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音乐名家名曲>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简介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1-08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儒略历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六,仅次于第五伟大的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简介

代表作品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戈德堡变奏曲》、《马太受难曲》、《大量康塔塔》等,1750年7月28日逝世,享年65岁。

全名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
国籍 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出生 1685年3月31日 艾森纳赫 逝世 1750年7月28日 莱比锡
时期乐派 巴洛克 擅长类型 管风琴曲、其他键盘乐、宗教音乐、协奏曲、其他乐器独奏曲
父亲 约翰·安布罗休斯·巴赫(音乐家) 母亲 玛莉亚·伊莉沙白·列莫赫特
第一任妻子

1707年,巴赫和他的表妹Maria Barbara Bach结婚,生有7个孩子,4个活到成年:

  • Catharina Dorothea (1708年12月28日-1774年1月14日)
  • 威廉·弗里德曼·巴赫(1710年11月22日-1784年7月1日)
  • 卡尔·飞利浦·埃马努埃尔·巴赫(1714年3月8日-1788年12月14日)
  • Johann Gottfried Bernhard Bach(1715年5月11日-1739年5月27日)
第二任妻子

1720年,Maria去世,巴赫再结良缘,1721年娶了Anna Magdalena Wilcke。生有13个孩子,6个活到成年:

  • Gottfried Heinrich (1724年-1763年)
  • Elisabeth Juliana Friederica, called "Lieschen"(1726年-1781年)
  • 约翰·克里斯多福·弗里德里希·巴赫(1732年6月21日-1795年1月26日)
  • 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1735年-1782年)
  • Johanna Carolina (1737年-1781年)
  • Regina Susanna (1742年-1809年)
老师 他的叔叔们 学生 W.F.巴赫,C.P.E.巴赫,J·C·F·巴赫
代表作 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戈德堡变奏曲、马太受难曲、大量康塔塔
家庭

1685年3月31日(儒略历3月21日),巴赫出生在德国艾森纳赫。他是约翰·安布罗休斯·巴赫和玛莉亚·伊莉沙白·列莫赫特最小的一个孩子。约翰·安布罗休斯·巴赫是镇上的音乐家,教巴赫小提琴和羽管钢琴。叔叔们也是职业音乐家,包揽了从教堂管风琴到法院作曲家、音乐家的职位。巴赫的一个叔叔,约翰·克里斯多夫·巴赫(1645年至1693年)教了巴赫关于管风琴演奏艺术。巴赫为家庭的音乐成就感到自豪,1753年左右,他起草了一份族谱,名为《音乐巴赫家族的起源》。

巴赫的母亲死于1694年,他的父亲也在8个月之后随其母亲而去。10岁的巴赫成为了孤儿,并住进了位于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所辖奥尔德鲁夫的长兄约翰·克里斯多夫·巴赫(与叔叔同名,1671–1721)家里。在这里,他模仿、学习并演奏音乐;而他哥哥,一个职业教堂管风琴师,也经常用翼琴指导他。

童年

他哥哥让他接触的作品有来自当时南德的大作曲家,包括约翰·帕海贝尔(他哥哥的老师)和约翰·杰可布·弗罗柏格,有来自北德的作曲家,也有法国人,例如尚-巴蒂斯特·卢利、路易斯·马赞德、马林·马莱斯,以及意大利人吉洛拉莫·弗列斯可巴迪。年轻的巴赫也许观摩学习了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巴赫的手稿表明了他曾经为他哥哥抄总谱,但是显然他的哥哥禁止他这样做,也许是因为觉得这样浪费了他的时间。

大约14岁的时候,巴赫和一个比他大一些的校友乔治·艾德曼一起被授予合唱奖学金,就读位于吕内堡的名校圣米迦勒学校。这意味着他和他的朋友必须踏上一段徒步的或是乘坐马车的长途旅行。在校2年中,他广泛地接触了欧洲文化,这对于他后来的音乐生涯是非常关键的。此外,除了参与学校的无伴奏合唱团外,他也演奏风琴与大键琴。他学习了法语和意大利语,在神学、拉丁语、历史、地理、物理学等知识领域打下深厚的根基。他与德国北部的的贵族子弟交往,这些人被送到一些高专业性的学校学习,准备在外交、政治或军队中有所发展。

影响

巴赫死后数十年间,仅仅被认为是较次要的作曲家,其作品也多被当成练习曲使用。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上演《马太受难曲》,宣告“复兴巴赫”运动的开始。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多推崇巴赫,但多数并不直接继承其创作风格。到了20世纪,由于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兴起,巴赫风格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风格 巴赫的音乐创作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意大利的器乐协奏曲和奏鸣曲,北德管风琴学派的管风琴音乐,新教圣咏,法国的羽管键琴音乐等等,在他的作品中,巴赫将前人的创作成果融汇贯通,并运用不可思议的对位法技术,创造出极为崇高,深邃,丰富的音乐世界,将巴洛克音乐发展到巅峰。
作品
  • 巴赫的作品(按分类)
  •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BWV1046-1051
  • 巴赫的乐队组曲 BWV1066-1071
  • 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BWV1041-1045
  • 巴赫大键琴协奏曲 BWV1052-1065
  • 巴赫双簧管协奏曲
  • 巴赫管风琴协奏曲 BWV592-598
  • 巴赫键盘变奏曲和其他片断 BWV988-994
  • 巴赫法国组曲 BWV812-817
  • 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BWV846-893
  • 巴赫键盘组曲 BWV825-830
  • 巴赫创意曲集 BWV772-801
  • 巴赫序曲和赋格曲,托卡塔和幻想曲 BWV894–923
  • 巴赫为古钢琴而作的前奏曲 BWV924-932
  • 巴赫为独奏古钢琴而作的协奏曲 BWV972-987
  • 巴赫为独奏古钢琴而作的组曲 BWV818-824
  • 巴赫为古钢琴而作的奏鸣曲 BWV963-970
  • 巴赫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与组曲 BWV1001-1006
  • 巴赫小提琴和键盘乐器的奏鸣曲 BWV1014-1026
  • 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 BWV1007-1012
  • 巴赫古大提琴奏鸣曲 BWV1027-1029
  • 巴赫长笛奏鸣曲 BWV1030-1035
  • 巴赫三重奏奏鸣曲 BWV1036-1040
  • 巴赫鲁特琴组曲 BWV995-1000
  • 巴赫管风琴小曲集 BWV599-644
  • 巴赫6首舒布勒圣咏曲 BWV645-650
  • 巴赫圣咏曲(众赞歌)"莱比锡" BWV651-668
代表作品
  •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BWV1046-1051
  • 巴赫的乐队组曲 BWV1066-1071
  • 小提琴协奏曲,BWV1041-BWV1043
  • 德国组曲,BWV825-BWV830
  • 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BWV846-BWV893
  • b小调弥撒,BWV232
  • 马太受难曲,BWV244
  • 约翰受难曲,BWV245
  • 哥德堡变奏曲,BWV988
  •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BWV1012
  •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BWV1001-BWV1006
  • 音乐的奉献,BWV1079
  • 赋格的艺术,BWV1080

人物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SebastianBach,也译作巴哈)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埃森纳赫(德语:Eisenach)。当年, 艾森纳赫是萨克森-艾森纳赫公爵领地的首府,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图林根区,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城,可它的市民却酷爱音乐。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1750年7月28日,巴赫逝于德国莱比锡,终年65岁。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成功地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来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今天一般认为他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生平经历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地带的爱森纳赫。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

巴赫九岁时便父母双亡,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奥尔德鲁夫他大哥家居住。巴赫在这位当管风琴师的兄长指导下,掌握了键盘乐器的演奏技巧,为日后成为键盘乐器演奏大师奠定了基础。但却不允许翻看音乐资料。小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

由于家庭和经济的原因,巴赫没能像亨德尔那样去接受大学教育,在十五岁时就远行到吕内堡求学。在三年多艰苦的求学历程中,巴赫广泛汲取了前人留下的丰富营养,亲自拜访了附近的一些音乐名师,掌握了精湛的作曲技巧。

巴赫最初于1703年和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的教堂中任管风琴师,创作当然也以宗教音乐为主。 随着他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技艺的日趋成熟,巴赫也随之名声鹊起,并且也脱去了教堂乐师的黑色长袍,穿上华丽的制服,成为宫廷乐师。从1708年到1723年的十五年间,巴赫先后在魏玛和柯滕的宫廷中供职。

魏玛时代(1708-1717)

这个是巴赫创作臻于成熟的阶段。

柯滕时代 (1717-1723)

在柯滕的日子是巴赫一生中的一个黄金时代。此间他创作了被誉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和在管弦乐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乐;同时巴赫还在柯滕宫廷任职,柯滕宫的镜厅非常华丽,这里还供有巴赫像。

1723年,巴赫的主人柯滕亲王对音乐的兴趣似乎淡漠了,于是他辞去了宫廷中的职务,来到莱比锡出任圣托马斯教堂学校的乐监(音乐指导),在那里他度过了一生中余下的27年时间。

此后,柯滕镇因为巴赫的音乐而充满活力:其合唱团自1908年起就沿用巴赫的名字、1935年创立的“巴赫音乐节”、1967年为纪念巴赫在这里供职250 周年轮番举办了“巴赫音乐节”及“巴赫音乐比赛”,并将此作为传统延续至今,而当时的组织者也就此成立下来,即为今天的“柯滕巴赫社团”。1983年柯滕历史博物馆专门开放了“巴赫纪念馆”。

莱比锡时代(1723-1750)

莱比锡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创作最多的时期。此时的巴赫无论演奏技巧还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在莱比锡谱写的杰作,有感人至深的《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乐》,《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和体现他高深作曲造诣的《赋格的艺术》等。1747年,这位无冕音乐之王去波茨坦旅行时被另一位国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召见,并表演了即兴演奏,在座的观众无不为之折服。第二年,巴赫把这次演奏的主题加以发展,写成了另一部总结他作曲和演奏艺术的作品—《音乐的奉献》。

在莱比锡,巴赫作为圣托马斯男声合唱团的指挥度过了27年,由于他长期用眼过渡,巴赫视力减退,晚年患白内障失明了,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坚持创作。在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口授一首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乐曲每一个音符都表达出老人生前最后的虔诚祈祷,最后在第二十六小节处嘎然而止,成了大师的绝笔之作。

1750年7月28日八时三刻,巴赫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安然的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坛。三天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

时代背景

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处于一种封建贵族割据的分裂状态,一个城堡便有一国诸侯,领土不大的德国居然被瓜分在 352 个各自独立的小国。大大小小的领主们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与豪华,一般都设有歌剧团或宫廷乐队。民间艺术家们为求生存,大都沦为宫廷或教会的乐工、奴仆 ( 当时的德国,无论在宫廷还是教堂,都把乐师当作与勤杂工、看门人、厨师等完全相同的奴仆来看待 ) ,巴赫自然也在劫难逃。尽管他辗转各地,频繁地更换工作地点,但始终未能摆脱卑微的仆役地位。

巴赫从未居过高位,不过总能养家糊口,他在有生之年远不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甚至不如弗朗兹 • 李斯特和弗雷德里克 • 萧邦)那样驰名。

德国大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讲道: “ 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老天好像臆要在这样的阶层里比其他阶层里出更多的天才似的。

作曲风格

巴赫笃信宗教,是个路德教徒。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乐。他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宗教艺术家,他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赞颂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他的音乐最初就是从被称作赞美诗的路德圣咏而产生的。通过旋律可以看出作曲家结合了当时流行的通俗之声。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而是把现有的形式推上顶峰。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卡朋特(Carpenter)演唱
人气:137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卡朋特(Carpenter)演唱
难解的肖斯塔科维奇
人气:234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难解的肖斯塔科维奇
郭文景(Guo Wenjing)简介
人气:969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郭文景(Guo Wenjing)简介
邹鲁(Zou Lu)简介
人气:178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邹鲁(Zou Lu)简介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Dvorak:Cello Concerto)
人气:175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Dvorak:Cello Concerto)
他不仅是歌手,更是音乐的灵魂匠人
人气:87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他不仅是歌手,更是音乐的灵魂匠人
卡罗尔·马切伊·席曼诺夫斯基(波兰语:Karol Maciej Szymanowski)简介
人气:232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卡罗尔·马切伊·席曼诺夫斯基(波兰语:Karol Maciej Szymanowski)简介
与“时尚”格格不入的圣桑
人气:158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与“时尚”格格不入的圣桑
圣桑:《动物狂欢节》
人气:842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
Maurice Andre 安德烈
人气:64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Maurice Andre 安德烈
旅美华裔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 Haojiang Tian》简介
人气:131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旅美华裔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 Haojiang Tian》简介
小约翰·施特劳斯 - 蓝色多瑙河 Op.314
人气:99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 蓝色多瑙河 Op.314

大家都在看

海顿,海顿,让我从何说起?

海顿,海顿,让我从何说起?

理论上说,海顿是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的创造者。 聆听海顿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我该从哪儿开始?作曲家只有两种,要么高产,要么宁缺毋滥。阿诺德勋伯格...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06 阅读

温琴佐·萨尔瓦多·卡梅洛·弗朗切斯科·贝里尼(意大利语:Vincenzo Salvatore Ca

温琴佐·萨尔瓦多·卡梅洛·弗朗切斯科·贝里尼(意大利语:Vincenzo Salvatore Ca

温琴佐萨尔瓦多卡梅洛弗朗切斯科贝里尼 (意大利语: Vincenzo Salvatore Carmelo Francesco Bellini ,1801年11月3日-1835年9月23日),或作 贝利尼 ,生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3岁开始学习音乐,18岁时入那...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301 阅读

艾蒂安·梅于尔(Etienne Nicolas Méhul)简介

艾蒂安·梅于尔(Etienne Nicolas Méhul)简介

艾蒂安梅于尔 ( Etienne Nicolas Mhul ,1763年6月24日 - 1817年10月18日),又译 梅雨尔 ,法国作曲家。被誉为法国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法国歌剧作曲家。出生于济韦。父亲是一个酒商。梅于尔从小就...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52 阅读

美丽故事(Vira-Virou)巴西风情手风琴曲

美丽故事(Vira-Virou)巴西风情手风琴曲

巴西不同的自然景观和当地人民特有的生活传统使巴西的音乐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它融合了欧洲,非洲和印地安的音乐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巴西人奔放开朗与爱唱爱跳的性格又...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67 阅读

瓦格纳 - 歌剧《众神的黄昏》WWV 86d_Wagner: Götterdämmerung, WWV 86D

瓦格纳 - 歌剧《众神的黄昏》WWV 86d_Wagner: Götterdämmerung, WWV 86D

《众神的黄昏》 (Gotterdammerung)瓦格纳所作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中最后一部分。 剧情介绍 序幕 前奏曲旋律缓慢的流转,出现觉醒的动机,波浪的动机以及埃尔达的动机。 布仑希尔德之岩,夜...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43 阅读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大提琴协奏曲(Cello concerto)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大提琴协奏曲(Cello concerto)

埃尔加的大多数音乐都作于1890年至1914年间,正是一战前欧洲艺术繁荣的时候。他的《谜语变奏曲》(Enigma Variations)、《杰隆修斯之梦》(The Dream of Gerontius)以及两部交响曲和叶芝(W. B. Ye...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71 阅读

俄罗斯舞曲《卡林卡》简介

俄罗斯舞曲《卡林卡》简介

雪球树,也译为红莓树,学名英谜,是一种生长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小乔木或灌木,每年六、七月开白色花,秋天结多串深红色浆果,果酸味苦,但第一次严寒后浆果将变成甜的,可制作果酱...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246 阅读

菲克列特·阿米罗夫(Fikret Amirov)简介

菲克列特·阿米罗夫(Fikret Amirov)简介

菲克列特阿米罗夫 ( Fikret Amirov ,1922-1984),又作 阿米洛夫 、 阿密罗夫 ,苏联-阿塞拜疆阿塞拜疆作曲家,出生于占贾,父亲是木卡姆艺术家、塔尔(tar,一种长颈琉特琴)演奏家。阿米罗...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60 阅读

卡拉扬本人感到有生以来最大的耻辱的一件事

卡拉扬本人感到有生以来最大的耻辱的一件事

80年代,卡拉扬与柏林爱乐的矛盾因一位女单簧管手萨宾娜迈娅冲突爆发,两者的合作减少。此次冲突非常,德国有关部门曾介入事件调停。卡拉扬认为,这是他本人有生以来最大的耻辱。 ....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209 阅读

王健:巴赫的音乐是为唤醒人心中的神圣而写

王健:巴赫的音乐是为唤醒人心中的神圣而写

大提琴家王健,现任英国伯明翰音乐学院大提琴系国际部主席 著名华人大提琴家王健,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演奏巴赫无伴奏完整组曲的音乐家,在大提琴领域,这套组曲难度系数极高,堪称...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88 阅读

列昂纳德.科翰(Leonard Cohen)再见,玛丽安妮(So Long, Marianne)简介

列昂纳德.科翰(Leonard Cohen)再见,玛丽安妮(So Long, Marianne)简介

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 ),1934年生,飘泊在现代都市的游吟诗人,来自寒冷然而富有浓厚欧洲气息的加拿大小城蒙特利尔,英国文学是他的专业。早年以诗歌和小说在文坛成名,小说《美...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96 阅读

肖邦之死背后的疑云

肖邦之死背后的疑云

Frdric Chopins telltale heart 弗雷德里克肖邦的泄密之心 From the Nature Website 科学家们为肖邦这位作曲天才的心脏悬案又续写了新的篇章。但这似乎又不太可能为这个故事划上句号。作曲家弗雷德里克...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72 阅读

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和小提琴家(约瑟夫·克里普斯 Josef Krips)简介

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和小提琴家(约瑟夫·克里普斯 Josef Krips)简介

约瑟夫阿莱斯克里普斯 ( 德语:Josef Alois Krips ,1902年4月8日-1974年5月16日),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和小提琴家。 克里普斯出生于维也纳,继而成为曼第泽夫斯基 (Eusebius Mandyczewski)和魏因加特纳...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60 阅读

尼古拉·格里戈里耶维奇·鲁宾斯坦(Nikolai Rubinstein)简介

尼古拉·格里戈里耶维奇·鲁宾斯坦(Nikolai Rubinstein)简介

尼古拉格里戈里耶维奇鲁宾斯坦 (俄语: Никола́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Рубинште́йн ,1835年6月2日-1881年3月23日),俄罗斯钢琴家及作曲家。他是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也是彼得伊里奇...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46 阅读

无雨的日子(A Day Without Rains)恩雅(Enya)演唱

无雨的日子(A Day Without Rains)恩雅(Enya)演唱

恩雅(爱尔兰盖尔语:Eithne N Bhraonin ,英文:Enya Brennan,1961年5月17日),爱尔兰共和国著名独立音乐家。若以乐队而言,恩雅一词则包括:恩雅本人(负责作曲及演出)、Nicky Ryan(负责专辑制...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18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