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笙百科>

插上科技的翅膀,三十六簧笙能唤凤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0-03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王慧中与三十六簧加键笙 高 沛音乐家如果不求思、求变、求创新,终将沦为艺匠。求创新是艺术家活跃思维的表现,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自然转化的过程。中国笙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文化传统。它已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著名笙演奏家,笙改革家王慧中先生深知古老的笙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优存劣汰,若不求思求变,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最后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中被淘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和笙制作家孙汝桂、笙演奏家杨大明一道,集思广益,多方研究论证,创造了三十六簧加键的方笙。三十六簧加键方笙的问世之所以受到广大吹笙者的青睐,它具有三大优点:一是指法设计科学合理,半音齐全可任意转调。二是采用波姆键演奏,省气省力且运指便捷。三是笙放在腿上演奏,解放了双手。此外,三十六笙的创新,还给我们带来了两点启示:第一,笙的改革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第二,三十六簧加键方笙坚持用自由簧发音,保持了传统笙原有色彩,基本演奏方法仍以著名笙演奏家,笙改革家王慧中先生深知古老的笙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优存劣汰,若不求思求变,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最后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中被淘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和笙制作家孙汝桂、笙演奏家杨大明一道,集思广益,多方研究论证,创造了三十六簧加键的方笙。三十六簧加键方笙的问世之所以受到广大吹笙者的青睐,它具有三大优点:一是指法设计科学合理,半音齐全可任意转调。二是采用波姆键演奏,省气省力且运指便捷。三是笙放在腿上演奏,解放了双手。此外,三十六笙的创新,还给我们带来了两点启示:第一,笙的改革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第二,三十六簧加键方笙坚持用自由簧发音,保持了传统笙原有色彩,基本演奏方法仍以四、五、八度的传统和声为基础,又能自如演奏各种和弦变化。
插上科技的翅膀,三十六簧笙能唤凤
  学者刘梦溪在《传统的误读》中指出:文化秩序中既有累积的旧传统,又有衍生的新传统,这两部分是一种互相制衡的关系,通过互相制衡以保持文化发展的渐进性。因此,三十六簧加键笙一经问世,便在国内外风传开来,更是大型民族乐队不可或缺的常规乐器。相信假以时日,三十六簧加键笙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中,以更大的艺术魅力,为传统注入生命的活力,从而使笙这件古老的簧管乐器逐步走向规范,走向统一,在当代得到延续和发展。三位笙改革家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把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割裂开了或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兼收并蓄的特点,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他们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西洋,在民族化、大众化的总目标下殊途同归。三十六簧加键笙之所以呼吸省力,按音快速,增音方便,转调灵活,主要是借鉴了西洋木管乐器上的“波姆键”。一百多年前德国长笛演奏家兼乐器制作的改革家塞奥德 波姆发明了金属按音键,从而在世界上流行开来。引进为了更新,把引进的加以同化,使之成为中国笙新的机体的组成部分,使原来传统笙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王慧中先生深情地告诉笔者:若不是众多前辈笙演奏家对笙的不断改革实践,音乐界学者们将丰富的笙资源进行梳理,我们才能积水成渊,革新创造出三十六簧加键方笙。由此,笔者认为科技与艺术虽然分别属于人类理性的结晶和感性的智慧,然而它们的共同之处则在于,它们在本质上都是通过创造来影响人类和世界发展的一种本领,在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相互发生着关系。1986年6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笙规范化研讨会”上,中央民族乐团著名笙演奏王慧中先生,在全国首次的《中国笙名家独奏音乐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由孙汝桂、王慧中、杨大明共同研制的三十六簧加键方笙。继胡天泉的《阿细欢歌》、唐富的《木叶情》、高沛的《龙凤呈祥》、孙友的《欢乐的泼水节》之后,王慧中用三十六簧加键方笙演奏了由他创作的《傣乡风情》,又加演了他改编的《四小天鹅舞曲》技惊四座,这两首代表作穷尽了加键笙语汇的可能性,他以柔为美,以清为高的演奏,受到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和笙演奏家们的肯定。笔者作为此次会议和演出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翌日撰写了《诗情画意的“傣家风情”》一文,登在了《长江日报》上。王曲》、柴可夫斯基的《拿波里舞曲》、《流浪者之歌》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所创作的歌剧《萨旦王的故事》中的一首间奏曲《野蜂飞舞》,原曲由管弦乐队演奏。因这首乐曲具有诙谐的风格和高难的演奏技巧,被西洋乐器中的长笛、单簧管、小号、长号以及钢琴等改编为独奏曲,而闻名于世界。然而对于一管一音的笙要移植此曲,确有很大的难度,但通过王慧中先生孜孜以求的不懈精神,如今他在四十簧加键笙上也能快速地吹奏。无论上行下行的快速半音阶,还是和声与力度的变化,都能得心应手,快速流利的演奏,令中外音乐家为之惊叹。从而使笙从伴奏到独奏,从纯律到十二平均律,技术的革新、技巧的变换、形状的演变,都有了质的突破和超越。四当三十六簧加键笙方笙的图纸设计出来后,他首先找到了天津市静海县新声乐器厂的邢玉普师傅,做出了第一支三十六簧加键方笙,尽管还不完美,但为后的三十六簧笙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探索。
  1975年再由北京民族乐器厂制笙专家孙汝桂技师制作出了第二支三十六簧加键笙。自古以来,中国汉族的笙从来没有过扩音管笙,只有苗族的芦笙,因此,芦笙音量大且音色浑厚浓郁。于是,王慧中向孙汝桂师傅提出能否把扩音管加到三十六簧键笙上,但三十六簧方笙与芦笙的结构不同,芦笙的扩音管是套筒式,占用空间大,而三十六簧笙音管多,管与管之间空间小而密,最后在王慧中的妙思与孙汝桂的巧做中解决了这一难题,即把手握成管状,并罩在三十六簧笙苗上键子的发音孔外边,同样可以起到扩音的作用。这种新的改进使汉族的笙不仅扩大了音量,且音质音色更加明亮通透。随后又将竹管改为铜制,这样既减轻了笙的重量,也更突出了笙的金石之声。此外,他们将三十六簧键笙的键头放在笙的中部,这样键头上下结合,使笙的演奏更加科学方便。一的自身优势,在第三章“风雪途中”多处加入了上下行半音阶表现了风雪交加的场面,丰富了原曲艺术表现力。这首协奏曲体现了王慧中关于“三十六簧方笙演奏技巧传统化”的艺术思想,把三十六簧方笙的演奏技巧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者。1在键笙上自我伴奏,使乐曲虚实隐现,互有呼应,顾盼有情、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了笙的艺术性和技术性。音乐史家们认为:继承毕竟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个时代如果放进历史,它的价值不能依靠继承去获得,而须有这个时代的特色,有这个时代的创造。千百年来,笙一直处在伴奏地位。是老一辈笙演奏家胡天泉、闫海登二位大师将笙引入了独奏行列,后来孙汝桂、王慧中、杨大明先生,更是把笙升华到日臻完善的境地,他们都应该是笙的先行者而载入史册。笙的发展改良也引起对笙的作品的关注,创作具有艺术魅力的笙作品,是促进笙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曲键笙新作《傣乡风情》,引来专业作曲家和笙演奏者们的创作热情。键笙协奏曲《孔雀》(关迺忠曲)、《虹》(刘文金曲)佳作迭出,为键笙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2他除了研制成功三十八簧、四十簧方笙外,近年来他发挥他在大学时期所学的电学知识研制了很多与笙有关的发明创造。他用二极管整流原理发明了“修笙用的调温电烙铁”、用低电压PTC发热片制作了“低电压恒温加热笙斗”以及“手持电动研绿机”。这些新的发明创造成了他晚年生活的最大乐趣。王慧中先生对笙矢志不渝的改革精神,激扬飞跃的创新能量,给乐器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使古老的笙,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更为可喜的是,如今三十六簧加键笙拥有舞台上下众多的守望者,这是键笙的希望所在,在改革笙走近青少年的演奏者,才是笙艺术的未来。此文写后,不禁使我想起一首古代的《吹笙歌》,抄录下来作为结束语,一飨作者。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唤风。一一(殷)尧藩
  (作者介绍:高沛,著名笙演奏家、评论家。武汉市音乐家协会秘书长)

相关文章 推荐

笙演奏《云宫迅音》
人气:163
笙演奏视频
笙演奏《云宫迅音》
民族乐器笙的起源详解
人气:116
笙教程
民族乐器笙的起源详解
葫芦笙独奏《澜沧江恋歌》最新修订版乐谱
人气:266
笙曲谱
葫芦笙独奏《澜沧江恋歌》最新修订版乐谱
民乐合奏乐曲下载 | 笙萧笛《苏武牧羊》专辑FLAC无损音乐欣赏
人气:210
笙下载
民乐合奏乐曲下载 | 笙萧笛《苏武牧羊》专辑FLAC无损音乐欣赏
吴彤老师介绍笙的演奏技巧
人气:238
笙视频教学
吴彤老师介绍笙的演奏技巧
中国传统乐器的制作之笙
人气:175
笙百科
中国传统乐器的制作之笙
80岁爷爷吹笙:“老了,吹不动了。”
人气:192
笙演奏视频
80岁爷爷吹笙:“老了,吹不动了。”
张谦笙教学_第二课 音位知识 长音、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练习
人气:201
笙视频教学
张谦笙教学_第二课 音位知识 长音、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练习
笙协奏《虹》第三乐章 演奏:王磊
人气:207
笙演奏视频
笙协奏《虹》第三乐章 演奏:王磊
张谦笙教学_第一课 乐器笙的基本讲解 笙的呼吸法
人气:278
笙视频教学
张谦笙教学_第一课 乐器笙的基本讲解 笙的呼吸法
笙可以自学吗?笙入门知识
人气:304
笙教程
笙可以自学吗?笙入门知识
国宝级笙演奏家《吴巍》简介
人气:320
笙百科
国宝级笙演奏家《吴巍》简介

大家都在看

欣赏唢呐笙演奏《百鸟朝凤》教案

欣赏唢呐笙演奏《百鸟朝凤》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唢呐笙演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百鸟朝凤》,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体验、模仿音响,并指导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笙百科 299 阅读

中国传统乐器的制作之笙

中国传统乐器的制作之笙

中国传统乐器笙 易主播:王佳祥 星座:射手座 座右铭: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中国传统乐器的制作之笙篇,东海易班,3分钟 笙作为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有着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

笙百科 175 阅读

笙曲中的山水画卷

笙曲中的山水画卷

中国民族乐器笙的表现力丰富,其和音可吹出高山飞瀑的气势,单音或呼舌可吹出波光水影的诗情。笙曲中歌山唱水的独奏曲俯拾皆是。 近山者音刚,近水者音柔,平原者音和,这几句富有哲...

笙百科 196 阅读

插上科技的翅膀,三十六簧笙能唤凤

插上科技的翅膀,三十六簧笙能唤凤

王慧中与三十六簧加键笙 高 沛音乐家如果不求思、求变、求创新,终将沦为艺匠。求创新是艺术家活跃思维的表现,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自然转化的过程。中国笙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经过长时期...

笙百科 183 阅读

笙乐名家《翁镇发》介绍

笙乐名家《翁镇发》介绍

翁镇发,著名笙演奏家,曾任东方广播民族乐团副团长、艺术委员会主任。现任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八岁的时候,出于对音乐的好奇,热爱,在父母亲的...

笙百科 120 阅读

为什么说这些西方乐器源于中国的“笙”?

为什么说这些西方乐器源于中国的“笙”?

手风琴是20世纪初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西洋乐器,但它实际上源于中国的民族乐器笙。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新社记者:刘占昆 全文字数:2289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国际交往中,文化传播是多元...

笙百科 206 阅读

国宝级笙演奏家《吴巍》简介

国宝级笙演奏家《吴巍》简介

2011年2月25日我与笙演奏家吴巍先生在厦门合作演出了笙协奏曲《易》。 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它不仅能够吹奏单一的旋律,也可以吹奏和声,这在管乐器中是非常...

笙百科 320 阅读

中国乐器|回响千年,“笙”声不息

中国乐器|回响千年,“笙”声不息

笙歌鼎沸、巧舌如簧 夜夜笙歌,凤管鸾笙 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 都源于古老的乐器笙。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

笙百科 188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笙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笙

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按照八音,可将中国古...

笙百科 222 阅读

走近古老神秘的笙家族

走近古老神秘的笙家族

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但,你知道吗?中国乐器笙,居然是来自西方的风琴为代表的自由簧乐器的鼻祖?!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古老的笙家族,了解这...

笙百科 140 阅读

重返神坛的笙,你还记得它的声音吗?

重返神坛的笙,你还记得它的声音吗?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李白《凤吹笙曲》 此诗中的仙人指的便是周灵王太子王子乔(本名姬晋,后世也称太子晋、王子晋),他善吹笙,乐...

笙百科 134 阅读

中唱上海《中国民族器乐精品伍-中国笙名家名曲》介绍与下载

中唱上海《中国民族器乐精品伍-中国笙名家名曲》介绍与下载

【中国民乐】《中国笙名家名曲》 1994 [wav] 专辑名称:中国笙名家名曲 演奏乐手:徐超铭、牟善平、翁镇发、牟楠 伴奏乐队:民乐小乐队 指挥:夏飞云 专辑风格:民乐、吹管乐 发行时间:...

笙百科 119 阅读

民乐冷门乐器之笙

民乐冷门乐器之笙

在这里,剧院将不定期和大家分享欢乐有趣,干货满满的艺术知识,观演贴士等科普文章,带大家畅游艺术的海洋! 点击上方话题即可查看往期文章! 沉 香 笙 笙,是起源于我国的汉族古老的...

笙百科 168 阅读

5音12律,笙簧管箫琴,中国古典音乐怎么入门?

5音12律,笙簧管箫琴,中国古典音乐怎么入门?

大家对我们中国风音乐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梁祝》,周杰伦的《青花瓷》,还是歌单里的流行古风歌曲? 论资排辈,作为中国古典乐代表的《梁祝》可以算作后面这些古风歌曲的祖师爷,没...

笙百科 215 阅读

闫赵玉:笙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闫赵玉:笙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笙是中国传统吹管乐器,《礼记》中有女娲之笙簧的记载,可见笙历史之久远。目前所见年代最久远的笙,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笙,其中就有十二管、十四管、十八管三种。笙在先秦宫廷乐队中...

笙百科 20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