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不仅用于战争,而且成为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春秋战国后,以鼓为击乐伴奏的民间舞蹈就更为繁多,甚至以鼓命名的舞蹈也渐已出现。山东沂南汉画中的《百戏图》较完整地记录了“百戏”演出的盛况。其中伴奏的乐器有钟、磐、鼓等打击乐器。在样式华丽的建鼓旁,一人着宽袍大袖衣,侧身向鼓,双臂高扬,正欲击鼓,舞姿健美。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的出现,使舞蹈得到飞跃,成为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击鼓助战用于战争,预示战争的开始。
的击打方式不同代表的含义不同 可以是进攻、撤退、追击、收兵等含义,也能鼓舞士兵气势,还是方便管理士兵的一种方法,是连结兵卒与指挥官的良好桥梁。
古代的战斗,士兵必须排成整齐的队形,盾牌兵在前,后面是枪矛兵,这样才能互相保护。如果阵形乱了,盾牌兵没有攻击能力,枪矛兵没有防护能力,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因此,哪方能更好的保持队形的完整,哪方就很可能获得胜利。因此,向前进攻时,也不会出现电影里的大家全都向前跑的情况,而是齐步走,走出几十步,就要停下来调整队形,直到两军相接。跑是骑兵部队的专利,作用也是要冲散对方的队形,而步兵的跑,只有在一方已经溃败,另一方要追击时才会发生。
为了让盾牌兵和枪矛兵能够从容布阵,就必须让敌人和自己拉开一定的距离,这时候,就需要弓箭手先向对方射箭,让对方保持在自己的射程之外,给自己的盾牌兵和枪矛兵从容整队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射住阵脚。
古代的战鼓与现代军队中雷达、军事观察卫星,电子眼等有相似相同的作用。为的是更快更好的赢得战争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战鼓成为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的重要表演项目,广泛流传。战鼓演出形式分“走队”和“扎场”。走队通常是会头举旗在前,鼓跋居中,大鼓车压后,在车上站立三人,击鼓者在鼓后,大钹分立左右,边行边击。会头发出指令便停止行进,做扎场表演。
战鼓的历史是经历着多年的,在这样的传承下,我们更加不能丢失这样的艺术。在继承中,我们要发扬优良的性能和传统,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不良也要及时进行改进,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