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手风琴>手风琴百科>

东北地区手风琴“多元化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3-11-20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东北是最早接触、学习和演奏手风琴的地区,19 世纪末至21 世纪初期,手风琴的发展经历了空前的辉煌与如今的没落。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手风琴文化现象的考察,研究东北地区手风琴的传入、发展状况,剖析新时期( 1999 年至今) 面临的困境,寻求多元化发展的对策。
一、东北地区手风琴发展回顾
1.手风琴的传入 
19 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国家侵入中国。沙俄政府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开始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的俄侨背井离乡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大都接受过音乐训练,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铁路沿线经济的发展,加之地理条件的优越,东北三省的音乐文化生活逐渐活跃。
俄侨热爱音乐,工作之余经常聚会,可伴奏可独奏又携带方便的手风琴( 巴扬) 便是最好的选择。1907 年,长春第一家电影公司在长春设立,投资人是一位来自哈尔滨的俄罗斯商人,电影放映地在休息日便聚集了大批俄罗斯民众,载歌载舞,拉琴弹唱彻夜不眠。
 

1925 年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校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在哈尔滨建立,手风琴被大量应用于教学中,校长戈尔德施京注重重奏与现代作品的演奏,提高了手风琴的地位。1927 年成立的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手风琴学生,演出活动频 繁,推动了手风琴的社会影响力。
2.抗战时期的发展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手风琴这一外来的乐器开始了民族化发展的道路。在炮火中,许多的文艺工作者用手风琴做为“武器”,携带手风琴站在抗日前线的李遇秋、李焕之,1941 年成立的“哈声乐团”,1938 年建立的鲁迅艺术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 ,歌曲《游击队之歌》《太行山上》等作品给予战士们许多的力量和安慰。
3.建国后的繁荣
1949年建国后手风琴在东北地区发展迅速,工厂、部队、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均能看见手风琴的身影。 
1952 年西南军区生产了第一台国产手风琴,教育部门积极推动手风琴的专业化。沈阳音乐学院率先在 1958 年开设了手风琴专业,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相继开设了手风琴专业。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手风琴在东北的发展进入了巅峰期,国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少年宫、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诸多专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立。东北地区出现了学琴热潮,手风琴进入专业化时期,对外交流显著递增,教育体制日益完善。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地区手风琴发展面临的困境 
1.手风琴在新时期的发展与成就 
新时期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音乐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空间。东北手风琴的发展呈现两极化趋势———专业教育精英化和业余教育萎缩化。
专业领域的成就包括各种高级别的比赛、艺术节、研讨会,哈尔滨做为被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都”在东北地区地位凸显。重大的历史活动包括: 2003 年黑龙江省金杯手风琴比赛,2010 年开始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手风琴艺术周( 比赛与学术讲座) 。

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王宏宇教授在1994年公派俄罗斯留学以后,引进了俄罗斯传统键钮式手风琴———巴扬。与传统的键盘手风琴相比,巴扬可以在同样的体积内容纳更多的按键,音域更宽,音色优美,巴扬的引进改变了东北地区手风琴种类单 一的局面。
2.手风琴在新时期面临的困境 
受其他键盘专业的冲击,目前手风琴专业教学总体衰退明显。目前沈阳音乐学院只招收巴扬( 键钮) 手风琴专业,名额也在 1-2 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招收键盘手风琴和巴扬手风琴专业,名额也是极少。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音乐类高考,键盘类考生约1200 人,钢琴占 1100 人左右,手风琴只有30名左右,可见手风琴已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
高校教研活动的止步,手风琴教师纷纷改行,学生数量和质量锐减,手风琴作品陈旧,创作停滞不前。
专业院校的生源来自社会大众化教育,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诸多西洋和民族乐器进入大众视野。色彩绚丽、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的钢琴,取代了手风琴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培训手风琴的机构和教师急剧减少。
琳琅满目的琴行里已经很难寻觅到手风琴的身影,如果购买大都需要订购,手风琴几乎脱离了大众视野。
 

 

3.手风琴发展困境的深层原因 
东北手风琴面临巨大的困境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其衰退和萎缩的原因比较复杂。
第一:乐器种类单一
传统的键盘手风琴右手音域只有近三个八度,左手音域只有一个八度,自身的局限性很难表现复调作品和近现代作品。
传统键盘手风琴沉重,120贝司的重量达到 10 公斤,挂在肩膀上无论坐或站对于小朋友来说绝对过于辛苦。
键钮类手风琴音色优美,音域宽广,但价格昂贵,多需要进口,每台 10 万左右的费用对琴童家长来说是不小的经济负担,我国的制造业还无法生产高质量的键钮手风琴。
从传统键盘手风琴到键钮手风琴( 自由低音) 的转换,中国手风琴从业者前瞻性不足,发展出现了严重断层。 
 

 

第二,手风琴曾经的辉煌有其历史原因
传入时是因为中俄铁路的修建,抗日战争时期是军旅乐器,中苏友好时期是人民心中青春的记忆。
手风琴的发展和繁荣是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进入 21 世纪,我国正处于多元音乐文化冲击的时代,单一的表演形式和音乐风格无法凸显现代气息。如何诠释鲜明的音乐个性,如何塑造浪漫的音乐氛围,如何准确的打造个人情感,打破沉闷与过于严肃是手风琴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东北地区手风琴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1.手风琴“多元化发展”的理念 
“多元化发展”是指手风琴种类多元化、音乐风格多元化、演奏形式多元化、活动范围多元化。
手风琴分为: 班多纽、MIDI 手风琴、巴扬、键盘手风琴、流行手风琴等多种类型,目前东北地区还是以键盘手风琴和巴扬为主。
流行手风琴的出现给与中国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它体积轻巧、外观时尚绚丽 、音色宽而润,与传统手风琴相比极具辨识度。
从浪漫的法国音乐到热情似火的阿根廷探戈再到中国民族音乐,流行手风琴均演奏地轻松舒畅。
传统手风琴演奏形式多为站立或者坐,流行手风琴演奏者可以或站立或走动甚至载歌载舞地与现场观众交流,气氛热烈,亲切易懂,深受大众喜爱。
 

 

2.手风琴“多元化发展”的路径 
积极推动流行手风琴的发展。东北流行手风琴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专业教师稀少,演奏和作品创作与国外同行有较大差距。
提高流行手风琴和巴扬手风琴的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培养专业教师,成立室内乐团,举办形式新颖的音乐会,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改变“一把椅子、一台手风琴、正襟危坐” 的刻板表演形式。
继续举办高规格、高质量的专业比赛和研讨会,以公开的、讨论的方式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明辨未来发展方向,加大社会影响力。
高校教师需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训练方式、展示最新的表演形式,探讨专业化与社会化衔接,提出手风琴演奏新的课题,出版具有民族性的、时代性的曲目和教材。
连续多年的 “哈尔滨之夏”国际手风琴艺术周均由哈尔滨师范大学承办,来自 10 几个国家的手风琴演奏家和教育家莅临哈尔滨,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人民音乐、优酷网等媒体均有报道,艺术周的举办增强了社会影响力,为东北的手风琴爱好者带来了饕餮盛宴。
 

 

手风琴艺术周检阅了当前东北手风琴的发展状况,提出了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推广了新的表演形式,推动了新作品的创作,为教学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手风琴从业者的信心,对东北地区手风琴的传播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改变保守单一的传播途径,利用新媒介展示手风琴的魅力。手风琴从传入到 20 世纪末期均是依靠 “手手相传”,文艺汇演以及教学活动,简单、快速,进入 21 世纪之后便已失去群众基础,甚至已经被观众忘记。
近些年来,优秀的电影艺术中常常出现手风琴的身影,如《山楂树》《天使爱美丽》等。手风琴在电影中可以烘托气氛、对电影基调进行隐晦的渲染、刻画剧中人物形象、传递剧中人物情感、塑造鲜明的时代感,极易打动观众赢得情感的共鸣。

 

相关文章 推荐

手风琴乐曲【波罗奈兹舞曲 】五线谱
人气:155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曲【波罗奈兹舞曲 】五线谱
手风琴演奏技巧训练教程《第四课》视频
人气:179
手风琴视频教学
手风琴演奏技巧训练教程《第四课》视频
手风琴乐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张波、张信政改编版】五线谱
人气:391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张波、张信政改编版】五线谱
手风琴乐曲【字母歌】五线谱
人气:186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曲【字母歌】五线谱
儿童手风琴曲【斗牛士之歌】五线谱
人气:170
手风琴曲谱
儿童手风琴曲【斗牛士之歌】五线谱
手风琴乐谱【告别】五线谱
人气:254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告别】五线谱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
人气:441
手风琴百科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
手风琴复调作品【萨拉班德舞曲】五线谱
人气:148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复调作品【萨拉班德舞曲】五线谱
手风琴复调作品【随想曲】五线谱
人气:81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复调作品【随想曲】五线谱
手风琴乐谱【万水千山总是情】五线谱
人气:212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万水千山总是情】五线谱
手风琴世界名曲【九只盲鼠】五线谱
人气:205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世界名曲【九只盲鼠】五线谱
手风琴乐谱【舞会圆舞曲】两版本五线谱
人气:119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舞会圆舞曲】两版本五线谱

大家都在看

希腊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希腊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希腊几乎没有关于手风琴历史的记录。来自伊斯塔布尔的仰葛斯。庞德劳纳斯在1913年开始灌制唱片,但他的演奏受亚洲音乐的极大影响。 在整个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

手风琴百科 185 阅读

手风琴的故事

手风琴的故事

手风琴的故事 这是一个走向开始,前往精神的旅程。几个世纪以来,我们都在询问是什么让我们分离?而现在是时候寻找是什么让我们在一起了。 导演希罗盖拉(Ciro Guerra) 《...

手风琴百科 213 阅读

凌绍生《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述评

凌绍生《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述评

文论共赏析 《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述评 凌绍生 江西师大音乐学院教授 原江西省手风琴学会会长 音乐评论对创作、演出、欣赏以及社会生活起相当重要的影响。...

手风琴百科 154 阅读

关于阿斯多尔·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

关于阿斯多尔·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

他的音乐如同他的灵魂一样宽广无边 关于阿斯多尔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 (修改稿,于2004年2月) 陈军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手风琴教研室 陈军出任第56届世界杯国际手风琴比...

手风琴百科 199 阅读

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Telephone》

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Telephone》

罗德尼杰金《Telephone》 立陶宛手风琴家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 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Telephone》,托尼经典音乐,3分钟 《Telephone》是Lady Gaga、碧昂丝合作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最初是罗德尼杰金写...

手风琴百科 191 阅读

哥伦比亚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哥伦比亚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在巴耶杜帕尔镇第一架手风琴由一位德国人引入。 瓦利那多唱歌时由手风琴伴奏,接着手鼓的一种加卡拉卡和卡加也被用于伴奏之中。这种音乐是一种源于秘鲁、玻利维亚、加...

手风琴百科 215 阅读

手风琴与乐理

手风琴与乐理

我在济南市老年大学手风琴班任手风琴教师已近7年,在课堂上经常为手风琴学员解释一些音乐理论专业名词,使学员增加了许多音乐知识,且在学习手风琴演奏的同时,掌握了...

手风琴百科 232 阅读

手风琴名家[阿里宾.列普尼科夫先生访谈录]

手风琴名家[阿里宾.列普尼科夫先生访谈录]

阿里宾。列普尼科夫先生访谈录 (Repnikow) 地点: 俄罗斯 格拉祖诺夫音乐学院 时间: 2003年12月 采访人:王海青、郭亮 问: 尊敬的列普尼科夫先生,我们中国的专业手风琴演...

手风琴百科 136 阅读

挪威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挪威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手风琴最早是1850年左右,绕道波兰、瑞典而到达挪威,并很快在乡村地区流行开,标准曲调有波尔卡。19世纪70年代,手风琴的流行度大大上升。到1880年时,已有一些著名的演奏...

手风琴百科 176 阅读

手风琴,乐器里的游吟诗人

手风琴,乐器里的游吟诗人

手风琴 乐器里的游吟诗人 它常常出现在古老欧洲街头卖艺人手上,重重拉开,又悠悠合起。 古典乐主流乐器里似乎没有手风琴的身影。其实,它是全世界范围最为广泛普及的乐器之一,并占...

手风琴百科 169 阅读

基于情感浅析手风琴演奏艺术中乐感的提升

基于情感浅析手风琴演奏艺术中乐感的提升

古今中外著名手风琴演奏家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们具有高超的演奏技术,还在于他们具有较强的乐感,能够准确、充分地将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出来,达到琴乐合一的境界。 乐感是演奏者对音乐...

手风琴百科 236 阅读

中国手风琴的发展与思索/夏方豪

中国手风琴的发展与思索/夏方豪

中国手风琴的发展与思索 作 者:夏方豪 撰写日期: 2000年4月 中国和声手风琴发展至今已近五十年的历史了。老一辈的手风琴专家为手风琴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呕心沥血地做出...

手风琴百科 169 阅读

手风琴演奏民族音乐中所运用的技法研究(上)

手风琴演奏民族音乐中所运用的技法研究(上)

手风琴的演奏技法对身体各部位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演奏者能够对肩部、臂部、肘部、腕部、指部和身体各部位的神经肌肉充分调动。 这些神经肌肉有效地配合完成一系列准确的动作,而这些...

手风琴百科 178 阅读

阿根廷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阿根廷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在二十世纪早期手风琴被引入阿根廷。最初的模式叫勿杜勒拉。琼赛圣塔库鲁斯是阿根廷最早的手风琴家。他先演奏全音阶手风琴,随后改为斑东尼。这是因为他跟随了他的父亲...

手风琴百科 233 阅读

手风琴美文:自由的音乐,即兴的快乐

手风琴美文:自由的音乐,即兴的快乐

无论你相不相信,自由即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世界上最简单的东西。 音乐上的自由即兴,是表演者在没有准备和练习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用音乐的语言,音乐...

手风琴百科 10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