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洞箫>洞箫教程>

丸子尺八基础知识教学(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2-0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2.1.4 基本音

  ロ(ro或lo)音,音高为D,关闭12345孔。

  ツ(tsu或ci)音,音高为F,打开1孔,关闭2345孔。

  レ(re或le)音,音高为G,打开12孔,关闭345孔。

  チ(chi或qi)音,音高为A,打开123孔,关闭45孔。

  リ(ri或li)音,音高为C,打开34孔,关闭125孔,仅限乙音。

  ヒ(hi)音,音高为C,打开34孔,关闭125孔,仅限甲音。

  ヒ五(hi5)音,音高为D,打开345孔,关闭12孔。

  2.1.5 连续音的切断

  当一个音连续出现几次,相当于弹钢琴时连续按下同一个按键时,在尺八上的技法被称作连续音的切断。

  尺八的吹奏注重气息的连贯通畅,因此连续音的切断与笛箫不同,极少用到舌头,多用手指来实现。

  吹奏连续音时,气息保持稳定不变,手指快速抬起放下,快速打开再快速关闭特定的孔,来实现切断。

  ro和tsu音,用2孔切断。

  re和chi音,用4孔切断。

  ri和hi音,用5孔切断。

  hi5音,用5孔切断,不过是快速关闭再快速打开5孔。

  2.1.6 浮沉音

  浮沉音中的沉音,被称作メリ (meri或meli)。

  浮沉音中的浮音,被称作カリ(kari或kali)。

  尺八中除了基本音之外的所有音,都需要用浮沉来实现。

  浮沉音的原理,是通过抬头低头的动作,来调节嘴唇与歌口的距离,让音升高或降低,再通过手指半掩特定的孔,来辅助校准音高。

  浮沉音的要点,是头部浮沉为主,手指半掩为辅。

  这一节中,我仅仅简要介绍浮沉音的基本概念,不涉及具体的学习方法。

  因为对于现在阶段的初学者来说,气息的功力是不足以支持浮沉音的,气息不足,俯仰一下就会丢音。

  如果现在就贪心又着急地学浮沉,往往会头部没有浮沉,仅仅是模仿笛箫,手指半掩,来吹出基本音之外的音。

  那样吹出来的音色会虚浮散乱,但是这个阶段的初学者本身吹什么音都是虚浮散乱的,所以也听不出有什么区别。

  最终不能养成遇见浮沉音,头就自动俯仰下去,手指配合把音校准的良好习惯。

  日子久了之后,再回头抱怨自己半音音色不好,头不动的习惯又改不过来,就是很糟糕的境地了。

  我强烈建议循序渐进地来,不要去为了证明自己有多牛逼而去过早涉及自己不能掌控的技术,先踏实吹好基本音。

  如果执意想要去学,那么请看这篇文章的4.1节,试试里面的基本功的练习方法,看看自己是否能够掌控。

  2.2 口风(口形)概述

  我们在一个论坛里,在贴吧里,鱼龙混杂的环境里,我们如何判断哪些人是靠谱的,哪些人是装逼的?

  我有这样一个鉴别标准,至少在我目前看来都是适用的。

  只要有人大谈“口风”,评论别人说“口风有问题”,那么这人就十有八九是装逼的,没有真练下去的。

  这里我们要区分“重要”和“重视”。

  口形很重要,但是我们不用重视它。

  为什么?

  因为仅仅是“重视”,并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得更好的口形。

  我们嘴唇和口腔的肌肉实在是太过灵活太过丰富,我们没有办法描述,也没有办法模仿。

  很多初学者都非常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嘴唇的开口到底开多大。

  其实我吹奏的时候嘴巴开口有多大,我自己也不知道呀。

  就算我知道,我怎么说呢?

  我难不成要说嘴唇从左数第n块肌肉以α牛顿的力向上抬起,角度为β,位移为γ?每块肌肉都这样描述出来?

  假设我真的牛逼,我居然做到这样的描述了,你难道真的能跟着这个描述来指导你的嘴唇复原出这个姿态吗?

  即便我不用语言文字来说,我在吹奏的时候,瞬间把尺八拿走,拍下脸部全方位无死角高清无码大图,你拿着图也没有办法模仿的。

  或许你自以为模仿到位了,但其实因为口腔肌肉很灵活,对着镜子一看,发现还是很不一样。

  或许你对着镜子觉得也到位了,那外面到位了,里面呢?

  如果你让那些评论别人“口风有问题”的人,说说怎样是“没问题的口风”,他也一定说不出的。

  再继续追问,大概他也只能支支吾吾地说多练了。

  所以谈口形是没有意义的,更好的口形,只能通过更长时间的练习,让身体逐渐自动调整。

  吹奏尺八的口形有几个核心的概念:口腔发“噢”,嘴唇发“呼”,两腮贴牙,舌头放松微微向后下方收起。

  只要这几个核心概念做到了,剩下的都是通过练习来让身体自动调整找到更适合吹奏的形态了。

  用我自己的话来总结,【口形是在练习中进化出来的,不是刻意做出来的】。

  用带我入门的前辈的话来总结,【不要在吹口处纠结声音的小得小失,气透管底,努力做到气息的通达顺畅】。

  2.3 口风(口形)补充

  有时前辈说的“口风要圆”是怎么回事?

  有时前辈说的“口风要松”是怎样一回事?

  嘴唇为什么要发“呼”,发“呜”或“噗”行不行?

  两腮为什么要贴牙,鼓起来行不行?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2.3.1 先说“口风要圆”。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的上下两片嘴唇,在不嘟嘴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真的露出一个正圆形的缝隙作为风门的。

  这里说的“圆”,不是形态上的正圆,只是感觉上不要那么扁而已。

  在初学阶段,我们很容易发现,当自己有意把自己的嘴唇收紧压扁,仅仅露出薄薄一条缝隙的风门,风像刀刃一样扫向歌口的时候,会更加容易吹出带有“嗡嗡”的振动的音色。

  但是这种音色是扁平的,是不优美的。

  而且这种嘴唇姿势,会丧失灵活性,在以后学习相对进阶的曲子的时候,会发觉很尴尬。

  我们应当注意这条“口风扁”的弯路的存在。

  当前辈提醒说“口风圆一点”的时候,我们只要知道,我们不要走口风扁这条弯路,就可以了。

  2.3.2 再说“口风要松”。

  用前辈的话来说,【放松不代表松弛】。

  我们需要区分“放松”和“松弛”。

  我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是这样的。

  “放松”是维持一个姿势的最小力气。

  “松弛”是无法维持姿势的零力气。

  举一个例子来说。

  我们先双臂向前平伸。

  然后逐渐放松双臂。

  能够维持双臂继续平伸的最省力的用力状态,叫做放松。

  不能维持双臂继续平伸,双臂耷拉下来的用力状态,叫做松弛。

  再把这个例子放在嘴唇上。

  当前辈提醒说“口风要松”的时候,我们只要知道,我们不要额外地紧张用力,就可以了。

  而不是我们的嘴唇要完全不用力,让嘴巴漏一个超大或超狭窄的缝隙作为风门。

  2.3.3 嘴唇为什么要发“呼”,发“呜”或“噗”行不行?

  这里说的是我的理解。

  我认为发“呜”和“噗”的感觉,都不适合吹奏尺八。

  “呼”偏重气息的连贯通顺。

  “呜”偏重唇齿间的小区域的振动。

  “噗”会导致前文说的口风扁的问题。

  因此把气“呼”出来就好了。

  但是为什么《尺八入门》里说的是“噗”而不是“呼”呢?

  我觉得最合理的解释是日语里没有“呼”这个音。

  但是如果你执意说课本一定是对的要跟着课本来“噗”,我也不拦着。

  2.3.4 两腮为什么要贴牙,鼓起来行不行?

  两腮贴牙,更易于保持口腔的气压的稳定。

  尺八的吹奏,送气的是胸腹,口腔只是出气的管道,应当尽量减少两腮鼓动对呼出气息带来的扰动。

  2.4 身体的吹奏姿势

  这一部分,自己用搜索引擎去搜一些靠谱的尺八教学视频吧,日语的也没关系,反正你就是看个姿势。

  用语言文字说还不如看那些。

  这里有一个要点需要补充。

  这很重要,如果你上课的话每一个老师都会和你讲,但是网络上的教学视频和文章就几乎没有提及。

  就是位于下方的手的中指和拇指要牢牢捏住管子。

  下手的中指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翘起来。

  即便是要放开12孔,也只翘起食指和无名指,中指保持捏住管子的姿势。

  这个姿势,在以后学习浮沉的时候,至关重要。

  在现在的吹响阶段,虽然可能有些违背生理本能,也要按照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2.5 乙音的长音练习

  可以先只吹筒音ro,也可以吹乙音的ro、tsu、re、chi、ri这五个音。

  口腔发“噢”,嘴唇发“呼”,两腮贴牙,舌头放松微微向后下方收起。

  胸腹的感受与呵欠训练相同。

  全力以赴地吹,感受是让气流打在歌口的刃上,注意是打而不是缓缓淌过。

  一口气一个音。

  尽量把音量吹大,在初学者阶段,音量更大往往就意味着音色更好。

  尽量让声音的音量更大,质感更实在,强弱稳定不发抖,音尾收住干脆不下滑。

  多吹多练,响也吹,不响也吹,音色好也吹,音色坏也吹。

  不要急着吹曲子,先把音练好,曲子也无非就是一个音一个音组合起来的事情。

  2.6 初学者容易进入的误区。

  2.6.1 误区:贪图省气,贪图一口气吹很长的音,小小声地嘘嘘着吹气

  有的初学者误以为练长音就是要把音练长。

  这是错误的。

  练长音,固然结果是音可以越吹越长,但是这并不是训练的目的。

  练长音的目的,是让身体习惯尺八,让身体去自动调整,自动放松,去感受和探索更好的音色。

  音色才是练长音的核心。

  练长音不要刻意省气,有多少气都以自己最浩荡最贯通的方式打出去。

  尺八也有练小气流的长音的练习方法,那是吹奏入门之后,进阶来感受和探索尺八更细腻的音色的,不是为了撑更长时间。

  对于还在初学阶段,连发声都存在问题的初学者来说,不要贪图省气来小声嘘嘘来吹,尽量把声音吹大,能吹多久吹多久就是了。

  2.6.2 误区:依赖校音器

  在已经确定手里的尺八是形制标准的值得信赖的品牌的前提下,在这一阶段不必依赖校音器去检验音准。

  因为在这一阶段的初学者能够吹出的音色是很差的,很虚浮散乱,这会影响到校音工具的采样和判断。

  校音器测出来的是不靠谱的结果。

  如果初学者把校音器的不靠谱的检测结果奉为圭臬,就会形成更加不靠谱的吹奏姿势习惯。

  用张听老师的话来说,在练习时找到【处处最通畅舒展的声音就好了】,不必严格根据校音器来校准音高。

  在还不能把尺八的基本音色吹出来的阶段(如果一定要我说一个时间,就说入门的前半年吧),校音器的检测结果都是不靠谱的。

  以后随着功力越发深入了,能把尺八的基本音色吹出来了,再稍稍用校音器看一下就可以了。

  2.6.3 误区:练习时间越久越好

  尺八的吹奏,实际上也是吹奏者在持续深呼吸的过程。

  长时间的深呼吸会导致身体的缺氧,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相关资料来看。

  初学者还很容易过度呼吸(吸气吸太满,呼气呼太尽),这就会加重身体的缺氧。

  因此对于没有接受过呼吸训练的初学者来说,练习尺八时间过久,的确会可能带来身体的不适。

  当练习时感觉有轻微的头晕、平衡感失调、呼吸不容易控制的时候,应该放下尺八休息了,不要硬撑着练习。

  如果要我给出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每次练习15-20分钟,不要超过半个小时,有时间就多练几次,这样的安排是比较合适的。

  随着练习的进步,初学者会吹尺八越来越不吃力(不吃力不代表不用力,还是要全力以赴),也就越来越少出现过度呼吸的情况。

  这样能够支持的练习时间就会逐渐越来越长。

  2.6.4 误区:杂音越小越好

  我们经常看到有很多的初学者总是在问,为什么我吹出很大气流声啊,你是怎么吹的那么干净的啊,怎么才能吹得没有杂音啊。

  这或许是基于其他乐器带来的错误的认知。

  还是先引用前辈的原话。

  “尺八,就是带杂音的,吹出不带杂音的声音,就是错误的。这一点要牢记,不理解的话,也请先记住。”

  然后说我的理解。

  尺八音色的练习,从来都不是以减少杂音为目的来练的。

  为什么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吹出来的杂音这么大?

  因为你还没有把尺八该有的主导音色吹得足够大声,所以显得杂音大。

  因为你在很安静的室内环境里,小小声地吹,所以显得杂音大。

  怎样减小杂音?

  就是不要去减小杂音,就是不要去在意杂音也好气声也好,都不要去管它。

  只去听那个尺八振动出的主导音色,去感受那个音色的好坏,去感受那个音色的强弱。

  把气息的基本功练的足够好了,气贯管底把尺八的音色吹出来了,自然你就不会太去注意细小的杂音了。

  如果在初学阶段就追求把杂音练小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如果在初学阶段就追求把杂音练小,就会不用力吹,不用力练,这样杂音是小了,但是尺八原本的声音更小了。

  这样“悄悄地”练下去,甚至可能一年半载都练不出尺八该有的声音了。

  2.6.5 误区:光说不录音

  尺八作为乐器,归根结底是要听音色的。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人希望别人鉴定一下自己吹的对不对,然后就开始谈自己的吹奏感受。

  怎么圆怎么扁怎么大怎么小了,怎么强壮怎么虚弱怎么共鸣怎么飘渺了。

  但是实际上其他人只看到这样的描述,是没有办法提供什么有效帮助的。

  只有先给出自己录下来的音频给别人听了,别人才能说,喔从你的声音听起来,你可能嘴唇有点过于紧张或放松了,所以声音有点过于扁平或散乱了。

  而录音也是尽量要还原自己原本的尺八吹奏声音,而不是修饰过的自以为很美的声音。

  有问题不要去掩饰,暴露出来给别人听了指出来,堂堂正正地面对自己在吹奏上的问题。

  只有保持音频上的交流,才能确保自己的吹奏一直走在正路上,没有兜上弯路。

  光靠文字说感觉,是远远不够的。

  2.7 其他可能有的问题

  2.7.1 你说了那么多,我还是忍不住想多问一句,到底你是怎么吹响的啊?

  当你的练习还不够久的时候,用什么姿势吹都不响,刻意模仿来把口形做得很像样也还是不响。

  当你的练习足够久了之后,就真的是用什么姿势吹都响,随随便便呼呼气就响。

  这是我们几个学尺八的朋友的共识。

  2.7.2 我吹了好几天了,都吹不响,时响时不响怎么办?

  我练到随吹随响怎么吹怎么响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我在练习一个多月的时候,还出现过莫名其妙地哑了几天怎样都吹不响的情况。

相关文章 推荐

洞箫乐曲【如果再回到从前】简谱
人气:268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如果再回到从前】简谱
洞箫十大名曲推荐
人气:317
洞箫曲谱
洞箫十大名曲推荐
洞箫乐曲【茉莉花】简谱
人气:138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茉莉花】简谱
王次恒洞箫教学《滑音训练》视频
人气:155
洞箫视频教学
王次恒洞箫教学《滑音训练》视频
洞箫乐曲【橘颂】简谱
人气:152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橘颂】简谱
洞箫乐曲【蜗牛】简谱
人气:202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蜗牛】简谱
《如是清静》箫友常吹曲目
人气:116
洞箫曲谱
《如是清静》箫友常吹曲目
洞箫乐谱【神话】简谱
人气:339
洞箫曲谱
洞箫乐谱【神话】简谱
洞箫乐曲【孟姜女】简谱
人气:262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孟姜女】简谱
箫谱《月满西楼》影视歌曲
人气:513
洞箫曲谱
箫谱《月满西楼》影视歌曲
洞箫乐曲【大江东去】简谱
人气:353
洞箫曲谱
洞箫乐曲【大江东去】简谱
箫谱《平湖秋月》独奏曲目
人气:261
洞箫曲谱
箫谱《平湖秋月》独奏曲目

大家都在看

箫常用的技巧汇总

箫常用的技巧汇总

箫--基本演奏技巧--颤音 颤音的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练习时要使每个手指都能独立打颤,颤音的快慢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 颤音,又称打点,或称擞音,效果与...

洞箫教程 653 阅读

箫赠音和波音练习方法教学

箫赠音和波音练习方法教学

赠音是在本音结束时,迅速轻快地带出一个装饰性的、时值极短的音,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感情、风格适当运用。 赠音与倚音相反,在本音结束时,迅速轻快地带出一个装饰性...

洞箫教程 245 阅读

箫的呼吸方法

箫的呼吸方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管乐是十分重要的,一般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管乐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民间吹管乐非常重视用气,气息运用得当,才能较...

洞箫教程 161 阅读

箫倚音演奏教学

箫倚音演奏教学

倚音是本位音的辅助音,是对本位音的装饰润色,在演奏时要吹得轻巧而短促。 倚音是一种装饰音。它在本位音之前出现,并倾向于本位音,使本位音有一种丰富的特殊色彩。...

洞箫教程 156 阅读

学吹箫你必须知道

学吹箫你必须知道

1.把箫当成一种乐器来学习(就跟二胡啊笛子啊什么的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我的理解;学什么东西都是手艺 不分高雅与低俗 首先就是学 学好再去谈艺术 我没有把乐器唱歌...

洞箫教程 299 阅读

尺八沉浮半音阶吹奏方法

尺八沉浮半音阶吹奏方法

尺八沉浮技巧改变音色和吹出12平均律半音阶。 Meri (沉) Meri是通过使用下列组合来实现,初学者应全部使用。 1.部分覆盖音孔 2.改变气流方向--向下:改变下颚位置,下颚向内...

洞箫教程 182 阅读

学习洞箫要用到的乐理知识详解(五)

学习洞箫要用到的乐理知识详解(五)

接续前文: 习箫者必读:学习洞箫要用到的乐理知识详解(一) 习箫者必读:学习洞箫要用到的乐理知识详解(二) 习箫者必读:学习洞箫要用到的乐理知识详解(三) 习箫者必读:学习洞...

洞箫教程 165 阅读

如何正确吹出尺八音色?

如何正确吹出尺八音色?

看来我们群,可以对尺八进行启蒙,无需找老师即可学会吹响尺八了。 能吹响,是第一步,能深造,是第二步的事情 甲音的标准,是美。吹美了,就对了。 如果感觉还是费力气...

洞箫教程 235 阅读

箫颤音演奏教学

箫颤音演奏教学

颤音,又称打点,或称擞音,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 颤音的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练习时要使每个手指都能独立打颤,颤音的快慢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

洞箫教程 254 阅读

17条吹箫小技巧

17条吹箫小技巧

1.把箫当成一种乐器来学习(就跟二胡啊笛子啊什么的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我的理解;学什么东西都是手艺 不分高雅与低俗 首先就是学 学好再去谈艺术 我没有把乐器唱歌当成艺术 就是好...

洞箫教程 172 阅读

洞箫的指孔到底是一样大好?还是不一样大好?

洞箫的指孔到底是一样大好?还是不一样大好?

首先我们说结论,洞箫的音孔是肯定不一样大的,这个不容质疑,是长久以来的结论。如果箫的孔完全一样大,可以断定,就是有问题。要解释这个问题,要从音准以及音色和音量的均衡性上...

洞箫教程 130 阅读

吹箫时胸口疼的原因

吹箫时胸口疼的原因

练习洞箫,应用腹式呼吸或者胸腹式呼吸。若只用胸式呼吸,会导致心胸不舒服,至于还会有什么严重问题,让胆量大者尝试下,记得回帖哦!因为长期练习洞箫,气量会越来越...

洞箫教程 307 阅读

专业和业余箫友有什么区别?

专业和业余箫友有什么区别?

前些天见到一个讨论,有点看法,谈一谈,有一个箫友问专业的和业余的有什么区别?也看到各种回复,基本上也说了大概,我也想讲讲自己的看法,首先我想表明的一个观点,箫友不分专业...

洞箫教程 195 阅读

吹箫时口风越吹越紧?这样处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吹箫时口风越吹越紧?这样处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初阶吹曲,进阶吹情,上阶吹境,是谓吹箫三阶。 初阶,看着曲谱吹奏,随着乐曲流转,节奏拍子都合谱。进阶,了解乐曲内容,加入情感吹奏,使乐曲动之以情。上阶,通悟乐曲境界,进入...

洞箫教程 158 阅读

尺八的历史介绍

尺八的历史介绍

尺八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源于竖篴,竹制,长一尺八寸,在隋唐颇为盛行,自宋代后渐少使用。 尺八在隋唐之际东传日本。 尺八是我国古老的吹孔气鸣乐器,源于竖篴,因...

洞箫教程 26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