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音一般是用来丰富曲调给曲子增加色彩而出现的,使乐曲更加有特色,增加效果。装饰音的种类非常多,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常用的装饰音。
第一节 倚音
在五线谱上经常有一些八分音符的小音符(比正常的音符要小),符干上还带着一条小斜线,这个小音符就叫“倚音”,倚音有时倚附在主音的前面,有时也在主音的后面出现。因为它是依附在主音前后的音,因此叫“倚音”。
谱例 1

倚音在演唱或演奏时,越短促越好,不能占主音太多的时间。
谱例 2

装饰音在主音前面的叫“前倚音”,装饰音在主音后面的叫“后倚音”。
还有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在一起出现的,以十六分音符记谱的这种小音符叫作“复倚音”。复倚音的符干上不要加斜线。
谱例 3

倚音在记谱时首先要比主音小,另外在单声部乐曲中的单倚音、双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它们的符干一律要朝上画。在多声部乐曲的记谱中方法是:上声部倚音的符干要朝上画,而下声部倚音的符干则要朝下画。
向上或者向下滑的装饰音称为“滑音”。滑音在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许多民歌、说唱、戏曲音乐里出现滑音是很多的。
滑音有三种:(滑音用箭头来表示的)
第一种滑音是出现在两个音之间。

第二种滑音是出现在主音符前,无论是向上的滑音还是向下的滑音,都从低处或者高处开始滑,滑到主音为止。(起点不定位)

第三种滑音是出现在主音后,无论是上滑音还是下滑音,都从主音开始滑。(终点不定位)

波音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上波音。波音由三个音组成一组,首先演奏主音,再演奏主音的上方音,最后演奏主音,形成一个小的波浪。
谱例 1

第二种是下波音。也是三个音一组,基本上的程序与上波音差不多,不同的是在奏完第一个主音之后,紧接着演奏下方音,然后也回到主音上。
谱例 2

无论是上波音还是下波音,都要很短促,不能占有很长的拍子,只能占有主音四分之一的时间。
颤音是主音与上方音急促地交替着演奏,通常用音乐术语tr来表示。
谱例

廻音是由四个音组成的。首先演奏主音的上方音,接下来演奏主音,再演奏主音的下方音,最后又回到主音。
谱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