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尺八>尺八百科>

走进课堂 | 吴晓东:尺八的故事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15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博雅哥说

本文是中文系吴晓东老师的一篇文学评论。吴老师从苏曼殊客旅京都时创作的《本事诗之九》讲起,引至二十年后卞之琳的诗歌《尺八》和散文《尺八夜》,在围绕同一母题的古体诗与现代诗的对比中,勾勒出“亦僧亦俗”的苏曼殊笔下浪游者悠远而丰沛的思乡情意,以及现代主义诗人卞之琳隐匿“小我”、描摹情境而编织进“三重时空、三重自我”中的“文化乡愁”。寓居中原的东瀛番客、在霓虹灯中捡拾古韵的海西游子、踏过无数铺满樱花的石桥的僧人、无限凄凉的尺八声中同时在场的亲熟感与疏离感,中国与日本、盛唐与民国、传统与现代……情感与哲思共同交织在两首短诗中,令重游京都的吴老师感怀落笔,讲起“尺八的故事”。本文原载于《上海文学》2004年第5期。

本学期,吴晓东老师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如果你对现代文学感兴趣,不妨点击了解本课的课程大纲,亦可亲自在课堂上聆听吴老师的讲授。

Vol.812.1

走进课堂

尺八的故事

吴晓东

中国语言文学系

1909年的樱花时节,诗人苏曼殊在日本的古都——京都浪游,淅淅沥沥的春雨中,突然从什么地方传来了似洞箫又非洞箫的乐声,诗人听出那是日本独有的乐器——尺八的吹奏。乐曲凄清苍凉,诗人心有所感,于是写下了那首足以传世的诗作——《本事诗之九》:

春雨楼头尺八箫,

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

踏过樱花第几桥。

诗人在诗后自注云:“日本尺八与洞箫少异,其曲名有《春雨》者,殊凄惘。日僧有专吹尺八行乞者。”日本京都大学的平田先生告诉我,这种专吹尺八行乞的僧人在日本也叫虚无僧。这个名字在中国人听来总有那么一点儿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味道。

1904年出家的苏曼殊在写这首“春雨楼头尺八箫”的时候也已经是一个僧人。但他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僧不俗,亦僧亦俗”的和尚。苏曼殊(1884——1918),字子谷,法号曼殊,广东香山人,出生于日本。上世纪初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了革命团体青年会和拒俄义勇队,回国后任上海《国民日报》的翻译。苏曼殊热衷于革命,却被香港兴中会拒绝,一气之下在广东惠州出家,自称“曼殊和尚”。但他在出家的当年就曾经计划刺杀保皇党康有为,幸为人所劝阻。从他的“本事诗”中还可以感觉到他剃度之后仍难免牵惹红尘。如《本事诗之六》:

乌舍凌波肌似雪,

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

恨不相逢未剃时。

苏曼殊精通日语、英语、梵语,既写诗歌、小说,也擅长山水画,还翻译过《拜伦诗选》和雨果的《悲惨世界》,在当时译坛上引起了轰动。辛亥革命后,主要从事文言小说写作,著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苏曼殊的诗文和小说都受好评。陈独秀即称:“曼殊上人思想高洁,所为小说,描写人生真处,足为新文学之始基乎?”把苏曼殊的小说创作推溯为新文学的传统。郁达夫则说苏曼殊的诗有“一脉清新的近代味”。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称他“别具一格,倾倒一时”。这种“倾倒一时”的文坛盛名从前引的那首《本事诗之六》就完全可以想见:苏曼殊即使当了和尚,仍不乏倾慕于他的诗才的肌肤似雪的追星族。“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则流露了诗人身不由己的无奈与怅惘,尘缘未了凡心不净可见一斑。从《寄调筝人》中也可窥见诗人的“禅心”经常有美眉干扰:

禅心一任娥眉妒,

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

与人无爱亦无嗔。

诗人一心向禅,任凭娥眉嫉恨,但美眉的“怨怼”同时又被诗人视为一种亲缘。尽管“雨笠烟蓑归去也”一句使人想到苏轼的词“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同时苏曼殊也许确然追求一种“与人无爱亦无嗔”的境界,但正面文章反面看,读者读出的反而恰恰是“娥眉”对诗人“禅心”的骚扰,苏曼殊显然很难达到“与人无爱亦无嗔”的境界。

《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也是苏曼殊的一首代表作:

契阔死生君莫问,

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

纵有欢肠已似冰。

“契阔死生”的典故来自《诗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谐老。”闻一多解释这四句诗时说:“犹言生则同居,死则同穴,永不分离也。”这四句诗也是《诗经》里张爱玲最喜欢的诗句,称“它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苏曼殊这首诗同样表现出了一种既“悲哀”又“肯定”的人生态度,与佛家的淡薄出世超逸静修大相径庭。“无端狂笑无端哭”,更是表达了我行我素,全无顾忌的行为方式。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作为性情中人的情感丰沛的苏曼殊,也正因如此,他的诗作无不具有一种撩人心魄的韵致。

图为苏曼殊画像

“春雨楼头尺八箫”一诗或许是苏曼殊名气最大的诗作。读这首诗,我首先联想到的是苏轼的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曼殊或许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慷慨豪放,但是一句“芒鞋破钵无人识”,勾画的却是一个多少有些落魄的僧人形象。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在蒙蒙春雨中踽踽独行的僧人,在寂寥而空旷的心境中,突然听到从远处的楼头隐隐约约传来了酷似故国洞箫的乐声,一下子就唤醒了诗人本来就“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京都多桥,此时一座座形状各具的桥被绚烂的樱花落满,景象一定可观。然而诗人的思绪却沉浸在这种如烟如雾般弥漫的乡思之中,眼前的异国的秀丽景致渐渐模糊了,以致记不清走过了几座桥。而且具体的数字对诗人来说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一个“几”字蕴涵的不确定感,映现的正是诗人内心的恍惚与沉湎。我尤其流连于“何时归看浙江潮”的“何时”二字,它把诗人的回归化成遥遥无期的期待与向往,传达的是一种“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延宕感,“归看”变成了一种无法企及的虚拟化的想像。所以尽管诗人没有直接书写“思念故国”一类的字眼,但读起来让人更加感受到故园之思的弥漫,更使人愁肠百结。而“浙江潮”三字所象征的故国的山川风物,又使诗人的离情别绪携上了一缕文化的乡愁的韵味。

可以想见,“春雨楼头尺八箫”这首诗蕴涵的诸种心绪和母题,必会在后来的诗人那里激荡起悠长的回声。

苏曼殊吟诵“春雨楼头尺八箫”的二十多年后,也是在京都,卞之琳写下了他的诗作《尺八》。

尺八         

象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了一枝尺八,

从夕阳里,从海西头。

长安丸载来的海西客

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

想一个孤馆寄居的番客

听了雁声,动了乡愁,

得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

次朝在长安市的繁华里

独访取一枝凄凉的竹管……

(为什么霓虹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凄凉的古香?)

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象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一枝尺八,

尺八乃成了三岛的花草。

(为什么霓虹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凄凉的古香?)

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海西人想带回失去的悲哀吗?

1935年6月19日

1935年春,卞之琳因为一次翻译工作,乘一艘名字叫“长安丸”的客船取道神户,抵达京都,住在京都东北郊京都大学附近的一个日本人家的两开间小楼上,三面见山,风景不错。房东是京都大学的一位物理系助手,近五十岁,听说吹得一口好尺八,但是卞之琳却一直无缘聆听。他第一次听到尺八的吹奏,是去东京游玩。三月底的一个晚上,诗人正和朋友走在早稻田附近一条街上,在若有若无的细雨中,“心中怏怏的时候,忽听得远远的,也许从对街一所神社吧,送来一种管乐声,如此陌生,又如此亲切,无限凄凉,而仿佛又不能形容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我不问(因为有点像箫)就料定是所谓尺八了,一问他们,果然不错。在茫然不辨东西中,我油然想起了苏曼殊的绝句:

春雨楼头尺八箫,

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

踏过樱花第几桥。

这首诗虽然没有什么了不得,记得自己在初级中学的时候却读过了不知多少遍,不知道小小年纪,有什么不得了的哀愁,想起来心里真是‘软和得很’。”

这段回忆引自卞之琳第二年(1936)写的一篇散文《尺八夜》,追溯自己在日本与尺八结缘的过程以及《尺八》一诗的创作始末。当诗人从东京回到京都住处,在五月间的一个夜里,房东喝醉了酒,尺八终于在“夜深人静”时分的楼下吹起来了。音乐声依然让卞之琳感叹“啊,如此陌生,又如此亲切”,唤起的是诗人类似于当年苏曼殊的乡愁,于是就有了《尺八》,这首诗也被英美文学专家王佐良先生称为卞之琳诗歌成熟期的“最佳作”。

如果没有了解到散文《尺八夜》中交代的卞之琳与尺八之间的本事和因缘,乍读《尺八》一诗,在语义层面是不太容易梳理清晰的。这首诗曾经也迷惑过把卞之琳作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学者。

图为卞之琳

《尺八》的复杂,主要是因为这首诗交替出现了三种时空和三重自我。

诗人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抒写自己聆听尺八的经过和感受,而是先追溯历史。前三句“象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三桅船载来了一枝尺八,/从夕阳里,从海西头”,追溯尺八从中国本土流传到日本,并像种子一样在日本扎根发芽的历史。“夕阳里”和“海西头”就是站在日本的角度指喻中国。这三句是追溯中的历史时空。

四、五句“长安丸载来的海西客/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才开始写现实中的诗人自己在京都夜半听房东吹奏尺八的事实。但应该注意的是卞之琳并没有使用第一人称“我”,而是引入了一个人物“海西客”。“海西客”其实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诗中的“长安丸”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它是卞之琳来日本所乘的船的名字。这两句交代海西客在京都听尺八的事实,进入的是现实时空。

但卞之琳接下来仍没有写“海西客”听尺八的具体感受,从第六句到第十句进入的是海西客的缅想:“想一个孤馆寄居的番客/听了雁声,动了乡愁,/得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次朝在长安市的繁华里/独访取一枝凄凉的竹管……”这五句进入的是人物海西客想像中的历史情境。海西客拟想在中国的唐朝,一个日本人(“番客”)寄居在长安城的孤馆里,听到了雁声,触动了乡愁,并在邻居的尺八声中得到了安慰,于是这位遣唐使(或许还是一位取经的僧人)便在第二天去了长安繁华的集市中买到了一支尺八,并带回了日本,尺八就这样流传到了三岛。这五句写尺八传入日本的具体情形,进入的是历史时空,但并不是严格的历史事实的考证,而是海西客想像中的可能发生的情景,所以又是想像化的心理时空。从这十句诗看,前三句写历史,四五句写现实,六到十句写想像,进入的又是虚拟的历史情境和氛围,从而构成了三种时空的并置和交错。这三种时空的交错对读者梳理诗歌的语义脉络多少构成了一点障碍。有研究者就把海西客想像中的唐代的长安时空当成了海西客在日本的现实时空,把海西客和番客等同为一个人,称海西客第二天到东京市上买支尺八留作纪念,他犯的错误就是没有看出从六到十句进入的是“海西客”想像中的唐代的历史情境。

相关文章 推荐

菅原久仁义尺八入门练习曲《めだかの学校》假名谱与简谱对照
人气:242
尺八曲谱
菅原久仁义尺八入门练习曲《めだかの学校》假名谱与简谱对照
尺八音准问题
人气:127
尺八教程
尺八音准问题
竹友社琴古流曲谱目录
人气:210
尺八百科
竹友社琴古流曲谱目录
吹尺八小白容易踩雷的误区
人气:190
尺八教程
吹尺八小白容易踩雷的误区
菅原久仁义尺八入门54首练习曲假名谱完整版
人气:1600
尺八专题
菅原久仁义尺八入门54首练习曲假名谱完整版
给初学尺八的你一些建议
人气:380
尺八教程
给初学尺八的你一些建议
知道“天目尺八”吗?听过“天目尺八”音乐会吗?
人气:69
尺八百科
知道“天目尺八”吗?听过“天目尺八”音乐会吗?
藤原道山_空_尺八谱
人气:277
尺八曲谱
藤原道山_空_尺八谱
尺八免费教学之虚铃讲解与师范 讲解/周文壕老师
人气:170
尺八视频教学
尺八免费教学之虚铃讲解与师范 讲解/周文壕老师
桜坂_尺八曲_简谱
人气:113
尺八曲谱
桜坂_尺八曲_简谱
吉田兄弟Re...Japanesque,初知三味线是因为这首
人气:196
尺八演奏视频
吉田兄弟Re...Japanesque,初知三味线是因为这首
中国打击乐器改良之随想
人气:140
尺八百科
中国打击乐器改良之随想

大家都在看

尺八铭管名录大全| 琴古流_都山流_明暗系_地無し_薄地_標準地

尺八铭管名录大全| 琴古流_都山流_明暗系_地無し_薄地_標準地

松风 地无)、(照山 地无)、佐世保市の富永静波(地无薄地 海道童祖吹料?、海道童祖の师は白木无天缝静波で别人)、樋口対山笠浪虚童(竹友社の冢本虚童とは别人)浦本折潮、江戸...

尺八百科 312 阅读

万生堂尺八工坊

万生堂尺八工坊

万生堂尺八工坊,并不是单纯的传统的尺八制作工坊,在日本尺八工坊一般是日本传统手艺人自己一个人的尺八制作工作坊。日本大多数的日本尺八工坊都是一个老头子在默默坚持,因为他的...

尺八百科 124 阅读

十位尺八演奏家口风一览

十位尺八演奏家口风一览

山口五郎 已故人间国宝,琴古流大师 青木铃慕 人间国宝,琴古流大师 山本邦山 已故人间国宝,都山流大师 横山胜也 已故国际尺八研修馆馆长 荒木古童 荒木古童五世,很不一样的感觉 柿堺...

尺八百科 197 阅读

男の人生 尺八演歌 尺八谱

男の人生 尺八演歌 尺八谱

男の人生 尺八演歌 尺八谱 台湾桃园周文壕制谱...

尺八百科 107 阅读

竹风老师尺八教学

竹风老师尺八教学

竹风尺八教程(部分尺八曲目) 入门教材 Andrew Macgregor Shakuhachi Manual 目标:发音基本功、熟识基本指法、认谱 (以下曲目非顺序教授) I. 初段教程 本曲 道曲:本调 竹保流初段本曲 琴古流本...

尺八百科 110 阅读

竹友社琴古流曲谱目录

竹友社琴古流曲谱目录

初传级曲目: 生田流之部: 六段之调 黑发 鹤之声 袖香炉 八千代狮子 大内山 曙六段 浪花狮子 岩上之松 万岁 六段替手 金刚石 八千代狮子替手 万岁狮子 袖之露 菊之露 水?器 银世界 新巢笼...

尺八百科 210 阅读

日本乐器法尺八

日本乐器法尺八

日本乐器法 作者:三木稔 第四节 尺八 (一)构造 尺八是日本竖笛的代表。因为普通的尺八长约一尺八寸(54.4厘米)所以取名为尺八。在正仓院里有同雅乐一起由唐传入的所谓的古代尺八。...

尺八百科 283 阅读

日本演奏家都用谁做的尺八?

日本演奏家都用谁做的尺八?

日本演奏家都用谁做的尺八呢? 关于某一届《狂宴》尺八大演奏会部分讯息有过一次不完全统计。其中高人气的有 真山銘(永広 真山 作)5位 一城銘(小林 一城 作)5位 泉州銘(三塚 幸彥...

尺八百科 164 阅读

南箫和尺八的前世今生

南箫和尺八的前世今生

相信很多人会有疑惑,南箫和尺八的关系,今天大牛就介绍下他们的前世今生。 尺八 先简单说下尺八,如今的尺八,主要是指日本大和民族乐器,又叫现代尺八或普化尺八。但唐宋时期,洞箫...

尺八百科 269 阅读

尺八演奏家三桥贵风答学者问

尺八演奏家三桥贵风答学者问

尺八课堂进入学员提问环节,三桥贵风先生的回答也是金句频出,让人醍醐灌顶。 学员:我们在吹尺八的时候,要传达一种怎样的意境? 三桥贵风:现代社会无论哪个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

尺八百科 133 阅读

中国管乐乐器改良之随想

中国管乐乐器改良之随想

文:孙沛元 (1994/11分十次连载于BBS) 前言 记得在我念高中的时候,就曾经看过郑德渊先生写的一本钜作 中国乐器学 ,内容相当丰富,著实让我研读了许久。 特别是其中有关乐器改革方案的部...

尺八百科 220 阅读

尺八,远矣

尺八,远矣

你根本无法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 它不是来自天上,也不是人间,它来自宇宙。 而这样的一种音乐,却与我们中国人道别了好久啊。 唐宋过去好久了吧,这两个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

尺八百科 195 阅读

根笹派锦风流,锦风流初代目之孙 著

根笹派锦风流,锦风流初代目之孙 著

根笹派锦风流 刊登根笹派锦风流的资料 根笹派所传锦风流尺八本调子之谱 注原文是汉字片假名混在一起的句子,也省略了浊音符号等。 寄来的假名效仿原文。 序※乳井建藏的文章 本书是祖...

尺八百科 115 阅读

从中日尺八之争来讲洞箫传承

从中日尺八之争来讲洞箫传承

箫友: 老师好,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很多箫友谈论中日尺八之争? 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可争的,尺八源自中国传入日本,这一点无可厚非,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的尺八人都不会否认这一点。同...

尺八百科 175 阅读

朱书贤再谈尺八古典本曲

朱书贤再谈尺八古典本曲

文:朱书贤 尺八古典本曲从江户时代流传至今(或更早的镰仓时代),乐器构造、演奏者的品味及时代氛围肯定改变了很多,我认为这种变化类似翻译的问题,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就算在严...

尺八百科 10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