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过古琴的朋友们,想必大都见到过这样一幅画作:一棵苍松矗立在画面正中,枝叶郁茂,凌霄花缠绕于青松之上,旁边有翠竹数竿。松下一人身着道服,端坐拂琴,旁立一木几与香炉;另二人身着朝服坐于下首恭听,一侧身一仰面,神态恭谨。
这就是宋代著名画作《听琴图》(1117年),相传为北宋宋徽宗赵佶所作,为我国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此画横51.3厘米,纵147.2厘米,是一幅绢本设色工笔画。
《听琴图》不是一般的人物肖像画,是有真实的事件为依据的。
据史书记载,徽宗崇信道教,历年活动的一个最高潮,就是“册已为教主道君皇帝”。而画作中身着道服的抚琴人正是以“教主道君皇帝”自居的徽宗本人,所以画作当中描绘的正是宋徽宗在政和七年四月册为“教主道君皇帝”以后,与朝中权臣接见,抚琴论道,暗通心曲的艺术场景。
身着道服的宋徽宗
图中左侧身穿青衣正在认真听琴的人,有一说是王黼,另外一说则是童贯。
右侧的这位身着红袍正在低头恭听的人,一般认为是蔡京,还有人认为是王诜(北宋驸马)。
图中除了所绘内容外,画面上方有“六贼”之首蔡京所题的七言绝句一首,右上角有宋徽宗赵佶所书瘦金书字体的“听琴图”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画押,以及钤清“嘉庆御览之宝”等印8方。
《听琴图》
北宋 蔡京
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
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译文:邻家灶下烧饭的桐木,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松间之中似乎有古琴曲《风入松》的声音。俯视暗中察看听琴的人们,似乎大家都心意相通。
赏析:第一句“灶下桐”中所引的正是蔡邕“焦尾琴”的典故,蔡京用这个典是夸宋徽宗琴弹得好,当然也暗示自己是知音。第二句“入松风”中有嵇康《风入松》的典故,意仍在夸琴弹得好。第三句所描绘的则是画中两位听琴者。第四句“无弦”则是陶渊明不在乎乐理和弦的有无,只是借琴寄托自然的性情和乐趣的典故。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距离《听琴图》创作时间虽已过近千年,但看着这细腻的线条笔触,舒适的色彩搭配以及几近完美的画面构图,不由得让人感叹:画是好画,字是好字,诗是好诗,只是愿来世不入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