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 制琴以教天下之万民,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以桐木为制琴之良材,常取桐木为琴面,以桐之柔配琴之阳,取梓木为琴底,以梓之刚配琴之阴,阴阳相合,琴体乃成,始得刚柔相济之音。可见古人从对桐木有种特殊的偏好,甚至“丝桐”一度成为琴之别号。
近人则不然,当今斫琴名家所制高档琴多为杉木琴(即琴面为杉木,琴底为梓木或琴面、琴底俱以杉木制成,古人谓之纯阳琴),而桐木琴只是一些中底档琴,鲜有高档琴,甚至一些名家很少做桐木琴,只做杉木琴,且同等档次的古琴,而杉木琴价格要高于桐木琴,古今琴人对桐材之好恶,可谓差之大矣!原因何在?
两桐之争,由来已久。桐只为一概说,其中的分类颇多,各个时期分类又多有不同,正名别号也繁杂不清,且各家论述也多有出入,历代都混淆难辨。南北朝陶弘景将桐分为四种,即青桐、梧桐、白桐、岗桐,北宋陈翥所著的《桐谱》又将桐树分为七种:白花桐、紫花桐、油桐、刺桐、梧桐、贞桐、赧桐,然经近人考证,《桐谱》一书中所述桐树,大多为今天所谓的“泡桐”,甚至有学者怀疑陈翥一生都未曾见过真正的“梧桐”。贾思勰《齐民要术》首次明确记载了青桐即梧桐:“实而皮青者曰梧桐,按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并曰“梧桐生山石间者,为乐器更鸣响也” 。我想,贾思勰的描述是可信的,青桐即“梧桐”之别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将“梧桐”与“桐”分别列为二个独立的条目,除了叙述了梧桐的形态特征及医用药性外,对“桐”也作了注解:“桐华成筒,故谓之桐,其材轻虚,色白而有绮文,故谓之白桐”,同时还首次提出了“桐”即俗称的“泡桐”,又进一步划清了“梧桐”与“泡桐”界线。
答案很多,但重要的一个答案是:此桐非彼桐!古人制琴所推崇之桐为“梧桐”, 而今人制琴所用之桐并非“梧桐”,而多为“泡桐”,两者虽均名“桐”,然并非一物:梧桐属梧桐科梧桐属,而泡桐属玄参科泡桐属。
无论古代的农业家或医学家对桐树这些概念的争论有多么激烈、多么含糊不清,然而我们古代的斫琴师们心里对于“梧桐”与“泡桐”始终是明了的。当其制琴霍霍下刀时,或软或坚的手感欺骗不了自己的,最起码要比古代的论述能靠得住。两种琴材之优劣在各家琴谱中也多有论述,简列如下:
古人多用梧桐,今人多用泡桐,即白桐也。二者虽可以为琴,然梧桐理疏而坚,泡桐疏而不坚,今人但知轻者为桐,而不之坚而轻者为梧桐。(清《与古斋》
古琴制作不合法者可治,惟材不良者无可治,最不良之材莫如泡桐,又名水桐,质浮而绵,只能作月琴琵琶之用,其次则杉,质理太密,又多筋节,泡桐声不能清,尽力修治,终不免琵琶声,杉音稍清而不厚,求金石声亦不易得,惟梧桐之质似疏而坚直而无节,凡琴以梧桐为材者,修治合法,于九德中可望得半之数,非梧桐者未易臻众妙也!(民国《琴学随笔卷二》)
从以上两则,不难看出,泡桐虽有梧桐之轻疏,但其材软于梧桐,故用其制琴,乐器寿命远不及梧桐。用梧桐或杉木来制琴,年代逾久而音逾“清”、逾老而逾“古”,寿命长达数百年,故唐宋古琴为今之重宝。泡桐琴却并非如此,在其琴材的限定的寿命里,可能会是越弹越好,然一旦超过其木质的寿命期,恐怕是会一日不如一日,逾老逾朽矣。究竟泡桐琴的寿命有多长,难以考证,然有一点是肯定的,其寿命远不及梧桐。
即有些琴制造商会将普通的梧桐木材冠以“桐”之名,声称其为珍贵的古桐木材来制造琴,从而卖出高价。实际上,梧桐木材并不适合做家具或栋梁,因为它轻盈、松软,但却是制作古琴的理想材料。因此,一些制造商会将梧桐木材冠以“桐”之名,以此来卖出高价。在购买古琴时,需要注意辨别材质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当下,很多学古琴的朋友,在买古琴的时候非常困惑。古琴的价格差距,往往是天上地下,上到几百万一张,下到某宝的几百块钱一张琴,令很多想买琴的琴友蒙圈。这些商家对外宣传,都是明清老料,纯生漆,古法斫制,工序几百道,时间三五年,为啥会出现这么大的价格差?这其中有货真价实的产品,也有虚假产品。这其中的猫腻在哪儿呢?
大漆,又成生漆,国漆。我国用几千年的漆器史,古琴是非常典型的漆器乐器。大漆古琴美观、稳定、防潮效果等非常好。但大漆的价格较高,一斤好的大漆起码三四百元一斤,便宜一些的也要一百多元,一张琴起码用漆要3-5斤。而化学漆几十块就搞定了,成本差异很大。
如果你买了几百元的所谓生漆琴,好一点的,在外面涂一层薄薄的大漆,这样也确实是生漆琴了,即使告到法院,对方也没错。所以各位朋友买琴的时候,一定问清楚是合成漆还是纯大漆,而且最好让对方开个证明,以备不时之需。
历代制琴家在选材时的选择: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老的木材成为很多斫琴师的首选。老木材跟新木材的价格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老木材是用一块少一块,价格会越来越高。但自己买的琴是不是老木材,这个问题,小白是很难判断的。现在做旧的方法很多,而且如果对方拿一块200年的木板,说是500年,买琴的琴友也不可能用C14的方法去鉴别。
好的古琴的制作周期之所以要1-2年,是因为古琴的制作工序近上百道,槽腹的开挖,需要一点点修正,让木材充分释放应力,做到及时调整。另外灰胎和大漆的干燥都要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温度、湿度的变化对灰胎和大漆的干燥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大漆,只能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才容易干燥,消耗的时间更长。好的斫琴师会严格要求自己,安照工序走完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