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戏曲>戏曲知识>

“张火丁现象”溯源及启迪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3-16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张火丁现象”溯源及启迪 高清电子版乐谱歌词图片是器乐学习网于2022年03月16日 10:24:09更新分享的戏曲知识;资源收录于戏曲知识栏目中;器乐学习网免费分享“张火丁现象”溯源及启迪 简谱与五线谱歌谱图片,欢迎在线免费下载;器乐学习网无需注册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各类乐器学习资源及乐谱。

张火丁是京剧界的一个奇观,20世纪90年代,就在京剧市场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异军突起,在演出市场上表现出超强的号召力,形成所谓“张火丁现象”。她大约在1994年左右开始崭露头角,因举办第一次个人专场演出受到京剧界高度肯定与关注,1995年调入中国京剧院,2004年,在京剧院组建了由她个人命名的工作室。得益于工作室的灵活机制,她获得大量演出机会,并在其后的巡演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反响。2007年张火丁在北展剧场的演出和人民大会堂的演唱会,奠定了她作为当代最优秀的京剧表演家之一的基础。次年张火丁调入中国戏曲学院,2014年4月26日,张火丁暂别舞台数年后再度归来,相继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达到她个人艺术生涯新的高峰。2015年5月,张火丁在国家大剧院担纲“相约北京”闭幕演出,9月初应邀赴美在纽约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场演出,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她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当代戏曲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

张火丁并非出生于京剧世家,但是她的家庭与戏曲渊源颇深。从目前能找到的公开报道看,她9岁时初登舞台,在廊坊工人文化宫的一场戏曲演出中串演剧中的孩童。在此之后她成为戏曲演员的梦想经历诸多曲折,1986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科时已经15岁,比普通演员入门迟了数年。她跟随孟宪荣老师初窥京剧门径,1989年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其后得到程派名家李文敏熏陶,尤其是拜师赵荣琛的经历,在她艺术生涯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张火丁一直把她拜赵荣琛为师,看成她在艺术上“开窍”的关键。因此,赵荣琛或许是理解张火丁的一把重要的钥匙。

赵荣琛是程砚秋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他和程砚秋的师徒关系充满了戏剧性。抗日战争期间,赵荣琛在济南承孙怡云学青衣,并且开始对程派产生兴趣,战争爆发后随山东省立剧院迁往重庆。他虽然仰慕程砚秋的艺术,却没有当面请谒的机会,居然通过书信往来成为程的及门弟子,抗战胜利后才在上海补办了拜师典礼,然而此时的赵荣琛在艺术上早已经非常之成熟。尽管京剧界带艺投师的现象非常普遍,但赵荣琛这段特殊经历非同寻常,所以,在程砚秋的著名弟子中,赵荣琛多少是个争议性人物。京剧界师徒间向来以口传心授(或按海震教授的论证,应称为“口传身授”)的方式传艺,假如比之那些多年得程砚秋亲炙的徒弟,赵荣琛是否能够得程砚秋艺术的真传,并非没有讨论的空间。

但我们亦可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正由于赵荣琛与程砚秋相隔遥远,所以他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模仿与学习程砚秋,他在程派代表性剧目的艺术表现中,就包含了更多他的深思熟虑。同时也正由于无从得到程砚秋的当面指点,他必须花费比其他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接近程砚秋的艺术。在多数场合,这是赵学程的短处,然而优秀的艺术家总是能够化短为长,他学程比程的其他弟子难得多,然而也正因如此,他对程派艺术的思考与感受,恐怕也比旁人更为深切。

客观地说,张火丁从赵荣琛老师那里学的戏并不多。她1993年才拜师赵荣琛,1996年赵老师不幸离世,因而,她和赵荣琛的这段师徒情缘很短。但赵荣琛对程派的理解,深深影响了张火丁。京剧表演领域界有句俗语,叫“死学活用”,在某种意义上,张火丁的表演里有大量“死学活用”的突出表现,其中就离不开赵荣琛的影响。由于受制于客观条件,除了市场上流传的唱片之外,当年的赵荣琛甚至无缘看到程砚秋的演出。因此他表演的程派经典剧目不可避免地经常只是他“关于程派的想象”。一方面,因他极为心仪和崇拜程砚秋,他表演时无不在竭尽全力地追摹程砚秋,然而客观上,他的许多表演,包括那些程派经典剧目的表演,从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并不都很“像”程砚秋。然而赵荣琛之所以仍然得到程砚秋的首肯、接纳且偏爱,就是由于舞台上那些表面上的差异,并不能遮掩他的表演对程派表演艺术之精神的实质性的传承。

我理解,这就是张火丁所说的在赵荣琛这里“开窍”的核心内涵。尽管在此之前,张火丁通过多位老师的传授,已经基本掌握了程派最为流行的那些代表性剧目,在这段冗长而又枯燥的学艺历程中,她在“死学”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而在赵荣琛这里,她所得到的启示,却使她得以超越了“死学”的层次,赵荣琛就是“活用”最好的范本,他和程派“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微妙关系,就在张火丁艺术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打开了她认识程派艺术的天地,让她豁然开朗,使她在表演上的气象与格局有了本质上的飞跃和提升。

赵荣琛对张火丁极其重要,然而,我们还不能仅仅通过赵荣琛这一把钥匙认识、理解张火丁。假如回到张火丁的“死学”的历程,那么,她在“音配像”里为程派剧目配像,同样对她的成长有决定性的作用。

“音配像”,以20世纪上半叶留存下来的大量京剧录音资料为依托,将录音配上表演制作音像产品,以保存京剧全盛时期名家的表演艺术遗产。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和试录,从1994年起该项目始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至2002年止,共录制355部(出)京剧名剧,节目时间总长达500多小时。京剧音配像所收录剧目,多数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京剧舞台上的艺术精品,其中就包括程砚秋在其黄金时期留下的录音的配像。程派艺术虽受观众喜爱,但程砚秋留存下来的影像资料却极少,因此程派的“音配像”制作,对今人欣赏与研究程砚秋的表演艺术有特殊的重要性。张火丁就是在此时得到为程砚秋的录音配像的机会的,而且她有幸为程砚秋的录音配了八出戏,在所有程派音配像中,她担任的又是唱做最繁重的配像角色。

张火丁这一代演员的成长环境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缺憾,就是在她学戏的年代,她的前一代已经与传统有相当大的隔膜。如果说20世纪40年代堪称京剧的最后一个全盛时期的话,那么,这个时代的大师的表演艺术积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进入京剧表演行业的演员身上,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继承。时隔半个世纪后启动的京剧“音配像”工程就是要用现代科技手段与老艺人的艺术记忆相结合的方式,接续这个面临断裂之虞的传统。“音配像”这一形式,在人类表演艺术的传承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而对于当代京剧表演领域而言,它另一个意外的收获,是给予了一批优秀的青年表演艺术家全方位地学习和继承前辈艺术家表演精粹的机会。“音配像”之所以对演员的成长有特殊的意义,是由于在“音配像”的制作过程中要求配像者尽最大限度地努力重现录音者当年的舞台表演,因此,这就给予青年演员一个完整且真切地学习和模仿前辈表演艺术家的舞台风范的特殊机会。由于真切重现前辈艺术家的表演的需要,“音配像”的制作团队以国家的力量动员所有可调用的人力资源,一招一式地为配像演员介绍和示范前辈艺术家当年的表演,因而在为程派录音担任配像者的过程中,张火丁最重要也最难得的收获,就是比她同时代的青年演员们用更多时间,尽可能地完全按照前辈艺术家的表演路子演绎经典,由此近距离地、尽可能逼真地触及前辈们的艺术实践经验。表面上看来,“音配像”让那些在艺术本该相对成熟的青年演员完全以机械模仿的方式为前辈配像,并不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但张火丁这一代演员最缺少的恰恰就是这个环节,在他们学艺期间,传统已经在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下支离破碎,“音配像”实在是他们补课的最佳路径。

“音配像”对张火丁的影响不同于赵荣琛。赵荣琛让张火丁知道怎么“放”,“音配像”让张火丁知道如何“收”。在这“收”与“放”之间,才有张火丁既不脱传统藩篱,又体现出鲜明个人风格的表演,才有人们所说的“程腔张韵”。

相关文章 推荐

京剧简谱[京剧群曲汇编 朱奴儿 2首]
人气:229
京剧唱谱
京剧简谱[京剧群曲汇编 朱奴儿 2首]
粤曲《桃花处外开》简谱
人气:217
其他唱谱
粤曲《桃花处外开》简谱
京剧简谱[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主要唱段/怒火烧/第八场 雷刚、郑老万、李石坚
人气:273
京剧唱谱
京剧简谱[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主要唱段/怒火烧/第八场 雷刚、郑老万、李石坚
泗州戏《拿的起来放的下/金凤还巢/选段》简谱
人气:93
地方戏谱
泗州戏《拿的起来放的下/金凤还巢/选段》简谱
评剧简谱[十三姐女花容]十三姐/十三姐/旦/唱段
人气:117
评剧唱谱
评剧简谱[十三姐女花容]十三姐/十三姐/旦/唱段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锁麟囊》选段、伴奏谱
人气:483
京剧唱谱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锁麟囊》选段、伴奏谱
扬剧曲牌《知心客/宋江闹院》简谱
人气:79
地方戏谱
扬剧曲牌《知心客/宋江闹院》简谱
昆曲[荆钗记·见娘]
人气:216
其他唱谱
昆曲[荆钗记·见娘]
神州万众学京剧(京歌)
人气:134
京剧唱谱
神州万众学京剧(京歌)
天堂的回音《姜亦珊:亦彩绽放(京剧张派选段)(4CD)》
人气:115
戏曲知识
天堂的回音《姜亦珊:亦彩绽放(京剧张派选段)(4CD)》
上党梆子[咱赵家原本是书香门庭/赵树理/选段]简谱
人气:184
地方戏谱
上党梆子[咱赵家原本是书香门庭/赵树理/选段]简谱
豫剧简谱[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春秋配选段
人气:748
豫剧唱谱
豫剧简谱[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春秋配选段

大家都在看

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

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

大凡京剧爱好者,无一不知梅兰芳京剧艺术,即便圈外之人,也略知一、二,可见其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梅派艺术享有雍容华贵、端庄凝重、意境和美、深沉含蓄之盛誉,而其众多脍炙人口...

戏曲知识 84 阅读

《保定老调》艺术特点及历史溯源简介,保定老调代表曲目与主要流派

《保定老调》艺术特点及历史溯源简介,保定老调代表曲目与主要流派

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初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清道光、咸丰年间已具戏曲雏形。早期老调行当...

戏曲知识 248 阅读

李利宏:从《香魂女》到《常香玉》——戏曲现代戏创作点滴

李利宏:从《香魂女》到《常香玉》——戏曲现代戏创作点滴

从《香魂女》到《常香玉》戏曲现代戏创作点滴 李利宏/文 要谈戏曲现代戏,我首先得从豫剧《香魂女》开始说起,因为这也是我和戏曲的初恋。 现代豫剧《香魂女》的创作、启动是在1999年冬...

戏曲知识 143 阅读

唱念做打都是啥?

唱念做打都是啥?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互为补充,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

戏曲知识 139 阅读

戏曲管理者要成为抗压者,抵挡伤害戏曲、伤害剧种的操作

戏曲管理者要成为抗压者,抵挡伤害戏曲、伤害剧种的操作

为实现戏曲守正创新、繁荣发展,我们在艺术形态的蜕变、艺术形式的探索上不遗余力,在戏曲生态环境的治理上想方设法,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但在一些领域,尚未完全达到...

戏曲知识 122 阅读

《野猪林》若非仁兄从天降(唱词注音)

《野猪林》若非仁兄从天降(唱词注音)

尖团字上口字标注唱词 ( 标注说明: 蓝 :上口字; 红 :尖字;部分 小辙音 /多音字) 若非仁兄从天降 以顺口动听尊重原唱为原则,选择尖团上口 鲁达(白):贤弟! (林白):仁兄! 林冲:【二黄摇板...

戏曲知识 1380 阅读

戏迷也分流派?您属于哪一派呢?

戏迷也分流派?您属于哪一派呢?

伶人唱戏向来分行当流派。受此启发,笔者以为京城戏迷似也可分派。权以清末民初戏迷为例,略作剖别,试分之如下,博方家一哂。 01耳派 只带耳朵进戏园,坐那儿基本不睁眼,就听唱念是...

戏曲知识 133 阅读

戏曲演出是与观众共同完成的,如果观众没看懂,观演关系就不成立

戏曲演出是与观众共同完成的,如果观众没看懂,观演关系就不成立

戏剧需要建立起观演关系才能够成立,其中观众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观众没看懂,那么这样的观演关系就不成立,创作者期待的与观众对话的情境更是无从谈起。如何让独特的自我表达为...

戏曲知识 159 阅读

民国前期秦腔名旦 刘箴俗 简介

民国前期秦腔名旦 刘箴俗 简介

刘箴俗(19031924)民国前期秦腔旦角中一颗闪亮的明星。陕西户县人,自幼家贫,随父亲去西安卖羊血为生,民国二年(1913)报考易俗社,被蒋卜王社长以不堪入目而拒收,恰逢创始人孙仁玉...

戏曲知识 193 阅读

经典戏曲是如何守护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

经典戏曲是如何守护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

为什么一些戏曲剧目能够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得到古今人们的高度赞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雌伏、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戏...

戏曲知识 69 阅读

学京剧好多年,读了这篇文章才知道正确的发声方法

学京剧好多年,读了这篇文章才知道正确的发声方法

(一)、什么是京剧唱法的正确发声 怎样发声才是京剧演唱的正确方法呢? 笔者认为, 京剧唱法的正确发声方法应是在运用丹田气的状态下,根据唱者自身的生理条件,贴住上腭吸着唱,唱出在自己口...

戏曲知识 86 阅读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四)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四)

四、戏曲表演 (二)表演特性 1、综合性 唱:是戏曲演出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根据不同的剧种,采用不同的音乐形式。 念:是戏曲演出中对人物间的对白或独白的...

戏曲知识 73 阅读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中国...

戏曲知识 94 阅读

上海、江苏、山东、湖北、云南京剧院院长共议京剧高质量发展路径

上海、江苏、山东、湖北、云南京剧院院长共议京剧高质量发展路径

推动现实题材创作 促进京剧高质量发展 全国京剧院团主要负责人建言献策 张帆 上海京剧院院长 对于现实题材的创作,上海京剧院坚持以京剧小戏为突破口,如以复兴号动车组首发司机甄选为...

戏曲知识 142 阅读

当初的京剧舞台并不那么严肃

当初的京剧舞台并不那么严肃

常宝霆白全福的相声《诸葛亮遇险》讲的是一位不懂艺术的剧团领导为了平衡各个演员的关系在舞台上胡乱安排角色的故事。这种对艺术不严肃的事情在现在的舞台上是无论如何不会发生的。...

戏曲知识 19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