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陶埙>埙百科>

记录小女学笛记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5-2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记得老爸说过,秦腔分东西两路,东路秦腔也叫同州梆子,流行于我的家乡陕西蒲城一带,我的爷爷是东路秦腔很有名气的鼓师,可惜爷爷不到40岁就英年早逝,我也只是见过爷爷的照片。

  老爸阴占中,幼年受爷爷的影响,对音乐极为喜爱,十四五岁的时候就会自己制作二胡和笛子,后来从教,教了一辈子的音乐,可以说18般武艺样样精通,拉的一手好二胡,秦腔剧团的所有家伙扬琴,笛子,板胡,打板等,没有他不精通的。桃李满天下,是著名的笛箫埙演奏家刘宽忍的启蒙老师。可是到了我们这辈,老爸说什么也不让学音乐了,我小的时候,他是文革宣传队的领导,脾气率真耿直,看不得那些整人的事情,总是维护自己的朋友,结果是自己没少被人整,被文革整害怕了,一直就和我说搞音乐的没好下场。

  从小我就跟着老爸到处跑,看他带宣传队演出,在音乐的环境耳濡目染,无师自通,识谱记谱什么都会,回到家给老妈唱革命歌曲,一半个小时不带重样的。可是我最后学笛子还是跟他的学生学的,老爸说什么都不教,真是没办法,最后在他的坚持下,我还是上了工科学校,然后分配。

  一直对音乐学院有一种向往,自己转了一圈也确实是又转回了音乐这个行当,注定的缘分是怎么都割不断的,女儿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在音乐方面极好的天分,所以就决定好好培养女儿,就算是孩子将来不走专业音乐路子,最起码音乐也能熏陶她,对她的成长也是很有好处的。

  一转眼,1996年出生的女儿就过了7岁的生日,我觉得该正式给她找老师开始学乐器了,在这之前,我不让女儿碰乐器,怕的是养成了坏毛病不好改,可是小女拿起埙就吹的象模象样,哪个样子啊,吹不响的朋友见了,绝对想不通,怎么自己还不如个这么小的孩子啊。

记录小女学笛记

  我给女儿首选的肯定是学笛子,因为我跟笛子专业界很熟悉,自己也吹笛子,再还有个打算就是想把我们家制作埙的手艺传下去,如果女儿将来能走专业路子,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把我们家埙的制作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可是后来我发现,女儿的手还是小,不能够把笛子所有的孔完全按实,所以临时决定,让她先学习古筝,我怕如果要是学的晚了,她对音乐的感觉也许会变的迟钝,那样就后悔莫及了。

  女儿学习古筝是很好玩的,我虽然和音乐学院很熟悉,可是离我们家太远了,所以决定在家附近找老师,老师找好以后,我也是不知道她水平怎么样,没想到很一般,她给女儿上课,女儿回家后,练完她教的内容,觉得简单,又练了她下节课要教的内容,再上课的时候她就发现,怎么这孩子都会了啊。其实啊,她教的是乐理比重大,我跟老师说过,女儿早跟我学会了,老师不听,还要教。作为我自己,技巧方面我不会眼看着女儿无师自练而不阻止的,那样的话,会养成一些改都改不掉的坏毛病,看似聪明,其实是最愚蠢的。

  就这样,三节课上完就发现,这老师教学水平和演奏水平都很一般,赶紧换老师,找了个音乐学院大四的学生,住的离我家不远,每个礼拜回家给孩子上课,这个老师很厉害,14岁就在波兰音乐节得过银奖,孩子到现在跟她学了两年了,基本功很扎实,是古筝6级了,打算一直让孩子跟她学到10级。

  2004年8月,女儿学了一年半古筝了,手也长大了,决定正式让孩子开始学习笛子,刚开始我是让我的朋友秦俭(神秘笛声)带着,他是西安交大附小的音乐老师,曾经得过全国笛子比赛第三名,水平很高,记得第一次秦俭见我们孩子,看了孩子的嘴和牙齿,说条件很不错,孩子去他那,拿起笛子就能吹得很响,很是让他惊奇了一下。

  在秦俭那里一共上了十节课,主要学习了吹全笛子最常用的16个音,筒音做5的指法,还有叠音,打音,波音,颤音,倚音这些小技巧,最后学到滑音和筒音做2的指法的时候,秦俭因为妻子要生小孩,课被中断了,这是2004年11月底的事情了,孩子当时已经会熟练的使用这些技巧了,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年纪小,气力不能长久。

  没有了老师,孩子在家里独自练习的时候,因为气力不够,慢慢养成了一个坏毛病,在一口气即将用完的时候,会肚子猛使劲把剩余的气挤出来,笛子会突然声大一些,因为以前一般一个礼拜老师会看一下,所以坏习惯几乎不可能养成,就在这段时间,我也忙的没太注意她,偶尔听到还以为孩子是在玩,结果等我发现是坏毛病,已经有点来不及了,我很是头疼,每天看着孩子强迫她改回来,可是她偶尔还是犯,所以坚定了我一个信念,就是必须最少一个礼拜要让老师看一次,要不然养成坏毛病真是后悔都来不及。

  在这段时间里,因为做埙的缘故,很偶然的,我遇见了笛子大师俞逊发的学生裴军,他是来西安演出的,我就带孩子去他那里先临时上了三节课,裴军很耐心细致的看了女儿的演奏,他纠正孩子有尾音的坏毛病的时候,是让孩子在气快用完而音变小的时候把笛子往外轻微转一下,音还会保持住,结果就这样,孩子的这个坏毛病竟然就再没犯过。

  我带着裴军去拜访了马迪老师,后来他就建议我,说孩子先天条件好,乐感和节奏感都很出色,最好找马迪老师带孩子。

  裴军既然这样说了,我就给马迪老师说了孩子要跟他学笛子,马迪老师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就这样,今年的三月份,孩子正式拜马迪老师为师学习笛子。

  清楚的记得女儿的第一节课,马老师问女儿都学过什么了,我就说了以前的学习情况,只是学了一些小技巧和吹响所有的音,除了几个练习曲,没吹过别的曲子,马老师就教了两个练习曲,一个是长音的,规定每天必练,一个是短音加长音结合的,也是规定每天必须练的。

  这两个练习曲,孩子现在也是每天必练的,作用就是练气,马老师要求长音尽量吹长,吹响亮,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一直特别的提醒孩子要使用丹田之气,还让孩子用手在他的腹部感觉他是怎么运气的,吹高音的时候,腹部是要往外撑住的。

  气怎么才能吸到丹田呢?马老师教的练习方法叫狗喘气式,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一下,演奏的口型他教的是典型的松口风,是念噢的口型,尽量打开口腔,咽喉部也是打开的,吹的时候是念扑的口型,念的时候下巴是不动的。

  我在这里说说我的经验,以前我吹埙的时候,是呜的口型,吹的时候的口型是象吹水面漂浮的茶叶那样的口型,这和马老师的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所谓的紧口风吧,我在练习马老师教的方法的时候,发现很难,竟然会出现吹不响埙的情况,但是我现在是学会了,告诉大家的意思就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别在意,继续好好练习。当然了,习惯了紧口风的朋友也可以不练这个,这个方法练好了,乐器音量大,音色更好,而且感觉乐器好发声。

  马老师看我女儿在演奏练习曲的时候节奏感特别好,就说进一个练习曲,叫《春耕曲》,D调笛子演奏,说心里话,我当时很惊异,因为这是四级曲目,在这之前孩子连一首完整的歌曲都没有吹过,能行吗?事实证明,马老师不光是大演奏家,教学水平也是绝对一流,他后来和我说过,小课就是要靠老师去发现孩子的潜质,因材施教。孩子竟然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把这个曲子吹下来了,中间的快速指序那里,几乎是天生的就会,手非常灵巧,节奏从头到尾几乎一次不错,唯一让人感到不好的还是孩子的气力不够,马老师说,这个只有慢慢来,孩子太小了,所以换气的时候不规定死,到那换都可以。

  孩子回家练习的时候很用心,她说特喜欢马老师上课,因为马老师是在和孩子说说笑笑中上完一节课的,象一个大朋友,呵呵——

  第二、三节课

  开始还是强调了两首长音练习的重要性,然后马老师听了《春耕曲》,说100分,就问孩子学过双吐吗?这个孩子以前没有学过,马老师就讲了双吐的要领,孩子马上就领会了,当时就可以很迅速的吹出很清晰的双吐,马老师就又让进新曲子,叫《红领巾列车奔向北京城》,曲祥的作品,D调,5级曲目。这个曲子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快速的沥音,高音1到低音2,再从低音1到中音7,马老师说这个只有苦练,一天2、30遍,这个曲子中间还有变调,筒音5和筒音1指法的变换。

  两个礼拜结束了这个曲子,孩子在笛子上的天分让马老师都很惊讶,他说从来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快速沥音练的非常好,指法的变化几乎是一点就通,在这之前孩子根本连筒音做1都没练习过,可是掌握的很熟练。双吐也掌握的非常好,尤其是不同的四个16分音的双吐,手和气的配合非常到位。

  在欣慰的同时,感觉到孩子还是功夫下的少,香港的箫笛笙先生说过,有天分还要加苦功,没错的。孩子的天分好,掩盖了她练习上下功夫不到的弱点,具体表现就是技巧没问题,但是曲子中间老是断,对曲子掌握的不熟练,所以以后的练习,就加强了强度,说心里话,很心疼,孩子太苦了,可是要想学好乐器,苦功夫是必须的,马迪老师每天的练习时间有时候会达到8个小时,我叔叔刘宽忍当初拜大师赵松庭为师的时候,一天基本是9个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那种苦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专业的路子,真的是很苦,说专业和业余差别不大的,是没有见过真正的大师,他们的技艺,只能用出神入化来形容。

  第四,五,六,七,八课

  继续是强调长音的练习,进了新曲子《塔塔尔族舞曲》,5级曲目,还是继续巩固双吐。孩子的训练效果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第九节课

  继续强调长音的练习,系统的练习沥音,孩子的手很灵活,一节课结束。

  第十节课

  继续强调长音的练习。学习滑音,孩子掌握了滑音的基本方法,演奏的还不错,可是熟练程度明显不够,所以现在每天的滑音练习是必须的。

  第十一节课

  继续强调长音的练习。学习花舌,垛音,赠音。花舌是最让我们惊讶的,孩子一教就会,马老师说他的学生有几乎一半的怎么都练不会花舌,好象这个是天生的,会的就自动会,不会的就怎么都不会。

  垛音吹的不是很好,气力的原因,不够干脆利索。

  在小技巧的赠音上,孩子却练习的最不理想,方法是抬手指的同时,张嘴把气象放出来一样的吹完,她气和指头配合的不好,不是早就是迟,经过一个礼拜的练习,基本上掌握了赠音技巧。

  第十二,十三节课(2005.6.12)

  今天去马老师家,马老师看了孩子的练习情况,直接进了新曲子《喜相逢》,冯子存大师的作品,7级曲目。两节课的时间孩子已经能很熟练的吹下来了,滑音和花舌演奏的很到位。主要的问题还是气力不够。

  第十四,十五节课

  学习北派笛艺名家魏显忠老师的《扬鞭催马送粮忙》,这个曲子快板的速度要求是156,极快速的双吐就成了难点,在十四节课上完后,马老师去福建讲学了,整整一个月孩子都在练这个曲子,在双吐这里,速度还是只能吹到144,恢复上课后马老师说孩子小,慢慢来,不能着急,强调了快曲子要慢练,慢慢的加速,这样在快起来的时候才能不紧张。

  第十六,十七,十八节课

  学习宁保生老师的《春到湘江》,九级曲目,这个曲子基本是南派风格,叠音,打音,波音等用的很多,孩子的手很灵活,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总体的感觉还是气力不够,现在正在练习后面的快板。

  我很为我的女儿感到骄傲,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面就达到这样的水平,是很让人惊讶的,前几天和孩子聊天,她说想上音乐学院附中,说自己很喜欢笛子,觉得和马老师学笛子很有意思,每个礼拜都盼着去上笛子课,我庆幸我女儿遇到了马迪老师这样德艺双馨的好老师,在这里祝福马迪老师一生平安,艺术之树长青。

相关文章 推荐

陶埙的指法详解_各种类埙指法图表大全
人气:6837
埙指法
陶埙的指法详解_各种类埙指法图表大全
进阶!解锁你的埙技巧技能:埙的循环换气技巧练习
人气:155
埙教程
进阶!解锁你的埙技巧技能:埙的循环换气技巧练习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埙
人气:147
埙百科
中国古代乐器系列-埙
埙谱网[暖暖]简谱
人气:260
埙曲谱
埙谱网[暖暖]简谱
埙简谱[星月神话]
人气:151
埙曲谱
埙简谱[星月神话]
埙简谱[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人气:178
埙曲谱
埙简谱[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十孔埙中音1-高音5指法图
人气:314
埙指法
十孔埙中音1-高音5指法图
埙简谱[楚歌]
人气:188
埙曲谱
埙简谱[楚歌]
埙曲入门乐曲吹奏的方法
人气:266
埙入门
埙曲入门乐曲吹奏的方法
陶埙独奏曲[新娘哭坟]简谱
人气:456
埙曲谱
陶埙独奏曲[新娘哭坟]简谱
埙独奏简谱[让我们当起双桨]
人气:207
埙曲谱
埙独奏简谱[让我们当起双桨]
埙简谱[康美之恋]
人气:230
埙曲谱
埙简谱[康美之恋]

大家都在看

埙和埙的制作工艺/曹正

埙和埙的制作工艺/曹正

埙和埙的制作工艺/曹正...

埙百科 102 阅读

九孔埙在未来的发展

九孔埙在未来的发展

我虽然基本不用九孔埙演奏曲子,但是也玩九孔埙,其实九孔埙和八孔埙的音域是一样,都是从低音5到高音1,大家都可能会想到,音域一样高,八孔的应该比九孔的学起来更容易,在价钱上九...

埙百科 134 阅读

我和埙的故事

我和埙的故事

其实在部队的日子里,我并没有好好练吹埙,什么时候突然有了心情,就找到埙吹吹,比较说停电、心烦等。 那一年秋,已经记不得是04年还是05年了,我闲来无事在碑林后面逛...

埙百科 209 阅读

乐器埙古往今来

乐器埙古往今来

史料记载 我国古书上对乐器埙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

埙百科 201 阅读

陶埙的历史

陶埙的历史

我国古书上对埙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土为之。《诗...

埙百科 239 阅读

刘宽忍:中国历史上为何没有埙乐古谱遗存?

刘宽忍:中国历史上为何没有埙乐古谱遗存?

作者:刘宽忍 纵观中国古代音乐史,埙的历史可称是最为久远,有7000年,但其埙乐的发展却极为缓慢。虽然在晚清时期曾留有一本《棠湖埙谱》,但其上所记载的也多是明清以来的南曲时调,...

埙百科 154 阅读

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振兴音乐教育的使命,我们要努力探索音乐教学的规律,让活泼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去塑造新一代健康而有高尚的灵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

埙百科 107 阅读

埙的制作过程

埙的制作过程

副标题 副标题...

埙百科 196 阅读

埙的专业性、标准化制作报告(节选)张荣华

埙的专业性、标准化制作报告(节选)张荣华

●项目背景: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古乐器埙开始有了一定的认知。音乐工作者通过对100多件出土文物埙的考察与测音工作,认识到埙这样一件有着7000历史的古老...

埙百科 149 阅读

如何更好埙初级吹法的认识陶埙品牌?

如何更好埙初级吹法的认识陶埙品牌?

如何更好的认识陶埙品牌但个人建议你买洪啸牌子的熏烧陶埙,主要是设计的很不错,拿着很舒服。风雅陶埙是台湾知名陶埙品牌禾风窑在大陆的品牌,禾风窑最大的陶埙文化传播与经营教学...

埙百科 189 阅读

中华古韵陶埙介绍

中华古韵陶埙介绍

中国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乐器,距今9000年的贾湖骨笛是汉民族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陶埙 虽然没有贾湖骨笛那么古老,但陶埙是汉族最原始的吹奏乐器之一,大多由泥土制成。据考古学家考证,...

埙百科 298 阅读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

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一种能吹出几种音调的陶埙乐器,在中国几千年前就能发现这种吹土为音的乐器,在世界上是很罕见的,表达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数千年来,我...

埙百科 267 阅读

埙是什么材料做的?

埙是什么材料做的?

埙(xūn)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埙是汉族特...

埙百科 102 阅读

再译《埙赋》

再译《埙赋》

再译《埙赋》 致歉声明 偶闻数年前的《埙赋》译文已在网上流传,惊讶之后更多的是惭愧,感觉愧对诸多埙的爱好者之信任。八年前,刘志安告诉我在《全唐文》中有一篇专门写埙的文章,那...

埙百科 214 阅读

陶埙制作步骤流程

陶埙制作步骤流程

陶埙的制作 陶埙的制作有几个过程:取泥、制胚、开孔、调音、烧制。 1.取泥 陶埙主要以泥为原材料,泥的好坏直接决定埙的质量。因此,取泥很重要。一般陶埙用泥,讲究粘性好且无杂质。...

埙百科 11271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