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辰谙
往常,在每年的新年之际,世界各地的音乐厅都会响起美妙而悠长的音乐声。
今年,由于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恶化,很多国家的新年音乐会都被迫取消。这对乐迷们来说是件比较遗憾的事。
那些或激昂交错或深沉低婉的交响乐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让那么多听众含商咀徵,一方面自然有其本身无以复加的音乐魅力的原因,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交响乐那深厚的文化底蕴。
1
交响乐的发展史
先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交响乐的概念。
“交响乐”一词源自于希腊语,意即“和音”、“和谐”。交响乐是由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变而来的,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
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里,中世纪及其之前的音乐,无论是宗教音乐还是世俗音乐,大部分都是以声乐为主的。
器乐在这些音乐中通常都只是以伴奏的形式出现,又或是被用来填充缺少的声部。此时的交响乐还没有诞生的土壤。
十六世纪中叶,西方的文艺复兴进入了高潮时期。由于新的社会阶级开始在原本的封建社会的内部萌芽和发展,一些新潮进步的思想也开始逐渐形成,其中就包括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期望文艺创作能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一味地服务和受制于宗教。于是,文学和艺术的创作得到了解禁,并迎来了一段空前的高速发展期。而音乐,则是其中最大的受惠者之一。
这一时期,五线谱得到了完善,印刷术被运用到了曲谱上,组成交响乐队的很多乐器也都被人们发明了出来。
小号、长笛、双簧管等现在我们能在交响乐队里看到的乐器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诞生和流行开来的。
同时,人们对乐队也开始有了新的理解:乐队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色的相互结合。因此,很多音乐家都开始尝试在乐曲里让不同的乐器对话和组合。这些尝试,都可以看作是交响乐最初萌生的新芽。
不过,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一词的含义和现在还是不一样的。当时的交响乐泛指的是一切多声部的音乐,其中包括了声乐和器乐。
到了巴洛克时期之后,一些歌剧和清唱剧等声乐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开始被人们称作交响乐。
这之后,交响乐慢慢成了纯粹的器乐曲,不再有人声参与。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的十九世纪初,贝多芬在其《第九交响曲“合唱”》中再度加入了人声,而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曲领域达到的最高水平。
十八世纪初期,交响乐终于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有了自己比较明确的定义。
1759年,交响乐之父海顿的《第一交响曲》的问世,标志着交响乐的发展迎来了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海顿将交响曲四个乐章的结构形式正式确立了下来,从此真正意义上的交响乐终于出现在了历史上。
2
交响乐队
交响乐的诞生,自然离不开交响乐队。而现代的交响乐队,其实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共经历了三个世纪的复杂发展过程才最终定型的。 事实上,在交响乐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历代作曲家所采用的乐队形式是非常多样的。 不过这些形式也不外乎两种,即小交响乐队和大交响乐队。这两种乐队都包括有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小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通常包括有:弦乐器:第一小提琴六至八个,第二小提琴四至六个,中提琴二至四个,大提琴二至四个,低音提琴二至三个。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各两个。铜管乐器:法国号和小号各两个。打击乐器:定音鼓一对。 小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有时候往往还有所省略,例如省略单簧管和小号等。莫扎特的后期交响曲创作有时候省略小号或定音鼓,有时候省略双簧管。 相反地,小交响乐队有时候也有所扩充,甚至接近大交响乐队。这种扩展的形式时常被用在当时的歌剧乐队和清唱剧乐队中,交响乐作品应用这样的乐队的就少得多。 大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通常包括有:弦乐器:第一小提琴十二至十六个,第二小提琴十至十四个,中提琴八至十二个,大提琴六至十个,低音提琴六至十个。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各二至三个,此外往往还加用这些乐器的变形乐器,例如短笛(偶尔也采用中音长笛)、中音双簧管(或英国管,偶尔也采用抒情双簧管)、低音单簧管(偶尔也采用小单簧管、中音或倍低音单簧管)和低音大管等。铜管乐器:法国号四个,小号二至三个,长号三个,大号一个或两个。打击乐器:定音鼓、三角铁、小鼓、钹和大鼓等。 除了上述四组乐器外,往往还加用竖琴,而且多半是用两个。 大交响乐队大约由六十至九十人组成,但也有一百人以上的。这种乐队有时也压缩一部分乐器的数量,特别是减少弦乐器的数量、但有时也扩大某一组乐器中的个别乐器的数量或全组乐器的数量,以及加用一般乐队少见的个别乐器,如钢琴或管风琴等。 从小交响乐队和大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种类上可以看出,长号是决定乐队所属的类型的标志。 缺少长号的乐队只能算是小交响乐队,因为一个大交响乐队必须有三个长号和一至两个大号。如果只有一个长号,也只能算是小交响乐队。