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对马头琴都有不同的感受,马头琴的表达本身也是多元化的。今天,我聊的,是马头琴的“延缓感”。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探索“如何让自己能慢下来”的过程。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主动”去做这个动作。有一些演奏者天生具备慢下来的基因,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源自于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觉得,在具备一定的技巧基础的前提,去感知马头琴的音乐气质并以此重新构建自己演奏认知的过程,对一个想“突破瓶颈”的习琴者来说,十分重要。
“延缓感”,便是我个人在“突破瓶颈”期间的关键词。当然,突破瓶颈期也许仅会带来短期的兴奋感,如果你愿意进步,很快会迎来下一个等待自己去突围的瓶颈期。因此我们需要保持不断思考、提升认知的状态。
刚开始学习马头琴的时候,我拉琴很急。这种“急”并非演奏快曲子的时候,而是体现在慢曲子之上。
我的运弓总是会太快,对于弓子的使用上也没有很全、很满。明明是缓慢的长弓,却总是很着急去“换弓”。因此,就算是一首慢曲子,听起来并不松弛和悠扬,更像是一个个短促的音符机械拼凑起来的。
后来,我重新把长弓练扎实,客观上有一点点好转,但依旧会存在“太急”的问题。这种“当自己的听觉审美已经上去但手上依旧无法同步”的状态,让人尴尬又抓狂。
于是,我重新审视自己,并观看了其他演奏家的现场视频。我发现,这貌似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意识”层面的问题。
平日里我所处的生活环境的节奏实在是太快了,这种影响简直根深蒂固——拉琴的过程中,我潜意识里总是想要把它尽快“完成掉”,却没有注重过程的揣摩。我想,如果没有一些特别的经历和训练,自己可能很难真正理解马头琴身上的那种“慢”,就难以演奏出那种孤独、简单却又苍劲的音色。
这是一种心态,在技巧层面很难弥补的。我相信,很多生活节奏较快的马头琴琴友,也有过相似的经历和感受——一直慢不下来。
音乐的表达,本质上就是演奏者对生活的理解,尤其是没有歌词的纯音乐,更考验这种感知力。而如果没有诠释这些细节,音乐是很难感动人的。
后来,机缘巧合,我前往巴音布鲁克的牧区深处。在草原上的每一天几乎过得一模一样,做的事情也很单调——甚至,每天做的只有一件事。也许,遇见的人很少,日常所需要应对的状况也并不复杂。
那时候的关键词,是孤独和简单。
生活的节奏,自然就慢下来。
这种与我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对我来说很重要。草原上的慢生活,并不是让我体验所谓很“表象”的蒙古文化或者看原生态风景,而是真正让我重新去反思自己的心态。
如果说,我去了一次草原就获得了一种灵感、获得一种质的飞跃,立马打通任督二脉,显然过于浮夸。实际上,它给我的启发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也具备一定的时间跨度。直至今日,草原的经历依旧还在不断时不时启发着我。我开始在适当的机会腾出时间去思考自己与马头琴、生活环境的关系,也主动留白给自己独处与反思,以去寻找感知生活的状态。
这为我重新认知马头琴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让我开始尝试着去解决困惑。
马头琴的演奏,非常需要注重“过程”。有时候,我们需要把两个音之间的那部分交代得更加细腻,因此,我们要去感知那种“延缓”的状态,甚至主动创造自己“慢下来”的机会(尤其是本来就性格非常急的人)。
执行力、紧迫感,也许可以在我们完成目的的理性阶段存在,但在“演奏”中体会细致入微的“延缓感”,则是非常感性的另一种状态。
简单来说,你不能只有起点和终点,而是要把路上的过程有条不紊、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当我们的意识慢下来时,我们理解生活的颗粒度就会增加,就好像一个提升了自己像素的相机镜头,会发现两个音之间原来还有很多故事需要讲。
至今,我依旧觉得“延缓感”是马头琴的一种智慧。孤独与简单的气质背后,需要非常深厚的情感和灵魂去支撑。这让马头琴本身就具备一种极强的张力,也是让听者能感觉到它“学术和教条之外的另一种自由的性格”。于是,它总是能在弦乐里脱颖而出,并感人至深。
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体会马头琴里的‘延缓感’?”。我想说,让身心回归草原,并与自己独处,学会把控节奏,寻找一种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