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宫腔 阿房宫歌姬声腔的遗音高清电子版乐谱歌词图片是器乐学习网于2022年03月12日 09:40:16更新分享的戏曲知识;资源收录于戏曲知识栏目中;器乐学习网免费分享阿宫腔 阿房宫歌姬声腔的遗音简谱与五线谱歌谱图片,欢迎在线免费下载;器乐学习网无需注册会员,直接免费下载各类乐器学习资源及乐谱。
阿宫腔是秦始皇阿房宫的遗音。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灭六国后,按照各国宫室的原样,在咸阳建筑宫室群,藏美女万余人。并在渭河以南营造了规模更大的阿房宫,朝歌夜弦,形成了空前绝后的皇家歌舞团。但是,好景不长,项羽由东南烧杀而来,数万人的皇家歌舞团朝西北逃命而去。她们先后安家于乡村,必然把皇家艺术传播于民间。
礼泉、三原、富平、临潼、耀县等地都是阿宫早年的流传地带。
阿宫腔这个古老独特的声腔,一直由灯影(即皮影)保留在民间。
清同治年间,富平有了金马驹、金盆子、陈相公等一些阿宫腔灯影戏班。光绪年间,常有乾州、临潼的一些阿宫腔戏班来富平演出。清朝末年,三原的王仓、礼泉的乔娃子、有娃子来富平谋生传艺,收富平段天焕为徒。段天焕传承保留了阿宫腔剧种,成为富平阿宫腔鼻祖。1959年阿宫腔搬上大舞台,段天焕担任艺术顾问。从此阿宫腔走向辉煌。
阿宫腔的吹打乐别具一格,开场必奏“十样景”。这是由十多种曲牌合奏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阿宫腔的曲牌多达400多余种,在全国所有戏曲中独领风骚。她的许多专用曲牌,如帝王上场用的《朝天子》《一气去霄》《石榴花》《画眉序》,神话人物上场用的《太极阴阳》《哪吒令》,赴宴时用的《流水》等等,为中国戏曲音乐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阿宫腔的流传剧本多达300多本。老艺人段天焕能演40多本,他生前口授录音的剧本有30多本。经过挖掘排演的阿宫腔代表剧作有《七箭书》《屎巴牛招亲》《窦娥冤》,搬上舞台后演出的代表剧目有《王魁负义》《女巡案》《九江口》等,改编移植的有《杜鹃山》《洪湖赤卫队》等,创作演出并获国家和省级大奖的有《两家亲》《三姑娘》,参加“天下第一团”展演的《四季歌》等。
在历史的积累与沉淀当中,阿宫腔形成了如下的基本特征:
1、阿宫腔由宫廷歌女带至民间繁衍而来,因而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富平人之与阿宫,如同三秦人之与秦腔,处处都有戏,人人会唱段。
2、以灯影戏的形式在民间世代相传。
3、阿宫腔声乐中的拖腔,如“矣”、“焉”、“也”、“呀”在我国戏曲声乐中是独一无二的。既有先秦语言特色,又具当时侍女“笑不露齿”的时尚。
4、阿宫腔行“一唱三遏”的特色很突出,这也充分说明她是阿房宫歌姬声腔的遗音。
5、阿宫腔清丽婉转,女声用窄音,男声要“低八度”,上翻“高八度”,又复转达低八度落音,充分显示出她的高雅特性。
6、阿宫腔曲牌400多种,而且根据人物的不同出场,设计了专用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