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学习爵士鼓的人在踩大鼓(Bass Drum)时经常会产生很多的疑惑,因为很多人就是只一味追求踩得快以及踩得重,而忽略了脚踝放轻松,导致速度只固定在一定的范围,一旦歌曲速度很快或是很慢的时候,节奏变得混乱不成调。
而踩鼓踏的目的是要控制鼓槌撞击大鼓,在没有踩下脚踏时,如果脚踝放轻松,鼓槌应是自然离开大鼓皮面的。
记得当我25年前学鼓时,无论是国内外爵士鼓教课书,或是老师的教学,几乎清一色用平踩法,而且当我们踩下鼓踏时,还被叮咛鼓槌要贴上大鼓皮。而今的趋势是脚踝放松鼓踏时,鼓槌应回到原来位置,这样才完成一个打击动作。因此若要连打多次,每次打击后,鼓踏便应放松,使鼓槌返回原位而后再打。
一.踩法分2种:
鼓踏踏法可分平踏(Heel Down)及垫踏(Heel Up)2种,早期30——60年代的鼓手,踩大鼓是采用平踩法为多,所以椅子都坐的比较高。
然而摇滚重金属音乐年代开始之后,众家鼓手纷纷使用垫踩法,因为摇滚重金属音乐需要的力道要比较强,因此垫踩法获得青睐。现今以垫踏踏法占多数,最好2种都练并能分别以平、垫踏2种方式演奏出闷音或开放之音色:
平踩法(Heel Down):脚跟放下以脚跟当作轴心支点,利用脚踝转动(Ankle flexion)向下轻点踏板便可,使脚踝保持放松,而整个脚掌平贴在踏板上。平踩法靠的是脚腕及小腿的力量,所以加速的时间短,踏脚的反应会较快,但缺点是脚踝活动范围受限制,大约只能有30度以下的活动范围,因此音量会比垫踩法小。平踩法比较适合用于一些轻快的音乐节奏,如 Samba、Swing、Latin、Mambo ......等等音乐。
垫踩法(Heel Up):脚跟不着地,利用脚踝转动及股关节转动(Hip flexion)来踏踏板,让大腿向上提起,脚跟要抬高起来,脚掌保持放松。然后大腿向下沉,而脚掌向下踩便可。垫踩法因为脚跟离地不受限于踏板上,所以脚踝活动范围几乎可达60度左右,再加上小腿、大腿的重力与股关节的转动,借由多处肌肉出力,可以踩出较大而且结实的大鼓声音量。垫踩法则适用于 Rock、Heavy Metal、Funk...... 等类型音乐。缺点是腿部时时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容易疲倦及肌肉拉伤。
二.练习要点:
脚的练法和手一样,此时坐姿高度很重要,因为坐姿脚度决定了踏板上最佳踏点,与最轻松最快速有的力的切入点。请参考打鼓的坐姿 一文。
脚部练习一定要先单独以左右脚依照音符作4分音符及8分音符的正反拍,16分音符练习,再加入双手训练。
依照音乐的需要,大鼓皮有时候调紧而有的时候调软,其反弹力不同,所以脚踩鼓踏会有不同的感觉。有时鼓皮太紧,脚踩鼓踏会导致鼓皮反弹,造成声音不单纯。
好鼓手可以依照音乐而踩出开放音、闷音、强音、弱音、双击音,不单只是重踩、快踩鼓踏而已。
基本上大鼓和贝斯是一体,但并不是和贝斯同样的点就可称它为一体,而是要与贝斯的律动一致。
敲钹(Cymbal)时绝大多数要配合脚踩大鼓,如此钹音才有深度及广度。
先要在踏板上找到适当的踏点,太前面则速度太慢,太后面则费力,鼓踏抵墙是不错的自我练习找踏点方法。
当觉得脚跟不上手时,先放慢手的速度等脚熟练,勿求快心切。
三.左脚数拍:
一般而言,刚学鼓的时候,左脚几乎只是负责把Hi-Hat踩住而已,不做任何动作,久而久之,左脚便没什么功用。一位好的鼓手除了有优异的槌技之外,其左脚的操纵性绝对是相当特殊同时非常受到重视的,左脚数拍动作的好处有:
可以保持节奏感固定减少误差。
能有迅速的应变能力。
保持四肢与身体的协调与平衡。
更俱律动感 促进4肢独立演奏的可能性。
四.鼓踏(Pedal)的选择:
好鼓踏才能以单脚踩出漂亮的双击音。
最好有重底板,踏起来稳定不摇晃。
脚踩鼓槌(Beater)到底,突然让其回弹,回弹次数越多,回弹时间越久越好。
槌头角度最好可调,爵士乐用小槌头而POP音乐多半用大面积槌头可资参考。
炼条式比皮带式传动力直接,触感佳。
踏板以小角度摆荡,鼓槌同时就能获得大角度摆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