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锣鼓镲>锣鼓镲教程>

京剧锣鼓知识大全!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09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定场诗]的锣鼓打法

    所谓[定场诗]就是常见的人物上场或在打完[引子]归坐后所念的四句诗。锣鼓打法上应注意的是,如果是“大锣打上”以[大锣归位]启念的,要在四句的中间(即前两句念完后)加上一个[小锣二锣]以为间奏。如《失街亭》诸葛亮所念的[定场诗]:“[大锣归位]忆昔当年在卧龙,万里乾坤掌握中。[小锣二锣]扫尽狼烟归汉统,人曰男儿大英雄。”如果是[小锣归位]开的[定场诗],如《三堂会审》王金龙所念:“[小锣归位]任他皇亲国戚,哪怕侯伯公卿。王子犯法同庶民,具要按律而行。”则四句要连着念下来,两句中间不能再垫打锣鼓。应该说,这是有严格规范的。

      京剧锣鼓作为一门学问,是个大话题,包含的内容很多,可以说是纷繁复杂。在这里我想以若干小标题从常识的角度对它的基本形式和精神做些介绍。

 [缓锣]

    我们先从每当开戏时最先听到的两个锣鼓——[缓锣[和[撤锣]说起。先说[缓锣],它是一出戏开始时的第一个锣鼓,如同西洋歌剧、舞剧的序曲或前奏曲,通过它的作用,可以把戏的基本情调、信息传带给观众。[缓锣]之‘缓’不是缓慢之意,而是一种情势的积极调动和发起,要通过这段锣鼓的演奏把舞台的情绪、气氛由静而动、由缓转疾、快而有效的调动和营造起来,以顺利地进入和展开剧情。

    一出戏最开始的[缓锣]也应该是体现该戏风格的一个标志。[缓锣]之名其实是对一类锣鼓的泛指,并不是一个锣鼓点的固定名称,常见用作[缓锣]的锣鼓点有[大锣圆场]和[冲头]。以锣鼓打法的传统规范,两者用法的区别在于:

    如遇戏一开始头一场就是曲牌“打上”,则[缓锣]必须要用[冲头],因为[圆场]锣鼓不能直接开领曲牌。

又如《审头刺汤》一剧,戏一开始就是起[大开门]曲牌“发点”,陆炳升堂;《龙凤呈祥》头一场上来也是唢呐牌子“打上”,刘备临案登舟。类似情形之下,[缓锣]都要打[冲头]。除了上述[大锣圆场]和[冲头]两种常见的[缓锣]之外,有很多武戏,因从戏的一开始情绪便比较激越,为了体现武戏的风格,其[缓锣]就直接以[急急风]锣鼓来完成。它一般是以慢起[上天梯]开始,逐渐把力度催起来,经“长调门”后收住。

    上面谈到的[缓锣]就是指在开戏时作为序曲或前奏曲;宽泛地说,[缓锣]也不一定都是在开戏时用,另如场次之间,段落之间也都有“缓锣”的需要。而且[缓锣]的性质和作用也并不都是由缓转疾、由平淡变激昂,它应该是结合剧情发展的具体需要来处理节奏的变化。如果上一场的表演情绪是激越的,下一场的气氛是低沉或平稳的,则[缓锣]的节力度就应该是由疾变缓,由强变弱,由块变慢,以锣鼓的演奏来做一个场次或段落之间的音乐过渡和连接。

熟悉京剧的朋友都知道,在每段唱腔开始时都要先打一段锣鼓或以一个锣鼓点儿作为开唱的引奏。这种以锣鼓开领唱的方式是戏曲演唱的一大特点,不只是京剧,很多地方戏也都采用这种方式。

    京剧的各种板式唱腔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用以开领唱腔的“开头”锣鼓和表示唱腔结束的“收、住”锣鼓。这些锣鼓与唱腔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节奏逻辑关系。这里,先就京剧唱腔的各种板式及其彼此关系做一个简要介绍。

    京剧唱腔以[二黄]和[西皮]曲调为主,还有[反二黄]、[反西皮]、[四平调]、[反四平调]、[南梆子]、[高拨子]及[吹腔]等。京剧的唱腔是板腔变化体结构,以传统的[二黄]、[西皮]唱腔来说,[二黄]的唱腔板式包括[原板]、[慢板]、[中三眼]、[快三眼]、[碰板]、[散板]、[滚板]、[导板]、[摇板]等;

[西皮]的唱腔板式包括[原板]、[慢板]、[快三眼]、[二六板]、[流水板]、[快板]、[散板]、[导板]、[摇板]等。其中,[原板]、[慢板]、[中三眼]、[快三眼]和二黄的[碰板]、西皮的[二六板]、[流水板]和[快板]等唱腔是有固定节拍的,故称之为“上板”的唱腔;[散板]、[摇板]、[导板]及二黄的[滚板]等是没有固定节拍的散节奏形式,即自由拍的。

    先说说被列为“第一板式”的[原板]。[原板]的一个“原”字,其实已经对它的性质和它在京剧唱腔诸板式中的地位做了彻底的说明:“原”有原始、原本或最初之意。[原板]唱腔的节奏平稳,速度适中,行腔简约、流畅,作为基本的板式、腔调,乃是其他板式唱腔进行多样性丰富变化的母体依据。所以,[原板]既是第一板式,也是基本板式。[原板]是2/4节拍,把它经过旋律和节奏上的紧缩与简化,便生成了1/4节拍的[流水板]和[快板]唱腔;再把它有固定节拍的旋律、节奏化为自由拍的行腔,就又产生了[散板]、[滚板]、[摇板]等唱腔。这便是京剧“板腔体”唱腔的演变方法和基本特征。

[原板]是2/4节拍,即它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两拍。京剧讲“板眼”,强拍为板,弱拍为眼,[原板]即为一板一眼(一强一弱)的节奏。人们习惯于以扣手掌为拍板,以点手指为打眼,这种传统的拍板击节的方式是老戏迷所熟悉的。

    [慢板]是4/4节拍,即一板三眼:头一拍(强拍)为板,第二拍(弱拍)为头眼,第三拍(次强拍)为中眼,第四拍(弱拍)为末眼,故[慢板]又称“三眼”。所谓[中三眼]、[快三眼],便是在[慢板](“三眼”)的基础上加快演唱和伴奏的速度而生成的。因通常[慢板]的演唱速度要比[原板]慢一倍,而[快三眼]则要在[慢板]的旋律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加快一倍行腔速度,基本达到等同于[原板]的快慢尺寸。所以,[快三眼]在行腔、节奏上就显得密度很高,给人以十分紧凑的感觉。

[原板]、[慢板]、[中三眼]、[快三眼]在锣鼓的开、收方式上有很多相同和相似之处,故集中一起先介绍。

    从[扎多乙]说起

    在京剧演出当中,鼓师不仅是乐队的指挥,也是包括表演在内的整个舞台的音乐控制者。上面谈到,“开头”锣鼓对于唱腔起着开领的作用,因此它的节奏快慢、力度强弱,也必然成为整个行腔的基准和依据。所以,“开头”锣鼓的演奏必须是引领准确和节奏鲜明的。

    下面谈的第一个唱腔“开头”就是人们习称的[扎多乙]。为什么是习惯念的呢?因为[扎多乙]的确只是口头念法,鼓板实际击奏的音响是“龙大多”或“龙多大”,但念法均为“扎多乙”(下面细作解释)。因其形式简单,节奏鲜明,作为[原板]、[慢板]及[中三眼]、[快三眼]的“开头”,[扎多乙]是最为基本的原始形式。如[夺头]、[仓大乙]等其它“开头”锣鼓,或内含有[扎多乙]的节奏原理,或就是以[扎多乙]的节奏型为依据演化而来的。所以,以[扎多乙]来说明锣鼓“开头”与唱腔、过门之间的这种连带关系、节奏逻辑是最为鲜明且具有代表性。

作为[原板](一板一眼)“开头”的[扎多乙],它的节奏位置是:“扎”是板,“乙”是眼,“多”在板、眼之间。除旦角、小生以外,老生、花脸及老旦的[二黄原板]和[西皮原板]的[扎多乙]“开头”的打法是不同的。如《搜孤救孤》程婴(老生)唱的“娘子不必太烈性”一段[二黄原板],他的[扎多乙]“开头”,鼓板实际打出来的是“龙大多”:“龙”是击板“扎”和鼓上轻击“多”的齐打,“大”是鼓上重击,“多”是鼓上轻击。这是[二黄原板]的[扎多乙]“开头”的规范打法,但人们在念这个“开头”时仍习惯地把“龙大多”念作“扎多乙”。[西皮原板]的[扎多乙]“开头”一般打为“龙多大”(习称“龙咚大”)。如《乌盆记》刘世昌(老生)唱的“好一位赵大哥真慷慨”一段[西皮原板]的“开头”就是“龙咚大”。此外,鼓板为了与胡琴过门更严密地配合,也会对“开头”做一些变通的处理。例如《文昭关》伍子胥唱的[西皮快原板]“恨平王无道乱楚宫”,它的“入头”过门是抢在眼上入的(一般是过眼入),如果鼓板“开头”还采取常规打法,打“龙咚大”,则与这个过门在乐感上的强弱、击打的逻辑就不太和谐,所以,鼓板就变“龙咚大”为“龙大哆”,便得与胡琴的拉法天衣无缝地配合而显得十分流畅。再如《四郎探母》“见弟”中,杨延辉唱的[西皮快原板]“弟兄们分别十五春”情况也与此一样。

    旦角、小生[原板]唱腔的旋律、节奏均与生、净不同、对照而言,旦角[原板]的格式、节奏倒很接近于老生的[三眼]唱腔,所以,旦角、小生的[二黄]、[西皮]的[原板]唱腔,[扎多乙]“开头”在形式上没有区别,都是打为“龙多大”。

作为[慢板]“开头”的[扎多乙],其节奏位置与开[原板]时自然不同:“扎”为板,“多”为头眼,“乙”在中眼。打法是“龙(板)多(头眼)大(中眼)”,[二黄慢板]与[西皮慢板]之间、不同行当之间,打法上大致无异。如《文昭关》伍子胥(老生)唱的[二黄三眼]“一轮明月照窗前”、《三娘教子》王春娥(青衣)唱的[二黄慢板]“王春娥做草堂自思自叹”和《桑园会》罗敷(青衣)唱的[西皮慢板]“三月天气正艳阳”均同此理。唯因生、旦唱腔在整体速度上的差异,所以,对不同的唱腔、[扎多乙]“开头”需要有尺寸上的不同把握。

    [中三眼]、[快三眼]与[慢板]([三眼])的区别主要在行腔的速度上,所以,它的[扎多乙]“开头”也只是尺寸上变速而已。例如《上天台》刘秀唱的[二黄中三眼]“铫皇兄休得要告职归林”和《洪羊洞》杨延昭唱的[二黄快三眼]“自那日朝罢归安然睡定”,还有如《击鼓骂曹》祢衡唱的[西皮快三眼转原板]“平生志气运未通”和《文昭关》东皋公唱的“三眼头子”入的[西皮原板]“闲来无事步从容”等,都是根据唱腔的既定尺寸来打。(所谓“三眼头子”就是按照[快三眼]拉法来处理[原板]的“入头”过门,后再随着唱腔逐步转入[原板]。)

 [通名]后的锣鼓打法

  [通名]即剧中人通报姓名。

相关文章 推荐

兵哥哥的集体演奏威风锣鼓
人气:128
锣鼓镲演奏视频
兵哥哥的集体演奏威风锣鼓
京剧常用的开唱入头锣鼓经谱
人气:171
锣鼓镲曲谱
京剧常用的开唱入头锣鼓经谱
中国龙鼓文化渊源流长
人气:451
锣鼓镲百科
中国龙鼓文化渊源流长
民族乐器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锣鼓乐器有哪些种类
人气:159
锣鼓镲百科
民族乐器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锣鼓乐器有哪些种类
刘越主讲《锣鼓经》(三)
人气:203
锣鼓镲视频教学
刘越主讲《锣鼓经》(三)
锣鼓的文化多年历史一直在广为流传
人气:197
锣鼓镲百科
锣鼓的文化多年历史一直在广为流传
如何打威风锣鼓?零基础学打鼓教程
人气:270
锣鼓镲教程
如何打威风锣鼓?零基础学打鼓教程
大鼓的音色好不好与材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气:114
锣鼓镲教程
大鼓的音色好不好与材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鼓在佛教中的应用
人气:177
锣鼓镲百科
大鼓在佛教中的应用
寺院敲鼓代表什么意思?寺院击鼓都有哪些讲究
人气:1356
锣鼓镲百科
寺院敲鼓代表什么意思?寺院击鼓都有哪些讲究
中西方的战鼓在敲打上有什么区别?
人气:203
锣鼓镲百科
中西方的战鼓在敲打上有什么区别?
乐器认识——锣鼓镲
人气:163
锣鼓镲教程
乐器认识——锣鼓镲

大家都在看

大鼓的演奏技巧有哪些?

大鼓的演奏技巧有哪些?

大鼓在很多的商演以及节目的开幕式中都能经常见到的一种打击乐器,众所周知,打击乐以其鲜明、活泼、热烈的形式将音乐用特殊的形式展现出来,是精神和力量相结合的一种展现形式。对...

锣鼓镲教程 145 阅读

花盆鼓的历史及演奏方法

花盆鼓的历史及演奏方法

花盆鼓因鼓面大、鼓底小、状如花盆而得名。由堂鼓演变而来,也称南堂鼓。由于形状似缸,还有缸鼓之名。鼓身木制,板材锯成上宽下窄的鼓梆,堆粘成鼓腔后经车旋而成。 花盆鼓的鼓身高...

锣鼓镲教程 187 阅读

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有哪些?

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有哪些?

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挎鼓表演,平阳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圆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种表演形式是架子鼓,这种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县,表演时队形变化较少,行进中边...

锣鼓镲教程 385 阅读

京剧中常用锣鼓用途及打法

京剧中常用锣鼓用途及打法

锣鼓代音表 本文中的锣鼓谱代音字,用的是中国戏曲研究院创始的拉丁字母代音法。也叫作打击乐简谱。其代表的乐器及演奏方法如下: 单皮鼓:d (读大或登,右手单箭重击) b(读八,左手...

锣鼓镲教程 274 阅读

花盆鼓和堂鼓有什么区别?

花盆鼓和堂鼓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对于花盆鼓和堂鼓总是会混为一谈,不知道如何区分,要想说清楚这个,还是需要分别来说的,我们就一起来分别的看一下花盆鼓和堂鼓分别是什么吧? 因鼓面大、鼓底小、状如花盆二...

锣鼓镲教程 241 阅读

堂鼓的发展历史及演奏形式

堂鼓的发展历史及演奏形式

古往今来鼓的衍生出来的形制不下数十种, 堂鼓 便是其中一种。现常见的堂鼓近似圆筒形,木制,两端蒙牛皮或猪皮。鼓侧有四个铁环,悬于木架卜,用一对木槌击奏。那么大家知道堂鼓中的...

锣鼓镲教程 390 阅读

高音战鼓的由来

高音战鼓的由来

蒙古高音战鼓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一带,有长筒形和锥筒形(又称罐筒形)两种,前者适合立置于战车前部两侧,后者适于在战马上使用,历史很是悠久。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1162年1227年),高音战鼓...

锣鼓镲教程 162 阅读

常用的锣鼓经打法

常用的锣鼓经打法

单一的: 令小锣轻击 才饶钹,小锣同击,或饶钹单击 仓大锣,饶钹,小锣同击,或大锣单击 顷大锣,饶钹,小锣同轻击 乙个休止 嘟板鼓双楗滚奏 拉板鼓双楗滚奏后收音 大板鼓右手单击楗 八板鼓左手...

锣鼓镲教程 195 阅读

如何在敬拜中合理的应用鼓?

如何在敬拜中合理的应用鼓?

要接受我们认为不是属灵、而是属世的事物,实在不容易。音乐究竟是否属世?我们很难下定论。可以肯定的是,音乐是一个吸引人来到圣殿的媒介,从而让圣灵改变他的心。在这个过程中,...

锣鼓镲教程 106 阅读

孩子学鼓坚持不下去了,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学鼓坚持不下去了,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有一项拿的出手的才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鼓乐艺术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更是讲究精、气、神的合一的一种乐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打鼓的行列中来,但是能...

锣鼓镲教程 221 阅读

打腰鼓口诀

打腰鼓口诀

初学腰鼓该怎么打?有口诀秘密的,快往下看看吧! 第一节:咚叭 咚叭 咚咚叭(三遍) 第二节:咚叭咚叭 哒哒(三遍) 第三节:咚叭咚叭咚咚叭 咚叭咚叭咚 咚咚咚(三遍) 第四节:咚叭...

锣鼓镲教程 224 阅读

各种锣鼓点子打法基本动作分解

各种锣鼓点子打法基本动作分解

各种锣鼓点子打法基本动作分解(一) 1单击一击 1 2 2 冷锤 1 2 三大件 ︱ 仓‖ 三大件︱ 仓‖ 鼓 ︱ 支 巴‖ 鼓 ︱ 八大 巴‖ (交边) (边) 双楗子基本打法动作分解 双楗子基本打法动作分...

锣鼓镲教程 1821 阅读

民间“四大鼓”的由来

民间“四大鼓”的由来

乐器无论是现代还是在古代(尤其是在宫廷中)都是受欢迎的,在每个地区,由于文化的传承不同,其乐器也是不相同的,我国有一个习俗就是新年闹新春,元宵闹元宵的说法。那么每一年的新春...

锣鼓镲教程 199 阅读

乐器大鼓拨浪鼓的演变

乐器大鼓拨浪鼓的演变

拨浪鼓属于鼓类,但其样式与一般的大鼓略有不同,她那两面蒙有皮革的圆形鼓身中间竖贯有一长柄,鼓身两侧各固定有一短绳,绳端系缀小珠,当转摇竖柄时鼓身两侧的绳珠便反复甩动击打...

锣鼓镲教程 103 阅读

儿童练鼓的十大禁忌

儿童练鼓的十大禁忌

对于广大打鼓的儿童家长来说,怎样在付出了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同时,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呢?这是所有孩子家长都希望达到的效果,今天,洛阳制鼓厂家为您详细整理一下有关于儿童练鼓中...

锣鼓镲教程 27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