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手风琴>手风琴百科>

手风琴的发展与键钮排列之演变介绍/陈剑一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2-17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常务理事、山西音协手风琴学会会长。

  摘 要:手风琴与钢琴、电子琴、风琴统称“键盘乐器”,但它主要特征是键钮。手风琴从发明、贝司排列、制造、演变及后来到我国的普及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变革与进步,当前,全世界的手风琴各种系统、排列及演奏法还且不同,有待继续发展,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还较薄弱,本文以史料,为基础,加以分析、讲解,主要叙述了手风琴的发展,键钮排列、演变及在我国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手风琴的发展;键钮排列;演变;传统贝司;自由贝司;

  通常,人们把手风琴和钢琴、电子琴、风琴统称为“键盘乐器”。主要是因为都有一个由白键,黑键组成的键盘。手风琴和其它键盘乐器相比,除了发音原理不同,还有一个可以推、拉的风箱,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左手那象一个个钮扣的键钮。因一开始左手一般都担负着低音的演奏,所以被称为“Bass” (贝司)。一般来辩别手风琴的规格、系统等都按贝司的数量和排列来讲,如120贝司;96贝司;60贝司;传统贝司;自由贝司等等。斯

手风琴的发展与键钮排列之演变介绍/陈剑一

  追述手风琴的发展史,1777年,一个叫阿莫依特(Amiot)的神父将中国乐器“笙”传入欧洲①,并将笙的活簧结构原理运用到当时的(管)风琴和其它乐器上。1818年奥地利人黑克尔(1taeckel)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一种叫“Itysharntonica”的乐器(—种早期实验性簧风琴),这种乐器即是根据活簧原理制作的。1821年,德国人费里德里克·巴赫曼(Friedrich‘Btt——'chttmn)又制作了一·种可供吹奏的名叫‘(4111'(1” (一种新式口琴)的簧片乐器。同年,巴赫曼又将“Aura“进一步加以改进,增加了键钮和手摇风箱,这种乐器取名为“Hahdaeolt'ne” (一种早期的簧风琴)。后采,奥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c.1wilhts demian)集以上各种乐器之大成,并做了新的发明创作,他在“Handaeoline”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用作伴奏的和弦键。这种经过大大改良的乐器于1829年被正式命名为“手风琴”。自1830年以来,这种以手风琴㈠ccordioll)命名的乐器经过比利时人查尔斯·巴菲特(Charhtv Buffet)、法国人拿破仑,福尔罗克斯(NapoleonEouneaut)和M·巴松(M·BUSSON)等人的不断努力,得以大量制造。这种手风琴用紫檀木制作,然后再嵌以象牙和珍珠母作装饰,—般有10-12个高音键和两个低音钮,是一种全音阶结构的乐器。这种乐器主要由—些带铜簧片的音键构成,所用的铜簧片能发生微弱但却很柔和的声音。1859年由M·巴松制作的手风琴已经有了三个八度音域的犹如钢琴那样的键盘和一个可以推拉的风箱。这种手风琴已能使发音达到统一平衡,类似当时的“Serphine” (—种活簧乐器)或簧风琴。这种手风琴已经可以使发音获得协调一致是源于1844年英国人惠特斯顿(Wheatstone)的六角手风琴或一种叫“Aeola”的活簧乐器,由于西德特罗米根市(Trossingen)的霍勒(Hohner),意大利卡斯特立达多(castellidardo)的索普尼兰(Soprani)以及斯特拉德拉(Stradella)的达拉佩(Dallape)等人在早期生产的手风琴中采用了钢簧片,而使这种乐器很快发展起来。为了适应演奏者的需求,这种全音阶式的手风琴后来又进一步改良为半音阶结构。手风琴流传到美国后,美国人皮特罗·迪罗(Pietro Deiro)在手风琴的演奏和乐器改革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变音器的设计和安装是在他的提示下完成的②。到了这个时期,一个右手有41键从f- a3的键盘;左手有120BS:中间有推拉自如的风箱:双手都有若干变音器的半音阶手风琴已基本定型,被人们视为一种标准型手风琴。

  手风琴的发展与键钮排列之演变 2

  到1905年俄国人在手风琴的启发下研制一种左手结构、风箱、变音器都与手风琴相同,只是右手部分用比左手键钮大一些的键钮代替了键盘被称之为“巴扬” (Bayan)的手风琴,这种琴后来一直被俄国人普遍使用并发展完善,溶入了俄国民间文化,并向东欧国家流传。在手风琴的发展史上,俄国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论是演奏方法、作品创作,还是乐器改革他们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由于手风琴的定型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也就是浪漫派时期,当时的和声结构都是传统和声,所以手风琴的Bass结构除了前两排基础低音和对位低音,后四排依次是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大小七和弦)减七和弦排列的,也就是按下一个键钮,手风琴的贝司机就会让三个音同时发音,在当时情况讲,这是相当科学、先进的,也是非常实用、方便操作的,由于和声等原因这种Bass结构被称作传统贝司(standard Bass)。

  传统贝司手风琴的发明是手风琴发展史上—个重大的成果,也是音乐史中—件伟大的进步,特别是它的排列极为科学。

  首先它的前两排低音上下关系为纯五度,手风琴贝司中间的音是C,(在第二排基础低音中,这个钮是凹的,其它钮都是凸的),以C为中心向为G、D、A、E、B、#F……向下为F、bB、bE、bA、bD……,在学琴的开始,老师首先要求学生熟悉并背会贝司排列,从没有升降号开始,由下向上Fa、do、sol、re、la、mi、si:从上向下si、mi、la、re、sol、do、fa,这也正好是乐理课中七个升号的排列与顺序与七个降号的排列顺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C以上G、D、A、E、B、#F、#C也就是升号调系统中,1个一7个升号调的大调主音,C以下、F、bB、bE、bA、bD、bGbC也就是降号系统调中1—7个降号调的大调主音。所以熟练掌握Bass排列对学习演奏和音乐理论、和声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从学习演奏的角度来看非常方便,手风琴贝司里基础低音与第—排对位低音是大三度关系,只要在基础低音把调性主音找到,按照排列顺序与对位低音练好—个调的音阶,那么在任何—个位置(同一排里)都可以演奏任何一个调的音阶(用相同的指法)非常简单。和弦也是相同,I 主和弦的下面永远是Ⅳ下属和弦,I 的上面永远是V属和弦,上下移到任何位置都不变。

  在两排低音的后面有四排和弦,和现在电子琴的单指自动和弦相同(SINGLE FINER CNORD),电子琴的自动和弦就是在手风琴的和弦的启发下设计完成的。手风琴的和弦制造是一个英明的发明,演奏者只需按动一个键钮 就会有三个音按排列好的和弦同时发音(靠贝司机组合),排列非常科学,演奏十分方便,在三和弦和七和弦中,选用最常用的三大、小三和弦,七和弦中选用最有代表的属七和弦(大小七和弦)和减七和弦。七和弦的组成也很有意思,每一个七和弦的实际音响是省略五音的三个音发音,比如C的属七和弦是CE"B(省略G)。A的减七和弦是ACbG(省略bE)。如有固定贝司结构中没有的和弦,可按固定BS加单音组合,如C大和弦+A就成了A小七和弦,F大和弦+E就成F大七和弦,D小三和弦+B就成了B半减七和弦等等。在现有固定和弦的基础上,充分加以运用,就会用的非常灵活。由于手风琴的逐渐完善与实用便成为人们所需要的一种常用乐器。在全世界的咖啡馆、歌舞厅、音乐厅和音乐沙龙中到处都可以听到手风琴的声音。

  1931年,西德特罗兴根市建立一所手风琴专业学校。1948年,这所学校义进—步改建为州立手风琴学院,由西德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雨果·赫尔曼(Hugo Herrmann)任院长。赫尔曼1927年创作的手风琴独奏曲《7首新编乐曲》是最早的一部具有音乐价值的手风琴作品。1936年,英国手风琴演奏者学院正式建立,它的教学大纲表明在英国,手风琴已成为发展音乐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手风琴的存在,使音乐教育的宝库得到大大丰富和发展,许多作曲家也竞相为之作曲 著名作曲家罗伯特、塞尔、贝尼特、艾弗、贝隆、保罗、克里斯顿、大卫、戴蒙德、罗伊、哈里斯、雨果·赫尔曼、G·罗 曼尼、赫尔曼、齐尔切尔等,都为手风琴写下了不少的奏鸣曲、协奏曲及其它一些音乐作品。就连20世纪的一些著名作曲家,也在他们的音乐作品中加进了手风琴这种乐器,如著名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的音乐剧《沃切克》;著名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保罗·德索的作品《卢加拉斯之难》;著名俄罗斯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的《纪念十月革命二十周年大合唱》;著名英国作曲家塞伯尔为大提琴和手风琴写的《引子与快板》等音乐作品,即是明显的例子。

  手风琴的发展与键钮排列之演变 3

  一、我国手风琴的启蒙时期

  手风琴最早是由法国驻云南首任领事奥古斯特·费郎索瓦(中国名方苏雅)于1899年带到昆明的④,同时进入中国的还有沙俄中东清铁路的俄国人,当时只是作为白娱自乐的“小玩意儿”出现在中国,也没有公共场合演出,所以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只是在史料有所记载。

  最早在我国见到的手风琴教科书是1908年2月26日出版的《手风琴独习》。(该书现藏于首都图书馆)作者是前清的张郑紫英女士⑤,该书所用的乐器是“—排式全音阶手风琴,也就是右手部分只有一排十个键钮,左手部分两个和弦键钮,推拉风箱发音不同的老式琴。书中户除了介绍乐器使用方法,基础理论,还有40首乐曲,主要是当时流行的“学堂乐歌”。该书采用的记谱只记应奏第几键而不记实际音高,这种记谱是当时日本所用。从书中自序与为之作序的日本女史奈须野喜久子所述看出张郑紫女士是游学日本后学会回国的。另一本《手风琴教科书》 (该书现藏于天津图书馆)是一本残书,无法查询其作者与确切出版年代。根据书的内容,图例可以推测出自清末。该书所用乐器也是一排式全音阶手风琴,从内容上说,这本书比《手风琴独习》更为细致丰富,不同之处,该书用的是简谱记谱。作者在“简谱释义”中说明“手风琴谱、西洋用五线谱表音,初学以识匪易,日本用吾数字,附以引押符号,认识虽易,而不适于唱”。这两本书谱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通过日本接受西洋音乐的史实。

  到了20年代,许多外国人把手风琴带到上海、天津、青岛等地租界的社交文化中,除了自误自乐,在歌舞厅、酒吧、咖啡馆和音乐厅经常出现了手风琴的演奏。当时正是口琴音乐的兴起,上海到处都有各种口琴音乐会,据史料记载:“除中华(1930年由王庆勋创办的“中华口琴会”)外,还有不少的口琴团体,其中历史较悠久的,当然是大众口琴会,……可是因为最近石人望先生热烈提倡手风琴……”。这是说到由于石人望创办的大众口琴会有了一定的发展,石人望的名气也随之增大。德国“和来” (Hoher)公司便想通过石人望打开“和来”手风琴在中国的销路,石人望除了教授口琴外,开始教授手风琴,先是在口琴乐队里加上手风琴,效果大增,后来又创办了手风琴乐队,这时用的手风琴大多是全音阶的键钮琴。在这批学生中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朱践耳就是其中之一。

相关文章 推荐

手风琴乐曲【字母歌】五线谱
人气:186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曲【字母歌】五线谱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
人气:441
手风琴百科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
手风琴乐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张波、张信政改编版】五线谱
人气:391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张波、张信政改编版】五线谱
手风琴乐曲【波罗奈兹舞曲 】五线谱
人气:155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曲【波罗奈兹舞曲 】五线谱
手风琴复调作品【随想曲】五线谱
人气:81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复调作品【随想曲】五线谱
手风琴演奏技巧训练教程《第四课》视频
人气:179
手风琴视频教学
手风琴演奏技巧训练教程《第四课》视频
手风琴复调作品【萨拉班德舞曲】五线谱
人气:148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复调作品【萨拉班德舞曲】五线谱
手风琴乐谱【告别】五线谱
人气:254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告别】五线谱
手风琴乐谱【万水千山总是情】五线谱
人气:212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万水千山总是情】五线谱
手风琴乐谱【舞会圆舞曲】两版本五线谱
人气:119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舞会圆舞曲】两版本五线谱
儿童手风琴曲【斗牛士之歌】五线谱
人气:170
手风琴曲谱
儿童手风琴曲【斗牛士之歌】五线谱
手风琴世界名曲【九只盲鼠】五线谱
人气:205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世界名曲【九只盲鼠】五线谱

大家都在看

手风琴的故事

手风琴的故事

手风琴的故事 这是一个走向开始,前往精神的旅程。几个世纪以来,我们都在询问是什么让我们分离?而现在是时候寻找是什么让我们在一起了。 导演希罗盖拉(Ciro Guerra) 《...

手风琴百科 213 阅读

手风琴美文:自由的音乐,即兴的快乐

手风琴美文:自由的音乐,即兴的快乐

无论你相不相信,自由即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世界上最简单的东西。 音乐上的自由即兴,是表演者在没有准备和练习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用音乐的语言,音乐...

手风琴百科 102 阅读

手风琴,乐器里的游吟诗人

手风琴,乐器里的游吟诗人

手风琴 乐器里的游吟诗人 它常常出现在古老欧洲街头卖艺人手上,重重拉开,又悠悠合起。 古典乐主流乐器里似乎没有手风琴的身影。其实,它是全世界范围最为广泛普及的乐器之一,并占...

手风琴百科 169 阅读

关于阿斯多尔·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

关于阿斯多尔·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

他的音乐如同他的灵魂一样宽广无边 关于阿斯多尔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 (修改稿,于2004年2月) 陈军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手风琴教研室 陈军出任第56届世界杯国际手风琴比...

手风琴百科 199 阅读

手风琴与乐理

手风琴与乐理

我在济南市老年大学手风琴班任手风琴教师已近7年,在课堂上经常为手风琴学员解释一些音乐理论专业名词,使学员增加了许多音乐知识,且在学习手风琴演奏的同时,掌握了...

手风琴百科 232 阅读

中国手风琴的发展与思索/夏方豪

中国手风琴的发展与思索/夏方豪

中国手风琴的发展与思索 作 者:夏方豪 撰写日期: 2000年4月 中国和声手风琴发展至今已近五十年的历史了。老一辈的手风琴专家为手风琴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呕心沥血地做出...

手风琴百科 169 阅读

凌绍生《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述评

凌绍生《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述评

文论共赏析 《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述评 凌绍生 江西师大音乐学院教授 原江西省手风琴学会会长 音乐评论对创作、演出、欣赏以及社会生活起相当重要的影响。...

手风琴百科 154 阅读

手风琴演奏民族音乐中所运用的技法研究(上)

手风琴演奏民族音乐中所运用的技法研究(上)

手风琴的演奏技法对身体各部位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演奏者能够对肩部、臂部、肘部、腕部、指部和身体各部位的神经肌肉充分调动。 这些神经肌肉有效地配合完成一系列准确的动作,而这些...

手风琴百科 178 阅读

哥伦比亚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哥伦比亚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在巴耶杜帕尔镇第一架手风琴由一位德国人引入。 瓦利那多唱歌时由手风琴伴奏,接着手鼓的一种加卡拉卡和卡加也被用于伴奏之中。这种音乐是一种源于秘鲁、玻利维亚、加...

手风琴百科 215 阅读

阿根廷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阿根廷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在二十世纪早期手风琴被引入阿根廷。最初的模式叫勿杜勒拉。琼赛圣塔库鲁斯是阿根廷最早的手风琴家。他先演奏全音阶手风琴,随后改为斑东尼。这是因为他跟随了他的父亲...

手风琴百科 233 阅读

希腊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希腊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希腊几乎没有关于手风琴历史的记录。来自伊斯塔布尔的仰葛斯。庞德劳纳斯在1913年开始灌制唱片,但他的演奏受亚洲音乐的极大影响。 在整个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

手风琴百科 185 阅读

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Telephone》

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Telephone》

罗德尼杰金《Telephone》 立陶宛手风琴家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 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Telephone》,托尼经典音乐,3分钟 《Telephone》是Lady Gaga、碧昂丝合作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最初是罗德尼杰金写...

手风琴百科 191 阅读

挪威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挪威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手风琴最早是1850年左右,绕道波兰、瑞典而到达挪威,并很快在乡村地区流行开,标准曲调有波尔卡。19世纪70年代,手风琴的流行度大大上升。到1880年时,已有一些著名的演奏...

手风琴百科 176 阅读

基于情感浅析手风琴演奏艺术中乐感的提升

基于情感浅析手风琴演奏艺术中乐感的提升

古今中外著名手风琴演奏家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们具有高超的演奏技术,还在于他们具有较强的乐感,能够准确、充分地将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出来,达到琴乐合一的境界。 乐感是演奏者对音乐...

手风琴百科 236 阅读

手风琴名家[阿里宾.列普尼科夫先生访谈录]

手风琴名家[阿里宾.列普尼科夫先生访谈录]

阿里宾。列普尼科夫先生访谈录 (Repnikow) 地点: 俄罗斯 格拉祖诺夫音乐学院 时间: 2003年12月 采访人:王海青、郭亮 问: 尊敬的列普尼科夫先生,我们中国的专业手风琴演...

手风琴百科 13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