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术,要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在课堂。在欧洲,音乐触手可及,街头有乐声,结婚、孩子庆生都有音乐,爱音乐像美食一样重要。”今年60岁生日之际,德国广播爱乐乐团终身圆号首席、德国柏林音乐艺术表演学院终身圆号教授韩小明推出中文版《施特劳斯浪漫圆号作品集》。这几天他又回国,为圆号夏令营的孩子们上大师课。
韩小明在上海音乐学院家属楼长大。父亲韩铣光1960年参加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实现新中国圆号乐手在国际比赛零的突破。哥哥韩小光从上音毕业后,成为新加坡交响乐团圆号首席。
1978年,韩小明进入中央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前身),次年指挥大师小泽征尔访华时指挥中央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被韩小明的圆号演奏打动,推荐他参加波士顿交响乐团夏令营,之后又推荐他进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1985年,韩小明考入指挥家郑明勋担任艺术总监的德国广播爱乐乐团,开启旅欧艺术生涯。近年来,韩小明定期回国授课,为优秀的青年音乐家出国深造牵线搭桥。2010年到2012年,他被聘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不负小泽征尔大师所托,一步步带着中国的音乐人才成长起来。”
在夏令营,韩小明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的标准始终如一,“我们的音乐训练需要更多合作课。在国内,学生乐队排练、识谱、参加音乐节及各种演出的机会少。交响乐是集体合作产物,平时重奏训练不够,学生们毕业后就无法得到专业院团青睐。”
当下艺术生专业技术与文化课的讨论不绝于耳。韩小明不讳言,神童时时有,只有少数人成为真正的演奏家。“十三四岁的孩子一鸣惊人,可能是因为他们有着超越常人的天分和努力,钻研比赛曲目、练习时间比国外孩子多两三倍。比赛只是一次机会,怎么把握好舞台,保证状态,还要扩充曲目量,又是另外一个级别的要求。成为真正的演奏家,其实是一个长跑的过程。”
每年回到故乡,遇到络绎不绝的求教者,韩小明总会感叹,“现在学音乐的小孩真的很多,尤其在上海。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听音乐会的人那么少。在欧洲大小城市有各式各样的音乐会,不光在音乐厅、博物馆,还有数不胜数的室内演奏。上海有上百个艺术空间,应该有更多古典音乐、轻音乐给大家听。”他透露,欧洲乐团会针对青年人的作息安排音乐会。“晚上7点半开始演出,对上班族而言时间有点赶。荷兰有音乐会从晚上9点开始,一直演奏到10点,连续一个小时不休息。演出地点还是在音乐厅,非常正规。柏林爱乐的星期日音乐会改到下午5点,方便大家在晚上8点聚餐。我们乐团的星期天音乐会从中午11点持续到下午1点。大家听完音乐,聚餐娱乐,然后回家休息,迎接新的工作日。”
近年国际音乐、舞蹈大赛不断有韩国学生摘金夺银,韩小明也注意到这一现象。每年去韩国讲学、演出的他直言,“日韩孩子从小自律。我亲戚家的孩子在学钢琴、小提琴、圆号、吉他,跳舞,她很有能力、很聪明,学什么都快,但是散漫、没有规矩。没有学到位,就是因为没有规矩,她的演奏没有那么精准,节奏、音准都差一点。我问她,你那么聪明,为什么不注意这些细节的可能性?”
对自己的学生,韩小明一如既往地严格,毫不留情,“我把很优秀的学生推荐到德国深造,他们还需要两年才能真正与外国同行对话,开展高质量的文化交流。”他要求学生们去餐馆打工,“现在的孩子太过舒适,缺乏拼劲。我让他们去德国中餐馆打工,不是赚钱,而是体验社会。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就是白纸一张,完全凭自己的想象。”
除了优秀的演奏家,观众也在期盼更多原创精品,能够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钢琴协奏曲《黄河》深入人心,韩小明的回答是,“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国外乐团每年有两周以上的时间必须演新作品,按月给新人机会,乐团还会给年轻作曲家一个星期,由精心挑选的成熟作曲家和指挥家帮助他们创作。国内乐团对总监有考核,对作曲家好像没有考核。原创作品花了很多钱,很多精力,演一次就不见了。新人创作需要更多乐团来支持。”
如今的韩小明已是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满燚、顾聪、李涛、周宁、文杨、徐毅奇等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担任教授。6月举行的第17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铜管组中,满燚的学生金智成获得第二名,取得本次比赛中国选手最好名次。韩小明欣慰地说,“祝贺中国圆号界又出了一位世界级选手。”
本文来源:上观 作者:诸葛漪
华人圆号演奏家韩小明:冀营造浓厚古典音乐氛围 留住海外音乐家
此番韩小明回国将为圆号大师班授课。 受访者韩小明先生供图
中新网上海7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知名华人圆号演奏家和教育家韩小明15日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十年来,中国的交响乐团进步飞快,演奏水准大幅提升,演出场次数量不断增加,北、上、广、深的交响乐团不断开展音乐季,让更多人欣赏到高水平的演奏。
此番韩小明回国将为圆号大师班授课,他希望,未来,交响乐能够走进中国更广阔的地区。
韩小明说,圆号对演奏者的气息控制要求极高。 受访者韩小明先生供图
韩小明出身于上海的艺术世家,家族中有6位成员从事圆号演奏:父亲韩铣光是中国圆号专业首位教师;哥哥韩小光曾任新加坡交响乐团圆号首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圆号教授。17岁时,韩小明便出任原中央乐团圆号首席,他的演奏受到小泽征尔的垂青,自此开启了留洋进修的生涯。22岁时,韩小明考取萨尔布吕肯广播交响乐团圆号首席,与艺术大师郑明勋共事;30岁,他成功竞聘萨尔音乐学院最高级别终身制教授,成为当时德国最年轻的管乐教授之一。
“选择音乐就是选择一生的快乐。”小时候,父亲韩铣光的一句话让韩小明选择将圆号演奏作为毕生职业;“请学习完后,一定要回国把最先进的东西带回中国。”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嘱托,让他在事业巅峰期,回到祖国,把“为中国培育更多音乐人才”作为使命。1996年,韩小明第一次回国开设圆号大师班,此后十余年间,他不断往返于德国与中国,将管乐演奏、教学经验带回祖国。国家大剧院成立之初,韩小明毅然辞去在德国授课的部分工作,并向所在乐团申请了长达一年的假期,回国协助国家大剧院组建管弦乐团。2003年起,韩小明受邀出任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2005年,他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客座。在教授演奏技法的同时,韩小明每年推选优秀人才开展国际交流。
韩小明出身于上海的艺术世家,家族中有6位成员从事圆号演奏。 受访者韩小明先生供图
“我想让更多的中国艺术家走上国际舞台。我喜欢与学生们交流音乐,每次回国,他们都有很大进步,并积极地跟我回课。”韩小明自豪地说,如今,多名优秀的毕业生先后任教中国的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和知名高校,培养圆号吹奏人才,还有一人出任知名交响乐团的圆号首席。这让当代圆号教学、演奏理念和技法得到推广,走向全国。
据介绍,圆号是个“攻守兼备”的乐器。它既有嘹亮宽广的金属音质,又有细腻柔和包容性的温暖音色,是作曲家们青睐的乐器。但由于它的管子比较长,演奏技术相对其他铜管乐器比较难,想较好地演奏圆号绝非易事。韩小明告诉记者,如果把圆号的插管全部展开,长度可达5米,加上特别的号嘴,“这对演奏者的气息控制要求极高。”他直言,在交响乐团中,圆号演奏者最容易因失误而出现“冒泡”现象。事实上,在一个交响乐团中,圆号是“灵魂”角色之一。
虽然,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管乐有了长足发展;但在韩小明看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他对记者表示,与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相比,中国管乐的发展不过数十年;在西方国家,包括圆号在内的管乐演奏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浓厚的氛围,教学体系十分完善,而在中国,经典音乐氛围仍不够浓厚,系统学习和实践水平亟待提高。韩小明坦言,培养一个合格乐手需要十几年时间,“教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我首先要判断学生的潜力和他的方向。”这位圆号教育家十分强调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并认为,管弦乐演奏者要加强交流,并走出国门,尤其是到欧洲国家和地区感受不同的文化传统。不久前,韩小明和妻子一起探访了施特劳斯故居:“走进他(施特劳斯)的创作环境,方才知晓作品背后的人文情怀。”
最近几年,不少海归音乐家投身中国的音乐教育令他十分欣慰:“我希望在国际上看到更多华人音乐家的身影。但我更希望看到国内古典音乐氛围更浓厚,让这些海外的音乐家愿意把脚步留在中国。”
此次他回国不仅要在大师班授课,还将与北京、上海的政府相关部门探讨青少年音乐培养问题。韩小明透露,未来可能共同策划一些项目,让更多青少年感受纯正的西方经典音乐。他有一个愿望,希望在中国打造国家级、省级、市级青少年乐团和管乐团,形成梯队,从小系统培养有天赋的音乐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