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中阮>中阮百科>

中阮的音质采样与技术表现特性探讨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3-11-15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阮乐器最初出现在汉朝,至唐宋期间达到鼎盛,然后逐渐失传。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国后对中阮进行改良,并将其作为民间乐队中的中低音乐器进行演奏,由于缺乏专业的乐谱和演奏教程,因此采用演奏琵琶的方式演奏中阮,包括独奏曲目也大部分采用和借鉴琵琶的指法和标记。很多老师用弹片进行演奏,创作了许多独特的技巧和指法。为进一步提高中阮的发展水平,增强人们对这一乐器的了解程度,探究这一课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中阮的音质采样分析

 中阮是我国典型的弹拨型民族器乐,四弦十二品,琴身呈满月状。阮乐器虽然缘起于汉朝,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此名,原因是历史上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十分善奏这一乐器,因此后世将其命名“阮”。中阮作为竖抱弹拨乐器中的一种,其音色呈现出中低音的特点,弹奏时柔和恬静,浓浓的诗意经琴弦传播,弥久不散。 以《一意孤行》为例,这首乐曲中以中阮为主,古琴、琵琶等民族乐器为辅,节奏缓慢自然、悠然自得。中阮清明、圆润、柔和、丰厚的音色充分营造出一幅古香古色的画面,使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又以中阮协奏曲《山韵》为例,作为典型的中阮协奏曲,中阮在整个曲目中充分发挥出其明亮、柔美的音质,将空谷传响、自然和谐的景象体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受到作曲者的豁然与洒脱。以冯满天演奏的《天高云淡》为例,作为中阮演奏大家,冯满天手中的中阮更加具有个人风格,悠然而又丰满的琴声使平淡、坦然、无争、和谐的情绪被充分表达。

二、中阮的演奏技术表现特性分析

 手腕角度:在弹奏中阮时,手腕要注重保持松弛状态,因为中阮在弹奏期间需要不断重复手腕转动这一动作,如果手腕转动的角度过大就会造成小臂肌肉过度紧张疲劳,从而影响演奏的效果,而手腕转动角度过小也无法达到弹奏的力度。从实践中发现,只有将手腕的角度保持在45度凸起,才能够实现最佳效果。 琴弦角度:一般演奏弦乐器时,弹拨工具与琴弦之间的接触角度应该为90度,例如在演奏提琴和胡琴类乐器时,弓与琴弦之间的角度保持在90度;在演奏木琴和扬琴等乐器时,槌落在琴弦上的角度也是90度,实践证明,90度的弹奏角度能够使琴弦受到最大的作用力,由此减少弹奏者在演奏时的发力,避免因反复动作产生疲劳感和紧张感,因此在弹奏中阮应该保持琴弦具备90度的接触面积。 持琴角度:古代的持琴角度与现代实际上是具有差别的,以琵琶为例,很多古代壁画作品中都显示演奏者持琴方式为斜放,这是因为古代演奏琵琶以拨片为主,而现代则以手指为主,因此现代持琴为竖直角度,这是为了使手指接触琴弦时满足90度,而手腕与琴之间的距离保持松弛的45度,从而使演奏的过程更加省力,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对持琴角度进行调整,寻找最佳的演奏位置。 触弦位置:中阮演奏时的触弦位置为琴码和指板末端之间,但是不同的中阮具有琴弦粗细之分,因此演奏者的触弦位置也具有一定的差别。在实际演奏中,演奏者对四弦的触弦位置保持正中,而对三弦的出现位置下滑1毫米的距离,二弦和一弦依次下降,使演奏者的右手与乐器之间保持合理的斜度,从而使换弦弹奏更加科学便捷,使乐器发出更加饱满、自然、通透、松弛的声音。 弹挑方向:弹奏中阮时的挑拨方向要着重注意弦的位置,避免在弹奏时误碰到其他琴弦,从而发出杂音,因此要保持掌心向下倾斜约15度角,使手腕在不完全垂直的状态下向着面板方向上下摆动,从而保证弹奏的力度。例如在拨琴弦的时候要注重压住前面琴弦,即弹拨二琴弦时压住一琴弦、弹奏三琴弦时压住二琴弦。 弹挑要求:为了控制音色和音量,在弹奏过程中必须注重平均、力度、速度和耐力。在弹奏时保证各个角度和幅度都处于平均状态,并通过力度调整对音量的强弱进行控制,从而使乐器的声音更加富有表现力,同时练习弹奏时的手速,使其达到每分钟30~760次的无痕迹渐变,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注重耐力训练,使演奏体力保持充沛。 综上所述,针对中阮音质采样和技术表现特性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中阮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典型弹拨乐器,其音质在诸多乐器中具有显著特色,对中阮音质和演奏技巧的研究有利于传统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并且在当今节奏飞快的社会中注入一丝诗意,使人们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抚慰。

相关文章 推荐

中阮简谱《一剪梅》
人气:504
中阮曲谱
中阮简谱《一剪梅》
中阮简谱《把耳朵叫醒》
人气:195
中阮曲谱
中阮简谱《把耳朵叫醒》
中阮简谱《在银色的月光下》
人气:339
中阮曲谱
中阮简谱《在银色的月光下》
中阮简谱《云南回忆》
人气:1680
中阮曲谱
中阮简谱《云南回忆》
中阮简谱《斯卡布罗集市》
人气:719
中阮曲谱
中阮简谱《斯卡布罗集市》
中阮简谱《初见》
人气:213
中阮曲谱
中阮简谱《初见》
《南屏晚钟》简谱
人气:314
中阮曲谱
《南屏晚钟》简谱
刘波弹好中阮 30-乐曲《火把节之夜》讲解
人气:518
中阮视频教学
刘波弹好中阮 30-乐曲《火把节之夜》讲解
从零开始学中阮《05-闷音练习》王勇
人气:204
中阮视频教学
从零开始学中阮《05-闷音练习》王勇
言传身教是中阮最好的教学
人气:132
中阮教程
言传身教是中阮最好的教学
从零开始学中阮《09-弹挑综合示范》王勇
人气:296
中阮视频教学
从零开始学中阮《09-弹挑综合示范》王勇
学中阮的原则
人气:171
中阮教程
学中阮的原则

大家都在看

中阮—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

中阮—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

01 介绍 阮起源于中亚,通过龟兹传入中国,在汉时称为秦琵琶。魏晋名士阮咸将阮完成了改革,后人称之为阮咸琵琶。唐代的阮,有四弦、13柱,发展得已比较完善。据《新唐书元行冲》载,...

中阮百科 140 阅读

学习中阮的好处

学习中阮的好处

一、音乐感的培养。中阮是一种乐器,乐器自然属于音乐的范畴,儿童学习中阮,在不知不觉中就在丰富自己的音乐感,音乐感必须得从小开始接触,错过了儿童期,那么以后再接触,高度就...

中阮百科 283 阅读

慢弹中阮

慢弹中阮

在学习中阮的过程中,很多琴友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弹的速度越快,水平越高,于是在求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固然,弹得快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很多乐曲中确实需要表达激烈亢奋的感情...

中阮百科 138 阅读

中阮感受力的培养

中阮感受力的培养

艺术是伴随人的一生的,改变人对生活的认识,获得永久性精神享受的途径。中阮艺术是一门高尚的艺术,要从小开始接触和培养。首先,就得从中阮的感受力来培养,中阮感受力的培养有哪...

中阮百科 156 阅读

器乐鉴赏——中阮

器乐鉴赏——中阮

中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中华民族传统弹拨乐器,是古琵琶的一种,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阮是阮咸,阮咸琵琶的简称。阮由汉代琵琶衍变而来,其历史悠久,音响富于特色。...

中阮百科 158 阅读

你是一位合格的中阮琴人吗?

你是一位合格的中阮琴人吗?

不管是什么人,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古人云:无规不成方圆。规则是让人更加有序的学习和生活,那么作为一个中阮人,什么样的才算合格呢? 一、爱护中阮。我想这一点,大家都很好理...

中阮百科 138 阅读

中阮演奏的快感

中阮演奏的快感

音乐带给人的体验是很奇怪的,忽然间,简单的旋律,就将人带入其中,或者悲伤,或者喜悦,或者激情,或者唯美,好像自己突然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世界,自由的徜徉在其中,不能自拔。...

中阮百科 209 阅读

一场千年之前的中阮音乐会

一场千年之前的中阮音乐会

时间还是在大唐治下,不过已经过了盛唐万国来贺的时候,安史之乱早已平息,但各地开始藩镇割据,好在大唐的余威还在,藩镇也还比较老实,中原及江南一带,还是比较稳定,经济繁荣,...

中阮百科 81 阅读

阮有几大类呢?

阮有几大类呢?

阮的品种有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阮,包括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个声部,形成一族系列乐器。各种阮的定弦及音域均不相同,在乐队中的作用也不一样。大、中、小阮以五度关系定弦...

中阮百科 224 阅读

胡锐:浅谈阮作品的继承与发展

胡锐:浅谈阮作品的继承与发展

一、关于阮及其常规组合 阮,是一件四弦的民族弹拨类乐器,它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出现了。相传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加强巩固之外,还征调了大量的徵夫来...

中阮百科 259 阅读

阮和吉他的异同——中阮名家魏育茹带你入门

阮和吉他的异同——中阮名家魏育茹带你入门

阮,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实践中创造出的传统乐器,也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乐器。吉他,是西方乐器的代表,世界著名三大乐器之一。阮和吉他,相隔千里,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二者的声音又是...

中阮百科 548 阅读

中阮三字经

中阮三字经

阮之名,竹林贤。秦一统,修长城。 有鼓焉,名弦鼗。每聚集,手持摇。 后添弦,成器乐。及至汉,和亲胡。 为解忧,命制器。依弦鼗,成琵琶。 传汉末,群雄起。有贤达,避世乱。 饮美酒...

中阮百科 238 阅读

中阮的传承离不开普通人

中阮的传承离不开普通人

一种乐器,流行久了,便成了一种艺术,一种艺术,经历了时光的洗礼,便沉淀成为一种文化,拥有文化内涵的艺术,才能传播得更远,传承得更久。中阮出现还要追溯到秦汉时期,魏晋时期...

中阮百科 268 阅读

阮包有几个尺寸?

阮包有几个尺寸?

阮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乐器,据传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发明的,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后经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随着人们生...

中阮百科 199 阅读

阮族系列产品简介

阮族系列产品简介

阮是民族乐器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弹拨乐器之一。随着时代发展和需要,我公司与中央音乐学院薯名中阮演奏家、教育家徐阳教授,为了推动民族乐器的发展、充分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保...

中阮百科 16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