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笙百科>

闫赵玉:笙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03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笙是中国传统吹管乐器,《礼记》中有“女娲之笙簧”的记载,可见笙历史之久远。目前所见年代最久远的笙,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笙,其中就有十二管、十四管、十八管三种。笙在先秦宫廷乐队中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掌管吹笙的乐师称为“笙师”。笙在贵族宴乐中应用非常普遍,如《诗经·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即是周人宴享礼仪的写照,先秦宫廷乐队中,笙师的地位很高。《周礼·春官》:“笙师掌教吹竽、笙、埙、籥、箫、篪、篴、管、舂牍、应、雅,以教祴乐。”(《周礼注疏》)《诗经》中有六首有目无辞的笙诗,即是以笙吹奏的器乐曲。一 宋代宫廷中的笙宋代,笙在雅乐与燕乐中都有广泛的使用,宫廷音乐中经常使用的三种笙,和笙、巢笙、竽笙,其区别在音高与大小上。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的“天基圣节”的演出程序:

上寿……第三盏,笙起《升平乐慢》,侯璋……第七盏,笙起《恋春光慢》,任荣祖……第十一盏,笙起《庆寿乐慢》,侯璋……初坐……第五盏,笙独吹,小石角《长生宝宴乐》,侯璋……第九盏……笙起《托娇莺慢》,任荣祖……再坐……第三盏……笙起《月明对花灯慢》,任荣祖……第十九盏,笙独吹,正平调《寿长春》。


可见笙的应用之多、曲目之丰富,笙演奏的多是慢曲,多与祥和吉祥的情景相关,这也与笙舒缓优雅、中正平和的声情相符。而且,笙的音色柔润安详,和声饱满,音量充实,能吹奏出绵延不断的起伏长音,很适合作为人声的伴奏乐器。诗词中“笙歌”这一意象颇为常见,正与笙宜于和歌的音乐属性相关。笙作为簧管乐器,乐声靠气息推动,具有丰满、柔润、连贯的特点,“笙歌”当属一种曼声长引的歌法,宋词中对此多有描述,如范周《宝鼎现》:“缓引笙歌妓。”范成大《西江月》:“年年高会引笙歌。”张纲《清平乐》:“笙歌缓引更筹。”皆是形容缓声曼引的歌唱方式。

北宋陈旸《乐书》中的“笙”与“巢笙”宋代最具代表性的笙曲为《霓裳羽衣曲》,在唐代,白居易就以筝、箜篌、觱(bì )栗、笙,组成乐队来演奏《霓裳羽衣曲》。其《霓裳羽衣歌》写道:“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霓裳曲》适宜于叶笙,殆亦由其音乐闲雅。《霓裳曲》是盛唐之音的象征,宋人对《霓裳曲》的热衷,体现出对盛世治世的祈愿。北宋徽宗年间,大晟词人万俟咏《明月照高楼慢·中秋应制》:“宫妆。三千从赭黄。万年世代,一部笙簧……素娥重按霓裳。还是共唱御制词,送御觞。”即是描写中秋节宫廷宴乐上以笙吹奏《霓裳曲》的情景。南宋淳熙九年(1182),同样是在中秋节,已经退位的太上皇赵构在宫中摆筵赏月,召小刘贵妃独吹白玉笙《霓裳中序》,《霓裳曲》全曲分为三大段,即散序、中序、破,小刘贵妃以白玉笙所吹的《霓裳中序》,词人曾觌献《壶中天慢》词云:“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南宋偏安一隅,北方领土已失,宫廷里却在唱着“金瓯无缺”的升平歌曲,令人慨叹。二 暖笙与调笙笙的吹气孔用弯管,不同于笛箫之类管乐器的吹奏方法,笙的发音,既能吹,也能吸,与西方吹奏乐器口琴相似。宋词中多有“吸笙”的描写,如李纲《减字木兰花》词云:“月冷风清,试倩双成吸玉笙。”“双成”是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善吹笙。据说西王母宴请汉武帝时,“命诸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太平广记》卷三)。应法孙《贺新郎》词云:“酒痕未醒愁先入。记年时、翠楼寒浅,宝笙慵吸。”则是描写词人回忆当年翠楼饮宴、歌姬吸笙的旧事。笙在吹奏时,由吹口向内吹吸,簧片振动发声。由于簧片在吹吸时易被凝结的水汽影响而振动不畅,“小楼吹彻玉笙寒”“指冷玉笙寒”等描写,皆是夜晚吹笙时久水汽凝结所致。这时可用笙炉加热,防止水汽凝结。笙是簧管乐器,其发音易受温度的影响而变化,冷的时候音高,吹热后音就降下来了。所以,冬天吹笙前要先“暖笙”,待其簧片稳定后,再和其他的乐器合奏。如苏轼《菩萨蛮·赠徐君猷笙妓》:“碧纱微露纤掺玉,朱唇渐暖参差竹。”《菩萨蛮·润州和元素》:“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即是描写有经验的笙伎在吹奏前先呵气暖笙。周密《齐东野语》“笙炭”,记载了韩侂胄以香炭暖笙的故事:

赵元父祖母齐安郡夫人徐氏,幼随其母入吴郡王家,又入平原郡王家,尝谈两家侈盛之事……只笙一部,已是二十馀人。自十月旦至二月终,日给焙笙炭五十斤,用锦熏笼藉笙于上,复以四和香熏之。盖笙簧必用高丽铜为之,靘以绿蜡,簧暖则字正而声清越,故必用焙而后可。


平原郡王即南宋权相韩侂胄,家中歌舞伎众多,且效仿宫廷教坊制度,每部都有部头,笙乐部就有二十馀乐伎,寒冷的冬日,笙被熏暖后才能声音清越,为此韩府每天都要专门消耗五十斤笙炭,可见其生活的奢靡无度。笙是一种固定音高的乐器,为其调音的方法是点热管内簧片上的“绿蜡”,宋词中多有对“调笙炙簧”的描述,如徐昌图《木兰花》:“长垂天幕孤鸾舞,旋炙银笙双凤语。”周密《江城子》:“靘瑶笙,按瑶筝。试讯东风,能有几分春。”即是指融化笙蜡的调音程序。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簇池头,小乐携来候宴游。旋炙银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描写梨园乐队在合奏《梁州》前,先要进行“炙笙”与按拍的准备工作。暖笙、调笙,在宋词中还被作为男女之间情爱的譬喻,这种譬喻最早来自唐代诗人陆龟蒙《赠远》:“妾思冷如簧,时时望君暖。”周邦彦词中就常借“暖笙”来递传情意,如《少年游》:“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在温暖的锦帐下,炉烟袅袅,两人相对调笙,情致细腻缠绵。《庆春宫》:“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眼波传意,恨密约、匆匆未成。”“簧暖笙清”,意为屋内温暖,故笙之簧片暖,簧愈暖,声愈清。周邦彦精通音律,对笙这一音乐特性概括得颇为恰切。三 吹笙与侑酒笙作为吹管乐器,又通过铜质簧片的振动而发音,因而兼具簧、管双重音色,其音色柔润安详、和谐流畅,能带来舒适愉悦的心理体验,很好地烘托宴会气氛。宋人的饮酒聚会中常常会用到笙,吹笙劝酒的场景在宋词中多有描写,如李煜《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描写吹笙乐妓眼波流转,令席间酒客为之心移。卢祖皋《水龙吟》:“陇梅花下,玉笙吹酒。”王安中《蝶恋花·梁才甫席上次韵》:“晓炙银簧,劝饮随深浅。”皆是描写在宴会上以乐妓吹笙来劝饮的场景。据潘汝士《丁晋公谈录》记载,发生在北宋初期的“宋琪与赵文度斗乐”,真实反映了宋人在酒席上斗乐劝酒的风气:
 

宋自吹笙,送赵一盏。赵遂索笛,复送一盏。声调清越,众所惊叹。其笛之窍,宋之随使乐工手指按之不满。洎席阕,宋回驿,赵又于山亭张夜宴。召之,不至。宋于是宵遁。


赵文度与宋琪二人失和,便想在筵席“以乐送盏”的环节中,压制对方一头,宋琪吹笙送盏,赵文度吹笛送盏,而笛子声调清越超过了宋琪的笙乐,而且赵文度所用笛非寻常的笛子,宋琪的随行乐工甚至都无法按满笛窍,宋琪因此大挫锐气,连夜离去。从这则宋人故事也可以看出,在宋代的宴会上,以笙、笛等乐器来进行侑觞劝酒,正是一种社会风气。吹笙劝酒的风气还流传至域外,南宋程大昌的笔记《演繁露》引赵勰《交趾事迹》“匏笙”条云:“以匏为笙,上安十簧,雅合律吕,嗺酒逐歌,极有能者。”记载了交趾人吹笙唱歌劝酒的风俗,交趾为今越南北部,所谓“嗺酒”,即是劝酒,在酒席间唱“嗺酒”用于助兴,正是从中土流传到越南的风气。至今,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存在吹笙劝酒的风俗,如在滇东北的彝族,姑娘出嫁时,主家要在笙的伴奏下唱酒令歌,“主家泡酒数坛,聚男妇会饮,老者坐于其上。大者,男女牵手罗舞而唱,一人吹笙以导之,轮次饮酒,至三五夜乃止”(《云南通志》卷一八二)。男女牵手唱歌跳舞,在吹笙人的引导下,大家依次饮酒,这种热闹欢庆的宴饮场景,正是古代乐舞风气的遗存。“笙”在演奏时能“吹”也能“吸”,而且需要双手捧笙,其姿态类似于捧酒而饮,因而在宋人的谚语中,常常以吹笙喻饮酒。如张元幹《浣溪沙》云:
 

范才元自酿,色香玉如,直与绿萼梅同调,宛然京洛气味也,因名曰萼绿春,且作一首。谚以 “窃尝”为 “吹笙”云。
萼绿华家萼绿春,山瓶何处下青云,浓香气味已醺人。  竹叶传杯惊老眼,松醪题赋倒纶巾,须防银字暖朱唇。


宋人谚语以“吹笙”譬喻“窃尝”,晚清词人况周颐《织馀琐述》评述云:“乐器竹制者唯笙,用吸气吸之,恒轻,故以喻‘窃尝’。”笙要轻吸才能奏出乐声,正如吸酒要轻吸一般。范才元自酿了一种色香味俱全的美酒,取名为“萼绿春”,宛然有京城佳酿的气味,他邀请友人张元幹来品鉴。张元幹盛赞此酒为仙家之饮,浓香醉人,笙有“银字”之称,因其用银字标记音节来定律。“须防银字暖朱唇”,意为须防如此美味的酒被人窃尝。

唐代佚名《宫乐图》中的吹笙仕女“吹笙”喻“饮酒”的谚语,在宋代以后仍有流传。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高丽诗人李齐贤出使中原,当他途经陕西、四川一带时,领略到当地民间独特的饮酒风俗,感到颇为新奇,于是写下了《鹧鸪天·饮麦酒》,记录这一段难忘的经历,其词并序云:

饮麦酒,其法不篘不压,插竹笥瓮中,座客以次就而吸之,傍置杯水,量所饮多少,挹注其中,酒若不尽,其味不渝。
未用真珠滴夜风。碧筒醇酎气相通。舌头金液凝初满,眼底黄云陷欲空。  香不断,味难穷。更添春露吸长虹。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


“麦酒”即是“醴”,俗称“醪糟”,饮用时不需滤酒,“插竹笥瓮中,座客以次就而吸之”,用竹笥插到酒瓮中,大家按次序吸酒品尝。这是一种新鲜有趣的饮酒方式,可以让宾客共同体验到品酒的趣味,活跃宴会的气氛。“更添春露吸长虹”,意为瓮中酒逐渐减少时,要继续添酒才能吸上来。末句“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意为若想品味到饮酒方法,从吹笙方法中可以领悟到妙诀,可见李齐贤对这种淳朴而富有情味的饮酒风俗颇为赞赏。李齐贤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尤其喜欢作词,著有《益斋长短句》。从这首《鹧鸪天》,也可以看出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熟悉与热爱。音乐对宋人来说,不仅是高雅的精神享受,也充盈于日常的娱乐生活中,所谓“宋型文化”,也正是以雅俗兼容为特点。乐器不仅是音乐文化的载体,更是社会风尚的印记。笙作为宋代广泛流行的吹管乐器,既是祭祀、礼仪音乐中的雅乐器,也是宴饮酒令、歌舞侑觞时的俗乐器,体现出了雅俗合一的特点。从笙在宋代的广泛应用,我们可以窥见丰富多彩、鲜活有趣的宋人日常生活。——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23年第10期

相关文章 推荐

80岁爷爷吹笙:“老了,吹不动了。”
人气:192
笙演奏视频
80岁爷爷吹笙:“老了,吹不动了。”
笙演奏《云宫迅音》
人气:163
笙演奏视频
笙演奏《云宫迅音》
张谦笙教学_第一课 乐器笙的基本讲解 笙的呼吸法
人气:278
笙视频教学
张谦笙教学_第一课 乐器笙的基本讲解 笙的呼吸法
国宝级笙演奏家《吴巍》简介
人气:320
笙百科
国宝级笙演奏家《吴巍》简介
吴彤老师介绍笙的演奏技巧
人气:238
笙视频教学
吴彤老师介绍笙的演奏技巧
笙协奏《虹》第三乐章 演奏:王磊
人气:207
笙演奏视频
笙协奏《虹》第三乐章 演奏:王磊
葫芦笙独奏《澜沧江恋歌》最新修订版乐谱
人气:266
笙曲谱
葫芦笙独奏《澜沧江恋歌》最新修订版乐谱
民族乐器笙的起源详解
人气:116
笙教程
民族乐器笙的起源详解
张谦笙教学_第二课 音位知识 长音、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练习
人气:201
笙视频教学
张谦笙教学_第二课 音位知识 长音、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练习
民乐合奏乐曲下载 | 笙萧笛《苏武牧羊》专辑FLAC无损音乐欣赏
人气:210
笙下载
民乐合奏乐曲下载 | 笙萧笛《苏武牧羊》专辑FLAC无损音乐欣赏
中国传统乐器的制作之笙
人气:175
笙百科
中国传统乐器的制作之笙
笙可以自学吗?笙入门知识
人气:304
笙教程
笙可以自学吗?笙入门知识

大家都在看

欣赏唢呐笙演奏《百鸟朝凤》教案

欣赏唢呐笙演奏《百鸟朝凤》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唢呐笙演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百鸟朝凤》,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体验、模仿音响,并指导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笙百科 299 阅读

中国乐器|回响千年,“笙”声不息

中国乐器|回响千年,“笙”声不息

笙歌鼎沸、巧舌如簧 夜夜笙歌,凤管鸾笙 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 都源于古老的乐器笙。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

笙百科 188 阅读

5音12律,笙簧管箫琴,中国古典音乐怎么入门?

5音12律,笙簧管箫琴,中国古典音乐怎么入门?

大家对我们中国风音乐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梁祝》,周杰伦的《青花瓷》,还是歌单里的流行古风歌曲? 论资排辈,作为中国古典乐代表的《梁祝》可以算作后面这些古风歌曲的祖师爷,没...

笙百科 215 阅读

为什么说这些西方乐器源于中国的“笙”?

为什么说这些西方乐器源于中国的“笙”?

手风琴是20世纪初由欧洲传入中国的西洋乐器,但它实际上源于中国的民族乐器笙。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新社记者:刘占昆 全文字数:2289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国际交往中,文化传播是多元...

笙百科 206 阅读

民乐冷门乐器之笙

民乐冷门乐器之笙

在这里,剧院将不定期和大家分享欢乐有趣,干货满满的艺术知识,观演贴士等科普文章,带大家畅游艺术的海洋! 点击上方话题即可查看往期文章! 沉 香 笙 笙,是起源于我国的汉族古老的...

笙百科 168 阅读

走近古老神秘的笙家族

走近古老神秘的笙家族

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但,你知道吗?中国乐器笙,居然是来自西方的风琴为代表的自由簧乐器的鼻祖?!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古老的笙家族,了解这...

笙百科 140 阅读

笙曲中的山水画卷

笙曲中的山水画卷

中国民族乐器笙的表现力丰富,其和音可吹出高山飞瀑的气势,单音或呼舌可吹出波光水影的诗情。笙曲中歌山唱水的独奏曲俯拾皆是。 近山者音刚,近水者音柔,平原者音和,这几句富有哲...

笙百科 196 阅读

笙乐名家《翁镇发》介绍

笙乐名家《翁镇发》介绍

翁镇发,著名笙演奏家,曾任东方广播民族乐团副团长、艺术委员会主任。现任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八岁的时候,出于对音乐的好奇,热爱,在父母亲的...

笙百科 120 阅读

中国传统乐器的制作之笙

中国传统乐器的制作之笙

中国传统乐器笙 易主播:王佳祥 星座:射手座 座右铭: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中国传统乐器的制作之笙篇,东海易班,3分钟 笙作为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有着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

笙百科 175 阅读

中唱上海《中国民族器乐精品伍-中国笙名家名曲》介绍与下载

中唱上海《中国民族器乐精品伍-中国笙名家名曲》介绍与下载

【中国民乐】《中国笙名家名曲》 1994 [wav] 专辑名称:中国笙名家名曲 演奏乐手:徐超铭、牟善平、翁镇发、牟楠 伴奏乐队:民乐小乐队 指挥:夏飞云 专辑风格:民乐、吹管乐 发行时间:...

笙百科 119 阅读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笙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笙

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按照八音,可将中国古...

笙百科 222 阅读

重返神坛的笙,你还记得它的声音吗?

重返神坛的笙,你还记得它的声音吗?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李白《凤吹笙曲》 此诗中的仙人指的便是周灵王太子王子乔(本名姬晋,后世也称太子晋、王子晋),他善吹笙,乐...

笙百科 134 阅读

国宝级笙演奏家《吴巍》简介

国宝级笙演奏家《吴巍》简介

2011年2月25日我与笙演奏家吴巍先生在厦门合作演出了笙协奏曲《易》。 笙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它不仅能够吹奏单一的旋律,也可以吹奏和声,这在管乐器中是非常...

笙百科 320 阅读

闫赵玉:笙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闫赵玉:笙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笙是中国传统吹管乐器,《礼记》中有女娲之笙簧的记载,可见笙历史之久远。目前所见年代最久远的笙,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笙,其中就有十二管、十四管、十八管三种。笙在先秦宫廷乐队中...

笙百科 202 阅读

插上科技的翅膀,三十六簧笙能唤凤

插上科技的翅膀,三十六簧笙能唤凤

王慧中与三十六簧加键笙 高 沛音乐家如果不求思、求变、求创新,终将沦为艺匠。求创新是艺术家活跃思维的表现,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自然转化的过程。中国笙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经过长时期...

笙百科 18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