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顶端为吹口。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骨制以及竹制等。埙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之一,在“八音”之中独占土音,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
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首次发掘是在西安的半坡遗址,该遗址记载了大约7000年前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人类文明。
按科学观点推断,埙应当是原始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乐器,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古有记载谓之“石流星”),由于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掷向猎物时,空气流穿过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早期的埙就是这样产生的。
先用以狩猎,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商代的埙比原始时期和夏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的,以陶制最为常见,形体多为平底卵形。战国时期陶埙也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状的。秦汉以后,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
古代埙的样子很多,有梨形、鱼形、球形、笔筒形等,但其中为数最多是卵形的。制作埙的材料有陶、石、玉、木、象牙等,据史料记载,西汉出现过木制埙,《后汉书·历志》载:“笙以木刻而不匏,埙亦木为之。 ”但唯有陶埙一直延用到今天,现在的埙多是陶埙,声音十分纯正悦耳。
在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中,埙分为颂埙和雅埙。所谓雅埙,指体积大(“大如鹅卵,谓之雅埙”《三礼图》),在雅乐中应用;所谓颂埙,指体积小(“小者如鸡子,谓之颂埙”《三礼图》),常在雅乐之外的其他宫廷音乐中应用。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句子,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在古代,埙是雅乐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雅乐是中国古代用于宗教、政治、风俗的各种仪式典礼中的音乐。盛行于周代,到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衰落消失。埙在东汉有过一段盛行的历史,但汉代以后,雅乐的主要乐器编钟、编磬、埙、篪、瑟等已被新兴的乐器如琵琶等所取代,乐器领域发生了大规模更新,雅乐的许多乐器逐渐趋于消失。所以尽管很多古籍都有关于在雅乐中使用埙的记载,但埙在社会音乐活动中却很少出现,只有极少数文人对埙有一定了解。
我国古代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种,称为八音。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古人说:“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轻夺迷失,将金石以同恭,启笙竿于而启批极”,把埙看作与钟、磬一样,具有同等地位。
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独特的音乐品质。埙的音色特殊,一吹起来就能听出是“远古的声音”,从某种意义上说,埙不是一般用来把玩的乐器,而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唐代郑希稷在《埙赋》中说:“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这就是说,埙所发出的自然而和谐的乐音,能代表典雅高贵的情绪和雍容的气度,所以古代的圣人们是十分器重这种乐器的。可以说,埙体现了儒家礼教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诗经》中提到的“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表明埙与篪的组合是古人长期实践得出的一种最佳乐器组合形式,由于埙篪合奏柔美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两种乐器一唱一和,互补互益,和谐统一。春秋时代,以“和”为美曾是一个重要的音乐审美观,“埙唱而篪和”,是儒家“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音乐上的集中反映。和是指内容舒缓平和,有助于教化,体现了当时的音乐审美观正是声音谐和。《古诗》中也说:“天之诱民,如埙如篪”。是说上天诱导下民,犹如埙篪一样相和。“埙篪之交”也用来比喻古代文人之间高尚纯洁、牢不可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