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管乐器音色柔和软丽,有芦笛声,适于表现田园风光和忧郁抒情的情绪的双簧管,是很多孩子学习乐器的首选。
木管乐器中,最经典是双簧管。17世纪巴洛克时期的法国,路易十四的宫廷作曲家让-巴普蒂斯特·吕利首次将双簧管作为小提琴声部的增强应用于乐队编制,创作了芭蕾和歌剧。双簧管的加入给乐队的声音增加了田园诗意般质感,随即大受欢迎。巴洛克也是双簧管创作最为繁盛的时期。同时代的作曲家如维瓦尔度、马塞洛、阿尔比诺尼、亨德尔、巴赫大量为双簧管创作独奏作品。随着乐器材质和构造的革新和发展,清晰、灵动、穿透、歌唱、幽默,双簧管在高音区更加多面的性格。
例如: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和巴赫《谐谑曲》乐章中迷人的片段,是充满了纯朴的田园风味的乐曲,是任何听过该曲的人所难以忘怀的。另外《爱格蒙特》中的真挚感人和富于表情的乐段,都会使听众赞叹不已。还有柴可夫斯基采用双簧管的最令人难忘的旋律,《天鹅湖》中的独奏片断又是多么悲哀而富有歌唱性。再有他的《第四交响乐》的第二乐章中的片段更是优美感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雪娘》中双簧管的《痛苦呻吟》格外富有表现力。
在历史上,双簧管曾有过多种样式:
①抒情双簧管(oboe d'amore)。音区介于双簧管与狩猎双簧管之间的次高音双簧乐器,A调,比双簧管低小三度,属移调乐器。巴赫时代用过,后被淘汰。其音色富有特点,在R.施特劳斯的《家庭交响曲》和M.拉威尔的《博莱罗》中有它的片断和独奏句。
②狩猎双簧管(oboe da caccia)。古式中音双簧乐器,F调,比双簧管低五度,属移调乐器,后为英国管所取代。
③萨吕管(sarrusophone)。管身为铜制,1863年法国军乐队队长萨吕创制。共有6种,音量较大,属移调乐器。常用于军乐,后为新式低音大管所取代。
④黑克尔管 (heckelphone)。为德国乐器师黑克尔在1904年所创制。音区介于英国管与大管之间的一种上低音双簧管(baritone oboe),C调,比双簧管低八度。管径与簧片较宽大,低音浓厚,R·施特劳斯在《莎乐美》中用过。
但值得注意的是,双簧管作为木管声部演奏的高声部乐器,富于旋律和色彩性,也有“最难演奏的乐器”之称。
它远不同于单簧乐器或笛头,它的发声更为困难。根据惯例,乐器性能在传统观念中可大致区分为技巧性和色彩性,双簧管应属于后者。经过理念革新与业内人员的努力,初学者虽然能快速掌握一定技巧,但它远不如长笛、单簧管那样容易运用自如。这种乐器双片哨片比较小,但气压大,相对于笛头与单簧振动反应迟钝不少。演奏者需要充分呼吸,气压稍大,又要均匀适当控制。为了演奏出更长更完美的乐句,保证乐曲的连贯,需要更强体能基础,所以初学的学生不太容易掌握,但是通过科学系统训练,这些难处都可以逐一克服。
无论学习任何一件乐器,音准、节奏的准确都至关重要,且一生修炼追求不尽。在交响乐团,你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学会倾听,以配合其他声部,清晰地抓住作品中旋律主线、配器、和声、复调、节奏等关系,才可能在乐队中做到恰当、准确地演奏,与乐队其他声部共同表现音乐。
任何人初学管乐,呼吸、口型、手型、指法、长音都是必须首要掌握的基础。有了正确的演奏方法,完美自然的发音,才能保证未来的发展。学生必须认真严格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练习双簧管专业教材,以及各时期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等。要做到态度勤奋、方法科学、训练严格并持之以恒。
如何安排每日的练习更为合理?达到怎样的演奏水准再进入乐团训练更为适合?
学习双簧管不容易,它需要我们做出很多的付出与追求。早期训练一定要严把质量关。职业演奏家当然是每天练习越多越好。就目前中小学生而言,课业非常繁忙。每天完成基本课业之后,用于练习的时间就很少了,不太可能练习三四个小时。由于在现实中的确很难保障大量的练习时间,因此,有一个负责任的、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好老师就显得极为重要。他会使用更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弥补练习时间少的短板,达到事半功倍。但无论怎样,学生必须抓紧一切时间,抢出更多时间用于练习,每天都要有练习,每周都要上专业课,做到上课练习无假日,否则难有好成绩。
以北京市中小学生为例,如果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用三到四年时间,到六年级时应该具备考入中国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的能力。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招聘的队员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通常也都在各中小学乐团得到过训练,并积累了部分乐队经验。而到了爱乐青少乐团,可直接得到中国爱乐乐团各位专业老师的言传身教,受到更专业化,系统化训练与指导。学生从看、听,以及与老师共同排练,可以体会到更多的音乐内涵,演奏水平与质量也一定能随之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