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
扬琴,我国重要的民族打击弦鸣乐器。曾称洋琴、打琴、敲琴、铜弦琴、扇面琴、蝙蝠琴和蝴蝶琴等。扬琴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
来源与发展
扬琴,是一件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的乐器,其踪迹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世界扬琴分为三大体系: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以及中国扬琴体系。
据史料记载,中世纪以前,中东的亚述、波斯等古代阿拉伯国家,流行着一种击弦乐器,名为萨泰里琴(Psaltery),“萨泰里”意为拨弦。明朝,随着中国和西亚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萨泰里琴由波斯传入我国,最初只在广东一带流行,后来逐渐扩散到闽浙、江淮和中原地区。
在清末徐珂所著《清稗类钞》第十册《音乐类》中有对“洋琴”的记载,如:“乾隆时,钱塘有金赤泉典簿焜有好音樂,常听洋琴而作歌以紀之……携来可击不可弹,双椎巧刻青琅玕……”“康熙时,有自海外输入之乐器,曰洋琴,半于琴而略阔,锐其上而宽其下,两端有铜钉,以铜丝为弦,张于上,用槌击之,槌形如筯。其音似箏、筑,其形似扇……”。
四百年来,中国的民间艺人在继承、借鉴外国乐器和其他民族乐器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对扬琴外形、音位设置、击弦工具和演奏方法等进行了革新和改造,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制作规范和教学体系,并自成一体,最终发展为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之一。
扬琴传入中国后,首先在歌唱伴奏中运用,与各地的小曲相结合,从而促成了我国多种琴书类说唱音乐的产生。清末以来,各地琴书多以扬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如四川琴书、河南琴书、山东琴书、扬州清曲、广西文场、常德丝弦、云南扬琴、榆林小曲等。
清末民初以来,扬琴已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许多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作为独立的器乐乐种兴起,在广东音乐、海南音乐、潮州弦诗乐、潮州大锣鼓、江南丝竹和山东琴曲等民间器乐乐种中,扬琴已成为重要的乐器之一。
形制变化
扬琴的组成较为复杂,由琴体(即共鸣箱)、琴弦及相关装置、琴竹等主要部分组成。琴体所包括的部件有:底板、面板、琴框、音梁、弦轴盖板等。琴弦的相关装置,包括滚轴板、弦轴、弦钉、弦枕、弦码、桥码、变音槽、滚轴等。
根据《清稗类钞》记载:“康熙时,有自海外输入之乐器,曰洋琴……我国亦能自造之矣。”可见,康熙年间我国已能制造扬琴。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扬琴的形制与结构变化都不大,发展较为缓慢。传统扬琴有八音、双十型和双十二型等型制,存在着音域窄、音量小、调音难和不能转调等缺陷,表现力有限。 只适用于民间器乐合奏或为说唱、戏曲伴奏。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收藏的两架广州“金声老馆”制作的民国年间蝴蝶型扬琴
新中国成立后,扬琴艺术得到蓬勃发展。音乐学院和艺术院校设立有扬琴专业,培养了大批演奏人才。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者密切合作,对扬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之具备音域宽广、音响洪亮、音质纯美、调弦迅速、半音俱全和转调方便等优点,已成为表现力十分丰富的独奏乐器,不仅能演奏富有我国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乐曲,也能演奏一些复杂而富于变化的外国管弦乐作品,是我国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在合奏、重奏或为歌舞伴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其松,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扬琴制作师,曾与扬琴演奏家张晓峰合作研制滚轴调音装置,为扬琴转调功能的提升作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起,他参与制作了多种扩大音域的新型扬琴,如与扬琴演奏家项祖华合作研制的78型扬琴、与上海音乐学院洪圣茂等人研发改良的“敦煌牌”81型四排码十二平均律扬琴。其中,81型扬琴曾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 桂习礼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鉴定扬琴
名家名曲
扬琴在我国经过400年的流传和演进,在演奏艺术与乐曲创作上,都已具有我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乐器。扬琴名曲有《弹词三六》《倒垂帘》《欢乐歌》《霓裳曲》《思乡曲》《苏武牧羊》《渔舟唱晚》《凤凰于飞》等。
著名的扬琴演奏家有郑宝恒、项祖华、桂习礼、张晓峰、严老烈、刘月宁等。
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