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埙
埙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一种吹奏乐器之一,大多由泥土制成,平底卵形。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目前所知出土最古老的一枚埙是浙江河姆渡遗址陶埙,距今大约7000年。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
古代先民通过狩猎活动找到了灵感
古代《乐书》引用古人樵周的话说:“幽王之时,暴辛公善埙。”《世本》认为暴辛公作埙。王子年《拾遗记》上说,庖牺氏易土为埙,这种认为埙乐器为个人首创的观点,尽管在早期年代历代相传,但总缺乏一些有力的依据。
埙是属于吹奏乐器的一种,探讨埙的形成与起源,关系到整个吹奏乐器的起源问题。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社会的调査研究,我们了解到,鄂温克人在每年八九月间,用木制的哨吹出母鹿的叫声,以诱惑公鹿。因为附近的公鹿听到这种模仿的叫声后,以为在发出声音的地方有母鹿而走来,于是人们便可以伺机捕杀。像这种原本是在劳动实践中发明的一种狩猎工具,后来才被用为一种吹奏乐器。考古学家与音乐学者们推测,原始社会的吹奏乐器,很可能就是从模仿鸟兽的鸣叫而发展起来的。埙也不例外。
因此,按科学的观点,埙应当是原始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乐器。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古有记载谓之“石流星”),由于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掷向猎物时,空气流穿过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早期的埙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
劳动扩展了原始先人的武器,也创建了原始社会的文明。
一孔埙、三孔埙、五孔埙、六孔埙、八孔埙、九孔埙、十孔埙……
1957年,在西安半坡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出土的两枚陶哨(埙),一个只有吹孔,另一个有一个吹孔和一个音孔(音孔:相对吹孔而言,是手指的按孔,也叫按音孔或按指孔。)
当时的发掘报告是这样描述的:
音乐舞蹈是当时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一方面保存下来的物质遗存最少。我 们只发现了两个陶制的口哨(或称作陶埙),保存完整,形状大小亦相同,全用细泥捏作而成,表面 光滑但不平整。形如橄榄,两端尖而长,中径略作圆形,全长5.8厘米,中径2.8厘米,孔径0.5厘 米。P4737只一端有孔,吹起来吱吱有声。(引自吕骥《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的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载《文物》1978年第10期。)
根据碳素测定,该遗址距今大约6700年。
山西万荣县荆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埙已有两个音孔,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出土的奴隶社会早期的埙出现了三音孔。
火烧沟文化遗址出土的鱼型扁腹陶埙
河南二里岗早商遗址陶埙也出现了三音孔。到了殷代(晚商),大约公元前1000多年,埙已发展为五音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1928年到1938年间, 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掘出五音孔的商代骨埙。这种埙以骨雕刻而成,前后两面刻饕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的怪兽)图纹。顶端有一吹孔,正面设三个音孔,后面设两个音孔。六音孔埙在汉代已经十分流行,一直沿用至晚清。
清代宫廷云龙埙
△▴
现代八孔埙、九孔埙、十孔埙
埙从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其本身也在不断地进行序列性的发展。对古代陶埙的测音工作,将进一步推进对我国古代音阶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课题的研究。
外观从圆形、椭圆形发展到平底卵形
另外,从外观看,埙的形制由圆形、椭圆形逐渐发展为平底卵形,便于放置;其腔体开始有两种:扁腹形和圆腹形,因为圆腹的气容量大,发音厚实饱满,而最终圆腹的形制得以沿袭下来。从制作材料和工艺看,埙从石制、骨制、陶土烧制已经发展到现代标准化的树脂工艺。陶土烧制工艺沿用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属于传统工艺;树脂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熟的工艺技术,符合现代美学和律学特征,有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生产,并可以成套系列化。
曾广泛应用于宫廷祭祀活动
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乐器之一,在可考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确认,埙在战国初就广泛应用于宫廷的祭祀活动中。秦汉以后,埙成了宫廷雅乐乐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埙曾在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普通百姓中广为流传,只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除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偶或一闻埙乐外,几乎不知道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到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乐几绝于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大批演奏家、制作家和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下,埙作为乐器有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制作,喜爱埙乐并且学习、演奏的人越来越多,习埙的热潮悄然兴起。人们似乎找到了遗失已久的古风,埙正在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部分转载于刘宽忍《埙演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