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产生于前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原名《亚里亚》(《卡拉卡西乌开姆》)。1932年,亚美尼亚作曲家哈恰图良(A. Khachaturian)就曾在《钢琴三重奏》第三乐章中采用过这段旋律。与此同时,这首歌也传到中国,为西部诸民族流播,1939年由王洛宾在甘肃酒泉所搜集。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王洛宾跟随“西北抗战剧团”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宣传演出时,他从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商人那里记录了一首名叫《亚里亚》的新疆民歌。这是一支流传在南疆地区的民歌。
王洛宾在自己的“音乐札记”中,曾经记录了这支民歌的起源:“这个舞是南疆的一种乡土游戏。秋收时节,在麦场上休息的时候,由一位上年纪的老汉穿上妇女的服装、戴上盖头,然后作出扭捏的动作。一个青年在他身旁边唱边跳,最后掀开盖头,却看见盖头里原来是一位白发老汉,大家哄堂大笑,然后继续劳动。”这种乡土游戏,起源于南疆农村,是人们在劳动时为了逗乐解乏而发明的娱乐形式,本身并无多少艺术价值。
青海儿童抗战剧团成立不久,在西宁昆仑回民中学任音乐老师的王洛宾就忙着为孩子们编写演出节目。他找出了自己在河西记录的那支民歌《亚里亚》,打算采用这个乡土游戏的音乐和舞蹈素材,为剧团的孩子们编写一个边唱边跳的歌舞节目。按照习俗,娶亲时新娘子的盖头只能掀开一次。可是王洛宾却别出心裁地让新娘子的盖头连续被掀起了四次。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每掀起一次盖头来,都会有一次不同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