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乐理知识>乐理基础知识>

音乐节奏的训练方法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7-2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旋律的骨架,它在音乐中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音乐中时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节奏的变化中。人们常常把它比作音乐的呼吸和脉搏,它让音乐更有生命力,是音乐发展的力量源泉。而多数人往往只重视对旋律的训练而忽略了节奏的训练,忽视了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缺乏对节奏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了音乐的表现。因此节奏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节奏的训练加以阐述。

  一、节奏型的练习

  音乐旋律以音响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组织起来进行交替与变化。千变万化的节奏运动形态在不同长短音符的组织与变化中得以体现,旋律的艺术表现力往往以特有的节奏型来增强,合理、规律的节奏型组合能促成美妙动听的音乐。

  音乐中的节奏虽然形态多种多样,构成千变万化,但其基本形态归类并不复杂。只要认真思考,用合理的训练方法配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基本节奏开始学习,循序渐进,细心体会,要掌握好其他复杂的节奏并不是难事。
音乐节奏的训练方法

  在一首曲子中,节奏的组合常常会有一些典型的意义,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组合,就是节奏型。音乐中常见的节奏型有:均分型、附点型、切分型、连音型、带休止型等。不同的节奏型则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如切分型能使节拍的强弱规律改变,使音乐变得有较强的起伏感。带休止型具有轻快、活泼的作用等等。

  在节奏型的练习中需要加入有效的记忆方法,才能使节奏型的练习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感性记忆和理性记忆结合运用是增强节奏型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感性记忆就是不假思索地将所给的节奏快速念出,这主要是凭借自己对节奏的律动感知。感性记忆主要适合于节奏模仿训练,但对太长的节奏型组合,感性记忆则显得力不从心。理性记忆就是将所给节奏进行快速分析,寻找规律加以记忆,这主要是凭借自己对节奏型的熟知程度及反映速度,对节奏型不熟悉或反映过慢则会跟不上节奏乐句的进行,导致遗漏节奏,使记忆发生错误,理性记忆不利于多种节奏型的组合记忆。因此,对于节奏型的记忆,最好的记忆方法就是将两种记忆方式结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掌握了一定的节奏基础和记忆方法后,先从简单的节奏型组合开始练习,逐渐增加节奏型的难度和节奏型组合的长度,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过渡,由基本节奏向较难的节奏过渡,并在训练中做到认、听、读、写,强化大脑对节奏的记忆。这一切的训练都要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练习,始终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更快速的辨认节奏型并模仿,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不同的节奏型要根据其特点,使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训练。在练习节奏型时,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带休止符的节奏型练习会造成内心的紧张感,在训练中要克服内心的紧张,以平常的心态来面对它,不要一遇到这种节奏就打乱原有的速度。要注意稳定内心速度感,加强对节奏的内心感受意识。练习它时,可以在内心默念出休止的时值,这样对于练习者来说,可以更准确的掌握休止的时值。

  切分音的出现会改变节拍的强弱规律,在练习切分音时要注意,在切分音所在的节拍中,第一个音符并不是重音,重音转移到了第二个音符上,所以第二个音符的出现相对该节拍中的其他音符来说是强的。

  附点节奏型常常在音乐中出现,如:

  等。对附点的时值,我们往往会忽略,常常在附点时值未延续够的情况下就停止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没延续够时值就停止的不良习惯。也会影响后附点节奏型在音乐中的特点,影响音乐的表现力,所以一定要把附点的时值延续够。

  在连音的练习中,连音的节奏会在固有的节拍内显出它的特别。练习时注意节拍的时值,在固定的时值内均匀的分配音长,同时它与其他节奏的连接上应多加注意。

  二、节奏感的练习

  节奏运动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能,往往同人的心理活动相对应。良好的节奏感就是对节奏各因素的敏锐感知和准确表达。节奏感是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节奏感的训练可以从培养节拍感开始。如:用节拍器来进行数拍练习。先一拍一个音,一拍两个音,一拍三个音,一拍四个音地跟着节拍器用嘴数拍练习,然后自己数着均衡的口令走路或跑步练习。这样容易让均衡的节拍感觉牢固在心中,能够有一个内心的均衡速度和节拍意识,这是开展节奏感训练的基础,它可以为学习节奏打好前期铺垫。

  节奏感的训练也可以加入朗诵。我们生活在语言的环境中,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的节奏,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应从有节奏的朗读开始。如:有节奏的朗读一些简单的诗词、歌词,或即兴的讲一些有节奏的话,并在朗读的同时用手拍出节奏。

  这样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了的词语创作能力,同时也体验了节奏感。在节奏感训练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基本的指挥手势,对节奏感的训练会有很大的帮助。如用嘴读出节奏的同时用手打出节拍,并做到每一拍的速度一致,先由慢速度的练习开始,慢慢的加速度练习,并做到强拍子的动作较明显于弱拍子的动作。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学生正确的念出每段节奏所要求的标准速度,同时又有助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当然,机械的表现节奏的长短是行不通的,他们只是节奏感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节奏感的练习和掌握不能单一训练基本节奏或节奏型组合,要深入到音乐作品中,去感受音乐的情感起伏。

  三、体态律动在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达尔克罗兹经过对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领域的研究,创造了这种新的音乐教育方法。体态律动通过身体的运动(动作)对音乐加以“反应”,从而促进人的各种感官和机能的发展,并不断发掘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体态运动的特点是排除单纯的音乐技术训练,通过人的自然地表达方式来学习音乐。

  节奏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内在欲望出发,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而在节奏训练过程中带入体态律动的各种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促使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是人类产生认识欲望的动力之一,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开始学习时,应该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欲望。比如在节奏训练方面,要诱发学生“动”的欲望,引导他们“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节奏训练。运用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带入体态律动的各种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体态律动活动通过各种各样有趣的方法来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使学生用心地去感受节奏,是激发学习欲望的好办法,尤其适用于儿童的节奏教学。

  (一)随着音乐做动作

  让学生在教室里散开,老师弹奏由二分音符构成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边走边做青蛙游泳的动作。做完青蛙游泳的动作后,随着由八分音符构成的音乐,边跑边模仿小狗的“狗刨”式游泳动作。根据情况,还可以把音乐变换成由十六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等基本节奏构成,动作也可以有所变化。这种对动作的模仿,既可以使学生分辨一些基本节奏,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作反应能力。

  (二)模仿声音并做动作

  对于儿童来说,熟悉的事物更容易感知。所以,模仿声音的题材应该来自于儿童的生活。把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带到节奏教学活动中去,如动物、自然现象、交通工具、体育活动等等。

  串成一排,模仿火车的样子,边走边读节奏。

  这种模仿声音并做动作的方法,既进行了节奏型的练习,又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三)把节奏带入游戏

  模仿“挑水”的游戏来练习一组不同的节奏,拿着小桶跑步到水边的节奏,用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乐句;水杯盛水到水桶里的节奏,用一个四分音符和一个四分休止符交叉进行组成的节奏乐句;挑起水桶迈步的节奏,用四分音符组成的节奏乐句;走了一段路有点累了,脚步放慢的节奏,用二分音符组成的节奏乐句;终于到家了,放下水桶高兴欢呼的节奏,用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乐句。如此练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练习了节奏型,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

  体态律动不单是用耳朵听音乐,同时是用身体来表现音乐,它能调动学生全部的感官,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协调学生的身体动作,把它带入节奏训练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综上所述,在节奏感训练中要深入到音乐作品中,去感受音乐的情感起伏。带入体态律动的训练则要用一些灵活多样的、有趣的活动,激发学者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训练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训练中既要提高训练者对节奏的感知、理解能力,又要增强他们的创作和表现能力。并要多关注音乐作品中新颖的、富有个性化的节奏型,同时还要注意节奏与旋律、内容、情感表达相统一。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的生命,在音乐中的价值无可取代,音乐中时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节奏的变化中。所以,我们必须刻苦的练习并掌握它,才能更好的表现音乐。

相关文章 推荐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三章 基本练习
人气:110
乐理知识大全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三章 基本练习
音乐乐理知识大全
人气:296
乐理基础知识
音乐乐理知识大全
单音E(mi)的练习,从零起步学简谱
人气:148
乐理基础知识
单音E(mi)的练习,从零起步学简谱
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_从零起步学简谱
人气:90
乐理基础知识
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_从零起步学简谱
五线谱快速记忆法
人气:410
五线谱入门
五线谱快速记忆法
老外教你认识简谱视频教学合集,中英文对照带翻译
人气:212
乐理视频教程
老外教你认识简谱视频教学合集,中英文对照带翻译
学画各种谱号
人气:320
乐理基础知识
学画各种谱号
近系调(续)D小调和弦与琶音伴奏
人气:184
乐理基础知识
近系调(续)D小调和弦与琶音伴奏
干货!五线谱教程超级全面_分多页
人气:350
五线谱入门
干货!五线谱教程超级全面_分多页
什么是换气记号?
人气:2614
乐理基础知识
什么是换气记号?
根音的倍弱进行介绍
人气:86
乐理知识大全
根音的倍弱进行介绍
乐理口诀歌,学音乐的看过来!
人气:198
乐理基础知识
乐理口诀歌,学音乐的看过来!

大家都在看

音程和弦/音程的识别与构成

音程和弦/音程的识别与构成

第三讲 音程的识别与构成 音程是整个乐理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好音程对于今后的和弦、调式的进一步学习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学习研究和弦与调式的基础。如果音程...

乐理基础知识 760 阅读

史上最全的90条乐理知识合集

史上最全的90条乐理知识合集

1、谱号,是用来确定五线谱上音级名称和音高的符号。 2、谱表,就是五线谱上加上谱号。 单行谱表常用的有: (1)高音谱表(G谱表) (2)低音谱表(F谱表) (3)中音谱表(C谱表的一种...

乐理基础知识 89 阅读

五度相生律的产生和基本概念

五度相生律的产生和基本概念

五度相生律又叫三分损益律,它是按纯五度的关系向上或向下推算的办法,来找出整个各个音级的精确高度。在国外,五度相生律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是由毕达哥拉斯所发现的,...

乐理基础知识 331 阅读

乐理基础教学《第五讲 中国民族调式 五声性调式》第四单元 调及调式

乐理基础教学《第五讲 中国民族调式 五声性调式》第四单元 调及调式

第五讲 中国民族调式五声性调式 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各种民族民间的音乐丰富多彩。在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音乐中,有一些不同于欧洲大、小调的调人类别,其中最...

乐理基础知识 394 阅读

和弦转位_从零起步学简谱

和弦转位_从零起步学简谱

在和声体系中,以和弦的根音为低音〔最低的音)的和弦,叫原位和弦。 应用中为了表现手法的需要,把和弦中的非根音的其它组成音做为低音来应用的和弦,称做转位和弦。...

乐理基础知识 78 阅读

三种律制的比较

三种律制的比较

以一个纯八度为单位,设定纯八度为1200音分,来看看三种律制的不同。...

乐理基础知识 253 阅读

乐理基础教学《第四讲 各种记号》第一单元 记谱法

乐理基础教学《第四讲 各种记号》第一单元 记谱法

在音乐中单靠音符来记录音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用许多的记号来加以补充。常用的记号可以分为演奏法记号、省略记号、变音记号、装饰音记号、速度记号、力度记号、表情记号等等...

乐理基础知识 282 阅读

乐理基础教学《第一讲 概论》第四单元 调及调式

乐理基础教学《第一讲 概论》第四单元 调及调式

第四单元 调及调式 第一讲 概论 在音乐中,音与音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即互相推进、互相依附,它们总是按照一定的关系连接在一起来表达音乐思想的。一个孤立的音或...

乐理基础知识 212 阅读

什么是回音?

什么是回音?

什么是回音?关于回音知识 回音是由四个或五个音中组成的旋律音型,以音符的上方音和下方音的回转来修饰主要音符,回音可以分为顺回音和逆回音两种,一般所说的回音即顺...

乐理基础知识 291 阅读

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在调式中,无论大小调式都是Ⅰ级、Ⅲ级、Ⅴ级为稳定音级,其余的Ⅱ级、Ⅳ级、Ⅵ级、Ⅶ级为不稳定音级,不稳定音级有向稳定音级倾向的要求,这种由不稳定音级向稳定音级...

乐理基础知识 309 阅读

常用的和弦标记

常用的和弦标记

和弦是键盘乐演奏者必备的知识。初学者应牢记和弦的标记、结构、组合、内在的功能联系,熟悉和弦的键盘位置及转位变化,那一定可以收入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使用的和弦标记为音名...

乐理基础知识 206 阅读

单音程与复音程

单音程与复音程

按照音程之间的距离大小,音程又可分为单音程与复音程两种类型。 【单音程】 构成音程的两音在纯八度(含纯八度)以内的,叫做单音程。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

乐理基础知识 256 阅读

变化音、切分音与五线谱音符休止符

变化音、切分音与五线谱音符休止符

变化音、切分音与五线谱音符休止符...

乐理基础知识 179 阅读

古典鉴赏入门:基础乐理与乐曲赏析

古典鉴赏入门:基础乐理与乐曲赏析

在开讲之前,我们先听一首曲子,是不是莫名地熟悉。 一般配音都是: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高一3班,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他们口号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卡拉扬指挥 一股心塞,悠然而...

乐理基础知识 196 阅读

调及调式/调关系/调式关系

调及调式/调关系/调式关系

第六讲 调关系(调式关系) 调关系实际是调式关系的简称。 调与调之间有远近之分,区分调(调式)的远近主要根据两个调(调式)之间内在联系的各种因素,即两个调(调式...

乐理基础知识 12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