,决定了今天的庞大人口、悠久历史两个“世界之最”(46)。人多又不挪地,必然造成生态破坏-连年灾害-大量夭亡-更多繁生,一系列恶性循环。所以汉代智者贾谊说“饥荒乃天下之常”(47)。我们见面问“吃了吗”的怪俗,夏尊先生说只因“饿鬼转世”,他还说中国人“两条腿的不吃爹娘,四条腿的不吃眠床。”(48)。《礼记》要求,在外做客吃三口饭就要“告饱”(49),等主人劝再吃,连“假谦虚”的民族性也是饿出来的。

  元代戏曲里有个笑话:一个吝啬鬼在市卖的酱鸭上抓了一把,回家吮吮四个指头,就“下饭四碗”(50),留个指头下顿饭再吮。这没法让洋人理解。西餐没有主食、副食之分,懂什么叫“下饭”?粟饭干涩粗糙,唾液退化的老人根本没法下咽,而老人的健康长寿是聚居的头号保障。有个著名典故说,老周公为了接待上访者,吃一顿饭竟要吐出来三次却不咽下。为了帮助粟饭下咽,发明了羹。韩非子说小孩过家家还要有稀泥羹、干泥饭哩(51)。羹除了润滑作用,还能用美味刺激唾液的分泌。羹本是煮肉,肉缺了就用菜(“草之可食者”)填充,演变成下饭的“菜”,饭菜交替入口,是中餐的灵魂。《礼记》早就发现了其中的原理,说就跟彩画必须衬白地儿一样(52)。洋人擅长油画,却不懂用无味的饭反衬有味的菜,是因为没挨过大饿,也就没有醒过“味儿”来。常言道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奇怪的是没人发现这话的矛盾。鸡肋没肉却舍不得扔,不就为咂点味儿吗,怎么反说无味?这标志着中国人“味”的启蒙。“味”本来是“食”的属性,却跟“食”对立起来,甚至成了食的代称。这个道理得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从前私塾的孩子都会背:“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降为地”(53)。“味”不就是食之“轻清者”吗?埙出现时,轻清的美味还没创生哩,无怪埙的声音“浊”了。

  杭州叫化鸡味道好极了。谁想到“味道”这个词儿是近代才流行的?你不信,去查《辞源》,说汉朝就有了,再看解释,原来那说的是对“道”的体味。台湾某哲学教授说,美国人称赞美味只会说“底里射死”delicious一个词儿(54)。汉朝中国人也只会说个“甘(或同义的美)”字。唐朝懂得了“香”,宋朝人懂得了“鲜”,一个用鼻子闻,一个用舌头尝。舌为阴,鼻为阳,应了《易经》说的“一阴一阳之为‘道’”。“民以食为天”这句怪话叫洋人怎么翻译?公认“天”是中国哲学的根本,我说可以把“天”置换成“哲学”:中国人饮食蕴涵着中国的哲学。中国没“文化”这个词儿,相近的是“礼”,《礼记》断言“礼”始于饮食(55)。中国古人认为文化的根本差别是“食”,把异文化的民族称作“不粒食者”(56)。中国“食”分阴阳,“天”合乾坤,让人想到中国的埙里别有洞天。您觉得离题了?不然。中华文化中,饮食跟音乐在压根儿就是一回事。九歌:音乐、烹饪统称“和”

  《九歌》说的彭祖做野鸡羹是神话。美味的羹是商朝开国贤相伊尹发明的,钱钟书称他“厨师哲学家”(58)。海外中餐业者想供奉“厨祖”,中国烹饪协会曾邀集几位研究者商讨,我有幸参与。大家认为伊尹最有资格。如果说谭盾是第一位现代作曲家,那伊尹就是第一位古代作曲家。史书记载,他作过四部有标题的乐曲,第一部就叫《大濩》(60)。濩字我一查吃一惊,就当煮讲,那么《大濩》就不妨叫作《烹调交响乐》了。烹调和音乐有共同祖师,因为两者压根儿就是一回事。

  厨祖的第二候选人是春秋时代的齐国的宫廷厨师易牙。齐桓公最爱吃他做的菜肴,古书的说法是“桓公甘易牙之和”(61),“和”曾是菜肴、烹调共同的名称。白地衬彩画、淡饭衬好菜,古书中就说“白受彩,甘受和”。“和”又指音乐,篆字有排箫的形象。《乐记》说乐是“天地之和”。林语堂说,我们看到西方人把烤鹅跟菠菜摆成在一碟,就会“嘲笑这些野蛮人”。他拿中国的白菜煮鸡作比,“鸡味渗进白菜里,白菜味钻进鸡肉里”,说这叫“调和”(57)。“和”翻成英文是harmony,再译为中文就是“和声”。中国音乐没有harmony(62),但恰好烹调里有。和声就是“和而不同”,do、mi、sol三个音阶共鸣非常悦耳,把mi换成fa则极为刺耳。在烹调里,最早往肉羹里加酸梅,效果就象悦耳的和弦,但对反面的破坏调和还认识不够。清朝大美食家袁枚完成了“烹饪和声学”,他在探讨烹调的“和合之妙”时,提出了搭配禁忌的理论,举出“芹菜、刀豆忌配荤”等例证63B。袁枚跟和声天才莫扎特是同代人。中国的烹调,德国的和声,恰好有和合之妙。德国哲学家,从莱布尼兹到海德格尔,都对中国哲学非常推崇。“和”是中国哲学的精华。最早的论述者是晏子,就是那个“使楚”的矬子智者。他完全借着调羹讲解“和”(64)。他同时也讲到音乐,说单调的音阶没人爱听。所以埙才从一孔改进到多孔。

  和声确实先进,怪不得维也纳的爱乐者看不起中国音乐。可是儒家经典给音乐的崇高地位却超过西方。《乐记》说“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乐”比“礼”还高。孔夫子拿礼、乐当“先进”的标准,说“后进于礼乐,野人也”(65),这真教圣人之徒的我们没法为自己的落后辩护。

  中国音乐实际上的落后,原因何在?我说也是饿出来的。青铜编钟以其半音齐全,推翻了中国“五声音阶”的谬说(66),慑服了维也纳。铜钟就是把食器倒过来,因为贵族要“钟鸣鼎食”,用音乐佐餐。对于世代饥饿的百姓,糊口当然比悦耳要紧。音乐缺少了百姓消费的需求,哪能发达?

  古罗马的宴席歌舞极其淫荡,跟现代的性放纵相呼应。这就引到了“食、色”的有趣话题。孔夫子曾痛斥轻松的音乐“淫”。有人说西方文化偏重男女,中国偏重饮食。饮食成为文化的核心,迷乱了感官,更迷乱了词语,使本来包括香气的“臭”变得臭不可闻,“味”也从舌头的味觉tast模糊到兼指鼻子的嗅觉,smell在汉语中竟“没词儿”了。是性感的,如果做出炖肉型的香水,没一个女郎不喊恶心。听埙曲,“闻”(嗅)熏鸡都用耳朵,表明烹饪同化了音乐。我爱音乐远超过美食。不过懂得吃咸菜的主儿,能闯进饮食文化圈,全靠新奇观点。最重要的该是“倒流嗅觉”的发现了。“香”的本义限于“谷气”,花的“臭”气(古书说“其臭若兰”)得说“芬芳”,那是“正嗅觉”,象巴黎香水一样跟“性”相关。黍米特有微弱的幽香,嚼在嘴里时从鼻孔逸出,这种smell跟舌头的味觉taste密不可分的结合,就是“味道”flavour。饮食既是文化的核心,倒的“食”便同化了正的“性”,炖肉跟巴黎香水才“香”得分不清了。这就是我所谓的“道分阴阳、味合鲜香”。智慧如老子,也用舌头“五味”称呼美味。孟子慨叹“味”的难知,关键是倒流嗅觉。竹笋是中国一大美食,正面嗅嗅,跟捏紧鼻孔一样毫无所闻。这跟埙有什么相干?深奥的关系本来难以言传,可以形象地提示一句:笋的幽香的感知,靠的是从进气的鼻孔倒流时得到加强。埙的空间共振之声,不同样靠吹进的气从那个吹孔倒流而形成的吗?埙、炮同是中华文化的本原,它们跟西方的乐器和烹饪差在哪里?千言万语说不清,不如简约成两个符号:水、火。《易经》说“水火相济”,水在火前。做埙、炮鸟要先用水。记载伊尹事迹的商代传说《本味》被认为烹饪的经典,根本道理是用水控制火。水是物质的溶剂、热的介质,缺了水就绝对没有“和”。老子哲学贵水,把水捧上了天。我发现中国人素有对火的恐惧,吃羊肉也“上火”。神话说夸父追太阳,半途就不追了,喝干黄河还是渴死了。这种“集体潜意识”跟人类普遍的太阳崇拜不同。令人玩味的还有太阳跟乌鸦的关系。乌字不在鸟部而在火部,神话说太阳中有乌,字典说乌是太阳的代称。太阳是火、热之源。火把充饥的鸟炮焦,这就是埙的悲声的由来。

  余音:从《天问》到《问天》

  倒退两千年,屈原沉江自尽之前,面对楚国祖庙中描绘神话的壁画,对天地、人世的由来和历史,发出一百多个问题,就是题为《天问》的奇文。它不是诗歌不是散文,但在文学史上却有重要价值,因为反映了神话发达的楚国文化怎样不同于列国,更因为发出了生命的追问。

  又一个千年开始了,“全球化”正在迅猛推进。独树一帜的中华文化,以神话般的奇丽引起万邦注目。我们对于自己文化来历还有很深的疑问。更有,当数字技术使世界急剧“虚拟化”时,人类痛失家园,惊呼“上帝死了”的西方人也呼唤着“终极关怀”。“埙”的主题是音乐学也是饮食史。音乐我是门外汉。中华饮食文化我探究了十年,逾益感到渺无际涯、莫测高深。我是在“尊老”课题的探究中意外对饮食发生兴趣的,没想到会提出假说:饮食、尊老分别是中华文化的物质、精神本原。

  我象发现了飞碟一样,没少忘情地叫喊,同时也怀着“人微言重”的不安。提出的问题非不重大,论证非不规范,但甚至“学界泰斗”的推荐也没能招致我渴望的论难。为什么?我觉悟了:现代学术体系是学科的坚壁清野,谁让我走到多学科的荒凉边界。我认定这里将归属“文化人类学”,在此流连,得跟国际权威对话。我生平坎坷多病,学术上起步恨晚,哪有资格,人家也很难改变只管“田野考察”、不睬历史材料的学科成见。加上传媒垄断、人心浮躁,人们会“谓我何求”?

  早于屈原的伍子胥,怀着家国之恨逃离楚国,在吹箫当叫花子时,曾发愿说:“吾日暮而途远,吾将倒行而逆施!”(69)。我也从学术途径上权且倒退,把专著的观点体系降低为奇谈狂想,写出这篇四不象的东西,让我被折磨的头脑稍获释然。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至今面对挑战,而不失其假说的价值。图腾由来的假说多达十几种,来自“饕餮”之说跟本文一样跟饮食有关、也拿语音当论据。我虽鄙陋,谁不许我就中华文化的本原聊备一说,万一真的是文化基因,也免得偶然露头后复归泯灭?

  季羡林先生在为我写的一封推荐信中说:“‘尊老报德’是中华文化的精华。”(71)他还提到了《礼记》强调的“报本复始”。这种传统要靠对祖先的祭祀来维系。祭礼最早用音乐,后来更重视用饮食,以体现“反哺”。为了尊重远祖的生活,献祭要用不加调和的牲肉(“大羹不和”72),音乐也要最原始的,那就是埙、匏,它们象葫芦或“壶”,里面有秘药、有洞天。

  古人说陶器是水、火、土结合的产物,水为先(70)。老子哲学贵水。文明可以以用火的旺烧来象征,环境危机本质上就是火的失控。在“后现代”的种种危机中,西方倾服了老子的智慧。一体化的文化当然要海纳百川。饮食关系到个体生命,音乐关联着群体生活。我们要承认音乐的落后,西方要接受“味”的启蒙。中西文化似乎有水火之殊。中国在饮食文化中实现了水火的融合,还要引进普罗米修斯之火,在文化的全领域中祛除阴冷。

  前年在日本冲绳的西方八国会议上,首脑们一起举起筷子。然而中国人却在赶洋快餐、自助餐的时髦,辜负了孙中山先生的叮嘱:对中餐要“保守之,以为人类之师导”(74)。中华文化的最后堡垒叫人忧虑。另一方面,在上海的西方乐团演奏会上,中国听众既不知音又不知礼的表现,叫洋大师们差点忿而罢演,似乎轮到我们自认野人。

  埙的结构改进了不少,能跟现代乐器合奏,古怪的音色也失掉不少。在新千年的“除夕夜”,谭盾先生又献演了他的新交响乐。为了结束这篇跨世纪的文章,埙是否加入合奏,我还没有打听。

  我们要使全球交响乐中谐振着尽多的华夏之音。然而在文化的调适中很容易弄出个最糟的组合。我的几千万父老兄弟竟在神圣的西洋迷信下成了现代饿殍,让天上疼爱子孙的列祖泪雨如倾。我还顾虑,谈论中华基因会被排外倒退所利用,使我们的文化沦为东方专制和西方奢靡结合的孽种。

  放眼世界,不祥的趋向也叫人困惑。神话中女娲补过的“天漏”真的出现,传说中的盖世洪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正在逼近。老子强调静、躁之分,但他警告的“五音令人耳聋”竟由“重金属音乐”实现了,各国的男女还在为加重敲打、加快蹦跳而疯狂竞争。

  张维良先生专门为埙谱写了一部乐曲,上承屈原的《问天》,题为《问天》。

  我行年将老又无儿女,生命的一支无以延续,唯有怀我祖先,爱我同类。四顾纷繁和虚幻,我茫然的心中充满疑问。我想仰问列祖、仰问苍天。

  乱曰:今夕何夕?寰球何地?吾人何往?我辈何来?

  《诗经》说,老天爷用埙、篪的声响启蒙百姓(75)。我愿有人用新的土埙,向茫茫乾坤宇宙发出既非乌鸦又非天鹅的叫嚣:呜呼!呜——呼!

相关文章 推荐

美文:埙里乾坤
人气:186
埙百科
美文:埙里乾坤

大家都在看

埙谱网[望穿秋水雁孤瞅]简谱

埙谱网[望穿秋水雁孤瞅]简谱

埙谱网[望穿秋水雁孤瞅]简谱...

埙曲谱 185 阅读

十孔陶埙指法表全按作2指法图

十孔陶埙指法表全按作2指法图

十孔陶埙指法表全按作2指法图...

埙指法 236 阅读

陶埙歌曲[一壶老酒]简谱

陶埙歌曲[一壶老酒]简谱

陶埙歌曲[一壶老酒]简谱...

埙曲谱 329 阅读

埙独奏简谱[其实我很在乎你]

埙独奏简谱[其实我很在乎你]

埙独奏简谱[其实我很在乎你]...

埙曲谱 203 阅读

埙呼吸方法及指法训练

埙呼吸方法及指法训练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被动的,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吸气与呼气的时间大致相同。埙的演奏需要的是主动呼吸,要求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吹好埙的关键。我们...

埙教程 127 阅读

柴昀喆埙/口弦/南箫演奏傩

柴昀喆埙/口弦/南箫演奏傩

埙是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

埙百科 185 阅读

埙简谱[半月琴]

埙简谱[半月琴]

埙简谱[半月琴]...

埙曲谱 165 阅读

埙简谱[沉香泪]

埙简谱[沉香泪]

埙简谱[沉香泪]...

埙曲谱 150 阅读

陶埙歌曲[雁南飞]简谱

陶埙歌曲[雁南飞]简谱

陶埙歌曲[雁南飞]简谱...

埙曲谱 333 阅读

埙曲《焚心似火》简谱

埙曲《焚心似火》简谱

埙曲《焚心似火》简谱...

埙曲谱 224 阅读

陶埙独奏曲[再吹山歌给党听]简谱

陶埙独奏曲[再吹山歌给党听]简谱

陶埙独奏曲[再吹山歌给党听]简谱...

埙曲谱 494 阅读

中国埙名家《陆金山》简介

中国埙名家《陆金山》简介

1937年12月3日生,河北阳原人,著名笛、箫、埙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乐器改革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

埙名家 239 阅读

埙的前世今生

埙的前世今生

埙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际 编导:寇小惠 一个狩猎的史前人,手中舞动着石流星,石流星发出呜呜的哨音,这哨音深深地迷醉了他,他想到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陶土来仿做这种带孔的石头,...

埙百科 245 阅读

埙谱网[乱红]简谱

埙谱网[乱红]简谱

埙谱网[乱红]简谱...

埙曲谱 15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