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派
虞山琴派到了清代康熙后期,虽为世所尊崇,其师承体系已日趋淡化,其后也不见有影响之琴家渔传谱出现。此时古琴音乐的中心其实已经转向了同为江南古城的淮扬地区。扬州,古称广陵,早在隋唐时期,这里就是东南沿海经济、文化之中心。从唐人李颀:“主人有酒对今昔,请奏鸣琴广陵客”的诗句以及《云仙杂记》中“李龟年至岐宅,闻琴声,断弹楚声者为扬州薛满”的记载来看,可知这里是有着流传不绝的琴学传统的。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扬州更成为漕运的要道,南北交通的枢纽。从而导致扬州文化艺术的繁盛。
据清人李斗《扬州画舫》记载,当时在扬州北郊,到处都是表演清唱、十番鼓、锣鼓、小曲、滩簧的歌船,自朝至暮,鼓乐不绝。另外如苏南的昆曲、安庆的二簧、弋阳的高腔、句容的梆子,真可谓诸戏杂陈,令人目不暇接。
与此同时,各地的文人雅士也相继云集广陵,琴坛名家荟萃,人才辈出。至此,一个新的琴派----“广陵派”亦终于形成,成为清代中期以后影响最为广泛的琴派之一。
传谱:《澄鉴堂琴谱》、《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
代表曲目:《平沙落雁》、《龙朔操》、《广陵散》
静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