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黄晶 .唢呐的发展演进及其新时代价值[J].名家名作,2022(19):19-21.
一、唢呐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
唢呐是一种在中国各地普遍传播的民俗乐器。公元3世纪,唢呐开始由波斯人经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新疆地区,在拜城克孜尔洞窟第三十八窟中的伎乐壁画中,有吹奏唢呐的人物形象。但直至金、元时期,唢呐才逐渐传入我国的中原地区,并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
凭借声音高亢、嘹亮的特性,唢呐多次在少数民族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以及全国各地曲艺、戏剧等的音乐伴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在丰富表演技法的同时也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目前唢呐已成为一种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独奏音乐乐器,并可作为民族音乐演奏以及戏剧、舞蹈的伴奏去使用。
唢呐作为器乐的实际应用价值也被广大劳动人民所发掘,在民间的婚丧嫁娶中作为一种乐器吹奏。古代有过较多关于唢呐的音乐记录,如明代王磐在《朝天子·咏喇叭》中所写的:“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这首词表达了明朝的统治阶级将唢呐装配在自己的船中,利用唢呐本身强大的声响来提升自己船队的气势,彰显官宦的权威,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压榨劳动人民,可以看出唢呐在当时社会已经被广泛使用。
明代后期,唢呐盛行并且在戏剧艺术中占据了主要位置,用于配合演唱、演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剧器乐为代表的民间器乐中,唢呐则是民间戏剧艺术离不开的法器。唢呐凭借独特的音色和接地气的特点,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深知文化是活的,它不能脱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只有文物才会被束之高阁,摆放在博物馆里。传统民乐是属于平民的艺术,如果硬要给它们扣上高雅的帽子,那么传统艺术就会脱离大众的视野,直至被社会所淘汰。
清代,唢呐发展低迷。直到1960年,唢呐在中国民众心中的重视程度又开始慢慢回升,在当时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不管长城内外,或是边疆沿海地区,中国民间的婚丧嫁娶、节庆庙会、迎神祭拜等都少不了唢呐的影子。在河北刮歌会、山东鼓吹乐曲、潮州敲锣歌曲、广东省乐曲,还有各种地方戏曲音乐里,唢呐班就常常担当主奏乐器之责。而在1980年至1990年这段时期,由于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婚丧嫁娶也逐渐不再请刮歌班子了,而年轻人更喜欢用赶潮流的方法去表现自己的情感,也常常会弄些新的花样儿,通过放录音、请舞蹈队、模特走秀的方式来替代传统唢呐所营造出来的气氛。因此对于唢呐乐手来说,吹唢呐这份工作挣钱少又辛苦,唢呐乐手们纷纷改行,唢呐在民间市场上几乎无人问津的景象也导致了唢呐这一乐器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
二、唢呐外形的演变
唢呐的应用范围广泛,虽然两头的哨子和喇叭均为铜制,但唢呐跟西洋的铜管乐器却是截然不同的。按发声原理来看,唢呐的发声原理更接近于木管乐器。但是实际上由于唢呐的大喇叭一响声遏云天,因此它同木管乐器的差别也较大。所以凭借着这一特性唢呐在古代常用于军乐演奏,近代则多用于红白喜事,为的是让人们听个热闹。唢呐是民间盛行的一种可坐乐可行乐的乐器形式,迎亲送葬非常方便。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时代的演变,唢呐的外形也在延续继承当中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现如今唢呐在中国不同的地区由不同材料制作而成,其管身的长短和称谓也有所不同。比如,管身长度为32——40厘米的唢呐被称为中唢呐,多流行于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由于管身的长度不同演奏时发出来的音色也不同,中唢呐常用在歌舞的伴奏音乐中,悠扬动人,往往让听众流连忘返。管身长度为42——57厘米的唢呐被称为大唢呐,由于气流在狭长的管身中碰撞交响,长唢呐的声音低沉宏大、气势恢宏,由于这种特色,长唢呐常被用于东北、山海关一带的北方地区的大型聚会表演中,似乎要让每一位听众感受到北方人的热情与豪迈。还有一种便是管身不到20厘米的唢呐,也被称为海笛,由于管身长度的限制,海笛上的各部件也比较小,发音却是尖锐响亮,常出现在江苏和安徽一带。不同长度的唢呐有着自己独特的音色和适用场景,但是它们终究在演奏上有着不可改变的共性。1993年,著名管乐演奏家郭雅志先生发明了唢呐“活芯”“装置”。“活芯”就是一个可以自由伸缩的唢呐铜芯,这一微小的改变可以帮助传统唢呐在演奏过程中轻松地完成转调和许多高难度的演奏,可以让唢呐在表演过程中展现出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降低了传统唢呐吹奏的难度,有利于更多年轻人学习唢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郭雅志先生的这个伟大发明促使当代唢呐可以演奏出半音阶、十二音阶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唢呐的表现力。如今我们常见的唢呐由哨、芯子、气盘、管体、铜碗等部分组成。木制的管体常常选用上等柏木或者红木作为制作材料,整个管身上小下大,呈现出一个圆锥形管的模样,管身上一共开有8个按音孔,正面7个孔、背面1个孔。唢呐的芯子则是由一条细小的铜管装在唢呐的杆上端,芯子外还附有一个圆形气盘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引导气流发出更加美妙的声音。一些唢呐还会在芯子上装有两个中空铜球作为装饰,极大地增强了唢呐的观赏性。哨子插在芯子的顶端,多数取材于芦苇或麦秆。唢呐木制管身下端承接一个喇叭形铜碗,起到了扩音和美化音色的作用,这也是唢呐声音高昂激荡的秘诀。
三、唢呐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形象
不只是那些将自己的一生专注于唢呐演奏的老一辈艺术家在默默继承与弘扬唢呐文化,现代许许多多的音乐人、新生代艺术家也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唢呐的探索和推广中。由吴天明导演执导,陶泽如、郑伟等主演的影片《百鸟朝凤》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影片围绕唢呐分析民俗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变革中所经历的没落与兴起,对唢呐艺人迫于生计和家庭的压力在传统文化传承以及基本生活难以维系之中不得不做出自己艰难选择的故事展开了描述。
在电影《百鸟朝凤》中,游天鸣的父亲迫于生计以及穷苦年代担心孩子长大以后的生存问题,便强迫自己的儿子幼年时去隔壁村里拜唢呐匠人焦三爷为师。20世纪80年代,唢呐匠人受人尊敬,在村里的威望颇高,父亲从小的愿望便是学习唢呐,父亲一辈子都吃了庄户人的苦,没有师傅肯收他学习唢呐,于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孩子游天鸣去掌握吹唢呐这门技术,不想让孩子走自己走过的路。这也反映了中国大部分家长的老一套思维方式,自己年少未完成的愿望、没有学习过的技能终究在他们为人父母之后强迫孩子去圆梦。游天鸣在和师母的交流中得知唢呐中有一曲《百鸟朝凤》只有威望最高的唢呐匠人才可以吹响,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百鸟朝凤》。游天鸣回家探亲,从父亲口中得知吹响《百鸟朝凤》是唢呐匠人极其荣耀的一件事情,在每一代弟子中师傅只会把这首曲子传给一位天分极高的徒弟,《百鸟朝凤》只在白事中为祭奠先人而演奏,并且受用的人必须是德才兼备、口碑极好,一般的人是不能享用的。在镇上的一次白事中,金庄的村长去世,子孙们为了彰显长辈的德高望重,全家人恳求唢呐匠人焦三爷为先人吹奏一曲《百鸟朝凤》。唢呐一响,百鸟为王,焦三爷觉得去世的查老爷子生前的行为配不上《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品德高尚的焦三爷拒绝了东家的高额报酬。《百鸟朝凤》的独特之处,不光体现在曲子本身独特的演奏技巧,更能赋予受用者一种极大的荣耀,同时也是对唢呐艺人人品和艺品的肯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婚丧嫁娶文化传承离不开音乐,黄河岸边的调子里也不能没有唢呐。游天鸣学徒成才之后,师傅焦三爷传给了他《百鸟朝凤》的吹奏方式,同时也把自己的焦家班传给了游天鸣并改名为游家班。没有了师傅的支撑,游天鸣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焦家班出活的时候,唢呐将坐在太师椅上,孝子贤孙跪倒一大片,虽千恩万谢也不能表达对唢呐这门艺术的崇敬。到了游家班出活的时候,接师礼被人忽略,意味着唢呐的威望以及唢呐在村民心中的地位都悄然发生了变化。西洋乐队的流行把传统唢呐比了下去。在一次演出争执中,唢呐掉落在地,被人踩坏,曾经被视为珍宝、离口不离手的传世唢呐瞬间就好像破铜烂铁一般,犹如失势的唢呐匠人一样不受人待见。焦家班的消失,游家班的难以为继,甚至曾经拼命让游天鸣学习唢呐的父亲现在也觉得这是不值钱的玩意儿。唢呐的形象在影片中逐渐走向低迷。
一代匠人焦三爷病倒在床上的时候,中国社会正历经新旧更替,影片的最后出现了一丝转变。文化局的傅局长找到了游天鸣,请他们吹奏一次唢呐,并希望把整个唢呐的表演过程录制下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保存下来。黄河边不能没有唢呐,中华传统文化也不能消失,作为传统文化的唢呐终于再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曙光。唢呐在人心中的起起落落也体现了整个中国社会历经新旧更替,经过发展变革中的种种磨难,唢呐的形象也体现了国人对接受未来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往艰苦岁月难以忘却的怀念一样深入人心。
四、自媒体时代唢呐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我国在5G技术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大大降低了中国网民上网的成本,各大通信企业都纷纷推出不限流量的套餐业务,网络门槛的进一步降低促进了移动终端用户数量的进一步增加。网友对简短、快速、有趣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由片段式的欣赏变成短影片的欣赏,我国自媒体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2年微信公众号的上线,自媒体开始往移动客户端方向发展。2012—2014年中国各类门户网站、视频、电子商务平台等也开始进入了自媒体范畴,平台信息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而基于目前网络使用成本低,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2015年至今我国的直播、短视讯等新形态也成了中国自媒体内容创业的新热点。从此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与此同时,大到当红流量明星小到田间耕种的农民以及嗅觉灵敏的各行各业手艺人相继入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分享平台。他们凭借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才艺或者技能,通过一部简单的手机让世界看到了自己精彩的生活,同时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他们不仅通过开直播录视频的方式达到了发家致富的目的,更加通过网络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既帮助了别人也提升了自己。独具匠心的唢呐艺人将唢呐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在这个时代赋予了唢呐全新的定义,并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的粉丝,让唢呐等中华传统文化在自媒体时代再次迎来了广泛的关注。
五、唢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
像很多其他中华传统文化一样,面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由于技术比较落后,在市场上鲜有问津以及年轻人喜欢赶时髦等原因,唢呐又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然而,“川子唢呐”这个互联网ID,将唢呐与当代年轻人较为喜欢的解压方式“电音节”巧妙结合起来,如其改编的音乐The Spectre在国内的各类大型户外电音节中得到了一致好评,网民通过手机拍摄的方式将音乐现场视频发布到网上,受到了当代年轻人的广泛推崇和喜爱。此后,“川子唢呐”又持续改编发布了一些年轻人较为喜爱的歌曲,如Dance monkey、《囍》等歌曲。由于受到年轻人的广泛欢迎,唢呐这一乐器的关注度以及销量与日俱增,互联网上学习唢呐、研究唢呐文化的势头也越来越强烈。
2006年,经国务院审定的唢呐音乐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一辈的唢呐艺术家并不能像流量明星一样,在互联网时代受到年轻人的强烈追捧,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当代年轻人对待传统文化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川子唢呐”为代表的一些自媒体创作者在抖音、哔哩哔哩这类自媒体平台凭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互联网技术的熟练运用,跟随时代的脚步,通过最新的互联网形式将我国传统文化展现给世人,并赢得了年轻人广泛的关注,帮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六、结语
综上所述,唢呐是展示中华文化的一种艺术方式,艺术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正像一个学者所说:“唢呐是属于中华民族的音乐,其形成和蓬勃发展都根植于中华民族这块丰厚沃土,所以唢呐吹奏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借助各种形式的艺术手法,人们能够对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事件加以说明、演化并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为了让中华传统文化相对于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在21世纪有一个更加迅猛的发展,我们应该结合社会现状,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便捷简单的网络途径,在互联互通的大环境下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以,中国唢呐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展现自己的吸引力。“我们要把唢呐这个优秀的民俗文化继承、弘扬下去,让世人了解到丰富多彩的中国,从而了解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渊博精深,最终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继承。”
参考文献:
[1]刘可可.唢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21(4):63-64.
[2]李盼,姬帅. 浅谈陕北唢呐的传承与发展[J].参花(上),2020(4):98.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