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到底是什么
乐感,说到底就是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乐感包括:音高感、节奏感、和声听觉、旋律感等!
乐感是建立在对音乐艺术有着正确良好的感知基础上,一方面能够熟练准确的辨识和掌握音乐的基础元素,比如说音高、音色、节拍、和声、力度等!
另一方面是把持音乐的深刻内涵,比如说主题、情感等丰富的内容,从而使他们塑造的艺术形象更为生动,更加的有血肉感,使演奏充满了理性和感染力!
乐感是指对音乐的感知
乐感的好坏是指一个人对构成音乐的要素的感觉是否准确。构成音乐的要素有很多,除了音高与节奏,还有对音乐结构的掌握,对气息的把控,对力度、速度以及音色的控制等等。而对这些要素的感觉想要达到精准,必须要通过科学的练习。而非简单的“凭感觉”。
严谨的练习可以让我们精准的把握演奏时值,因此对于节奏与节拍的感知能力大大增强。这也是为什么学过架子鼓的人在学习其他乐器时对节奏律动的把握较之没学过的要精准的多。
任何器乐的演奏都是相通的,本质上都是为了表达音乐的情感。架子鼓学习中对运动的控制训练,可以让我们对一首作品中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以及音色的变化自如的掌控。
在架子鼓学习中,对演奏时值的精准把握,对音乐结构的分析归纳,对情感表现力的细腻发挥,大大增强了对音乐的理性分析和感性认知,丰富了我们演奏音乐的表现力。
培养听觉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是依靠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变化有规律地组织起来,形成音乐形象,并通过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人与音乐的最初接触就是听觉,所以,要引导学生多听音乐,在脑中树立一个审美标准和辨别优劣的能力。
唱谱,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如果不唱谱,直接从乐谱到演奏乐器的过程,其实心里是没有音乐的,或者音乐是没有真正深入内心的。
成熟的音乐家之所以不唱谱只是因为音乐早已植根内心,已经形成了乐谱到内心再到乐器的快速反应,但其实内心还是唱谱的。所以,唱谱是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环节,无论是歌唱、演奏乐器或者舞蹈。
注重培养音乐表现力
音乐的表现力就是要以准确的节奏、恰当的力度和速度,自然而美好、真切而饱满的感情把乐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曲调特点,在学生的理解力、感受力和技术水平范围内,适当地向学生揭示乐曲的艺术形象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