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陶埙>埙入门>

埙的历史详解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7-09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埙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多用陶土烧制而成,亦称“陶埙”。《乐书》中记载:“幽王之时,暴辛公善埙”;《世本》中也有“辛公造埙”之论;《拾遗记卷》中记载“疱牺灼土为埙”。这些记录都认为埙是“辛公”或“疱牺”发明的,但是它们缺乏科学的依据。埙是原始先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乐器,它可能来源于先民狩猎用于投击鸟兽或模仿鸟类鸣叫,诱捕鸟兽的工具“石流星”。由于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掷向猎物时,空气穿过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有了制陶工艺后,石器工具逐步被陶器代替,石流星逐步发展演变成陶埙。

  近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埙有: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无音孔埙和一音孔埙;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一音孔埙;山西万荣县出土的二音孔埙和三音孔埙。这些埙只能发出很少的几个音。它们的形状,有的直长如管,有的作椭圆形,有的作扁圆形,经碳同位素十四测定均为距今6700——7000年前的产物。

  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平民墓葬中出土的二十多枚彩陶埙,是属于距今四千年左右原始父系氏族社会早期埙的实物。这些彩陶埙均呈鱼形,在鱼嘴处开有吹孔,鱼身上开有三个指孔。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出土的大小陶埙和安阳小屯殷墓出土的陶埙,呈平底梨状,这种埙除顶部开有吹孔外,腹壁上的指孔已由火烧沟的三个增加到五个(前三孔后二孔)。它们比火烧沟鱼形埙又多出两个发音孔。

  史书上也有许多关于埙的文字记载。《尔雅》记载:“烧土为之,大者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称锤,六孔”。《礼图》记载:“大者为雁卵曰雅埙,小者如鹅子曰颂埙。”《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埙的历史详解
埙的历史详解

  在古代,埙的制作材料有石、骨、玉、象牙等多种,但主要还是以陶土为主。周代将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大类,在“土”类乐器中主要是指埙。汉代出现了六音孔埙,宋代曾有过七音孔的木埙。历史上,七音孔埙一直被沿用,清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刊印的《皇朝礼乐图式》卷八中绘有埙的图样,其形制为:“上锐下平,前四孔,后二孔,顶上一孔,以手捧而吹之”。可见那时人们使用的仍还是春秋时代就已出现的七孔埙。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吴浔源曾编有《棠湖埙谱》,是迄今仅有的一本埙谱。传统埙的形制为圆形,上尖、削肩、腰粗、平底、内腔空、形似鸭梨,顶端开一吹孔。它曾经是宫廷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合奏或独奏。到了清朝末年,只有宫廷雅乐中还可偶闻埙乐外,几乎已经听不到这种乐器的声音了。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 年代,在音乐公演中埙乐几绝于耳。

  20世纪80年代,音乐工作者对埙进行了改进,放大了体积和肩部,扩展了内腔,使音量增大,音孔增加到8至10个。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的赵良山首次用埙在《编钟乐舞》中演奏《哀郢》,乐曲仅仅一分钟,但给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轰动国内乐坛。1984年,杜次文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演奏曲目《楚歌》,这是埙乐首次登上世界舞台。

  近年来,埙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舞台上。一些音乐家开始为埙作曲(如谭盾的《乐队剧场Ⅱ:—埙》)。人们对埙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7年,张维良出了第一张CD专辑《问天》以后,部分演奏家陆续都推出了埙的独奏专辑。在埙的制作改良方面,某些制作家在古埙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多种形制的埙,如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和子母埙等等。这些埙的形制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埙,但是某些改良为了追求扩充音域,增加了音孔数量,很多时候并不方便演奏,这些改良还需要经过演奏实践进一步证明。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十孔埙。

  埙的音色幽深、哀婉、空灵。它以土为坯,取天地之灵气,采五音之自然,结构简单而饱含了中华佛、道、儒之精神,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埙
人气:147
埙百科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埙
进阶!解锁你的埙技巧技能:埙的循环换气技巧练习
人气:155
埙教程
进阶!解锁你的埙技巧技能:埙的循环换气技巧练习
埙曲入门乐曲吹奏的方法
人气:266
埙入门
埙曲入门乐曲吹奏的方法
陶埙独奏曲[新娘哭坟]简谱
人气:456
埙曲谱
陶埙独奏曲[新娘哭坟]简谱
埙独奏简谱[让我们当起双桨]
人气:207
埙曲谱
埙独奏简谱[让我们当起双桨]
埙谱网[暖暖]简谱
人气:260
埙曲谱
埙谱网[暖暖]简谱
埙简谱[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人气:178
埙曲谱
埙简谱[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陶埙的指法详解_各种类埙指法图表大全
人气:6837
埙指法
陶埙的指法详解_各种类埙指法图表大全
埙简谱[康美之恋]
人气:230
埙曲谱
埙简谱[康美之恋]
埙简谱[星月神话]
人气:151
埙曲谱
埙简谱[星月神话]
埙简谱[楚歌]
人气:188
埙曲谱
埙简谱[楚歌]
十孔埙中音1-高音5指法图
人气:314
埙指法
十孔埙中音1-高音5指法图

大家都在看

埙初级教程

埙初级教程

埙演奏姿势及持埙手型 演奏姿势及持埙手型 任何一件吹奏乐器的演奏姿势,对于演奏时的发音、乐曲表现都有直接的影响。虽然在演奏的高层次讲究得其意而忘其形,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养...

埙入门 113 阅读

快速认识埙的前世今生

快速认识埙的前世今生

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顶端为吹口。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骨制以及竹制等。埙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之一,在八音之中独占土音,在整个...

埙入门 414 阅读

埙的指法/八音孔指法图示,以右起埙为准

埙的指法/八音孔指法图示,以右起埙为准

埙的指法/八音孔指法图示,以右起埙为准...

埙入门 980 阅读

埙的历史详解

埙的历史详解

埙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多用陶土烧制而成,亦称陶埙。《乐书》中记载:幽王之时,暴辛公善埙;《世本》中也有辛公造埙之论;《拾遗记卷》中记载疱牺灼土为埙。这些记录都认为埙...

埙入门 471 阅读

新手吹埙经验

新手吹埙经验

一、吹响 这点确实要有些悟性的。要点一,一定要先确保每个孔都捂严实了,不要漏气,吹全捂的音;要点二,不要太用力,越使劲反而不好吹响;要点三,气流并不是都吹到吹孔里,一部分...

埙入门 167 阅读

初学者吹响埙的要领

初学者吹响埙的要领

要点一,一定要先确保每个孔都捂严实了,不要漏气,吹全捂的音; 要点二,不要太用力,越使劲反而不好吹响; 要点三,气流并不是都吹到吹孔里,一部分吹进孔里,一部分吹到了外面;...

埙入门 333 阅读

埙初学必读:陶笛、埙、满口埙,你分得清楚吗?

埙初学必读:陶笛、埙、满口埙,你分得清楚吗?

很多初学的埙友经常会把陶笛、埙、满口埙混为一谈,以为埙就是陶笛,或者陶笛就是埙,或者为了更快学会吹埙,直接选择满口埙。 那么陶笛、埙、满口埙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陶笛 现代...

埙入门 296 阅读

零基础洞箫入门教程

零基础洞箫入门教程

上下唇的前后位置 (什么孔都不按,只是拿起箫管,比对位置和角度,初学口型需要定型,可以对着镜子比对调整) 口形:将双唇闭合,口内像人有倦意轻打呵欠似的,下颌稍后收,舌平伏于口底...

埙入门 151 阅读

陶埙入门《埙的实奏训练/指法训练》

陶埙入门《埙的实奏训练/指法训练》

指法 筒音做低音5或中音1较为常用,下图为十孔埙交叉指法动画图,非常直观,此指法适用于空谷、冯氏、阴氏等品牌埙。 较常用的指法之一(全按作5的指法),此时音域为低音5到高音2(不...

埙入门 401 阅读

陶埙入门《埙的实奏训练/技巧训练》

陶埙入门《埙的实奏训练/技巧训练》

指类技巧 颤音:是用手指在音孔上作全孔迅速开闭动作,使声音产生波动效果。颤音最常用的有大、小二度,三度、四度颤音,可根据不同作品的特点、风格灵活运用。颤音练习是手指运动技...

埙入门 160 阅读

埙的材质

埙的材质

埙的材质...

埙入门 266 阅读

埙常用技巧大全

埙常用技巧大全

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 气震音(标记)又叫腹震...

埙入门 155 阅读

陶埙入门《埙的基础知识》

陶埙入门《埙的基础知识》

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

埙入门 628 阅读

刘宽忍埙演奏法

刘宽忍埙演奏法

刘宽忍,陕西蒲城人,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中国第一位民族管乐器硕士学位获得者,硕士生导师、教授,中国埙文化学会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七岁随父亲学习二胡...

埙入门 389 阅读

吹埙时呼吸方法有哪些?埙的演奏应采用丹田呼吸法

吹埙时呼吸方法有哪些?埙的演奏应采用丹田呼吸法

呼吸方法 埙的演奏,应采用丹田呼吸法。 我们所采用的丹田呼吸法也称腹式呼吸法,经过三步调息功法的训练,已经能够做到每次呼气都能气沉丹田,吸气时,意念停留在丹田,这样借助胸膈...

埙入门 16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