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铃,是藏、蒙古、纳西、汉等族摇击体鸣乐器。藏语称止布、兹巴。汉族称法铃、西藏铃。流行于全国各地佛教寺院,尤以西藏、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盛行。
二、金刚铃的结构
金刚铃由铃身、铃柄、铃舌三部分构成。铃身外形似钟,响铜铸成,圆口,边缘齐平,顶部和周身均饰有精美花纹图案。铃舌铜或铁制,呈棒棰形,悬挂于铃身内腔顶部。铃柄铜或银制,长于铃身,装饰繁缛,中部多铸有文殊菩萨头像,顶端多铸成中空结构。金刚铃的铃身和铃柄多为分别铸制,后用铜、锡焊接或铆接而成。规格大小不一,大者通高25.2厘米、柄长16.2厘米、铃口直径10.8厘米;小者通高14.8厘米、柄长8.8厘米、铃口直径7.4厘米。
三、金刚铃的演奏方式
演奏金刚铃时,左手持铃柄,铃口朝下摇击,音色清丽悦耳,音响远传。用于佛教法事诵经及佛乐中。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内蒙古等地区的喇嘛寺院中均有使用,也遍及东南亚各国喇嘛教分布地区。当僧众集体诵经时,由领经喇嘛或活佛使用,左手执柄摇击,同时右手握法器多吉(与铃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