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魂——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制作技艺
蒙古族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曾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历史悠久的草原文化里,勇敢勤劳的蒙古族人,创造出了一种独有的乐器——马头琴。
,时长15:00
包巴图,又名那顺巴图,是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的一位马头琴制作师。他擅长用纯手工方式制作马头琴,目前从事这项工作已有十四年之久,出自巴图老师之手的近三千把马头琴被销往全国各地。马头琴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已流传民间,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的灵动体现。马头琴造型独特,制作起来也很复杂。手工制作的琴头和琴杆,通常用一整块硬色木或松木制成,这也最考验一位制琴师的雕刻水平。对于门外汉的我来说,实在有点不敢下手。十几年前,迫于生计,那顺巴图和妻子从老家通辽来到鄂尔多斯,偶然的一个机会,他接触到了马头琴制作,从此制作马头琴这个愿望便像一颗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几经波折,那顺巴图终于如愿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头琴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传承人乌力吉的徒弟。采访中,他对师父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虽然是半路出家,但心灵手巧、在制琴方面颇有天赋的那顺巴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师父的认可和肯定。对马头琴的深厚情感,激励着那顺巴图不断钻研、提升制琴技艺。他只有在反复观察、揣摩马的神态后,才谨慎下刀、精雕细琢。这不仅是对古老习俗的尊重,更是希望琴能拥有自己的灵魂。受巴图老师工匠精神的浸染,也害怕不小心破坏了他的心血,此时的我打足十二分精神,认真打磨着琴杆。
马头琴由共鸣箱、琴头、琴杆、琴轴、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也就是琴箱,是马头琴的发声部件,制作起来需要更加讲究。马头琴音色悠扬浑厚,琴身需要木质坚硬从而不易变形,而琴的面板为了达到良好的共鸣,大多选择木质较为松软的白松木,而那顺巴图制琴所用的,几乎都是经过六至十年风干的俄罗斯进口白松木。马头琴制作经过上千年时光的流逝,从早期古朴粗犷的造型,到如今的精雕细琢,在选料和工艺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现在的机械制造已经相当发达,但对于蒙古族人民来说,只有经过手工的千百次打磨,才能演奏出属于草原的味道。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它的发展和演变,纪录了蒙古族游牧迁徙的历史。琴声中承载了蒙古人的喜怒哀乐,就像辽阔的草原、呼啸的长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群、欢快的牧歌,表达了他们对草原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今年是那顺巴图制作马头琴的第十五个年头,再过几天,他和妻子就要驱车近二千五百公里去呼伦贝尔给客户送货。能借这个机会欣赏一下沿途的自然风光,对他和妻子来说,是一种不错的放松,之后,他们还将回到这间工作室里,继续自己所钟爱的马头琴制作,将这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中华民族在长期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涉及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基因,其特质与禀赋已深深融入各族人民的血脉,演变成促进中华民族进步的精神象征,马头琴作为中华文化的器乐符号,早已不再是蒙古族独有的乐器,它婉转低沉、悠扬动听的音调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优秀的演奏艺术家中也不乏其它民族同胞,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各民族共同的智慧,马头琴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继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