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扬琴>扬琴百科>

扬琴调音及相关问题处理方法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3-1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扬琴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击弦类民族乐器,传入我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个世纪的中国民间吸收、改进,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对扬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扬琴这种乐器的形态、音域的扩展、音色音响效果、调音转调便捷以及演奏方法与风格等各方面都渐臻完善,极大地提高和丰富了扬琴的表现力,使其适用于独奏、重奏、伴奏与合奏,目前已成为我国民乐队里不可或缺的主要民族乐器之一。

  扬琴不仅是音乐殿堂的“宠儿”,也是许多大、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进行素质教育的得力工具,更是社区、乡村百姓们自娱自乐必不可少的一件乐器。但是,由于扬琴的调音和一些相关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处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况且乐器调律本来就是一件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而相关的专业书籍特别是扬琴调音的人士又不多。由此,限制和束缚了扬琴这种民族乐器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
扬琴调音及相关问题处理方法

  笔者曾多年从事扬琴专业的演奏与教学、调律与维修工作,积累了一点点实践经验,且有心推动民族乐器普及工作的开展,为此特把它重新写出来发在网上,仅供需要的人士参考(因平时事务性工作较多,业务量较大,今后不再承担复印、邮寄和发送工作,敬请谅解)。由于受众对扬琴及调音知识了解的程度不同,而且有些问题三言两语不一定能说清楚。笔者既不想长篇大论从头道来,又不想小题大做写成丛书。因此只好根据本人在艺术实践和教学过程中,把积累和讲授给学生们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整理,并照本实发,望专家、业内人士及广大受众给予指导斧正(如有问题需要探讨、咨询,请在网上留言,有言必回),不胜感激。

  相关基本知识概述

  一、扬琴的种类

  中国扬琴是由欧洲传入我国,所以最初称之为洋琴,后来有人根据它的形态又称为蝴蝶琴、扇面琴,还有人根据它的敲击部位而称之铜丝琴、钢丝琴, 更有人根据它的演奏方式称之为打琴、敲琴等多种称呼。即使是目前人们统一称为扬琴,也是规格样式、形体大小、音位排列各有不同。特别是解放后先后出现了小转调变音扬琴、大转调变音扬琴、红旗十二平均律四码扬琴、红旗十二平均律五码扬琴、401型扬琴、501型扬琴、402型扬琴、404型扬琴、400轻型扬琴、601型扬琴等多种型号、不同工艺的扬琴。为了便于阐述清楚,下面仅以目前较为普及常用的401型、402型、404型、501型、601型和红旗十二平均律五码扬琴为例,加以简述说明,其它形制的扬琴可以参照相近型号进行处理,以下不再赘述。

  二、扬琴各部位的名称及作用

  扬琴是由共鸣箱、面板、底板、滚轴板、滚轴桥、山口、挂弦钉、弦轴、琴码、变音槽、滚轴、琴弦、盖板及内部音梁等部件组合构成(见图一)。

  共鸣箱  由前后两块外帮板和左弦钉板与右弦轴板四周连结构成的框架,上面蒙以面板(音板)下面装有底板,内部卯隼音梁。它是扬琴的主体,是其它各部件安设的目的物,更是决定扬琴音量大小、音色好坏、寿命长短的关键部分。

  面板  即音板。是琴体上面蒙的薄木板,与前后两帮和左右两端板块及内部音梁相胶合。是扬琴的共鸣板,起到支设琴码的作用,与扬琴的音量大小、音色好坏有主要的关系。

  滚轴板  位于面板的左右两边,主要与前后两帮相连结,悬于面板之上,分别称左滚轴板、右滚轴板,置于面板上面的桥状物(俗称“小板凳”)叫滚轴桥。其作用是放置滚轴和变音槽。

  滚轴  放置于滚轴板、滚轴桥上和变音槽内的圆柱体滚珠。其作用是调整至琴码间的琴弦有效振动长度范围,左右推动可以调整音的一定高低,一般用来作音高的微调。

  变音槽  一般是铜制槽状物,因此有人也称之为变音铜车,槽底有一条左右向的顺长铜条,插在左滚轴板的槽沟内稳定变音槽,槽上有推手。其作用是通过它在固定距离内的左右移动,将该弦音作小二度(半音)升降,以达到转调的目的。

  山口  有人也称岳山。在左滚轴板左边的叫左山口,在右滚轴板右边的叫右山口,右山口下设有“涵洞”。其作用是固定琴弦有效振动长度,稳定音高,同时调整琴弦高低,优化音质。

  弦轴  设定在弦轴板上的金属螺钉,下面圆有螺丝纹,一半深旋在弦轴板内;上面方中间有供穿琴弦的小细孔。其作用是用扳手转动弦轴,拉紧琴弦调整音高。

  挂弦钉  固定在弦钉板上的许多小钉,其作用是系挂琴弦。

  琴码  纵向置于面板之上,由左至右分别称为第一排码条、第二排码条、第三排码条、第四排码条……每排码条均由数个码柱联结构成,至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音位、第二音位……以此类推。有二至五个码柱的叫小码条,一个码柱的叫小码或独码。琴码的作用是支撑琴弦,传导琴弦振动于面板引起共鸣,因此琴码的位置与音质有直接的关系。

  琴弦 有钢丝裸弦和缠弦两种,裸弦用于高音区,缠弦用于中音区、次中音区和低音区,并且各音弦号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音越高弦越细,音越低弦越粗(见以下各琴弦位图)。琴弦是主要发音物体,因此琴弦的质量好坏、配弦的正确与否,同样决定音色质量的优劣。

  音梁  设在共鸣箱内部的多块木板条,卯隼于前后两帮上,板条上开有多个圆孔。其作用是支撑面板,连接两帮,传导振动共鸣。

  止音器 有的扬琴还设有止音器。在面板之上有呢毡止音头按照弦位高低排列组装在止音梁上,止音梁底部上下装有举推杠杆连接于扬琴共鸣箱内的机关上,再由传动杆(绳)连接于琴架下部的止音踏板上。其作用:轻压踏板即可半止音,实压踏板即可全止音(当然不踏既是延音)。

  扬琴还有一些附件:如支琴用的琴架,调音用的扳手、音叉(调音器)、调音签,演奏用的琴键(琴竹、琴扦)及防止噪音用的呢毡垫等。

  三、扬琴调律相关的乐理知识

  音名与唱名  在乐音体系中,八十多个高低不同的音的名称(即“音名”)基本上只有七个,它们以C D E F G A B七个字母命名,叫做基本音级,其它各音的名称都是在这七个音名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如#C就是由C升高半音变化来的,将基本音级升高或者降低而得来的音叫“变化音级”。除音名外还有do re mi fa sol la si的名称,因其是唱出来的,故称之为“唱名”。

  在学习扬琴调音时,掌握和使用音名和组别识别音位既便捷又准确,一目了然。若使用唱名需说明调号和音组,即使是固定调唱名法也要说明组别。

  音的分组  为了区分乐音体系中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将八十多个音划分为若干组,这就是“音组”,音组用音名标记。

  小字组用小写字母标记,并在字母右上方加阿拉伯数字标明组别,如:小字组:c d e f g a b(含两音间的半音,下同。);小字一组:c1 d1 e1 f1 g1 a1 b1;小字二组c2 d2 e2 f2 g2 a2 b2;小字三组:c3 d3 e3 f3 g3 a3b3;小字四组:c4 d4 e4……

  大字组用大写字母标记,并在字母右下方标记组别。如:大字组C、D、E、F、G、A、B ;大字一组C1、D1、E1、F1……(扬琴最低音在大字组)。

  在扬琴上(以401或402扬琴为例)第二排码条的第三柱音是小字一组的c1(即“中央C”),第一排码条的第三柱音左侧是小字二组的c2,第一排码条的第十柱音左侧是小字三组的c3,第四排码条的第四柱音是小字组的c,以下低音为大字组的音。(详见各类型号扬琴音位图)402型扬琴的音域:最低音F至最高音a3, 音的分组从低至高的顺序是: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

  标准音  在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其音的高度都有一定的标准。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高(第一国际音高)为每秒钟振动440次的a1音(即A=440H/Z),它在扬琴上的位置为第一排码条第五柱音右侧上。通常扬琴调音亦用此音做基础标准音。

  等音  十二平均律人为地将一个纯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半音,半音和半音相加等于一个全音,由此便产生了“等音”。等音又称异名同音,如#C与bD,它们音高相同而记法(名称)和意义不同。

  扬琴在调音时有可能会遇到等音,掌握一些等音知识会带来很多方便。(参照后面等音图表)

  音程  在乐音体系中,两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即两音间距离)叫音程,音程用度数来表示。音程中,两音间所包括的全音、半音数目叫音程的“音数”,全音用“1”表示一个音数,半音用“1/2”表示半个音数。确定音程大小必须根据音程的度数和音数来识别,缺一便不能准确表明音程的大小。扬琴调音常用音程有:音数为“0”的一度,即纯一度(如:任何一音的每组弦必须是同度,即纯一度);音数为“21/2”的四度,即纯四度;音数为“31/2”的五度,即纯五度;音数为“6”的八度,即纯八度。有时还用音数为“11/2”的三度,即小三度和音数为“2”的三度,即大三度。

  音程的确认对初学音乐的人来说是件较困难的事,初学扬琴调音时不妨暂且不去深入探讨,但起码要知道什么是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以便学习调音之用。当然也可先根据扬琴音位图进行视图调音,逐渐熟练后会慢慢掌握其规律。

  基音与泛音  我们敲击琴弦时,不仅全段琴弦在振动,它的各部分(分为二段、三段、四段等)都在同时振动。由全弦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基音”(我们听得最清楚的音)。其各部分振动而产生、一般不易被听出的音是“泛音”。

  扬琴获基音敲击琴弦即得,取泛音要用手指准确地轻触自滚轴至音柱间琴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处后,敲击该弦可得。利用泛音调音,对耳音准确度弱者很有帮助,可以取得相对准确的音(详见“五度相生律调音”和“扬琴泛音校音”)。

  四、扬琴调音使用的音律和律制

  音律与律制  为了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音高即音律,在音乐实践中,人们创造并规定了各律音高的方法即律制。目前,大家所熟知并且被广泛使用的律制有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纯律。扬琴大多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极少采用五度相生律,基本不用纯律。为了更好地了解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以及它们在应用中的矛盾,简单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初学音乐或初学调音的人(不是专门搞律学研究的),可不必深究律制方面的内容,“知其然,可不知其所以然”,待今后调音水平和音乐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再行细细深度研究。

  十二平均律  此律是运用数学计算方法产生的一种律制。就是把一个纯八度分成振动数比值相等的十二个半音(即一个纯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高音距离。每半音的距离“相等”,两个半音相加等于一个全音(八度音程共有六个全音)。因为十二平均律各音律间的振动数比值相等,所以又称该律为“等比律”。

  计算的方法是:设基频为1、其八度为2,用12次开方求得半音之间的频率比值:12√2=1.0594631……。根据这个半音频率比值,就可求出各音的频率(即音高)。如已知a1=440次/秒,求#a1的音高频率?

  #a1=440×1.0594631=466.16376

  再求b1的音高频率,同理用#a1的音高频率乘以半音频率比值,即:b1=466.16376×1.0594631=493.8933

  按照上述方法以此类推,就可求得其它各音高的频率。

  由于十二平均律是用数学计算方法求得的各音律,人为的调整了各律音阶的关系,使得各音间(八度除外)频率的比值大多不是整倍数,因此破坏了其它各律所固有的谐和性,但克服了其它各律难于解决的矛盾,具有了中庸性。

  五度相生律  此律是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1/2处泛音)和第三分音(1/3处泛音)的纯五度关系确定音律的一种律制。它以某一音为基础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得一律;再由所得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得律向上推一纯五度又得一律,依次相生十二次,将这所得十二音转位到一个八度音程范围之内,便得十二音律。同理,如从某音开始向下按纯五度相生十二次,同样可得十二音律。即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向上(或下)相继推出,即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如:

  上行C—g—d—a—e—b—#f—#c—#g—#d—bb—f—c

  下行C—f—bb—#d—#g—#c—#f—b—e—a—d—g—c

  五度相生律,如果从第一音开始连生十二次,理论上应该回到开始音的高八度音上,但实际上并不能回到此音上,而是比八度略高(约高出半音的四分之一)。因此,给扬琴的调音带来很大的矛盾和麻烦。

  将十二平均律与五度相生律进行比较,由于两种律制的生律要素不同,因此会产生音程上的差别。例如:五度相生律的纯五度音程之间的频率比是2∶3,纯四度音程之间的频率比是3∶4,分别求标准音高a的上方纯五度音e1和a1下方纯四度e1的频率:e1的音频=a的音频220次/秒×3/2=330次/秒;再e1的音频=a1的音频440次/秒×3/4=330次/秒。而十二平均律的e1的频率却是329.63次/秒(保留两位小数)。 由此得知五度相生律的纯五度比十二平均律的纯五度稍大一点儿,而纯四度又稍小一点儿。除此之外,五度相生律的特点,半音比十二平均律的半音小,全音比十二平均律的全音大,两个半音相加起来小于全音。因此它们的二度、三度、六度、七度音程都有一些微小的差别,当然这些差别在音响上是一般听觉难以辨清的,人们的感觉是可以接受的。                        (待续)

相关文章 推荐

扬琴演奏中的记谱法
人气:281
扬琴教程
扬琴演奏中的记谱法
扬琴经典曲目简谱:丝路掠影 乔帷进曲 项祖华编曲
人气:91
扬琴乐谱
扬琴经典曲目简谱:丝路掠影 乔帷进曲 项祖华编曲
扬琴弹奏方法
人气:147
扬琴教程
扬琴弹奏方法
扬琴经典乐曲简谱:天山诗画&黄河曲
人气:85
扬琴乐谱
扬琴经典乐曲简谱:天山诗画&黄河曲
扬琴来源与发展
人气:158
扬琴百科
扬琴来源与发展
《Let your dreams fly》|向阳成长,让梦飞翔
人气:94
扬琴百科
《Let your dreams fly》|向阳成长,让梦飞翔
扬琴的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人气:67
扬琴教程
扬琴的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扬琴家《孙莉莉/女子十二乐坊》个人简介
人气:412
扬琴名家
扬琴家《孙莉莉/女子十二乐坊》个人简介
扬琴家《于海英》个人简介
人气:465
扬琴名家
扬琴家《于海英》个人简介
敲扬琴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人气:158
扬琴教程
敲扬琴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世界扬琴三大体系 欧洲/西亚/中国扬琴体系
人气:456
扬琴百科
世界扬琴三大体系 欧洲/西亚/中国扬琴体系
扬琴的击弦方法
人气:96
扬琴教程
扬琴的击弦方法

大家都在看

扬琴演奏中怎样丰富音色的表现力

扬琴演奏中怎样丰富音色的表现力

音色是乐音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同一幅图画用五颜六色展示其美丽和意境一样,一首音乐作品也要由各种音响色彩才能表达出它的音韵和内涵。不同的乐器...

扬琴百科 176 阅读

扬琴十大名曲

扬琴十大名曲

1、弹词三六 扬琴独奏曲。 原为江南民间乐曲《梅花三弄》,与琴曲《梅花三弄》同名异曲。《三六》可能是该曲第三段《三叠落梅》中《三落》的上海方言谐音。乐谱最早载于1895年李芳园编...

扬琴百科 192 阅读

扬琴演奏中如何调身?

扬琴演奏中如何调身?

扬琴演奏的基本动作,直接关系到各种技能的发挥,必须按规则调整好演奏姿态,形正则气顺,气顺则血畅,血畅则身舒,身舒则心乐。演奏中的每个动作必须是自然协调、通畅松驰。扬琴演...

扬琴百科 81 阅读

扬琴的地域风格特色

扬琴的地域风格特色

扬琴在我国民族音乐中被视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扬琴亦名洋琴,是一种古击弦乐器,也是我国民族乐器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 扬琴在我国使用比较广泛,在民间文化背景里,经历了数百年...

扬琴百科 78 阅读

世界扬琴三大体系 欧洲/西亚/中国扬琴体系

世界扬琴三大体系 欧洲/西亚/中国扬琴体系

中国乐器中,扬琴是唯独兼有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器。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广阔,品种繁多,遍及欧、亚、美、非与大洋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扬琴艺...

扬琴百科 456 阅读

琴音芬馨,扬琴独奏曲

琴音芬馨,扬琴独奏曲

两根琴竹之中刚柔并济,敲出变化音色,品弦之间丝缕严密,奏出华彩乐章。 有人赞誉扬琴的声音为扬清激浊,琴音芬馨,然而作为民族乐器的扬琴,却是一个舶来品。 据史籍记载,明朝末年...

扬琴百科 238 阅读

项祖华|扬琴的源流及其发展

项祖华|扬琴的源流及其发展

扬琴的源流及其发展项祖华 扬琴是一种常见的击弦乐器,音色清澈明亮,悠扬动听。扬琴有各种名称,如洋琴、打琴、敲琴、蝴蝶琴等等。关于扬琴及其演变历史,有一些不同的说法,现先对...

扬琴百科 154 阅读

中国民族乐器扬琴介绍

中国民族乐器扬琴介绍

扬琴亦称洋琴、打琴、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现代几乎统一称作扬琴,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种兼具打击乐器及弦乐器特点的乐器,普遍使用于民乐团。 据史书记载,中世纪以前...

扬琴百科 220 阅读

现代扬琴作品创作的几个主要特征

现代扬琴作品创作的几个主要特征

(一)继承传统 注入新意 何谓继承?何谓注入?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传统扬琴曲,以及姊妹乐器的传统曲,在标题、旋律和结构基本不变的前题下,将现代扬琴演奏技法注入...

扬琴百科 118 阅读

《Let your dreams fly》|向阳成长,让梦飞翔

《Let your dreams fly》|向阳成长,让梦飞翔

林诗妍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龚琳娜乐队扬琴演奏,青年扬琴演奏家。受林华辉老师启蒙开始学习扬琴,后受吕品老师悉心教导,并引荐至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0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

扬琴百科 94 阅读

扬琴传入中国后的衍变

扬琴传入中国后的衍变

在众多的民族乐器中,扬琴是惟一具有广泛世界性的乐器,现已遍及亚、欧、美、非及大洋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文化的共同财富。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已被世界各个不同的民族...

扬琴百科 147 阅读

扬琴琴竹的制作与调整方法

扬琴琴竹的制作与调整方法

琴竹是扬琴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洋扬琴的击打工具原为木质琴槌,进入中国后才逐渐变为今日竹制琴槌。对乐器制造和演奏来说,这并非仅仅是材料上的变化,也影响到形制、演奏方法、音响...

扬琴百科 484 阅读

关于扬琴,你可能需要了解的还有...

关于扬琴,你可能需要了解的还有...

从扬琴特点看它的演奏技巧的发展项祖华 扬琴于明代已在我国流传,经过将近四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中国扬琴独特的演奏技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民族乐器。现...

扬琴百科 110 阅读

扬琴演奏滑抹音的工具制作方法

扬琴演奏滑抹音的工具制作方法

扬琴滑音指套:滑音指套采用不绣钢或铜质制成,由指环与金属小圆棒焊接而成 。指环为一毫米厚,宽一公分,指环顶端宽度可稍窄,并留一开口,以适应各不相同粗细的手指,其下方与小圆...

扬琴百科 133 阅读

扬琴来源与发展

扬琴来源与发展

扬琴 扬琴,我国重要的民族打击弦鸣乐器。曾称洋琴、打琴、敲琴、铜弦琴、扇面琴、蝙蝠琴和蝴蝶琴等。扬琴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

扬琴百科 15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