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戏曲>戏曲知识>

陕西省第一批省级保护项目·传统戏剧·阿宫腔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3-1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陕西省第一批省级保护项目·传统戏剧·阿宫腔高清电子版乐谱歌词图片是器乐学习网于2022年03月12日 10:40:45更新分享的戏曲知识;资源收录于戏曲知识栏目中;器乐学习网免费分享陕西省第一批省级保护项目·传统戏剧·阿宫腔简谱与五线谱歌谱图片,欢迎在线免费下载;器乐学习网无需注册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各类乐器学习资源及乐谱。

阿宫腔的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富平县位于关中平原北部,地处北纬30°41′,东经108°57′—109°26′。东界蒲城、渭南,西连耀县、三原,南接临潼、三原,北邻耀县、铜川。县城距省会西安市59公里,距渭南市63公里,至首都北京1260公里。

全县82万人口,辖10镇23乡329村2064村民小组是陕西省著名的农业大县。在改革开放中,工业、外贸和多种经营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县域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衔接地带,为八百里秦川北端,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境内咸铜、西延、西韩铁路穿越,国道省道绕境而行,富闫高速直达西安。

富平县呈由北向南的阶梯状,倾降的相对高差达900米左右。低山丘陵横布于县境北部。主要山峰有明月山,位于县城北27.6公里处,海拨1439米;金粟山,距县城东北32.7公里,海拨1240.7米。县境内黄土高原面积309平方公里,海拨400—783米,呈明显的阶梯状。年平均气温13.1℃,年平均降水约86.5天,南北降水量年差值为112.7毫米。全县年日照总时2472小时,四季干湿冷暖分明。县境内的石川河、赵氏河、温泉河、顺阳河均为季节性河流。

阿宫腔流传分布于整个富平县境内。

阿宫腔的历史渊源

阿宫腔是秦始皇阿房宫的遗音。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灭六国后,按照各国宫室的原样,在咸阳建筑宫室群,藏美女万余人。并在渭河以南营造了规模更大的阿房宫,朝歌夜弦,形成了空前绝后的皇家歌舞团。但是,好景不长,项羽由东南烧杀而来,数万人的皇家歌舞团朝西北逃命而去。她们先后安家于乡村,必然把皇家艺术传播于民间。

礼泉、三原、富平、临潼、耀县等地都是阿宫早年的流传地带。

阿宫腔这个古老独特的声腔,一直由灯影(即皮影)保留在民间。

清同治年间,富平有了金马驹、金盆子、陈相公等一些阿宫腔灯影戏班。光绪年间,常有乾州、临潼的一些阿宫腔戏班来富平演出。清朝末年,三原的王仓、礼泉的乔娃子、有娃子来富平谋生传艺,收富平段天焕(艺名焕子娃)为徒。段天焕传承保留了阿宫腔剧种,成为富平阿宫腔鼻祖。

1959年阿宫腔搬上大舞台,段天焕担任艺术顾问。从此阿宫腔走向辉煌。

阿宫腔的基本内容

阿宫腔的吹打乐别具一格,开场必奏“十样景”。这是由十多种曲牌合奏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阿宫腔的曲牌多达400多余种,在全国所有戏曲中独领风骚。她的许多专用曲牌,如帝王上场用的《朝天子》《一气去霄》《石榴花》《画眉序》,神话人物上场用的《太极阴阳》《哪吒令》,赴宴时用的《流水》等等,为中国戏曲音乐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阿宫腔的流传剧本多达300多本。老艺人段天焕能演40多本,他生前口授录音的剧本有30多本。经过挖掘排演的阿宫腔代表剧作有《七箭书》《屎巴牛招亲》《窦娥冤》,搬上舞台后演出的代表剧目有《王魁负义》《女巡案》《九江口》等,改编移植的有《杜鹃山》《洪湖赤卫队》等,创作演出并获国家和省级大奖的有《两家亲》《三姑娘》,参加“天下第一团”展演的《四季歌》等。

阿宫腔的基本特征

1、阿宫腔由宫延歌女带至民间繁衍而来,因而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富平人之与阿宫,如同三秦人之与秦腔,处处都有戏,人人会唱段。

2、以灯影戏的形式在民间世代相传。

3、阿宫腔声乐中的拖腔,如“矣”“焉”“也”“呀”在我国戏曲声乐中是独一无二的。既有先秦语言特色,又具当时侍女“笑不露齿”的时尚。

4、阿宫腔行“一唱三遏”的特色很突出,这也充分说明她是阿房宫歌姬声腔的遗音。

5、阿宫腔清丽婉转,女声用窄音,男声要“低八度”,上翻“高八度”,又复转达低八度落音,充分显示出她的高雅特性。

6、阿宫腔曲牌400多种,而且根据人物的不同出场,设计了专用曲牌。

阿宫腔的相关器具及制品

阿宫的乐器分文场面和武场面两大体系。

文场的主导弦乐为二弦(硬弦),主要乐器有月琴、胡琴、唢呐、笛子等。

音乐作品有《阿宫腔音乐集成》。

武场面器乐有板、小锣、饶钹、击子、饺子、梆子、牙子等。

武场的代表作品有《十样景》。

阿宫腔的传承谱系

1、段天焕谱系

(1)班首段天焕

段天焕,男,1913年生,1988年去世。富平县王寮镇南董村人。年轻时在阿宫腔流传地之一的三原跟乔娃子、有娃子学艺,艺名为焕子娃。他生、旦、净、丑都能唱,文、武场面也是全把式。他肚子里装着80本传统剧本,经文化部门考察,曾授予了高级知识分子头衔。他在病床上,口述了30多本戏,通过录音整理留传了下来。他是富平县的阿宫腔鼻祖。阿宫腔搬上大舞台,他是艺术顾问。他是阿宫腔的首班、首代传承人。

(2)传承谱系

 

2、惠存孝谱系

(1)班首惠存孝

惠存孝,男,盲艺人。1924年8月生,富平县宫里镇齐村人。9岁拜伍玉润为师,开始学艺,12岁又入焕子娃皮影戏班。1947年入西安正俗社,1951年随该社并入西北戏曲研究院。1954年,应家乡富平请求,回富平县阿宫腔剧团。他具有较高的艺术天赋。他演奏硬弦、唢呐,柔和细腻,委婉动人,无与伦比。他又长于板胡、笛子。在阿宫腔设计方面,颇有创意,取得显著成就。阿宫传统唱段《王魁负义》中的《打神告庙》的唱段,《女巡案》中谢瑶环的唱段等,成为久唱不衰,百听不厌的代表作。

(2)传承谱系

 

3、魏建文谱系

(1)班首段天焕

魏建文,男,1941年6月生,初中文化,1956年开始学艺,师从惠存孝。他酷爱戏曲音乐,对阿宫腔音乐情有独钟,因而取得显著成就。他先后谱写了40多本阿宫腔剧本的唱腔曲谱,因而取得显著成就。他先后谱写了40多本阿宫腔戏剧的唱腔曲谱,其中《杜鹃山》《洪湖赤卫队》《两家亲》《三姑娘》《四季歌》等阿宫现代戏的唱腔设计独具特色,时代感强,社会反响强烈,获得国家、省、市一、二、三等奖,并被吸收为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2)传承谱系

 

4、党克荣谱系

(1)班首党克荣

党克荣,男,1949年9月生,高中文化程度。1970年参加工作,即进入富平县阿宫腔剧团从事音乐演奏。1976年在陕西省艺术学校作曲班进修一年。富平县剧团成立二队时,曾与惠存孝等联合创作《白蛇传》《金鳞记》的音乐唱腔,获得重大成功。之后,又为阿宫腔现代剧《小刀会》《洪湖赤卫队》以及创作剧《两家亲》的音乐写了配器,获得好评。他长于音乐研究,特别是配器研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2)传承谱系

 

阿宫腔的主要价值

关于阿宫腔,中国戏曲史志中都有记载,而地方史志更是如数家珍了。在不少专业书籍里,如《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等书中,对阿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作了充分肯定。然而,阿宫腔至今仍是鲜为人知。抢救阿宫、保护阿宫势在必行。

就艺术价值来说,她是人民群众中的高雅艺术,早已被群众喜闻乐见。何况,她丰富了我国戏曲音乐,不少艺术形式别具一格,具有保留和传承价值。

阿宫腔的濒危状况

1、仅存的一家皮影剧团已是名存实亡,演职人员都已自谋出路了。

2、县阿宫腔剧团因演出不景气,县上财政又偏紧,形成经费严重不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3、阿宫腔老人艺人相继去世,几经培养的一批批专业演员有的攀了高技,有的调离本行,有的下海,有的离岗,阿宫艺人队伍已经乏人。

4、由于戏剧业的不景气,在社会地位不起眼,别说办不起剧校,生源也是个大问题,无人愿意把孩子往这穷坑里推。

5、唯一的阿宫腔剧团家底亏空。老剧装出不了台,新剧装置买不起,灯光、布景等等更是奢想,排新戏就是想入非非了。

阿宫腔的保护计划

县财政已投入20万元作为抢救的先期经费,并决定每年投资10万元,保证剧团经费。为了使老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由县财政支付退休演职人员工资。

一、主要保护内容

(1)静态保护

1、深入细致地摸清阿宫腔的历史渊源,进一步挖掘和探索阿宫腔的历史价值。

2、深入研究阿宫腔的艺术价值。在现有的《阿宫腔音乐集成》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整理阿宫腔的专用曲牌,丰富阿宫腔音乐,为我国戏曲音乐提供更高雅的戏曲音乐资料。整理阿宫腔遗传下来的传统剧本,去其糟粕,扬其精华,丰富阿宫唱腔。

3、建立阿宫腔历史档案。做到对阿宫腔的研究查有依据,用有资料,发展有指导。

(2)动态保护

1、排演高质量、高水平、富于时代性的阿宫腔剧目。

2、县阿宫腔剧团重整旗鼓,武装设备,调整艺术队伍,充实阿宫腔力量。

3、在现有学员基础上,尽快恢复县阿宫剧校体制,逐年增添阿姨宫腔艺术骨干,不断充实和扩大阿宫腔队伍。

4、召开阿宫腔艺术研讨会,努力提高阿宫腔的演艺水平和研究水准。

二、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县上成立抢救领导小组,并常设办公室,由文化主管直接抓,县剧团具体负责实施。

2、成立阿宫腔戏曲艺术学校,已招收学员50名。50%学员可排演出,有的已崭露头角。

3、部分阿宫腔艺人,已回团从艺。

三、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6年,举行第一届阿宫腔艺术研讨会,探求阿宫腔艺术的本质,研究阿宫艺术的发展,部署安排保护和发展阿宫腔艺术的新任务

2007年,县财政在上年度基础上增拨5万元,强化抢救工作。抢救领导小组拟组织专门班子,赴阿宫腔发源地—礼泉县等地寻访阿宫腔老艺人及其后裔,挖掘搜集遗留艺术资料,进一步完善继承成果。

2008年,县,市财政资助,县文化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精兵强将,搜集、编纂《阿宫腔精彩唱段选编》,出书出碟,申请发行,扩大阿宫腔的普及面和发展力度。

2009年,新一届阿宫腔剧校学员毕业,阿宫腔剧团力量壮大,再次加大投资,排演一幕体现阿宫腔特色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大型阿宫剧,达到既出戏又出人的艺术目的。

2010年,在上述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县财政再次投资20万元:①召开第二次阿宫腔艺术研讨会,编纂系统的阿宫戏曲音乐;改组阿宫音乐研究室,使阿宫腔音乐研究后继有人,朝气蓬勃。②排演1—2幕高档次的阿宫腔剧目,巡回各省、市、自治区演出,为阿宫腔第二次赴京汇报演出奠定基础,进而走出国门。

四、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县政府已成立抢救领导小组,由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乔润芳任组长,县文体局正副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常设办公室,由县剧团团长刘稳新任办公室主任。

2、县文体局设阿宫腔音乐研究室,由国家二级作曲、戏校校长魏建文任主任。现已开展工作。

3、县剧校第一期招收学员50名,已于2005年7月毕业,绝大多数被录用,已排演四个折子戏和一部大戏《女巡案》。在总结第一期经验的基础上,拟定新的招生计划。

4、县政府每年拔10万元抢救保证退休艺术人员的养老金。

5、县阿宫剧团在创收演出中,必须保证所演剧目50%为阿宫腔,并保证每年新排一部阿宫腔传统剧目。

6、鼓励并帮助业余演出阿宫腔。

五、建立机制

1、层层具体负责机制:演出质量为观众负责;剧团经费开支为财政负责;文体局抢救管理为县领导小组和县领导负责;县抢救领导小组为省上负责。

2、以老带新,以新敬老的艺术循环机制:老演员传、帮、带,尽快使新学员在艺术上成熟;新学员尊敬老演员,使老演员焕发艺术青春。

3、推陈出新,持续发展的机制:在《在阿宫腔音乐集成》和专用曲谱的创新研究中,推出具有时代气息和浓郁的阿宫特色的新曲目;在阿宫腔传统剧目和唱段的挖掘创新中,推出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新剧目,唱出一批新段子并创作一批有新时期生活气息、有一定艺术质量的新剧目。

4、艺术发展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创名牌剧目、名牌演员、名牌场次,努力提高标房价值;通过不断提高经营,招商引资、联合开发阿宫艺术,努力搞活剧团,增强其经济实力;通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充实演出家底,提高演出设施质量,保障演出的延续性。

六、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2005年县上已投资20万元;2006年县财政加大投资再增加10万元以保证阿宫队伍;2007年为搜集阿宫传统资料计划再拔5万元;为编纂《阿宫腔精彩唱段》,并出书、出碟,计划增拨5万元;2010年县财政再次投资 20万元,用作编纂阿宫戏音乐并排导1—2幕高质量剧目,为巡回各省市区演出作充分准备。

相关文章 推荐

京剧简谱[京剧群曲汇编 朱奴儿 2首]
人气:229
京剧唱谱
京剧简谱[京剧群曲汇编 朱奴儿 2首]
豫剧简谱[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春秋配选段
人气:748
豫剧唱谱
豫剧简谱[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春秋配选段
神州万众学京剧(京歌)
人气:134
京剧唱谱
神州万众学京剧(京歌)
天堂的回音《姜亦珊:亦彩绽放(京剧张派选段)(4CD)》
人气:115
戏曲知识
天堂的回音《姜亦珊:亦彩绽放(京剧张派选段)(4CD)》
昆曲[荆钗记·见娘]
人气:216
其他唱谱
昆曲[荆钗记·见娘]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锁麟囊》选段、伴奏谱
人气:483
京剧唱谱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锁麟囊》选段、伴奏谱
京剧简谱[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主要唱段/怒火烧/第八场 雷刚、郑老万、李石坚
人气:273
京剧唱谱
京剧简谱[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主要唱段/怒火烧/第八场 雷刚、郑老万、李石坚
粤曲《桃花处外开》简谱
人气:217
其他唱谱
粤曲《桃花处外开》简谱
扬剧曲牌《知心客/宋江闹院》简谱
人气:79
地方戏谱
扬剧曲牌《知心客/宋江闹院》简谱
泗州戏《拿的起来放的下/金凤还巢/选段》简谱
人气:93
地方戏谱
泗州戏《拿的起来放的下/金凤还巢/选段》简谱
上党梆子[咱赵家原本是书香门庭/赵树理/选段]简谱
人气:184
地方戏谱
上党梆子[咱赵家原本是书香门庭/赵树理/选段]简谱
评剧简谱[十三姐女花容]十三姐/十三姐/旦/唱段
人气:117
评剧唱谱
评剧简谱[十三姐女花容]十三姐/十三姐/旦/唱段

大家都在看

上海、江苏、山东、湖北、云南京剧院院长共议京剧高质量发展路径

上海、江苏、山东、湖北、云南京剧院院长共议京剧高质量发展路径

推动现实题材创作 促进京剧高质量发展 全国京剧院团主要负责人建言献策 张帆 上海京剧院院长 对于现实题材的创作,上海京剧院坚持以京剧小戏为突破口,如以复兴号动车组首发司机甄选为...

戏曲知识 142 阅读

《野猪林》若非仁兄从天降(唱词注音)

《野猪林》若非仁兄从天降(唱词注音)

尖团字上口字标注唱词 ( 标注说明: 蓝 :上口字; 红 :尖字;部分 小辙音 /多音字) 若非仁兄从天降 以顺口动听尊重原唱为原则,选择尖团上口 鲁达(白):贤弟! (林白):仁兄! 林冲:【二黄摇板...

戏曲知识 1380 阅读

学京剧好多年,读了这篇文章才知道正确的发声方法

学京剧好多年,读了这篇文章才知道正确的发声方法

(一)、什么是京剧唱法的正确发声 怎样发声才是京剧演唱的正确方法呢? 笔者认为, 京剧唱法的正确发声方法应是在运用丹田气的状态下,根据唱者自身的生理条件,贴住上腭吸着唱,唱出在自己口...

戏曲知识 86 阅读

当初的京剧舞台并不那么严肃

当初的京剧舞台并不那么严肃

常宝霆白全福的相声《诸葛亮遇险》讲的是一位不懂艺术的剧团领导为了平衡各个演员的关系在舞台上胡乱安排角色的故事。这种对艺术不严肃的事情在现在的舞台上是无论如何不会发生的。...

戏曲知识 193 阅读

李利宏:从《香魂女》到《常香玉》——戏曲现代戏创作点滴

李利宏:从《香魂女》到《常香玉》——戏曲现代戏创作点滴

从《香魂女》到《常香玉》戏曲现代戏创作点滴 李利宏/文 要谈戏曲现代戏,我首先得从豫剧《香魂女》开始说起,因为这也是我和戏曲的初恋。 现代豫剧《香魂女》的创作、启动是在1999年冬...

戏曲知识 143 阅读

戏迷也分流派?您属于哪一派呢?

戏迷也分流派?您属于哪一派呢?

伶人唱戏向来分行当流派。受此启发,笔者以为京城戏迷似也可分派。权以清末民初戏迷为例,略作剖别,试分之如下,博方家一哂。 01耳派 只带耳朵进戏园,坐那儿基本不睁眼,就听唱念是...

戏曲知识 133 阅读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四)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四)

四、戏曲表演 (二)表演特性 1、综合性 唱:是戏曲演出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根据不同的剧种,采用不同的音乐形式。 念:是戏曲演出中对人物间的对白或独白的...

戏曲知识 73 阅读

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

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

大凡京剧爱好者,无一不知梅兰芳京剧艺术,即便圈外之人,也略知一、二,可见其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梅派艺术享有雍容华贵、端庄凝重、意境和美、深沉含蓄之盛誉,而其众多脍炙人口...

戏曲知识 84 阅读

戏曲演出是与观众共同完成的,如果观众没看懂,观演关系就不成立

戏曲演出是与观众共同完成的,如果观众没看懂,观演关系就不成立

戏剧需要建立起观演关系才能够成立,其中观众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观众没看懂,那么这样的观演关系就不成立,创作者期待的与观众对话的情境更是无从谈起。如何让独特的自我表达为...

戏曲知识 159 阅读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中国...

戏曲知识 94 阅读

民国前期秦腔名旦 刘箴俗 简介

民国前期秦腔名旦 刘箴俗 简介

刘箴俗(19031924)民国前期秦腔旦角中一颗闪亮的明星。陕西户县人,自幼家贫,随父亲去西安卖羊血为生,民国二年(1913)报考易俗社,被蒋卜王社长以不堪入目而拒收,恰逢创始人孙仁玉...

戏曲知识 193 阅读

《保定老调》艺术特点及历史溯源简介,保定老调代表曲目与主要流派

《保定老调》艺术特点及历史溯源简介,保定老调代表曲目与主要流派

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是河北省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初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清道光、咸丰年间已具戏曲雏形。早期老调行当...

戏曲知识 248 阅读

唱念做打都是啥?

唱念做打都是啥?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互为补充,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

戏曲知识 139 阅读

经典戏曲是如何守护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

经典戏曲是如何守护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

为什么一些戏曲剧目能够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得到古今人们的高度赞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雌伏、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戏...

戏曲知识 69 阅读

戏曲管理者要成为抗压者,抵挡伤害戏曲、伤害剧种的操作

戏曲管理者要成为抗压者,抵挡伤害戏曲、伤害剧种的操作

为实现戏曲守正创新、繁荣发展,我们在艺术形态的蜕变、艺术形式的探索上不遗余力,在戏曲生态环境的治理上想方设法,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但在一些领域,尚未完全达到...

戏曲知识 12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