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手风琴>手风琴百科>

新西兰手风琴的发明与发展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2-17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摘 自: 《手风琴的历史》(新西兰)

  中国的笙(Cheng)于1777年传入欧洲,它的一些设计原理后来被应用于手风琴之中。

  早期的簧片乐器

  1821年,维也纳的 Haeckel 和德国的 Buschmann 发明了自由簧片家族的口吹乐器。随后的几年中,Buschmann 在此基础上加上了风箱和键盘,使之成为第一架初具形状的手风琴。1829年,Demian 又在低音贝司的基础上加上了和声,并将之取名为“手风琴”。1830年后比利时的 Charles Buffet 和法国的 Fourneax 和 Busson,制造了一架拥有10-12个高音和两个低音钮的手风琴。Remin 还发明了一种风琴。在1835年由 Adolph Muller 出版的书中列举了手风琴的六种不同的变体形式。所有的全音阶都在C、D和G键中。

  直到19世纪50年代,手风琴的音阶范围才进入半音阶形式,英国的 Wheatstone 在1829年发明了六角形手风琴,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又对其不断改进,但并没有给它装上钢琴式键盘。到是 Busson 做了这项工作,并把它称为“键盘手风琴”。到1859年,键盘手风琴已拥有3个8度的键盘了。 Wheatstone 的六角形手风琴和其后的手风琴都不是全音阶的。六角形手风琴的发展与流行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键盘式手风琴在英国被接受的程度。

  手风琴制造者

  手风琴制造业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的那些著名品牌至今仍为人们所熟悉。1857年,以 Hohner 为首的Trossingen 公司发明了钢簧片。随后 Soprani 和 Dallape 分别于1872和1876年紧随其后,也将钢簧片引入了手风琴之中。20世纪初,手风琴的低音系统得到了发展,当时所用的音调与和声类似于现在的手风琴低音系统。

  现代手风琴在不断变化和改进着。而发展最快、改动最多的时期则是19世纪后期。半音阶手风琴,经过巴瓦利亚 G. Mirwald 之手得以改进,使之拥有四个八度音阶的音域。1880年,自动声控器在纽约取得专利,即能够自行控制演奏,就如自动钢琴一样。在19世纪四十年代 Heinrich Band 还发明了一种名为 Randoneon 的大型的六角形手风琴,它在阿根延非常流行。现在也逐渐进入了欧洲。

  1851年,Busson 发明的 Flutine Polko 手风琴有两排簧片,而1854年巴黎的 Leterne 发明了一种类似的手风琴。只是第二排簧片要远离第一排簧片。这就是第一架小风笛调 (musette tuned)手风琴。

新西兰手风琴的发明与发展

  发展

  手风琴家们可能都知道,“莫塞特”在一本专门关于乐器的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小型苏格兰风笛”。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一些改进之外,还有一些对于手风琴的改动与修饰也于19世纪后期得到肯定。其中甚至包括踏板式风琴。然而只有那些使手风琴丰富多样化的特点才得以保存,并结合进入了现代手风琴制造之中。这些特点使手风琴不仅能演奏一些专门为手风琴谱写的乐曲。而且还能演奏原本用于其它乐器的乐曲。近年来MIDI和电子手风琴的采用标志着手风琴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现在的键盘式手风琴脱胎于我们前面所说的六角形手风琴,先是按钮式,然后是键盘式以及相结合的形式。每一个按钮产生一个和声。后来这种低音贝司系统被广泛地认同和采用。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Stradella 低音贝司”或“标准低音贝司”。而且它还被发展并应用到了其它各种乐器之上。当“Strdella 低音贝司”系统与钢琴式键盘相结合时,就要求演奏者能够掌握钢琴键盘上的半音阶高音顺序与和声关系以及 Stradella 低音系统上的和音种类,所有这些特点使之成为所有乐器中独一无二的一种,既可演奏单个音符,又可同时演奏和声。

  低音贝司系统的延伸

  尽管如此,手风琴还是有其局限性的,特别是在有演奏一些本来为钢琴和管风琴谱写的乐曲或是那些虽然是为手风琴谱写的但却需要低音系统中一个以上的八音度与其配合时,这些不足之处就暴露出来了。因此,人们还对手风琴作了各项攻进工作。如增大只有单个八度音的低音贝司范围,使之拥有更多的八音度。方法之一就是在 Stradella 低音系统中加入几个联键音栓,用来提升一个八音度(或12个半音)拥有了三到四个这样的联键音栓,就可以得了 3-4 种不同的八音度,但每次只能演奏一种八音度。

  还有其它一些方法也被用来改进手风琴,如采用自由低音贝司和低音贝司变换器等。这些低音系统将Stradella 系统中的和声通过一定的联键音栓或开关转换成单个音符,以使许多单个音符的八音度能得到同时使用。所有这些的实现只要通过一个开关不定期重新衔接 Stradella 系统。

  最常用的来对付单个八音度音符的局限性的方法是设计一个可转换式手风琴,也就是说保留一部分的 Stradella 系统模式而将另一部分转换成单个音符。这就使演奏者能够使用 Stradella 系统的同时又可以在必要时使用扩展的单个音符。至少有两个拥有可能转换低音的手风琴已得到了推广。一个是采用复制 Stradella 音符排列方式,用两两相连的垂直行来替换 4行单个音符的合音行。每两个相连行要以前两个相连行多一个八音度。这样的系统通常被称为“Stradella 自由低音贝司”。它的优点是演奏者不必再学习新的演奏指法。

  另一种自由低音系统的变体形式被称为半音阶系统,它拥有一系列排列有序的单个音符。这上系统中往往有多一些的音符可能被使用。半音阶系统要求演奏者掌握一同于 Stradella 低系统的演奏指法,而且半音阶自由低音贝司在生产中可以有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很少一部分手风琴能够拥有足够的低音贝司(180个)以使两个系统在没有开关转换的情况下同时使用,它们没有被推广,是因为它们太大、太重而且太昂贵。

  除了不同的低音贝司系统之外,手风琴还拥有两种高音键盘。钢琴式键盘和按钮式键盘。除了低音系统和高音键盘的变换之外,有许多种不同的按扭方式和音乐适合不同种类的手风琴。

  调音

  到了20世纪手风琴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在变音键盘中加入第五组簧片。除了一般的手控开关外,一些通过演奏者下巴来控制的开关也被加入其中,而且还增加了一些用来持续低音音符的开关。

  电子和 Midi 的引入

  电子技术首次被手风琴采用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那时候手风琴被安装上电线以使他们能够通过电台进行演奏。战后不久,出现了拥有自备电子发生装置的手风琴,同时扬声器也得到了发展。其中一些只有电子的声音而没有簧片的声音,而另外一些手风琴则在保持了传统的簧片发声的基础上,融入了电子键盘和扬声器等,还有一些手风琴的拥有者自己在手风琴中加入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发声设备,如 Leslie 扬声器和电子节奏器等。

  最近一段时间内手风琴的发展就是采用MIDI技术,使之与传统的手风琴相结合。通过一些细微的改动,手风琴的高音和低音键上采用MIDI,这样手风琴就可以通过任何一种与MIDI兼容的音乐器材进行演奏,其中包括合成器,电子声音和电子钢琴等。经过这样装备之后,手风琴可与任何变化多样的合成器媲美。手风琴的气压阀门也得到了改进,以使手风琴通过风箱的压力来改变和控制琴声。其实对于簧片的控制也是如此。MIDI手风琴保留簧片,所以电子手风琴既可以在有电子声音伴奏的情况下演奏,也可以单独的传统手风琴方式进行演奏。

  手风琴的未来

  传统的簧片式手风琴在演奏、音调和听觉效果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手风琴是否能成为众乐器之首,但至少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现在的手风琴和将来的手风琴将会比19世纪经过改良的手风琴取得更大突破。

相关文章 推荐

手风琴乐曲【波罗奈兹舞曲 】五线谱
人气:155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曲【波罗奈兹舞曲 】五线谱
手风琴复调作品【随想曲】五线谱
人气:81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复调作品【随想曲】五线谱
手风琴世界名曲【九只盲鼠】五线谱
人气:205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世界名曲【九只盲鼠】五线谱
手风琴乐曲【字母歌】五线谱
人气:186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曲【字母歌】五线谱
手风琴乐谱【舞会圆舞曲】两版本五线谱
人气:119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舞会圆舞曲】两版本五线谱
手风琴演奏技巧训练教程《第四课》视频
人气:179
手风琴视频教学
手风琴演奏技巧训练教程《第四课》视频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
人气:441
手风琴百科
手风琴名家访谈:张国平访谈录(三)
儿童手风琴曲【斗牛士之歌】五线谱
人气:170
手风琴曲谱
儿童手风琴曲【斗牛士之歌】五线谱
手风琴乐谱【万水千山总是情】五线谱
人气:212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万水千山总是情】五线谱
手风琴复调作品【萨拉班德舞曲】五线谱
人气:148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复调作品【萨拉班德舞曲】五线谱
手风琴乐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张波、张信政改编版】五线谱
人气:391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张波、张信政改编版】五线谱
手风琴乐谱【告别】五线谱
人气:254
手风琴曲谱
手风琴乐谱【告别】五线谱

大家都在看

手风琴与乐理

手风琴与乐理

我在济南市老年大学手风琴班任手风琴教师已近7年,在课堂上经常为手风琴学员解释一些音乐理论专业名词,使学员增加了许多音乐知识,且在学习手风琴演奏的同时,掌握了...

手风琴百科 232 阅读

基于情感浅析手风琴演奏艺术中乐感的提升

基于情感浅析手风琴演奏艺术中乐感的提升

古今中外著名手风琴演奏家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们具有高超的演奏技术,还在于他们具有较强的乐感,能够准确、充分地将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出来,达到琴乐合一的境界。 乐感是演奏者对音乐...

手风琴百科 236 阅读

手风琴,乐器里的游吟诗人

手风琴,乐器里的游吟诗人

手风琴 乐器里的游吟诗人 它常常出现在古老欧洲街头卖艺人手上,重重拉开,又悠悠合起。 古典乐主流乐器里似乎没有手风琴的身影。其实,它是全世界范围最为广泛普及的乐器之一,并占...

手风琴百科 169 阅读

希腊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希腊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希腊几乎没有关于手风琴历史的记录。来自伊斯塔布尔的仰葛斯。庞德劳纳斯在1913年开始灌制唱片,但他的演奏受亚洲音乐的极大影响。 在整个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

手风琴百科 185 阅读

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Telephone》

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Telephone》

罗德尼杰金《Telephone》 立陶宛手风琴家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 马蒂内斯手风琴演奏《Telephone》,托尼经典音乐,3分钟 《Telephone》是Lady Gaga、碧昂丝合作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最初是罗德尼杰金写...

手风琴百科 191 阅读

手风琴的故事

手风琴的故事

手风琴的故事 这是一个走向开始,前往精神的旅程。几个世纪以来,我们都在询问是什么让我们分离?而现在是时候寻找是什么让我们在一起了。 导演希罗盖拉(Ciro Guerra) 《...

手风琴百科 213 阅读

手风琴美文:自由的音乐,即兴的快乐

手风琴美文:自由的音乐,即兴的快乐

无论你相不相信,自由即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世界上最简单的东西。 音乐上的自由即兴,是表演者在没有准备和练习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用音乐的语言,音乐...

手风琴百科 102 阅读

阿根廷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阿根廷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在二十世纪早期手风琴被引入阿根廷。最初的模式叫勿杜勒拉。琼赛圣塔库鲁斯是阿根廷最早的手风琴家。他先演奏全音阶手风琴,随后改为斑东尼。这是因为他跟随了他的父亲...

手风琴百科 233 阅读

凌绍生《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述评

凌绍生《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述评

文论共赏析 《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述评 凌绍生 江西师大音乐学院教授 原江西省手风琴学会会长 音乐评论对创作、演出、欣赏以及社会生活起相当重要的影响。...

手风琴百科 154 阅读

手风琴演奏民族音乐中所运用的技法研究(上)

手风琴演奏民族音乐中所运用的技法研究(上)

手风琴的演奏技法对身体各部位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演奏者能够对肩部、臂部、肘部、腕部、指部和身体各部位的神经肌肉充分调动。 这些神经肌肉有效地配合完成一系列准确的动作,而这些...

手风琴百科 178 阅读

挪威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挪威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手风琴最早是1850年左右,绕道波兰、瑞典而到达挪威,并很快在乡村地区流行开,标准曲调有波尔卡。19世纪70年代,手风琴的流行度大大上升。到1880年时,已有一些著名的演奏...

手风琴百科 176 阅读

哥伦比亚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哥伦比亚手风琴历史起源与发展简介

在巴耶杜帕尔镇第一架手风琴由一位德国人引入。 瓦利那多唱歌时由手风琴伴奏,接着手鼓的一种加卡拉卡和卡加也被用于伴奏之中。这种音乐是一种源于秘鲁、玻利维亚、加...

手风琴百科 215 阅读

手风琴名家[阿里宾.列普尼科夫先生访谈录]

手风琴名家[阿里宾.列普尼科夫先生访谈录]

阿里宾。列普尼科夫先生访谈录 (Repnikow) 地点: 俄罗斯 格拉祖诺夫音乐学院 时间: 2003年12月 采访人:王海青、郭亮 问: 尊敬的列普尼科夫先生,我们中国的专业手风琴演...

手风琴百科 136 阅读

中国手风琴的发展与思索/夏方豪

中国手风琴的发展与思索/夏方豪

中国手风琴的发展与思索 作 者:夏方豪 撰写日期: 2000年4月 中国和声手风琴发展至今已近五十年的历史了。老一辈的手风琴专家为手风琴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呕心沥血地做出...

手风琴百科 169 阅读

关于阿斯多尔·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

关于阿斯多尔·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

他的音乐如同他的灵魂一样宽广无边 关于阿斯多尔皮亚佐拉和他的探戈音乐 (修改稿,于2004年2月) 陈军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手风琴教研室 陈军出任第56届世界杯国际手风琴比...

手风琴百科 19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