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奥多·莱谢蒂茨基(波兰语:Theodor Leschetizky,1830年6月22日-1915年11月14日),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被父亲带到维也纳跟车尔尼学习钢琴,11岁和由莫扎特的儿子弗朗兹·克萨韦尔·沃尔夫冈·莫扎特担任指挥演奏钢琴协奏曲,14岁就开始教钢琴。后曾经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工作。他是史上最著名的钢琴教师之一,同时也是一名作曲家,曾师从塞赫特(Simon Sechter),作有一些钢琴曲和两部歌剧。他著名的学生有帕德雷夫斯基、阿图尔·施纳贝尔等。
教学思想
莱谢蒂茨基本人从未撰写过任何有关他教学思想的专著,甚至从未亲自写过一条练习曲。事实上,他也否认自己有任何教学体系。他说,“我个人反对任何一成不变的教学法。每个学生,在我眼里,必须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我的座右铭是,对于一个好的教师来说,没有一种现成的教学法可以照搬,好的教师应该能向学生展示各种可能的方法。”他认为,由于各人的手型不同,智力有差别,音乐天赋有高低,各人的所需也就不同了,因此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只能因材施教。
莱谢蒂茨基的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色是讲究音质美和歌唱性,给人以美的享受。要说莱谢蒂茨基的教学法中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按他学生的说法,就是“他能够使学生听到并辨别自己在琴上发出的声音,从而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他的学生都能弹出令人难忘的、美丽纯净的歌唱音色!这是莱谢蒂茨基教学的标记。
他自己对声音产生超常的意识,是年轻时在维也纳听了波西米亚钢琴家舒尔霍夫弹奏之后。“在他手下,”莱谢蒂茨基回忆道:“钢琴仿佛变成了另一种乐器...... 我开始预测会有一种新的演奏风格。那鲜明突出的旋律,那令人叹绝的洪亮音响,都必然来自崭新而截然不同的触键。还有那如歌的风格,一种我做梦也想不到能在钢琴上做到的连奏......”。然而,当时只热衷于炫技性表演的听众对这样的演奏却反应冷淡。感触良深的莱谢蒂茨基觉得舒尔霍夫的演奏对他简直是一种启示,他预言道:“这是属于未来的演奏。”从那时起,莱谢蒂茨基就开始探寻各种触键的方法。他不厌其烦地琢磨,甚至在桌面上练习,用坚实的指尖结合松软的手腕动作,心中牢牢记住那种美妙的音色。三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掌握了这种发音的诀窍并且身体力行地率先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对声音的孜孜以求,也成了他教学的核心。
莱谢蒂茨基既是车尔尼学派的继承者,也是改革者。他一方面继承了车尔尼的“自然而合理的演奏法”,在教学中使学生手指得到严格的训练,在钢琴技术方面要求学生练好音阶、和弦,包括八度在内的双音以及车尔尼练习曲为先决条件;同时进一步运用德培的理论,运用整个手臂,放松手指,不用敲击而使手臂重量自然地落到键盘上,以求得丰满、柔润而华丽的音色。在这一点上,很大地区别于19世纪传统的只重视手指训练的钢琴教学。莱谢蒂茨基凭借其敏锐的艺术禀赋,找到了让手腕、手臂参与弹奏,合理运用自然重量这一重要途径,使近现代最重要的钢琴演奏法———重量演奏法应运而生。
莱谢蒂茨基在对手指、手腕与手臂的协调一致的训练中极为强调两点:一是在演奏中,整个手臂与手充分放松,利用其自然重量落键,但同时要保持一定的张力,要“张”而不“紧”、“松”而不“懈”;二是将手腕作为连接手臂与手指的枢纽,惟有让手腕自由转动才能把手臂的力量平稳、顺畅地输送到手指,也才能为手指创造出充裕的活动余地,使手指进入自然舒展的演奏状态。他认为在处理不同的力度时,应适时控制手腕与手臂的状态。极强和极弱的音都不能只用手指演奏。极强音要用指尖坚强地支撑,辅以手腕的张力和手臂的重力,真正的!! 是手指、手腕、手臂力量结合的结果经常也包括踏板;而极弱音,则更需要指尖饱满加上腕与臂适度紧张的控制,否则就失去了清晰的音质。
我们从学生的反应中可以想见,莱谢蒂茨基在训练学生的音色时,不仅培养他们听觉的敏感度和心理感受,也同步地让他们体验动作的敏感度及生理感受。这种感受一定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学生都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音方法。他给予学生的不是处方,而是任务。而经他训练过的声音,显然是适合于音乐厅那样的演奏场所。他会从各种角度讨论手的问题:这样的手应该怎样做,另一类型的手为何采取不同的方式,这也是莱谢蒂茨基自称的所谓“无方法”教学体系。
一代宗师莱谢蒂茨基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钢琴教育家。他的成功在于把每一位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来研究,不仅从生理和技术上,也从心理和感情上去了解他们。他启动并释放了学生本性中所有潜在的活力。他在发展学生的音乐和钢琴才华时,决不损害艺术中更为珍贵的东西——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