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笛子外表上底漆,通常有本色、黑色等。底漆一般用虫胶液或掺加染料调配而成。待底漆干固,细磨后,再涂饰“硝基漆”,或“685”清漆。上底漆前,一定要将笛身磨光,不能留下加工的痕迹。我曾见过陈建平师傅漆过的一枝笛,光亮的好象包上一层透明的玻璃纸。笛子经过里里外外的涂饰后,竹子和空气就隔绝了,对于保护笛子,改善音色,都有作用。
镶饰是传统的工艺。一枝笛箫镶上光洁如玉的骨饰,角饰,更具观赏性。骨饰是用粗壮的牛爪骨车制而成,加工时,还要经过脱脂、漂白。角饰是用牛角车制而成。还有用玉石制成的玉饰。浙江青田邵志培先生用著名的青田玉石,制成龙笛、凤箫、玉埙、排箫,以及拉弦、弹拨、打击等玉石系列的民族乐器,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
笛箫的扎线,自有一定格局。通常用锦伦线来扎线。涮漆大都用硝基枣红漆。过去,使用的是专门定制的蚕丝细弦,涮生漆,年份越久,漆色越光亮鲜艳,而且不易脱落。因其操作较难,现在不使用了。涮漆的笔,是特制的“发笔”,现在,用油画笔也行。缠线处涮漆不少于三次,漆比线略宽些,以不露底为好。在涮前,可以在线上滴些“502”胶水,使线不易脱落。
经过漆饰后的笛子,刻上诗词、调号、署名后,再贴上好的笛膜,仔细地吹奏,鉴别笛子的音准、音色、音量、音域。进行整体性的调试。装进漂亮的包装后,就完成制作了。
六、保养与维修
一枝好的笛箫,来之不易,保养的好,可以使用长久。我曾在朋友处见到一枝当年江南丝竹前辈蔡子纬先生使用过的平均孔缠线笛。内膛已乌黑,但竹身通体枣红,漆线光亮完好,据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笛箫的损坏主要是保养不当,笛箫应安置在笛袋或笛盒里,避风避晒。吹毕后应擦去内膛水份,以防腐烂与霉变。在北方,可在笛内置一潮湿的“笛胆”,套进密封的袋套里,可防止开裂。
笛箫的维修主要有:音不准、高音不好吹、音色不理想、开裂、上水、骨饰跌碎、笛头脱落、漆线脱落、铜套损坏等。
音不准,一般有整体偏高,偏低。个别音偏高偏底,八度宽,八度窄等。 由于使用者习惯,气息不同,同一枝笛箫的音准是会有差异的。假如一枝笛箫整体偏高或偏低,音阶还是准的,没有特殊需要,一般不必修理。假若某个音偏低,可将该孔靠吹口的部位细心地用小刀或砂纸修去一点,逐渐使音准确。假若某个音偏高,可用粘性填料将该部位填补些。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才行。
八度不准的问题比较麻烦,撇开吹奏的原因,主要与竹子内径不适,内膛不规则有关。
高音不好吹,或不稳定,是内径与音孔的比例不适,或是尾巴长短不当。因此,选择恰当的内径是很重要的。
笛子的音色,有主观和客观的标准,各人的要求不同。大体上要求音色统一、发音灵敏、通畅。不同的笛子,也有不同的侧重,低音笛的优势在浑厚苍凉的低音上,而梆笛,小笛要求高音漂亮,穿透性强。
膜孔的位置、形状、大小对笛子的音色,音量很有关系。
笛子易开裂,最怕裂在膜孔上。简易的修理是,贴上一小块薄塑片或赛珞璐片[小学生写字的垫板}。用胶水粘牢,然后在薄片上挖一个膜孔。其他部位开裂,可用胶水掺细骨粉填补。有时,还要将线拆去,补好后再重新扎线,涮漆。
笛膜孔上水,可在膜孔壁上涂些油脂防水。另外,放置笛子时,应该孔朝上,这样不易形成"水路"。
笛箫的骨饰,玉饰是很脆的,容易跌碎。笛头脱胶,脱落也是常见,可用胶水重新胶合,再缠线涮漆。一般小朋友学笛,不宜用带有骨饰的笛,笛头宁可短些,最好不接头,这两处最易为儿童损坏。
线上的漆时间久了,会脱落,可用透明粘贴纸,粘缠在线上,不失为保护线漆的好办法。
铜接口处,常抹油剂,不吹时,应拔出放置,否则容易生锈以至不能拔动。铜插松动,可用粗细合适的铁棒,在铜插内撬压,使铜插涨大一点,接口就会紧配。铜套脱落,可用"502"胶合,不过,手法要轻捷,因为502瞬间就干,如果慢了铜套还没复位就粘牢了,就比较麻烦。
箫的吹端有节盖,{有些不用节盖}不小心弄穿了,可贴上薄片。
笛塞松动、漏汽,可换一只笛塞,接头的笛子,笛塞调换困难,可在松动的笛塞处放一点松香,再用烧热的铁棍熨烫,使松香溶化渗入破漏处,待松香干固后就可使用。
选笛
购买挑选笛箫,可从材质、音质、工艺几方面考虑。同一种笛箫,假若长短、粗细、厚度、干燥相仿,手感重的,比重就大,说明竹质坚硬。
要观测内径是否园整,笛身是否匀称,顺直。
试音时,笛子可暂时贴上胶布,这样试音时条件均等。如果贴笛膜的话,由于笛膜条件不同,就不容易分出好坏来,选出的笛子,再仔细贴上好笛膜,从音准、音色、音量、音域几个方面去鉴别。经验老到的,一吹笛,便知好歹。经验不足的,吹了老半天,头昏脑涨,还不知挑哪个。
从工艺看,制作是否精细,笛身有否焦疤、伤痕。要紧的是看看膜孔,大小是否适当,有否裂缝。其他孔是否光洁。油漆是否光亮,铜接口是否润滑、紧密等等,这些都要细心检验。
对于好笛,各人有各人的眼光。关羽大刀张飞矛,能称手的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