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俗称“喇叭”。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据《中国乐器》及《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等资料统计,我国有20个民族流行唢呐。但流行地区不同,其称谓各不一样。武安现有大笛(罗戏笛)、亚笛、海笛、二虎头等几种唢呐名称。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我国普遍应用。明代武将戚继光(1527——1587)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较详细的记载见于明王圻编《三才图会》(1607年刊):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明朝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清代是唢呐艺术的繁荣时期,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鼓吹乐队在全国各地星罗棋布。他们除在民间的婚嫁、丧事、节日、庙会等各种民俗活动中表演外,各种戏曲和民间歌舞也少不了用来营造气氛。
武安传统唢呐常用的有高音唢呐、次高音唢呐、中音唢呐、次中音唢呐。
(1) 高音唢呐
高音唢呐是指筒音为c2的小唢呐,即开三孔为do的F调唢呐。吹法以第六孔做do来吹奏bB调(筒音作2)。这种唢呐的常用音域在两个八度之内,音色高亢激越,尖亮而清脆,主要用于吹奏武安地方平调戏。这种唢呐一般被我们当地称作小海笛。
(2) 次高音唢呐
次高音唢呐即筒音为a1的D调唢呐,以第六孔做来do吹奏G调(筒音作2)。D调唢呐的音域是两个八度零一个音。民间吹唱班经常用它吹奏当地乐曲,D调唢呐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是最常用的独奏唢呐。
(3)中音唢呐
中音唢呐以三孔为do , 筒音为g1、f1的C调、bB调唢呐。C调唢呐在武安当地也称二虎头,武安当地以第六孔做do来吹奏F调(筒音作2),常用于吹奏武安地方平调戏过场音乐和落子戏。bB调唢呐,也称大笛(罗戏笛)。以第六孔做do来吹奏bE调(筒音作2),常用于合奏和吹打乐。这两种唢呐的音域都是两个八度零一个音。
(4)次中音唢呐
次中音唢呐筒音为bB调,以筒音为do,常用音域为两个八度。音色饱满、浑厚,主要用于合奏。这种唢呐在当地被称为亚笛。
目前,武安使用的传统唢呐,其音列不属于半音关系。唢呐的八个音孔是等距离,要在等距离的音孔上吹出自然音列中并不相等的音程关系就必须通过气息控制,或采用不同的指法来达到。
以开第六孔为do的指法来说,筒音作音阶中的低音“2”到高音“2”的八度音域内,低音“7”至中音“1”、“3”至“4”属半音关系,若不控制或采取相应的指法,第二孔的“4”就偏低;第六孔的“1”音就偏高。若要将第二孔的“4”吹到符合要求的高度,就得在原音孔上进行高控制。所谓高控制就是略为增加唇肌对哨片的压力使哨片张口变小,同时加大气流量使哨片的振动频率加快,从而使所发音提高到符合要求的高度。而第六孔的“1”音,一般采用叉口指法来达到。叉口指法是指吹“1”时,关闭“1”以下的第五音孔,使木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受到抑制而减低振动频率,使所发音降到符合要求的音高。
自清代以来,散于民间的吹奏班主要有三种形式:一为8人组成的吹奏班,曲调原由永年传入,吹奏只限在大门外。 吹歌编组较为精练,分大班和小班(也叫拐头班),大班为8—12人,小班为4—6人,现在基本上全是大班出动。吹歌的主奏乐器为唢呐,俗称“罗戏笛”,伴奏乐器多为笙、竹笛以及小海笛、闷笛、彩笛,和鼓、锣等打击乐器。
在武安当地流传有这么一种说法,武安八大镇,属了阳邑属河村,意思就是阳邑镇数八大镇之首。阳邑与山西和河北涉县搭界,自古就是山西和河北通商的商贾之地。由于阳邑镇特殊的地理位置,一些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在这里传承保留下来,成为武安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十洋景”就是这样一种民间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
吹歌主要乐器为艺人自己制作的唢呐,常与横笛、捧笙及打击乐器配合演出。曲牌丰富多彩、曲调热烈奔放。世代相传,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武安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古城。有的一家几代,有的一村多班,几乎村村都有吹歌能手,是冀南吹歌的代表。
唢呐的曲牌繁多,常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而欢乐,悲调忧伤、深沉,吹奏时讲究鼓板分明,高昂悠扬,是当地百姓婚丧嫁娶中不可缺少的吹奏乐器,起起扬扬的唢呐声,能很好地烘托气氛。吹歌用于婚事,常选用《抬花轿》、《满江红》、《洞房赞》等曲牌,而在丧事中,便吹奏《紧慢赞子》、《爬山虎》、《十样景》、《撵狼》、《小魔王》、《山西棒槌》、《卖蟹》、《拔缸》、《小官调》、《刘备过江》、《将军令》、《哭五更》、《霸王鞭》等以寄托哀思。武安吹歌吹奏的乐曲异常丰富,传统曲牌分大套曲、小套曲、杂牌曲三类。大套曲中,如《刘备过江》就包括12个乐章;小套曲又名《唐帝三载曲》,包括“将军令”、“小对舞”、“阴阳风”等曲牌;杂牌曲包括“霸王鞭”、“撵狼”、“卖蟹”、“永年捧捶”等许多曲牌,共约30多套,具有热烈火爆、质朴粗犷、温柔细挑等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
武安民间唢呐艺人比较著名的有西竹昌村的范景和、崇义南庄的姚常太、武安镇白鹤观街的胡兆的、胡文田、胡广田、胡天方、胡香山、胡利军、高臭的(高永祥)、周明山、周小顺、周新彦,其中以贺进的姚大和、姚二和兄弟俩及姚占江、姚树田等人的吹奏在武安最为出名。
姚树田不仅能用鼻吹唢呐,还有更精彩的绝活:同时吹奏三种乐器。这三种乐器中有一种叫口琴子,这是一个特制的铜片,吹奏时放在上腭,如果铜片横卡在喉咙里,处理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为这个绝活传不传给姚树田,姚树田的父亲曾经犹豫过。因为他本人在演奏时,曾意外吞下过铜片,好在没有危及生命。但这绝活不能失传,在询问过树田的意见之后,父亲还是把这个绝活传给了他。一开始,姚树田吹奏起口琴子还是比较小心的,没发生过什么。演奏《打枣》时,一会儿吹唢呐,一会儿又是口琴子,将打枣庆丰收时,不同年龄段的人说笑、聊天的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贺进村的村民二和的,今年70多岁,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唢呐艺人。据他说,春节前后都是好日子,农村办事的人多,他们的节目天天都排得满满的。据当地的老人讲,姚家唢呐技艺已传数十辈,其祖父、父亲都是当地有名气的唢呐艺人,在家庭的影响下,二和的兄弟二人自幼就练习唢呐,个个都会吹唢呐,刚开始兄弟二人是在一起吹,后来成家后,他们各自成为一班,常年到外面演出。
二和的说,他们家世世代代都吹唢呐,他从几岁时就开始学吹唢呐,一吹就是几十年,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但艺不压身,他们还让孩子们好好练习,现在都吹的很不错。据二和的介绍,唢呐是一种民间艺术,可他们镇的农民却靠这门民间艺术发了财,吹出了幸福生活。有的一个村子就有几班唢呐,他们常年在外地吹奏,一年下来可挣得几万元,不仅盖上了楼房,有的还买上了小车。
如今武安当地有100多名农民擅长唢呐吹奏,他们组成20多个演出班子,依靠精湛的技艺,常年在城镇乡村参加各类活动的演出,不仅丰富了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也成为他们致富的一个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