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关于指法的应用也并非必须按照琴谱的解释来进行,如果此曲有师承的,那么具体指法的演奏方法则需要根据老师所传授的方法而行,即便后面按谱对照,老师所授与琴谱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也无大碍,知其异义而又能得其微妙之旨趣,也是琴曲传承的魅力所在。
(明 陈洪绶 《溪石图》局部)
三、先句读,后成曲
我们常说“欲速则不达”,研习减字谱更是如此。按谱鼓曲时,切不可急于求成,恨不得拿到曲谱就要通奏全本,一定要先字句,后段落,再到完成全曲。
《琴学入门》在其“按谱鼓曲奥义”一篇中,特别强调了此法,即“逐字鼓之,连成句读,凑集片段,渐可以完其曲”。
在“逐字鼓之”之前,也别着急,有两件事必要先了然于胸:
首先,一定要看清楚每一个字的下指取音是怎么安排的。
我们知道“弦有顺逆”,下指取音的时候,除了看清楚“抹挑勾剔”这些指法编排以外,还要注意“上下、绰注”等法的应用,即《琴学入门》所言之“每句取音,字字要各分清,如绰则为绰,注则为注,吟则为吟,猱则为猱,逗撞上下,一切皆然。不可彼此牵混,忽略过去。”
(出自《五知斋琴谱》)
其次,要看清楚下指的徽位,尤其是暗徽的位置。
所弹的弦和对应的明徽自不必说,如果连这个都还看不清的话,也就不用按谱鼓曲了,此处的重点要提一下暗徽,尤其是高音区按音的徽位,真的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都不为过。比如“四四”和“四六”,必如“七七”、“七六”等暗徽,徽位相差甚少,但取音完全不同。
(出自《五知斋琴谱》)
所以,“逐字鼓之,连成句读”看似简单,但要做到非常不易。正所谓“心手耳目,四者并用,心先主静,目视分明,手按准位,耳听宜聪,一齐相需,不可缺一”,静芗先生诚不欺我啊!
(明 蒋嵩 《渔舟读书图》局部)
四、音节节奏
按谱鼓曲,始于节奏,而终于节奏!
我们常讲,古琴的演奏要讲“气口”,这里的气口,简单来讲,就是操缦人的呼吸节奏,气息转换之间与古琴琴曲的节奏密不可分,所以经常会在琴谱中看到“少息”、“顿”、“连”等字。
《琴学入门》在此奥义篇中提出,“探究其音节,妙在于呼吸,气息间不容毫发之相间。于一气中得之,有于半息中得之,有留一二气息中得之,各随其曲之悠扬,自得天籁之中节。”这其间的“呼吸”正是讲的琴曲音节之节奏。
当然,这个呼吸落于音节之上,则各有不同,或许有下指得音时就停留数拍的,或许有下指得音后在停顿数拍的,或许还有声音停止后还要再等候数拍的,……各种情况都有,鼓曲时自然要对这些音节节奏心中有数才行。而做到这个“心中有数”,就得回到本文开篇的第一个内容,即“熟悉旋律”!
按谱鼓曲,最难的,或许在“音节节奏”上!
《琴曲入门》所讲的奥义中,将音节节奏的练习比喻为“丹成于九转”,非“时日用工,弹至纯熟”不可。尤其是一些有大量散板节奏的琴曲,例如上图中的《山居吟》,其气息节奏之自由、吟猱应合之丰富,再加上调性的多种转换,必要字徽分明、旋律纯熟才可得之,如果呼吸散乱、节奏不明,即便是熟知减字,然成调不易啊!
如此,《琴学入门》的按谱鼓曲奥义,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