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抒真(1907.6.10~2002.11.28)我国当代德高望重的音乐教育家,小提琴家,乐器专家,我国小提琴制作事业的开创者。 谭抒真教授是我国小提琴教育的一代宗师。从事音乐事业76年,在他的努力和领导下,使我国的小提琴教学和演奏水平,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 谭抒真教授是我国小提琴制作事业的开创者。
个人履历
- 1907年6月10日 谭抒真原名谭书祯,原籍山东潍坊市,出生于青岛。父亲谭子东,毕业于同济大学医科,医生。
- 1914年 随全家迁回原籍山东潍坊市,入东关油坊沟小学。
- 1916年 随全家迁居河南开封,入济汴小学开始学习英文。次年改入开封市立第一小学。
- 1919年 入开封南关圣安德列中学。
- 1921年 考入北京汇文中学。
- 1922年 跟李勖刚学习小提琴。同年在青岛随俄国人霍洛舍夫斯基(Horoshefski)学琴。
- 1923年 进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随穆志清学习小提琴。
- 同期又向俄国人欧鲁普(Isidor Oroop)学琴。
- 1924年 在青岛随奥地利人施特劳斯(Paul Strauss)学琴。
- 1925年 在上海跟工部局交响乐团荷兰小提琴家海斯特(Heyst)学习小提琴。
- 1926年 由刘海粟聘任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小提琴教授。
- 1926年 兼任上海艺术大学小提琴教授。
- 1927年6月 任南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处音乐指导员。
- 1927年 与田汉、潘天寿教授等人发起参与创办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并担任小提琴教授,同时兼任交通大学附中音乐教师。
- 1927春 参加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成为加入这个交响乐团的第一名中国人。
- 1928年 到日本留学。随东京新交响乐团指挥--原圣彼得堡马林斯基歌剧院首席兼指挥、德沃夏克的学生捷克小提琴家克尼希(Josef Koenig)学琴,并担任东京新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员。
- 1929年 回国后继续担任上海美专小提琴教授。
- 1929年-1930年 跟意大利小提琴家富华(Arrig Foa)学琴。
- 1929年-1931年 任上海艺术大学,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上海人文艺术大学小提琴教师。
- 1930年 兼任上海江湾劳动大学小提琴教师。
- 1932年-1935年 在青岛国际乐团任演奏员。
- 1938年-1949年 聘为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演奏员。同时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小提琴教授。
- 1938年-1940年 在上海沪江大学建筑系学习毕业。1946年起取得中央高等考试院建筑师称号及证书。
- 1947年 任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小提琴教授和行知艺术学校小提琴教师。
- 1949年7月 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 1949年9月 由陈毅市长任命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至1984年,同时兼任管弦系主任。
- 1954年-1966年 连任上海市第一至第五届市人大代表。
- 1955年 参加中国民主同盟。
- 1956年-1958年 兼任中央轻工业部轻工业科学研究院乐器研究所所长。
- 1957年 担任民盟上海市委常委兼上海音乐学院支部主任,八十年代改任民盟市委顾问。
- 1966年 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停止工作。
- 1972年 恢复工作。
- 1973年 参与上海音乐学院“五七”音训班教学工作。
- 1977年起 任上海市第五届、第六届市政协常委。
- 1979年 参与拍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记录片,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 1980年 作为中央文化部音乐教育代表团成员赴美参加美国全国音乐教育会议。同年,接受美国密苏里大学由校长颁发的金色大奖章。
- 1981年 任法国巴黎国际蒂博小提琴比赛评委。
- 1982年 任英国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
- 1982年 在上海接受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 1982年 赴美接受美国旧金山市政府董事会颁发的荣誉奖状。
- 1983年 在纽约接受由小提琴家斯特恩颁发的美国交响乐协会荣誉奖状。
- 1984-2002年 任上海音乐学院顾问。
- 1991年 获第一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2001年 获得中国音乐家协会首届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
- 2002年11月28日逝世。
经历
谭抒真先生从1922年开始学习小提琴,1923年就进入中国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小提琴和中提琴。他遍寻名师,跟中国当时最好的小提琴家学习。1927年,上海国立音专建立后进入该校学习中提琴。
1927年3月,二十岁的小提琴家谭抒真作为第一位华人音乐家进入由梅百器担任指挥的上海工部局乐队。并参加了乐队为纪念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的音乐会。这里有一篇1927年3月29日作家傅彦长的日记,这篇日记记载了当日"到市政厅听贝多芬百年祭,其节目为交响曲第五首,奏鸣曲阿巴西盎那地(今译“热情奏鸣曲”),交响曲第九首前三段(即第九交响曲前三个乐章)。是夜谭抒真加入,为中国第一人参与者。"这段短短的文字记录了谭抒真参加音乐会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1927年夏,田汉把谭抒真叫到南京北伐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宣传处工作,任音乐指导员。当时应戏剧指导员欧阳予倩的请求,谭抒真谱写了一首《革命军凯旋曲》,由"总司令军乐队“全体出演,这是他第一次有记录的作曲,那年他刚过20岁且没有学作曲的学历,欧阳予倩在回忆录《自我演戏以来》中对这段历史作了记载。
1928年又留学日本,随曾任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首席兼指挥的捷克音乐家克尼希学习。克尼希教他的手的锻炼方法,使他到90岁高龄,还可以运弓操琴。解放前他长年在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小提琴演奏经验。
谭抒真先生很早就从事教学。1925年到上海美专学习音乐,可是半年后由于业务水平比小提琴老师高,即被校长刘海粟聘为小提琴教授,那年他只有18岁。
1947年谭抒真被聘为国立音专教授,1949年上海解放后即被陈毅市长任命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他力主音乐学院的师生一定要参加艺术实践,教师更应以身作则。他改当时的理论作曲系为作曲系,明确规定这个系的师生要以创作为主。同时他亲自负责学院演出委员会的工作,倡导教师身体力行:作曲专业的教师一定要作曲,表演专业的教师一定要演出,做学生的表率。
他和贺绿汀院长一致认为音乐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在15-18岁期间就应当掌握乐器演奏的所有基本技术,才有可能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平。随后即在1951年创办了上海音乐学院少年班,1953年建立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56年建立了上海音乐学院附小,从体制上解决了音乐教育从小开始培养的问题。中国的小提琴事业,正是在谭抒真教授作为领军人的带领下,在20世纪里,从弱小走向强大,从低水平走向世界一流水平,使中国的弦乐水平,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
小提琴在传入中国之初,所有的琴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高而且维修困难。1924年,谭抒真在青岛时,花了60多元钱把坏的小提琴拿到上海去修,可是用了不久又坏了。他深感一定要学会修琴。他买了小提琴制作的参考书,并从德国订购了制作小提琴的工具和材料,开始学习修琴和制琴。谭抒真1927年进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后,乐团里的外国提琴家的琴坏了几乎都找他修理。1937年他制作了一把专业小提琴达到了很高的水准。1956年,轻工业部在上海设立乐器研究所,任命谭抒真担任所长。同年轻工业部委托谭抒真在上海开办全国提琴制作训练班,各地选派人员来学习。1978年谭抒真又在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提琴制作专业,招收会拉琴、有数理化基础的青年学子来学习,推动了中国提琴制作事业的发展。
谭抒真先生的身份是音乐家,可是他的正式学历证明却是1938-1940年沪江大学建筑专业和建筑师证书。
1953年根据谭抒真先生建议,上海音乐学院(当时名为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在漕河泾校区建造了大礼堂,由于重视声学音响的设计,使得该场所的声音效果达到很高的水平,适合专业音乐会的演出活动,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使用。
谭抒真先生还会画画。1926年谭抒真先生19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乐评及漫画。这篇是在市政厅听了工部局乐队音乐会后写的文章和画的指挥梅百器漫画。
谭抒真先生在多个学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杂家”他无论在做什么事都不忘自己归根结底仍是个音乐家,正如他说:"在我的一生中一刻也离不开音乐,没有音乐生活就失去动力、失去乐趣。音乐就像空气和水,我不能想象没有音乐生命怎能延续下去。"
谭抒真先生的一生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让我们知道人的一生可能有那么多的选择和机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可以过得那么丰富多彩,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