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的板、眼以及主要板式高清电子版乐谱歌词图片是器乐学习网于2022年03月17日 16:01:21更新分享的戏曲知识;资源收录于戏曲知识栏目中;器乐学习网免费分享京剧中的板、眼以及主要板式简谱与五线谱歌谱图片,欢迎在线免费下载;器乐学习网无需注册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各类乐器学习资源及乐谱。
板,是强拍。眼是弱拍或次强拍。
1. 板和眼,通俗地说就是中国式的音乐节拍。比如西皮、二黄系列的“一板三眼”,——就是在一个四拍小节中(4/4),鼓师先击一下檀板,后敲三记“单皮”鼓(一记叫头眼,二记叫中眼,三记叫末眼)。
这种板式,节奏慢的叫“慢三眼”,稍快的叫“快三眼”。如《凤还巢》中,“目前领了严亲令”一句导板之后,就是大段的西皮慢三眼(也称慢板);《赤桑镇》中,包拯唱的那段“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就是二黄快三眼。又如“原板”——原板为2/4拍节,惯称一板一眼,即鼓师先击一下檀板后敲一记单皮鼓。
此外还有快节奏的流水板、快板,节拍为1/4。这种板式紧张激烈,气氛热烈。其他常用的板式如南梆子、二六、汉调、摇板、五音联弹等。也都有严格的板、眼要求。西皮、二黄的起唱和收尾是不一样的。西皮唱段的第一个字是“眼”上起,末一个字是“板”上收,叫做“眼起板落”;二黄唱段则是“板上起板上落”。
你可以到下面中国京剧网看看,各种知识挺全的。
2. 传统戏曲中京剧为例,京剧有二簧三眼的板式,意思是一板三眼,即一强拍,三弱拍。其中中眼就是三眼中的第二,是次强拍。这样就形成了强、弱、次强、弱的拍子节奏,也就相当于常说的4/4拍的节奏。一般二簧唱腔是板起,开始在强拍。
再如,西皮流水的板式是一板一眼,形成强弱节奏分明的2/4拍。西皮唱腔一般是眼起,也就是常说的弱拍起唱。
板,以拍板击打一下,为中国音乐每小节里最强的拍子。眼,以鼓签敲击板鼓,为次强拍或弱拍。一板三眼即一小节中有四拍的音乐节奏。
3. 一板三眼就是:握板一下,鼓三声也。俗称:依 大大大 。
京剧的主要板式 [西皮] [二黄]
[西皮];在京胡上的空弦是:里弦定“6”,外弦定“3”。[西皮]板式丰富全面,包括[导板],[回龙],[慢板],[快三眼],[娃娃调],[南梆子],[散板],[摇板],[滚板],[二六],[流水],[反西皮]等。中眼起落,落音多在板上。[西皮]曲调跳跃活泼,刚劲有力,节奏紧凑,腔体明朗,轻松舒展,比较善于表现心情欢快,坚毅稳健,同时也能表现愤怒激昂,哀伤凄凉的情绪。
[二黄]:在京胡上的空弦:里弦定“5”,外弦定“2”。[二黄]板式从传统戏到新编历史戏,现代戏,创新很大,包括[导板],[回龙],[慢板],[中三眼],[碰板],[顶板],[快三眼],[反二黄],[反四平],[汉调],[散板],[摇板],[流水],[快板]等。[二黄]曲调深沉稳重,平和抒情,在节奏上有时比较平稳。起音,落音多在板上。[二黄]腔体流畅,舒缓,柔美,善于表现心绪沉思,悲苦忧伤,感叹自怜,悲愤铿锵等情绪,因此悲剧题材的剧目多用{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