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诗》是肖松创作末期(1894-1899年)的主要成果之一。在这时期,由于结识一些象征派诗人,又接触到俄罗斯作家如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作品,他那潜在的悲观情绪有所抬头。《音诗》以屠格涅夫的一则短篇故事为基础(具体指的是哪一则,我们不得而知),表达肖松内心世界的一种不容易捉摸和近于病态的压抑之感。
《音诗》虽是为小提琴独奏和乐队而写的乐曲,它的规模介乎协奏曲与小提琴小品之间,相当于贝多芬的《浪漫曲》,但在音乐会上演奏时,用钢琴伴奏的情况更为常见,它同拉威尔的音乐会狂想曲《茨冈》连在一起演奏,则几乎成为一种习惯。
《音诗》非常富于诗意,同时又具有一些戏剧性因素,乐曲的结构稳妥合理,毫无冗长乏味之嫌,反映出作者过细的设计和特别精心的技艺。轻度的伤感,狂喜但有所克制的热情,含蓄,雅致,笔法之极度精练——所有这些都是它的特点所在。这首乐曲自始至终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因为其中所表达的热情并不激烈,往往是在谨慎和含蓄中带点激动的柔情。
乐曲以bE大调为基调,经过#F大调、D大调和b小调等变化而复归原调。乐曲的引子由弦乐器(小提琴除外)和木管乐器上一些短小动机的浮沉组成,令人感到有点神秘。接着,乐曲的第一主题便由定音鼓的轻微敲击(属音)引出,它先出现在独奏小提琴上,并由弦乐器合奏复述,然后又由独奏小提琴按华彩乐段的方式加以发展,音乐的情调典雅,充满一种幽深的冥想:
乐曲的第二主题自前一主题逐渐强化的发展引入,现在节拍也已变换,弦乐器声部起伏活跃的三连音音型,还使独奏小提琴的主题显得越加强烈和富于激情:
乐曲的第三主题是前一主题情绪的直接继续,在这里有着广阔的发展:独奏小提琴借它以发挥双音和八度音等辉煌技巧,而当主题转由双簧管和中提琴独奏时,独奏小提琴又以活跃的旋律与之相伴,整个乐章的高潮也是在这一主题的发展中形成的:
高潮过后,引子的素材重又引出乐曲的第一主题,但这时它相继在#F大调和D大调上出现。接着,音乐的速度转快,乐曲的第二和第三主题又在b小调中进行充分的交响性发展。最后,在回到原来的速度和调性的当儿,乐队全奏的第一主题音响庄严饱满,整个乐曲便以这第一主题的变化反复作为结束,那逐渐轻弱的颤奏使这段尾声显得极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